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专家,没有化肥之前地里用什么?

深海游弋的鱼88417236


您好,我来为您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不是专家,我只是70后的一个农民。我只想说没有化肥之前我还小,当我懂事后,慢慢跟大人一起干农活,看到我的父母会用一点点肥料。当时的肥料只有尿素、碳酸氢铵和磷肥这三样,其他肥料几乎没有。

那时候对于肥料很好奇,看到尿素,以为是白糖,曾经趁大人不注意放到嘴巴试过味道。看到碳酸氢铵,以为是盐巴,凑进一看很大的铵气让人睁不开眼,非常冲鼻。磷肥以为是一种其他物质的灰,常用手捏它玩。这是小时候的我,第1次看见这三种肥料的感受,是否觉得不可思议。


那时候虽然有肥料,但农民用的很少。农民舍不得用肥料,因为肥料要钱买。农民大多都是用就地取材的土肥料。我父母不管家里面什么样的粪都会积赞起来倒粪坑里,有时粪坑的粪水太多,浓度不够,会叫我弟弟到地里去捡狗屎回来倒在粪坑里,那时候捡狗屎的男孩子可多了,到处都是捡狗粪的男孩子。山上几乎没有狗屎可捡,哪像现在到处都是狗屎。

虽然有肥料,但农民只是把玉米和水稻用点肥料,其他作物几乎不用。我记得当时种出来的蔬菜和瓜果,都比现在好吃,而且口味香,甜度浓。田里杂草少,每家每户的地里只有庄稼,很少杂草。我们女孩子打猪草喂猪,满山遍野到处跑,都找不到猪草打,哪像现在地里杂草丛生,草多个庄稼。

总结:以上就是我懂事以来,虽然有三种肥料,但农民用得很少,主要还是以农家肥为主。地里常年就是绿油油的庄稼很少杂草。跟现在比起来,那时的瓜果蔬菜都比现在好吃,并且地里不象现在杂草丛生。

观注【留守傅姐】了解农村一草一木,农家的生活琐事。

留守傅姐


那还是50年代,上级号召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我们村的23户比较穷的农户聚到一起成立了农业社。那时候人心齐,都知道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那时没有化肥,粪的问题是这样解决的。

一:集体贷款,购买小猪苗。每戸根据自己的能力报名,最多养5头。社里请兽医定时防疫。每亩地平均二头猪,每家的猪圈都是优质农家肥。

二:到县城包打扫厕所,那时厕所都是死坑。把厕所粪便拉回来沤制优制肥料。

三:社里为户里换新工炕,灶火多年烧的旧炕是很好的肥料。

四:种棉花棉花籽榨油后剩的油渣餅粉碎当肥料。

五:牛,马,羊,驴集体飼养。牲口粪沤制后上地。

由于农业社注重收集肥料。比本村其它户每亩地多收200多斤粮食。好几个小伙子都娶上了媳妇。


朱增林呀


我不是砖家,我是一个五十九岁至今还在种田的老农民,在以前化肥是很少的,我记得那时有日产尿素,碳酸氢氨,过磷酸钙(散装),大多数是农家肥,那时队里养牛,每户都养一到二个猪,(解决一年吃油),每户都有厕所。还有人去捡牛粪狗粪(我也捡过),农田改土,就是挖堂屋里的土,三四年挖一次,大概就是这些了。


被遗忘的60后


请问专家,没有化肥之前地里用什么?

