我们学校要求班主任把老师上网课情况做成美篇,这么做有意义吗?

宇宙最好老师


有意义.


对内可以让老师总结自己上网课的经验和不足,同时学习学校同仁的一些有效方法,是一次很好的论道的机会;对外可以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


这是老师总结自己上网课经历的机会

有时候我们做一件事情,在没遇到麻烦的时候,是不会反思自己的不足,也不会体会到自己哪里做的好,哪里做的不好。学校让班主任将老师上网课的情况做成美篇这一活动,反而让老师思考自己上网课时的一些好的经验、不足和心得;或许一些麻烦不会表达出来,但是心里还是会想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这也是反思的过程。


可以让老师学习到其他老师的经验,是一次很好的”论道“

当班主任把美篇制作好,通过学校的平台制作发布之后,各位老师可以看一下其它老师的经验,或许其中的一些方法和措施正是自己当前的疑惑的答案;也可能打破自己对上网课的一些认知。


让同学明白老师上课的方式,起到宣传作用

当学校的美篇展示出来之后,同学们看到可以增加自身的认同感和荣誉感,相比于平淡无奇地上网课,通过网络平台展示出来之后,学生们看到自己的老师会感到很自豪;同时对于老师的一些上网课理念,学生们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对进一步的网课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当美篇以学校的名义发布之后,向社会公众展示的时候,可以让家长和社会了解老师们上网课的不易和艰辛,对于老师来说也会认同自己作为一名老师的价值。


同样的,对于当前的白衣天使,我之前还认为记者和媒体朋友不要去过多打扰他们,让他们安心治病是最好的。可是直到央视新闻联播出了一个关于媒体人中”最美逆行者“的报道之后,改变了我的看法。白衣天使们的工作是非常劳累的,可是没有人报道,又有谁知道他们的事迹,相反的报道出来之后反而可以让我们大家知道这份艰辛,学习这种精神,对于白衣天使们来说也是一份欣慰吧。


也许你还觉得写美篇是一种形式,对于当前的教学工作没多少益处,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总结自己的一些心得和成功经验,也许没有那么难,积极意义远大于它所带来的麻烦。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本篇问答能给您带来帮助和新的想法

answer-2020-No.015


贝鱼


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心态,更有不同的方法。

遇到好老师,是孩子和家长们的幸运,更是幸福。

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儿子四年级,女儿二年级。

这两个班的老师所用方法不同,但是各有特色。其中一个老师,就是学校没要求,老师主动用的美篇。

女儿的班主任L老师,在根据学校的要求提前一周通知家长安装两个APP后,在第一天网课开学当天,依然发现网路拥堵,很难登陆,家长和孩子们都很急躁。

于是,L老师马上将文件存入网盘,让家长们登陆转存或者下载。结果,有的父母上班去了,老人在家,也不会弄。然后,L老师又马上将视频转到她的美篇上,将链接发到班级群,孩子一打开链接就能观看视频。有的家里还将手机投屏到电视上,用电视看视频,非常方便。

L老师每次都提前一天将第二天的微课内容和作业发到群里,这样上班的父母在晚上就可以将这些保存,留着孩子第二天学习。

儿子的班主任S,每周日把下一周的内容都放入云盘,但是偶然会有内容调整的时候,就要覆盖原文件,重新保存或打印,比较麻烦一些。

儿子班里有个内容我很喜欢。

三个科任老师,每一周都会选择一个时间,在微信群和孩子实时互动。

  • 有的时候提出问题,孩子们抢答,喊“停”之前的孩子都可以加学分;

  • 有的时候会点名,给那些来晚的,或没有抢上的学生得分的机会。

儿子对这个内容很积极,每次都守在平板前,抢答。每次抢到就会开心的跳起来,比玩游戏还开心。他们班里一直采取的是小组制,儿子在看自己得分的同时,也会关注其他小组成员的得分情况,有一次英语互动,一个学生被点名回答问题,可是同时被点到的其他六个孩子都给出了答案,只有那个学生迟迟没有回复,儿子着急地念了好几遍:“X,你倒是快点啊!要给咱们小组得分啊……”

我在旁边看着,觉得挺有趣,也挺有意义的。

如果学校要求老师都将网课内容放到美篇上:

对于老师:

