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占成老师阐述《易经》天山遁卦


李占成老师阐述《易经》天山遁卦


李占成老师阐述《易经》天山遁卦


李占成老师阐述《易经》天山遁卦


李占成老师阐述《易经》天山遁卦


李占成老师阐述《易经》天山遁卦


李占成老师阐述《易经》天山遁卦


李占成老师阐述《易经》天山遁卦


李占成老师阐述《易经》天山遁卦

1. 卦意

⑴序卦传:“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遁(dùn)。遁者,退也。”

解释:遁:逃避,躲闪,或遁去。

本传意思是:事物不可能永久处在一个定所之中,必然是依时空之流转而发生变化。因此把这种变化着的现象受之为“遁”,并在恒卦之后设置了遁卦。遁卦的意思是退避或逃遁。

从卦象来看,乾为天,艮为山。天下有山,山进天退。初六、六二两条阴爻浸长而上,可谓是阴长阳消,小人得势,君子退隐。

换一个角度来看,艮为下卦,含有静止之意,并不是隐退。而是喻指形势不利,要注意收敛自己的言行,与人和善相处。乾在前而艮在后,艮想要前进就会被强大的乾挡住去路,若是强行通过势必会有一番拼杀。然而艮却不是乾的对手,明显会失利,艮为保存实力就需要暂时停止,采取回避的方略。恒卦以恒久为主旨,到了遁卦则是以退让为主旨,其目的在于获得再度进取。

李占成老师阐述《易经》天山遁卦

⑵卦辞:“遁,亨,小利贞。”

解释:遁:含逃亡、退避之义。小:阳爻为大,阴爻为小;大,指大人或君子,小指小人。利贞:利于坚持。

本卦卦辞意思是:遁卦的含义为亨通,利于小人坚持。

从卦象上看,本卦上卦乾天,下卦艮山,上四阳而下二阴。初六、六二柔浸而长,如小人势力渐盛。阴道长进而阳道始衰,恶事将起,说明小人欲制君子。此时君子宜谨言慎行待机行事,轻举妄动则会招来祸害。

“遁而亨”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这种总体形势客观上蕴含着亨通之理;二是指在主观的行为上应当采取遁世的态度以全身避害,进而获致亨通。从卦爻结构来看,本卦二阴在下而四阳在上,示现阴柔的势力渐次盛长,而阳刚的势力渐次消退,进一步就会变成三阴在下而三阳在上的否卦。象征进入了小人道长而君子道消的浑浊世界。但这种浊世的局面仍然存在着转化的契机,正道并没有完全消失。居于君位的九五当位居中,且与六二结成了刚柔相应的亲密关系,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小人道长的势头,使社会得以保持“小利贞”的状态,进而由遁而致亨。

李占成老师阐述《易经》天山遁卦

⑶彖辞:“‘遁,亨’,遁而亨也;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小利贞’,浸而长也。遁之时义大矣哉。”

解释:浸:慢慢渗透。遁而亨:退避可以换来亨通。刚当位而应:上卦中的九五当位居中,与下卦当位居中的六二相应。时义:所谓时义,可谓总揽全局一时之大义;它代表阴阳流转变化过程所达到的某一个特定阶段,象征社会人际关系的状况与势力的消长,从总体上对卦中之六爻起支配作用;除非此卦变为它卦,否则,这种支配作用就会一直在显灵;“时义”可谓是人们行为的背景及其决策的依据,顺时而动势必吉祥,逆时而动势必遭殃。

本卦彖辞意思是:“遁,亨”,退避可以换来亨通;阳刚当位而有应,阴阳调和随时势而行。“小利贞”,因为阴爻是浸长而上。遁的现实意义重大啊!