化肥的施用我们县是在1953年开始推广,当时是硫酸铵,60 年代进一步推广,70年代后使用尿素,是日本和苏联进口的。使用量很少,1965年平均每亩使用化肥才2公斤,70年代9公斤,80年代50公斤。我们生产队使用化肥量是很少的,粮食种植是舍不得使用化肥的,化肥是用来追烤烟等经济作物的。粮食生产用的肥料是农家肥。

农村自古就是使用农家肥:“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苗靠粪长,地靠粪养”,“猪多、肥多、粮多”。


没有化肥之前地里主要就是依靠农家肥,一是采取圈养家畜,割草垫圈、秸秆垫圈等措施积造圈肥和圈养生猪积造清粪。二是选择在夏秋季节温度高,微生物活性强,发酵腐烂快,发展高温发酵堆沤法制作农家肥。三是铲烧草皮灰,这是钾肥的主要来源,每年春耕秋播季节,田土坎被铲得干干净净的。四是大量种植绿肥(紫云英、苕子等豆科作物)。

当时的主要肥源有人畜粪尿、厩肥、沤肥、土杂肥(草皮灰、煤灰、生活垃圾、泥肥)、石灰、菜籽饼、骨粉、种植绿肥、“5406”和“920”等细菌肥料。


老周说三农


我不是“专家”但比专家更清楚,没有化肥之前用的全是农家肥,那农家肥又从何来,就是农民烧柴烧草的草木灰,还有就是上山烧粪(草皮泥),圈猪积肥,花生麸等,当时家家户户都基本上养有一两头大猪,多的有几头,猪屎堆起来连草木灰一起备用,泥粪挑到圈牛的地方吸取牛尿(牛屎牛尿也是肥),猪尿流落粪氹(当时人们大小便也要去的地方)装起来挑去淋农作物,而且还会用生石灰来中和土壤的酸碱性,农家肥是有机肥料,用农家肥培育出来的蔬菜水果特别鲜甜嫩绿、青脆可口,特别是种甘蔗、种烟,一定要用花生麸


晚晚发梦


我是农民,不是“砖家”,但比“砖家”接地气。这事我知道,这活我干过,现在我来告诉你。

在没有化肥之前,农田里用的全是有机肥料,也就是常说的农家肥。这种肥料的好处很多:一是不用花钱买。材料就地取材,农村到处都是。青草,树叶,秸秆,牲畜的粪便,人类的粪水等等。二是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活力。它能使土壤的有效营养成分增多,调节土壤的酸碱结构,土壤不会变硬,透气能力强,更适合农作物的生长。三是肥力时效长。这种肥料在土壤里存在的时间较长,能为农作物提供长时间的肥力,有利于农作物对营养成分的吸收,打出的粮食好吃环保。



这种肥料在农村主要有四类,一种是经过发酵沤制的土肥。它是用杂草、树叶、秸秆等搅拌黄土经过一定时间发酵,使杂草与黄土沤烂充分融合。它有三种沤法,一是在地势较低的地方挖个坑,把原料一层草一层土填满,下雨时让水流进坑里,这样发酵更快。二是在牲畜棚里,利用牲畜的粪便加速杂草与黄土的发酵,这种比纯土肥的肥力大。三是在猪圈里沤肥。因猪吃的是粮食,它的粪便又多,再加上猪拱来拱去,不停翻腾,杂草极易发酵,这是土肥中的上乘。



第二种就是人们新陈代谢的粪水。这种粪水肥力特强,如果倒在作物的叶子上,就能把叶子烧干。因此,这种肥料多用。一般都是用锄头刨坑,间隔着点用。这样的粪水过去一般不用于集体的土地,大多都是用在自家门前屋后的小片荒。诸如南瓜,辣椒,茄子什么的。都很自私的啊。

第三种就是草木灰。这是农民烧水柴火做饭的“垃圾”再利用。它不仅有肥力壮地,而且还有杀虫保护农作物的作用。一般农民会把草木灰撒在自己种的芥菜、油菜叶上,防虫咬,防鸡捣。

