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手裡價值千萬的物件,如今卻成地攤貨

都說珍珠是女人一生必有的珠寶,大家總是難以抗拒它溫潤、典雅的氣質。

老祖宗手裡價值千萬的物件,如今卻成地攤貨

不過,人們有多喜愛珍珠,就有多忽視培育出它的“母親”——貝殼。


其實要咱來說,貝殼才是海洋最珍貴的禮物~它不僅可以生產珍珠,還可以被製作成珠寶!

老祖宗手裡價值千萬的物件,如今卻成地攤貨

可能有朋友要疑惑了:咦?之前不是還說,白貝母不值錢嗎?​

確實是這樣沒錯~但依靠它誕生的螺鈿、貝雕等多種珠寶藝術,那可是太值錢了:

老祖宗手裡價值千萬的物件,如今卻成地攤貨

當然,海里的貝類千千萬,也不是所有貝殼都適合製作珠寶。


海水貝殼通常顏色豐富,用來製作珠寶的有金唇貝殼、銀唇貝殼、黑蝶貝殼、馬氏貝殼等十多種!淡水貝殼要相對遜色一些。

老祖宗手裡價值千萬的物件,如今卻成地攤貨

而比起貝殼,海螺貝類往往擁有更加絢麗的珍珠質。


其中,唐冠螺、鸚鵡螺、萬寶螺和法螺更是世界四大名螺,用它們的化石製作的珠寶,可都是珍稀級別的呢!

老祖宗手裡價值千萬的物件,如今卻成地攤貨

△超大鸚鵡螺化石,開採要儘量保持完整性,價值更高

老祖宗手裡價值千萬的物件,如今卻成地攤貨

△自然剝落的碎片,才會拿來做成首飾


但凡愛珍珠的朋友,估計都很難抗拒貝殼的魅力,它們同樣擁有炫彩又柔潤的光澤,充滿女性的光輝。


老祖宗手裡價值千萬的物件,如今卻成地攤貨

△寶格麗戒指和迪奧手鍊

老祖宗手裡價值千萬的物件,如今卻成地攤貨

△梵克雅寶Alhambra四葉幸運系列耳飾

老祖宗手裡價值千萬的物件,如今卻成地攤貨

△香奈兒銬式手鐲


那貝殼是怎樣一步步變成“變廢為寶”的呢?


首先,要挑選美貌的貝殼~畢竟不是所有貝殼都擁有“驚天神顏”,得擁有漂亮的暈彩才行:

老祖宗手裡價值千萬的物件,如今卻成地攤貨

△暈彩是珍珠質潤化的效果


就像珍珠一樣,貝殼也有許多顏色。


白色、黑色、藍綠色、粉紅色和黃金色,還有的在陽光下能產生彩虹般的暈彩,極具個性。

老祖宗手裡價值千萬的物件,如今卻成地攤貨

老祖宗手裡價值千萬的物件,如今卻成地攤貨

在十三、十四世紀的歐洲,貝殼就成為王室貴族的寵兒,王后王妃、名門貴族都以收藏貝殼飾品為傲。


過去的貴族將它應用在各種日常裝飾,從刀柄到鐘錶面,傢俱到首飾盒,幾乎隨處可見:

老祖宗手裡價值千萬的物件,如今卻成地攤貨

貝殼雖然美,但也有它的缺點,就是不容易提取,且易碎。


在實際製作中,往往需要將母貝打磨得足夠輕盈透薄,才能顯得晶瑩美麗。所以如果工藝不達標,就容易損壞原料。

老祖宗手裡價值千萬的物件,如今卻成地攤貨

老祖宗手裡價值千萬的物件,如今卻成地攤貨

意大利珠寶商開發了一種特殊的切割和拋光技術用於母貝製作,能夠確保提取順利,並經過鑲嵌後更加穩定堅固。

老祖宗手裡價值千萬的物件,如今卻成地攤貨

不過日常佩戴,還是要注意保養哦~它們和珍珠一樣,不能接觸化學試劑,要常用軟布擦拭,且避免日曬失水。


說起浮雕,大家首先想到的,會不會是它呢:

老祖宗手裡價值千萬的物件,如今卻成地攤貨

準確來說,它的名字叫做Cameo(卡梅奧)。


這種工藝製作的首飾精緻華貴,在當年的歐洲風靡程度不亞於今天的LV、Tiffany。王室貴族更是卡梅奧的忠實粉絲:


老祖宗手裡價值千萬的物件,如今卻成地攤貨

△約瑟芬皇后的卡梅奧王冠

老祖宗手裡價值千萬的物件,如今卻成地攤貨

當時的卡梅奧,主要採用的還是瑪瑙,因為瑪瑙顏色豐富,且能夠分層雕刻。


不同的地方,流行的雕刻題材也不同,最常見的是雕刻自己母親、愛人的肖像,或者雕刻族徽等;德國則流行花鳥、少女形象;意大利則偏愛神話故事題材。


老祖宗手裡價值千萬的物件,如今卻成地攤貨

老祖宗手裡價值千萬的物件,如今卻成地攤貨

直到1805年,貝殼卡梅奧才出現。


意大利人首次將貝殼作為浮雕首飾的材料,製作出了色彩驚豔的貝雕珠寶,震動了整個歐洲。


老祖宗手裡價值千萬的物件,如今卻成地攤貨

於是,大量的雕刻藝術家趕集一般地來到了各個圍繞地中海的國家,因為這裡盛產適於雕刻的纏絲瑪瑙貝殼。


這種貝殼的表層和底層有2種不同的顏色!通過雕刻表層的白色鈣化物,便可與深色底層形成對比~營造出強烈的立體感:


老祖宗手裡價值千萬的物件,如今卻成地攤貨

維多利亞時期,貝殼卡梅奧更為盛行,因為當時的維多利亞女王很喜歡它~甚至把它當做跟阿爾伯特親王愛情的見證。

老祖宗手裡價值千萬的物件,如今卻成地攤貨

△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皇家徽章,親王去世之後製作的。從此把逝去親人的肖像製作成卡梅奧成為英國人特有的哀悼的方式


由於貝殼不同於其他寶石,沒有統一的厚度,因此貝殼卡梅奧對雕刻的要求更高!即使到了現在,也只能純手工製作,所以很珍貴哦~

老祖宗手裡價值千萬的物件,如今卻成地攤貨

這種“方寸之中見功力”的貝雕,有著鮮明的西方特色,復古精緻線條寫實。但其實,貝雕不止西方有,咱們中國也有。


中國的貝雕,和西方有著明顯的差異:

老祖宗手裡價值千萬的物件,如今卻成地攤貨

中國貝雕,是選擇有色貝殼,通過剪取、拋光、粘貼等工序,精心雕琢成平貼、半浮雕、鑲嵌、立體等多種形式和規格的工藝品,屬於一種拼貼工藝:

老祖宗手裡價值千萬的物件,如今卻成地攤貨

老祖宗手裡價值千萬的物件,如今卻成地攤貨

可以製作成題材豐富的貝雕畫,珠光晶瑩,古樸典雅:

老祖宗手裡價值千萬的物件,如今卻成地攤貨

也可以製作成髮卡、項鍊和首飾盒等實用工藝品:

老祖宗手裡價值千萬的物件,如今卻成地攤貨

還能對貝殼進行整體雕刻,塑造氣勢恢宏的大作。


為了解決貝殼不夠大,或雕刻過程易碎的問題,我們發明了“先部分雕刻、然後組合成形”的方式:

老祖宗手裡價值千萬的物件,如今卻成地攤貨

中式貝雕在中國的歷史也很悠久~最早在商周的時候可就有了,而且我們的貝雕也極具東方特色。


看來,雖然大家語言不通相隔千里,但發現美的眼睛卻是相通的呢~這些貝雕工藝如今都成了民族的瑰寶。


老祖宗手裡價值千萬的物件,如今卻成地攤貨

人類早在萬年之前,就會使用貝殼為貨幣,用來進行交易啦。這麼“寶貴”的東西,也自然成了最早的首飾~


流光溢彩的母貝,你喜歡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