从卦象上看,九五阳刚居中当位,与当位居中的六二相应,阴阳调和随时势而行。初六、六二柔浸而长,如小人势力渐盛,君子此时当谨慎行事,甚至可以采取回避的方略,如此才能够亨通。

人与时的关系,可谓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行为与环境的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必然性的关系。既然遁之“时义”是退避、逃遁,那么人们此时就应该采取遁世的态度,以适应遁之总体形势,从而做到“与时行也”。与此同时人们又要守持正道,尽可能地做到“小利贞”,使之由遁而致亨。这就是生活在浊世条件下的君子选择。

“遁之时义大矣哉”。我们细心观察尺蠖这一类小虫子,当它前进时总是先把身体缩起来,缩成像一个小桥一样,然后再将身子伸直就会前进一步。这叫“尺蠖之屈,以求伸也”。人们处遁之时就该是这样,需要先退隐静处以保全,或者是积蓄自己的力量,待到自己的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再来到社会中发挥自己的能力。该站出来时站出来,该退隐时去退隐。这就是本彖辞所讲的“与时行也”。

李占成老师阐述《易经》天山遁卦

⑷象辞:“天下有山,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解释:远小人:远离小人。恶:憎恶。严:尊严。

本卦象辞意思是:本卦卦象是天在上而山在下,似乎山上逼于天而天在步步后退,象征着隐让退避。君子看到这番景象,悟知当远离小人,对小人不要现憎恶之情,不要用以恶报恶的方法,但要坚守自己的尊严。

从卦象上看,初六、六二浸长而上,犹如小人得势,步步紧逼君子。此时君子的首要选择,就是远离小人。事物的发展受到制约,犹如君子遇到小人,有时以退为进反而有出乎意料的收获。

李占成老师阐述《易经》天山遁卦

⑸爻辞和爻象

①初六爻辞:“遁尾,厉。勿用有攸往。”爻象:“遁尾之厉,不往何灾也。”

解释:尾:指后面。厉:指危厉,危险。

本爻意思是:在退隐的时候落在了别人后边,其处境危险。“遁尾之厉”,此时应该静观待变而,而不要再去前往,不前往会有什么灾难呢?

“遁尾”之说,亦可用于动物界的生存法则。獅子以羚羊为食,虽然凶猛却没有羚羊跑得快,双方各存优势,谁也没有把谁灭掉。但獅子会练习奔跑的速度,它只要比跑在最后的羚羊速度快,就会得到食物而不至于饿死。羚羊也在提高自己的奔跑速度,它必须保证自己不落在最后,才有可能幸免于狮子之口。而跑在最后的羚羊,则属于“遁尾”一组,随时都有可能成为狮子的口中餐。

这里告诉人们:处遁之时一定要把握好时机。

②六二爻辞:“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爻象:“执用黄牛,固志也。”

解释:执:指固结,捆住。革:指皮革。说:同脱,解脱。固志:坚定心志,稳定情绪;指稳定的情绪,坚定的主张。

本爻辞意思是:用黄牛皮做成的绳子捆住,没有人能够逃脱。“执用黄牛”,喻指使自己的心志坚定与牢固。

从卦象上看,六二居中守正,谨守静止之道,又上应于九五之尊,其志向坚固而富有远见。

③九三爻辞:“系遁,有疾厉,畜臣妾,吉。” 爻象:“系遁之厉,有疾惫也。畜臣妾吉,不可大事也。”

解释:系:指受牵连。疾:疾病,速度快。厉:指危厉,危险。畜:指畜养。

本爻意思是:由于被牵累而难以遁去,就像疾病缠身那样危险。这时做些畜养仆人和侍妾之事则会吉祥。“系遁之厉”,因有疾患缠身而疲惫不堪。“畜臣妾吉”,喻指不可以去做什么大事。

从卦象上看,九三阳爻居刚位,得位但不居中,与上九相敌无应,与六二、初六亲比,有亲小人远君子之象。九三被初六、六二上浸而处于消退之时,犹如疾患缠身而疲惫不堪,情形危险。

九三在以下两阴爻的影响下,很快就会有变质堕落之危。所以人们当常观察周围的朋友和所交往的人,如果与作奸犯科的小人为伍交友,且不能快速地与这些人断绝关系或远离他们,那么你就会很快沦为他们的同党而受到牵累,与此相反的则会平安吉祥。

④九四爻辞:“好遁,君子吉,小人否。”爻象:“君子好遁,小人否也。”

解释:好:这里指有利于。否:通闭,指遁道闭塞。

本爻意思是:形势有利于遁让之时,君子能适时隐退而获吉祥,小人,则会错失良机致使遁道闭塞不通。

从卦象上看,九四位于上卦乾的初始,阳刚居阴位,与初六正应。若能不恋继续攀升的私欲,及时回归正道,自然可以获得吉祥。若贪恋名利,不时识务,可能就会失去遁的好时机,而使自己身陷危险之中。