第四种就是畜禽的干肥。如鸡粪,羊粪,兔粪,鸽子粪等等。这类干肥也是自用,上果树非常不错。

说起农家土肥,还有些小故事。

过去大集体,各家沤的土肥都要交到生产队里换取工分,夏秋之后用工分分得粮食。队里收土肥都是按立方记收,为了自家能多交一些,都在整理的粪堆上打起了注意。有的是把粪堆放在地面凸出来的地方,这样堆成的梯形看上去四楞四正,实际中间的高度要比四周低一截,达到以少交多的目的。还有一种方法是把粪堆四周坡度弄小一点,形成梯形上底小,越小越好;下底大,越大越好,这样也能实现以少交多的目的。

不要笑话农民这种小把戏,这也是农民真实生活的缩影。他们只能在粪堆上倒倒,除此还真不知道去倒啥。

这些被农民使用几千年的农家肥,今天在一些专家的眼里却成了罪。说是猪粪污染土地,烧柴污染空气,人类粪水有什么寄生虫,猪都不让喂泔水。农民感到真无奈,如今不知该信谁?


河洛梦话


首先明确一点,给农作物施肥这个事儿咱老祖宗早就想到了,没有化肥之前也是有很多肥料和施肥的办法的!

小焦小时候家里猪和牛都有,所以隔一段时间老爸都要把猪圈和牛圈给清理一下,不然时间长了猪粪牛粪堆得满圈都是,不仅臭猪牛还容易得病。那时候没钱买化肥,清理出来的猪粪牛粪那可是宝贝,老爸都是一点儿不剩地拉到地里壮田去了。现在社会发展了,农民也没有以前那么穷了,再加上追求效益,也就没多少人用农家肥了。

有的人看到这种情况就感觉很可惜,毕竟农家肥才是最绿色的。再加上之前有专家讲农村里没有发酵过的粪尿不能用来浇菜,很多农民对此很不赞同,所以才会提出这个问题。那么,没有化肥之前农民的地里用什么来壮田呢?我们今天来聊聊这个问题!

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肥料对于庄家的作用自是不言而喻的,一旦庄稼缺肥,那对农民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我们现在广泛使用的化肥比农家肥更高效,所以才会受到农民的追捧。不过,人类使用化肥的时间还是比较短的,化肥在是德国化学家尤斯托斯·李比希提出的矿质营养学说的基础上,于1943年在英国诞生的,第一种化肥名字叫做过磷酸钙。但是我们国家直到1963年才开始大规模施用氮肥,那时候用的最多的也就是氮肥。自从使用化肥,我们国家粮食产量还是有了很大的增长。

但是这并不是说在使用化肥之前农民就不懂得施肥了。

人类无意识地使用各种方法提高土壤肥力要追溯到5000-10000年之前了,人类有意识地开始使用有机质或者无机质提高土壤肥力大概有3000年左右的历史。

根据记载,早在我国的西周时期,人们就已经田间杂草腐烂后就能帮助黍稷生长的作用。认识到拔除的田间杂草腐烂后能促进黍稷生长;

到了西汉时期,就已经有《氾胜之书》对基肥和追肥进行了详细的记载。书中还提出用牲畜的“骨汁”浸种进行壮苗,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种肥;

到了北魏时期,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杂说》篇说到“凡田地中有良有薄者,即須加粪粪之。”其记载了用牛踩踏庄稼的根茎和类似于谷壳一样东西的方法,称为“踏粪法”,其实就相当于堆肥;

到了南宋时期,陈敷的《农书》则讲到了制造火粪(焦泥灰)的方法和堆肥发酵、沤池积肥的技术。并且强调了施肥的重要性和合理施肥的重要性;

到了元代,王祯在《农书》“粪壤篇”中讲到“田有良薄,土有肥硗,耕农之事,粪壤为急。粪壤者,所以变薄田为良田,化硗土为肥土也(意思是田和土都有肥有瘦,搞农业最主要的就是肥土肥田,将薄田、瘠土变成肥田、肥土)”。并且他把肥料分成大粪、踏粪、苗粪(绿粪)、草粪(野生绿肥)、火粪(草木灰、焦泥灰、石灰)、泥粪6类。

