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拳纪与修行手札 一个高手的练拳笔记


炼拳纪与修行手札 一个高手的练拳笔记


  拳学路长,歧路万千,得道难。

  求道艰辛,常悲不自禁,甘苦自知。

  武之为道,养为主,悟为上,能养善悟可近道矣。

  无钱可存时多存点健康,金钱与健康离幸福的距离,健康更近 。


  态度与信念

  形意,太极,八卦,内外家; 长拳不长,短打不短; 各有其优点,不敢说没有缺点。

  各有神奇处,别谬信为神。相信不能迷信,神奇不能神秘; 执着不能偏执,痴迷不能沉迷。

  最怕唯我独尊,唯我正宗,老子天下第一。

  如是只能坐井观天,画地为牢,闭门造车,自我陶醉,自我麻醉,终将入歧途不能自拔。

  虽得小道终是旁门,难登大雅,终将误人误己。


  明理

  拳理不明如盲人骑瞎马过乱石滩。

拳多言势,势要形神具备,理为正确的指导方法。

  练武不得法到老仍就傻。

  法分功法,技法。

  何为功法?

  功就是量,是重复,法是正确的方法。

  正确的方法指导下不断的重复,就是功夫。

  练功夫,大道至简,要从简单处入手,耐得住寂寞,不断的重复。

  千遍自然熟,万遍理自现。由熟能巧,巧能妙,妙能灵,灵则神,能空灵妙则入道矣。

  技法招法一个意思,是固定的,就如拳击的直、摆、勾。

  不要迷信绝技招法,即便有,懂者未必教(懂者自身能用与否都是问题,没有了实践的环境),学了未必会用,用了未必有效果,就如直、摆、勾,人人可学可练,但不是人人用着得心应手。

  技法是枪的话,打得准与否那就看功夫深浅高低了。


  劲

  教拳不教功,讲招不教劲。

  1、内家尙劲不尙招,尙意不尙力。

  尙劲,形意之硬打硬进无遮拦是也,硬非拳头硬,劲硬是也(指骨劲、根劲这个层面的劲)

  内家不练力也是误解。

  其实内家外家都不练拙力、局部力、练的都是整体力、协调力

  力练好练整了就出所谓的内力内劲。

  一胆二力三功夫很有道理。

  狭义的力指拙力不可取,广义的力同劲。

  肩紧力出,肩松劲达,太极拳讲用意不用力,不是绝对不用力,用意不用力的力指的是不用拙笨之力。

  以科学的态度看待,人离不开地球的重力,武技所能用的主要是地球的反作用力,所发之力绝对来源于自己的肌肉,太极拳的修炼就是最大程度调动更多的有效肌肉群参与发力,而与此同时又更大程度的让不参与发力的肌肉群充分的放松,这是很难的,所以太极拳难练。

  练得是整体协调力,协调肌肉,如腹肌、背肌、臀大肌等等来参与发力的能力,练好了才是内力。

  事物的两个方面——阴阳、矛盾,只有更好的了解掌握才有助于提高。

  连用力都做不好,不要奢谈不用力;连顶劲都不到位、做不充分,不要说不顶;连丢都丢不利落如何去做到不丢,只有从顶得住丢的开做起才有可能做到不丢不顶。这些是太极拳人最容易忽略的。

  四两拨千斤要从千斤力练起才是正途,我辈切不可舍本逐末,误入空谈、妄想、妄练、自我陶醉、麻醉的歧途。

  2、练劲第一要务为松柔,简单的说,松是基础,没有松就没有整。

  松在内家拳有三关,一肩,二腰、三胯,很多人一辈子连第一关都过不了。

  拳谱云:“肩紧力出(拙力僵劲)肩松劲达(初步的整劲刚劲)”应深体会之,免得徒误光阴。

  松肩往往成为练拳路上的第一个拦路虎,许多人终生难过此关,的的确确很难过。

  有时快时能松,慢了未必能松(练形意感受),有时慢了能松快了未必松(练太极感受),平时能松对阵搭手未必能松。

  以上种种不能随时随地做到的松都是假松。

  3、劲之进阶步骤,松柔出劲,肩松先出鞭子劲。

  松柔尙不够,加沉才出整劲,整劲仍不够,加合才是刚劲,加速度才出寸劲爆发劲。

  4、太极找形意劲,形意找太极劲。

  练太极、形意过程不大一样,结果是相通的。

  有松不一定能整,练太极拳即便松了,也不一定能发整劲(松了后发整劲,只是方式方法的问题,单练太极,无明师指导,很难会发劲),但是能发整劲,一定是松了,否则整劲是出不来的。

  发整劲,形意相对来说上身快点;松肩、腰、胯太极相对来说上身快一点。

  5、懂劲之劲为何(沾粘连随不丢顶在此不谈)?