有的老师已经在这么做了,对他们这些主动想办法的老师,自然没什么影响;但是有的老师怕麻烦,有可能就会认为是个负担,会按照学校要求做,但可能不会很情愿。

对于家长和孩子:

如果多一条路,多一个选择,相信每一个人都会乐于接受的!即使这个方式你不喜欢,你可以选择不看,用其他你喜欢的方式。如果,可以通过APP上网课,还可以通过百度云盘转存视频上网课,现在如果再加一个美篇,可以随时打开链接,随时去看,不用一层一层、一级一级的文件找下去,家长和孩子们自然更欢迎,更高兴。

疫情之下,宅得越久,人们的情绪压抑得越多,每一个人都不容易。

在生气和抱怨之前,多站在对方角度考虑一下,也许就没那么生气了,也许就释然了。

  • 老师,自然希望孩子们在家里也能学得好;

  • 家长,自然希望老师安排的内容和作业查起来越方便越好。

都是为了孩子,目标是一致的。家长与老师,应该是同一战线上的,而不是对立面。明白这一点,我们也许对老师就会有更多的包容和理解,也会有更多的支持与配合。

非常时期,请彼此多包涵吧!


皓月长歌正面管教


我们刚发了通知,让每个学生参加星期一的网上升旗仪式,每个学生必须把参加升旗的视频发回来,这样必须要求有一个家长在家,还得准备两部手机,一部放领导升旗的画面,一部记录他看领导升旗的画面,问题是我所在的学校是丘陵地区,而且家长已经开始忙春耕备耕了,网上升旗无可厚非,但是要求孩子们必须记录过程,还得做美篇,就不合适了吧。


峰起芸拥


我是一个普通的一线老师,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

上网课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家长的负担。几个孩子,不同的电子设备,无疑增加经济负担;学校要求家长全天陪同孩子进行线上学习,基本上不能做其他的事;甚者,家长上班,没有陪伴,各种游戏诱惑孩子,家长也会忧心忡忡。

我们学校网课开展的有声有色:备课组统一教学进步,全部学科全面铺开,班主任每天完成一个网课教学、督促、学习等方面的美篇。尤其是做美篇,报告教师、家长、学生每天网课开展情况,我觉得有以下意义。

1、展示教师积极进行网课教学。美篇可以展示语数外音体美生物地理道法历史等学科开起开全,展现学校教师层面工作是积极的,网课教学是用心的。既宣传了学校,又推出了大批优秀教师,促进每个老师都积极进步。

2、家长积极配合教师督促孩子网课学习。疫情期间,特殊时期,教师或许可以消极对待网课教学,安排学生,看一些优质课视频等等。通过美篇的宣传,我们的教师全员行动上网课,无疑给家长作出了表率。用心换心,家长更应积极配合,陪伴、督促孩子网课学习。

3、学生在家上网课的积极性得到增强。美篇的总结宣传还在于促进孩子积极进步,老师的言传身教,家长的朋友式陪伴,孩子会记在心里,落实到行动中。独立停课,完成当天的作业;积极体育锻炼,增强自己的体质。从多方面锻炼自己的动手动脑等能力。

总之,班主任美篇宣传网课的好处远不止这些,我只是抛砖引玉。相信教师、家长、学生的积极配合,定能愉快的度过人生中这难忘的岁月。


荣城邹跃


学校要求班主任把老师的网课情况做成美篇是有意义的。但是美篇做的太多了就没有意义,是形式主义的表现。

过年期间疫情突然严重起来。班主任就开始忙乱起来。每天登记学生的体温,排查学生和家长的状况,排查情况要给学校进行汇报。有点的家长配合的好,有的家长配合的不好,班主任每天都在忙碌中。这时,班主任做美篇,宣传班级抗疫活动,展示学校和家庭抗疫的决心和信心,这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转眼就到了开学时间,疫情还没有结束,开学延迟了。网课开始后,停课不停学美篇就更多了。班级、年级、教研组、学校部门科室、校党支部、校团总支等要做美篇,平均下来,学校每天都要发2~3个美篇。这样的美篇泛滥,就是形式主义了,没有实际的作用。

