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微距為什麼用長焦?

戀丄緦淰


微距最好用微距鏡頭拍。用長焦鏡頭代替微距僅僅是對較大拍攝物體的一種不得已的代替方案,不可否認,焦距更長的微距鏡頭的虛化能力更強,在拍攝昆蟲以及小型動物時也能保持更遠的拍攝距離,可以避免驚擾被攝物體。但微距還是使用專業的微距鏡頭為好。

本人攝影平臺為佳能及飛思。在佳能平臺上,正巧手上有EF 100mm f/2.8 USM 及EF 70-200mm f/2.8L IS USM、EF 24-70mm f/2.8L USM三隻鏡頭,覆蓋了微距鏡頭以及長焦鏡頭,正好可以比較說明。

談到微距攝影,必須關注到鏡頭的兩個重要參數:最近對焦距離、最大放大倍率。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是指被攝物體到圖像感應器的距離。簡單說就是在靠近被攝物體的情況下,鏡頭能夠合焦的最近拍攝距離。

鏡頭放大倍率是指在鏡頭的近攝端(最近對焦距離)時,被攝物體在傳感器上形成影像的比例。簡單說,放大倍率是1:1就是1釐米的物體在底片上成像還是1釐米。

以常用到的佳能的幾隻鏡頭參數,我們可以看到:EF 70-200mm f/2.8L IS USM的最近對焦距離為1.4米,最大放大倍率為0.17倍。也就是說,用EF 70-200mm f/2.8L IS USM時,我們必須離被拍攝物體1.4米以外,而成像也並不是1:1,而是1:0.17。專業的EF 100mm f/2.8 USM(百微)最近對焦距離為0.31米,最大放大倍率為1:1。

實際上,除了拍攝拍微距題材外,等效焦距90-120mm的微距鏡頭亦可勝任如人像、風光、紀實靜物等各種拍攝,


DUDU思行溫度


拍微距為什麼用長焦?

題主說的這個問題,我並不完全贊同。目前攝影圈裡面拍攝微距的大部分還是使用專業的微距鏡頭。長焦鏡頭只是可以拍攝一些微距題材,但是還是不及微距鏡頭。


尼康80-200


mmf/2.8鏡頭拍攝


很多人覺得長焦鏡頭可以拍攝微距,主要還是根據長焦鏡頭的遠攝功能而言的。確實大變焦長焦距可以把拍攝對象拍攝的很大。而且長焦距加上大光圈,也能拍出一些淺景深的效果。



但是,這種單純的放大效果其實對一些微小的物體效果還是不明顯的。主要還是由長焦鏡頭的結構決定的。長焦鏡頭和普通鏡頭一樣,它的最近對焦距離不夠近,這也導致了它沒法靠近細微的物體進行拍攝。



尼康105mmf/2.8鏡頭拍攝


就拿我們最常用的200mm端長焦來說,它的最近對焦距離也在數米外。所以拍攝細微的物體,用長焦鏡頭拍攝,其實不是很適合的。


尼康105mmf/2.8鏡頭拍攝


而專業的微距鏡頭就完全不一樣。 微距鏡頭是一類比較特殊的鏡頭,它和普通的鏡頭不一樣。微距鏡頭特殊的結構,讓它的對焦距離變得非常近,而且可以實現很大的放大效果。


尼康105mmf/2.8鏡頭拍攝


微距鏡頭的很多優勢就是也奠定了它在微距領域的霸主地位。所以它也是很多專業人士拍攝微距的首選鏡頭,而採用長焦鏡頭拍攝微距的顯然是不夠專業的。



尼康80-200mmf/2.8鏡頭拍攝


以上就是我個人的一些觀點和看法。如果大家有不同的意見做好的方法也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

好了,關於這個話題就聊到這裡。喜歡我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蘇州三憶影像。


蘇州三憶影像


微距最好用微距鏡頭拍,如果想用長焦鏡頭代替理論上是可以的,但出圖效果不如微距拍攝的好,下面是我用佳能百微拍的圖片





極簡之印


拍微距最好的只能用微距鏡頭,各品牌都有個個焦段的微距鏡頭如:尼康60微,105F2.8微頭。佳能百微100F2.8等。下面圖用105F2.8尼康微距頭拍攝





從心拍鳥


微距拍攝











風箏97940


這樣算不算微距?







王振30587


請大家多多批評指正!











中國河南尚集書畫村李


這個問題不太嚴謹,微距不一定要長焦拍攝。

首先很多焦段都有微距鏡頭,比如老蛙24mm的神鞭,見圖4;索尼50mmf2.8,見圖5;

然後像現在新出的鏡頭會有采用浮動對焦鏡組,就具有一定的近攝微距功能,比如索尼新出的FE 35 1.8,見圖6;

長焦具有微距功能,是要看它的最近對焦距離,像常見的大三元720鏡頭,最近對焦距離1~1.2m,放大倍率可以達到0.25x,也是可以兼顧一些微距拍攝的。

如果最近對焦距離太遠,放大倍率過小,再長的焦段也無法拍攝微距。











隨風飄啊飄的風子


這要看拍什麼東西,喜歡動的小昆蟲,小動物用長焦鏡頭不太容易打擾到它們,拍這些猛獸些定得用長焦鏡頭😜😜😜😜



攝友25117525


手機也來湊個熱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