  为冷、弹、脆、快、硬,惊、崩、抖、颤、 绝。

  冷快言其突然,拳打不知之意; 弹指压而后发之意; 脆言其骤发骤收; 惊指迅雷不及掩耳使敌呆若木鸡也; 崩直也,类崩拳劲,轨迹如子弹; 抖颤上下前后左右之意(谚云百练不如一走,百走不如一抖,乃八卦绝技); 绝,抖绝之意爆炸之意,四面八方莫可当,形意最高境界之劲。

  发劲为复合劲,一发诸劲皆含。

  练如杨柳扶风,用如惊涛拍岸。


  关于技击

  武技来源于搏斗,源自于与猛兽的搏斗,源自于战场。谈论武术,就必然回避不了技击的问题,只会武不会击是伪武,技击是武术的灵魂,失去灵魂的武术终将会被淘汰。

  现在的传统武术基本上是靠先辈的事迹及传说在苦苦挣扎勉力支撑。

  现阶段散打基本能代表我国武技的搏击水平,离世界搏击水平差的很远。

  刚刚开办时的武林大会、武林风的百姓擂台的水平基本代表了现在传统武术的搏击水平。

  与时俱进地看问题较好,或者换个角度看,拳击何尝不是外国的传统武术呢,研究其发展史会对我们有很大的教益。

  散打所用技法何尝不是脱胎于传统武术呢,只不过是精练加重复而已,早期搞散打的哪个不是传统武术出身?

  完全没有必要割裂开来看问题,稍微研究一下太极、形意、八卦的创传史,哪门也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兼收并蓄,开放发展起来的。

  挖掘,继承,发展,创新,武术才有出路。

  越来越认识到,内家因要入身近战,多是搏命的,难印证。


炼拳纪与修行手札 一个高手的练拳笔记


  其他

  太极如阵地战之守方,主守,静以待敌,以静制动,见着拆招。

  形意如攻方,硬打硬进无遮拦。

  八卦如游击战,运动中消灭敌人。

  所以太极要奸,形意要毒,八卦要滑,换一种说法是太极灵,形意猛,八卦巧。

  很难说那个难哪个易, 一般而言,出功快慢之顺序,形意 八卦 太极。

  太极主慢练是后来的事,轻慢缓匀不错,少了疾风暴雨,难做到急来急应缓来缓随,现在太极光剩了缓随,没人说甚至没人会急应了。

  观今之太极能做到急应的都少,莫说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了,空灵神妙境界更只能是幻想了。

  过分强调四两拨千斤之巧,太极容易练偏;练成千斤力,四两巧用来才更神妙。

  推手的心态,熟人间友好,求的是道理(搭手开始);

  陌生人间警惕级别提高,往往争的是胜负长短,激烈程度高,类似于竞技推手,心态不一样状态也不一样(搭手即走变,否则必为人制);

  散手性质的推手,论的是输赢,要有争生死的心态(往往不搭手,若即若离,快如闪电)。

  三种推手心态决定状态,状态用错了,必吃亏。

  所以生人尽量不推,难把握。


  推手或太极交手境界可分为:

  造机造势——己之优势对敌,死势居多、以己为主;

  求机求势——求己善用的还是以己的成分多;

  得机得势——己的成分少彼的成分多,往往得理不让人,彼为我所制;随机随势——境界比较高了,以彼为主逆来顺受,往往让彼无所是从;无机无势(忘我无我,给彼的感觉是空若无物,白日见鬼不寒而栗。)

  (为解惑近两年接触太极多些故作如上想。)


  何为高手明师,就是能把极复杂的问题三两句解释清楚。

  当然也能把简单问题阐释的极详尽又明白晓畅(绝不是谈玄故弄玄虚)。

  功夫高者未必教学能力高,教学能力高者多有功夫。

  高寿者未必功夫就高,功夫高者多高寿。

  单非武能入道,功夫高者,如画家(齐白石)、书法家、艺术家皆能入道,皆是功夫(定、静、超然修炼得来)。


  内家之以静制动犯者立仆难见到,或者本就是传说?

  虽为随想,但也随了多年,今成文于上,以志不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格斗有用。


炼拳纪与修行手札 一个高手的练拳笔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