到了清代,杨屾在《知本提纲》中指出,施肥要和耕、灌结合,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在古代,老祖宗会采取一切方法来把土地养肥喽,什么水淹、火烧等方法非常多。比如用火烧制成草木灰,用人粪尿,或者用塘泥、河泥,甚至是用水里面的浮萍充当肥料。有时候也会把含泥沙较重的水灌到田里,将较肥沃的泥沙留在田里。

而且,古代人的生活方式也是非常绿色的。他们生活的地方一般都会有水塘,水塘边上种桑树等树,桑叶来养蚕,再用蚕沙、蚕蛹、缫丝废水来养鱼,再用含有鱼粪的塘泥来种桑树。这就是我国珠三角地区著名的“桑基鱼塘”。可以说这种方式建成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充分利用了每一个环节。

好了,今天就回答到这里,欢迎关注【村官小焦】!!!


村官小焦


以前沒化肥地里用什么?化肥四几年到五几年根本沒有,六几年到七几年,只有銷铵,后有进口日本尿素。地里底肥全是人粪、猪粪、羊粪,还有炕土。到七几年后有碳铵、国产尿素、磷肥。八零年有进口美国二铵,八一年单干,化肥很紧张,买不到,生资公司要票才能买到。到九几年化肥才过关。化肥必定是化当原料制成,沒有有机肥土地越尚越僵,盐碱越大。要庄稼好农家肥是个宝,化学肥料提苗好。


A7普通认证


这是一个没有种过地的人提出的问题,现在让我来告许你。

庄稼一支花,全靠肥当家。化肥的出现,大概在50年代末,那时叫肥田粉。在此以前,农民种地都是用的农家肥。

农家肥是自然肥,有机肥,有很多种。所有人畜动物的粪便都是农村种地的常用肥料,但不是主要肥料。因为单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农村种地的主要肥料是厩肥、堆肥、沤制肥和塘河泥肥。

以前农村的猪、羊等在很多地区都是圈养,当猪厩羊厩潮湿时,必须填土填草,经过几个月的堆积,就成了上好的肥料。

堆肥是把在荒地上刨下的草皮,杂草,用人粪尿,水,浇透,堆在一个地方。外面用泥浆塗抹密封,看上去像一个个土坟似的,过几个月就可以使用了。

沤制肥,就是在田角挖一个大坑,农村俗称草塘潭,深一米左右。小的几平米,大的有十几平米。在春夏之间,把割来的青草,或者是种植的红花草(紫云英),以及其他植物,丢在坑中。用稀塘泥或稀河泥充分搅拌均匀后,在坑上面用土或塘河泥密,经过一段时间,待草腐烂了,就成了,这种肥叫绿肥。

塘河泥肥就是塘河底的污泥。

时过境迁,农村的这些有机肥现在己经很少有人用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化学肥料。现在很多食物的口感不如以前,这应该是原因之一吧。


陶田福


我不是专家,我是从那时过来的人。那时没有化肥,多数靠有机肥料种植农作物。可是任何农作物产量很低。就粮食而言,产量更低。5O~60年代我们的口号是,过黄河,跨长江亩产千斤粮满仓。那只是人们的愿望。北方400斤,黄河以南600斤,长江以南800斤这己是人们向往的粮食产量。

就因为粮食产量有限。不够吃所以才生产了粮票。根据劳动强度,来分配给不同的粮食数量。人的平均寿命只有40多岁。那时我们才4亿多人口。

现在我们还是那片土地。我们的人口接近14亿。可现在的平均寿命7O多岁。这说明什么?这说明科技的力量。用科学的方法种植农作物,使亩产有很大的提高。使更多的人能吃饱穿暖。是社会的进步。

总之,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的延长,人们居住环境的改善,都很说问题。如果还按以前只有用有机肥种植农作物。不知道我们近14亿人口能不能每个人都有饭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