但是,也可以换个角度看问题。比如班级每篇,一开始是班主任自己做。后来发动学生做。因为我们是高中,这个工作学生是能胜任的。

学生分成小组,分工合作。他们非常的积极,有找图片的,有写文案的,有最后编辑的。各组进行评选,选优秀的发表。学生在作美篇的过程中也是一个自我提高的过程。每篇的质量和数量都有大幅度的提高。目前,学生已经成功地发表两篇高质量的美篇,家长也给予很高的评价。

所以,有的事情也不能绝对的去说他对和不对。换个角度可能豁然开朗。

现在的学校教育。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老师承担着教学教育教学以外很多的事情。

学校的上级部门太多了,哪个部门都能管理学校。学校的每一个上级部门都要求学校进行汇报,这样自然就多出了各种汇报宣传的美篇,最终造成形式主义美篇在学校泛滥。

总而言之。疫情期间做那篇宣传是有必要的。但是,不讲质量,只讲数量,就是形式主义。加重了学校和老师的负担。

现在,我最期待能做一个总结抗疫胜利的美篇。


知足者常乐66


学校要求班主任把了课的情况做成美篇,这是想的那一出幺蛾子,典型的形式主义。

先不说国家明确要求各地在在线教学过程中,不得强行要求所有老师都直播或录播,不得强行要求打卡。即使是学校为监管教师的教学,防止少数老师不负责任而采取适当的管理手段,这都可以理解。要求老师把上课情况做成美篇,这是什么操作呢?

在我看来,这个校长一定是一个喜欢玩虚的,平常喜欢宣传和标榜的人。

让老师做美篇,不外是让老师把自己上课的过程记录下来,让家长们看到,表示学校是多么重视,老师们为了孩子们是多么辛苦。

而我要说,正是这位校长的形式主义,让老师们更辛苦。本来以现在教育信息化的程度,老师们上网课就有些勉为其难,老师们本就很辛苦了 ,而让老师做美篇,对老师对学生毫无用处,老师还得为此拍照片,写文字,浪费很多时间。

在这非常时刻,我们有些学校领导,不想着如何给学生更好的教育,不想着通过资源整合减轻老师负担,而只想着玩花架子,真是脑袋被门夹了,官僚作风深入骨髓。


轻风教育


很多学校追求形式,追求花样。做点事情,就要留存资料,甚至造材料,做成美篇等形式,并要求大家转发朋友圈,对外宣传。美其名曰:"酒香也怕巷子深"。

用来做宣传的精力选大于做实事的精力。

比如上个网课要天天搜集材料,天天上传,一周做一次美篇。把老师搞得精疲力尽。


春雨润花


学校要求老师把上网课情况做成美篇有意义吗?

美篇只是一个工具,做美篇有没有意义,要是看学校要老师做美篇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1.不可否认,美篇是一个便利的网络工具。

曾经也被逼着做过美篇。后来有一次不小心把U盘丢了,而其中一些文件还没有上传到云盘保存起来。后来,我想到有一部分图片资料是做美篇用过的,就找到美篇的文件,重新把需要的图片下载保存。

去年在另外一所学校,被要求把每次阅读分享课做成美篇,后来形成了一个系列的资料。

一些教学上的资料,借助美篇整理保存下来,对自己也是一种促进。分享给学生和家长,也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如果学校的初心,是为了督促教师整理自己手头的教学资料,那么,即便是带有强迫性,也是有一部分老师愿意去做美篇的。

至于有人不愿意,也是正常的,因为不管在哪里都有什么也不想干的人。

2.如果学校把做美篇当成应付检查的形式,那么做美篇就变了味儿。

还有一大部分学校,布置的大部分美篇,都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充斥着假大空的内容,完全没有意义。

学校每举行一项活动,活动过程组织得怎么样倒在其次,关键是要拍好照片,做好美篇,内容要充分显示学校的哪哪都是做得那么好,领导做得多么好,老师做得多么好,学生做得多么好......

