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世间的喧闹为音乐

化世间的喧闹为音乐


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直至之前的之前,如果某男士遇见一个美丽的女孩而上前夸她“你真漂亮”时,得到的回报多是愤怒的杏眼圆睁再加两个字:“流氓!……”现在不同了,你若夸某女士,即使她觉得自已再不怎么好看,也多会友善地说:我不漂亮,但这话我爱听……

爱听赞扬的话,是人的天性,不独于女人。作家杨在《致正直而尊贵的多丁顿先生》的信中说:“无论如何掩饰,喜博赞美的热情在每个人心中或多或少地存在并燃烧……” 因为赞扬有着令人愉悦的功能——赞扬是对人的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人们在某个领域取得的己所未达的成绩的公平回报。

也许是孩子越是对世界认知不全面因而越是需要成年人肯定的缘故,其企求赞扬的心理特征尤为突出。这并不是什么坏事,而是好事,因为你在他需要赞扬的时候对其进行适度的赞扬,会激发他极大的上进心。一个需要别人赞扬的人,比“刀枪不入”的人可塑性要强得多;一个渴望获得社会的肯定小孩,在不断的、适当的“赞美教育”中,会促使他自觉地走向完美。我曾在报上读到过这样一则实例:有一个小孩,在校表现并不很好甚至基本上处于“差生”状态,开家长会时,老师向家长据实地指出了该生诸多缺点而几乎没什么优点,但这位家长回家后并没有责备孩子,而是以赞扬为基础,说他在校表现不错,同时也指出他某某方面还差一点,如果他能把这几个缺点改了,就完美了。结果,这个孩子在以后的行为中认真地改正自己的缺点……如此几年的家长会,这个家长总是以赞扬为前提,在赞扬的过程中“软化”孩子的不足,鼓励他改正缺点,终于使这个孩子从“差生”跃进为优等生。因此,有一句广告词说得好: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话一点儿也不假。

但我们往往做不好这点,特别是对自己的孩子,我们总是抱着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急躁态度而少用赞扬的方法对待之。我们之所以“明知故犯”,是因为我们惯爱用成年人的认知方法来度量孩子的认知技能,总认为某件事情“大家都懂,你为什么不懂?” 我们也知道赞扬对孩子成长的积极意义,但在现实生活中,你别以为很容易,其实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因此,马克·吐温说:恰倒好处的称赞是一种高超的艺术,只有很少的人掌握它。

由此看来,恰倒好处地赞扬人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还比如说爱听赞扬这一心态,成年人并不亚于小孩,可我们平时就很难听到成年人之间的赞扬。这是成年人不懂?非不懂也,乃不为也。这大概是因为成年人终日在为生活打拼,同行间的比搏、同僚间的竞争,使不少人养成了“谁都不如我行”的恶习。在这种恶习的作祟中,有的人对别人的长处别说去赞扬,甚至有时还会无端的生出许多妒意来,因而“赞扬”也就往往成了奢侈品了;成年人即使要赞扬什么,也多是爱赞扬离我们很远很远的事物,赞扬那些与自己的切身利益无关的人,而极少甚至于不屑于赞扬自己的同事或与自己休戚相关的人。这是世间变得聒噪、人际关系变得滞涩的一个大重要根源。

学会赞扬别人、特别是学会赞扬身边的人吧,赞扬能化世间的喧闹变为音乐。

美国作家富尔顿·沃斯勒说:真诚地赞扬别人,能帮助我们消除在日常接触中所产生的种种摩擦与不快。托尔斯泰也说过:“就是在最好的、最友善的、最单纯的人生关系中,称赞和推许也是必要的,正如滑油对轮子是必要的,它可以使轮子转得快”。对此,我有着深刻的体会和经验——那是我早年当老师任教高中毕业班时,有两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因竞争常闹矛盾,他们都是我的得意门生,弄得我“打也不是骂也不是”。一天,我把其中的一个叫到我的宿舍来问清原因,这小子虽然在“对手”面前挺好强,但在我面前却挺诚实地赞美他的对手,说了一大串“他这个人确实挺不错的……”赞扬的话。事情也巧得很,这个被赞扬的学生也准备到我宿舍问作业,走到我的房门口,听到我们在说话就在门外候着,当他听到他的“对手”在赞扬他时,终于耐不住了,红着脸推门而入,十分诚恳地向对方陪不是,并且当场说,他还有一份很“权威”的练习卷,准备再复印一份送给他。从此后两人携手并肩、共同向上……

这仅仅是一个巧合。背后赞扬人,其真诚程度是不容置疑的,但当面得体地赞扬对方,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指责人家虚伪? 而可惜的是,我们对赞扬使用得太吝惜了。一个人工作、生活了一辈子,能够令人记住的、被人赞扬过的话不多,而更多的是在这个人死后,在追悼会上,我们会极尽溢美之词,不惜余力地对其加以褒扬。这些赞扬的话语在他活着的时候说出来多好啊——给活着的人献上一朵玫瑰,比给死者送上豪华的花圈要好得多。因此,在《活着时的仁慈》一书中,主人公曾向世人大声呼喊:“今天就把你所有的花儿给我吧……我宁愿现在一朵花儿在握,也胜似我死后的满车鲜花……”

而有时,我们对赞扬又无节制地挥霍:我们把太多的赞美挥霍给了明星。明星自然也是需要赞扬甚至是比平常人更需要赞扬的一族,我之所以说是“挥霍”,而是他们一旦当了明星,我们的赞扬就有极不理智的起哄的一面,甚至连明星走路的姿势、穿着的款式,也成了一些人行动的准则,这种“追星族式”的赞扬过了头,就变成了阿谀,而阿谀对人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赞扬不是阿谀,不是拍马,更不是“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的讥讽,而是你对人家工作成绩赏识的情不自禁的真实流露,它“就像是海底深处堆满了沉没的财货和无价的珠宝……”(莎士比亚语)在你的心中隐藏,你只要把它说出来,就像把宝藏轻轻地托出水面,就能给人以财富的享受。

——假如你是上级,赞扬你的下级吧!西塞罗说,得到一个众人所称颂的人的赞扬,使我高兴:因而在你的赞扬声中,你的下级会发现自已工作的价值所在,进而会迸发出双倍的创造热情;

——假如你是妻子,赞扬你的丈夫吧!毛姆说,博得称许的愿望,是文明人最最根深蒂固的本能:因而在你的赞扬声中,他再暴躁的脾气也会变得温情,变得对你体贴入微;

——假如你是编辑,赞扬你的作者吧!叶卡捷琳娜说,我大声地褒扬,轻声地责备:因而在你的赞扬声中,可能会诞生一个作家;

——请赞扬你身边的人吧!拉罗什富科说,我们最热情的赞词,通常留给那些赞赏我们的人:因而在你的赞扬声中,你每天都会生活在会心的笑意之中……


化世间的喧闹为音乐

托尔斯泰说过:“称赞不但对人的感情,而且对人的理智也起着巨大的作用,在这种令人愉快的影响下,我觉得我变得更加聪明了,各种想法以异常的速度接连涌入我的脑际。”赞扬对人具有如此的神奇功效,对我们的身心有着如此的好处,那么,就让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地学会赞扬、使用赞扬吧!生活中的微笑和赞扬是生命中最美的乐音,在这种生命的乐音里,在用赞扬润滑过的和谐的人际关系中,世间令人心烦的喧闹必将离我们悄然而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