甚至还会为了数量,要求教师做重复性的美篇。比如学校举行了歌唱比赛,本来学校整体上做一个美篇就可以了,但有的学校会要求每个班都做,那么,做出来的结果是每个班大同小异,而且,浪费了老师的劳动,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而教育管理部门,会有专人管理督促:每个学校,每个月做了几个美篇,积累了多少量化考核分数,统计造册,表彰先进,鞭策落后。

至于做出来的美篇,人们还有没有兴趣认真去看,就不是他们考虑的事情了。

上级这样要求学校,学校也便这样要求老师,甚至将其纳入对教师的绩效考核,至于会不会再增加本已沉重的教师负担,那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这样的美篇就沦为形式、毫无意义了。

把上网课情况做成美篇也是这么个道理。

总之,美篇只是个工具,本身并无对错;怎么用是有意义的,需要管理者的智慧。

就像厨房中的菜刀,正常人用来做饭,杀人犯用来杀人。


戚老师说


可以这样回答你:

把网课做成美篇,如果是老师自发自愿的行为,意义会比较大,如果是学校强制的行为,那么又会变成行政命令、应付为主的打卡式行为,任其发展下去,还可能有变异性的其他恶性行为,比如要求老师一定要相互转发啊,要求家长也要转发点赞啊等等。

接来下,具体来讲一下我的观点:

1、强扭的瓜不甜:这样的事情,让老师自愿干才有意义;

对于发美篇这样的事情,愿意干的老师,不用你说,也会自发去干,并干得风生水起。不愿意干的老师,你即使行政命令下去,他也只是应付了事,大不了给你每天打卡式的拍几张照片,既不美观、也起不到好的宣传效果,估计让家长看到了如此不精致的宣传,还会对学校形象起到负面影响。

2、形式主义的东西,在疫情期间越少越好!

这样的行动,估计是领导看到了某位老师用美篇的宣传效果挺好,拍拍脑袋就想全面推广。但我认为,这是严重欠考虑的形式主义作风。出发点没错,但是过程与结果,估计不会特别漂亮。

尤其是任由这种形式主义的东西下去,在学校里成了风气,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情。前面讲了,这样的事情多了,领导的拍板瘾上来了,后面势必为了数据漂亮,还要跟上老师转发、家长点赞的强制性要求。

再做得狠一点儿的,估计还要填报上交“战绩”。如果真是如此,那就势必增加了老师们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结束语:

最近这段时间虽然是“延学”,但是老师们其实并没有停课。尤其是班主任老师,还是特别辛苦,每天要摸排学生的情况,要组织学生上网课、要批改学生的作业。

如果我们做的事情,是为了让孩子们在假期里有收获,为的是更好、更早的开学服务,那我们多做点事情也无所谓。

但是,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就是为了搞搞政绩的内容,在平时弄也就算了。在疫情期间,大家都又焦心、又忙碌的时候,就恳请领导们不要给老师增添不必要的麻烦了。


君山老师


上面早有精神,不仅给学生减压,也要为老释负。疫情之下,老师在家给学生上网课,本来就很辛苦、很不容易了,学校还嫌老师不累吗?

课上完了,老师难得轻松一下,学校又要求班主任把老师上网课情况做什么“美篇”。花费这些精力有什么意义呢?

虽然,做“美篇”也是一项技能,很多老师常玩“美篇”,但它仅仅是个人爱好而已。如果学校将它当作工作任务来要求老师,无疑就是典型的“让老师干与教学无关的事”,是在给老师加负!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

学校让老师将上网课的情况做成美篇,究竟有何用意呢?

一是,让老师做成应付检查的材料。

疫情之下,学校推迟开学,上级要求各校开好网课,上级需要证明材料。从这个层面上讲,这些材料有督查意义,无可厚非。

不过,“三味”认为:班主任帮收集一下材料是可以的,但要求必须做成美篇,似乎有点过了。(或许有些老师还不懂“美篇”是咋回事呢。)

二是,或许学校做了个公众号或自媒体,要求老师做“美篇”,为的是公开“窃取”教师的智力成果。

其实,现在不少学校都做了公众号或自媒体,平时常常要求老师们将工作总结、教学心得、教学活动等上交学校,然后被发布到网上。算是加大学校的宣传力度吧。

无论学校出于何种目的,我认为都存在“形式主义”之嫌。

虽然有很多被学校要求去做的事,教师能去做做,是有好处的。但学校应从减轻老师非教学负担的立场出发,充分考虑教师工作实际,在自愿的原则上,让老师的自愿去干会更好些。

我是头条号“三味聊教育",力求用时代的眼光、理智的头脑、友善的言语,与您一起聊教育那些事。感谢您的阅读、点赞和关注,并期待与您共同探讨本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