本爻给人们的启示是:当退则退,当隐则隐,不可失掉时机。岳飞一直在积极抗金,可朝中却在与金人积极议合,岳飞因此遭杀身之祸。范蠡与文仲帮吴王打败了越国,范蠡看出了问题遂带西施归隐,而文仲仍觉得自己还应该帮着吴王治理天下,同样遭杀身之祸。

⑤九五爻辞:“嘉遁,贞吉。”爻象:“‘嘉遁,贞吉’,以正志也。”

解释:嘉:美好而值得期许。正志:正确的思想;正当的志向;端正志向。

本爻意思是:美好而值得期许的隐退避让,坚持就会吉祥。“嘉遁,贞吉”,能够端正自己的志向。

从卦象上看,九五的“嘉遁”比九四的“好遁”更胜一筹,因为它距离阴爻的逼进尚远,且能够明辨时势而适时退隐,同时亦能坚守自己的信念与志向。

⑥上九爻辞:“肥遁,无不利。”爻象:“‘肥遁,无不利’,无所疑也。”

解释:肥:借指为“飞”。 疑:困惑,疑虑。

本爻意思是:像飞一样的隐遁,没有什么不利的。“肥遁,无不利”,没有什么疑虑的。

从卦象上看,上九居遁卦最高位,又在上卦乾天之中,可以任它遨游。上九居初六、六二最远,早已处在隐退避让中,像是远走高飞一样,所以不会有什么不利。

古代的隐士们,他们非常自由,往往将情志寄托于山水之间,自得其乐。然而他们仍会关心国家大事。他们既可以受到帝王们的重视和召见,又可深入百姓中了解民间疾苦;他们既可以向贤明的君王提出忠告而得到赏赐,又可以避开当权的小人明哲保身,所以是“无不利”。

事实上,当一个人能超越物质与欲望的诱惑,能够把感情从世俗中分离出来,那么他就能够潇洒地遁去,不仅没有疑虑,也不会有失落感,甚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他去做。

李占成老师阐述《易经》天山遁卦

2.理念

⑴主理念

①事物不可能永久处在一个定所之中,必然是依时空之流转而发生变化。如《易经•序卦传》所讲。

人之退让,往往是为了再度进取。(同上)

②小人得势之时,君子宜谨言慎行,轻举妄动则会招来祸害。如本卦卦辞所讲。

③退避可以换来亨通。如本卦彖辞所讲。

在社会中,人当随时势而行。(同上)

③远离小人,但对小人不现憎恶之情,不用以恶报恶的方法,但要坚守自己的尊严。如本卦象辞所讲。

阴阳相应与时而行,远离小人不恶而严。(同上)

⑵从理念

①人在危机之时,当静观待变。如初六爻辞、爻象所讲。

处遁之时一定要把握好时机。(同上)

②处遁之时,当坚定自己的心志。如六二爻辞、爻象所讲。

能够执中行正,固守志向,就不会偏离正道。(同上)

③人有拖累如同身染重疾,此时不可有大的作为。如九三爻辞、爻象所讲。

④当退则退,当隐则隐,不可失掉时机。如九四爻辞、爻象所讲。

君子能够急流勇退,小人则做不到这一点,所以君子吉而小人否。(同上)

⑤美好而值得期许的隐退避让,坚持就会吉祥。如九五爻辞、爻象所讲。

⑥到了身退之时,就要像鸟一样飞去,没有什么不利的。如上九爻辞、爻象所讲。

能够超越物质与欲望的诱惑,能够把感情从世俗中分离出来,那么他们就能够潇洒地遁去。他们不仅没有疑虑,也不会有失落感,甚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待他们去做。(同上)

李占成老师阐述《易经》天山遁卦

⒊即时感悟

⑴天下有山,地之高莫过于山,其势可上逼于天。而天性高远,山终在其下,但山路多有崎岖与不平。事物的发展受阻犹如君子遇到小人,有时以退为进反而有出乎意料的收获。

善进者亦能善退,兵书上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激进者往往会招致突然的失败,这方面的例子也不少。角逐场中的人们常常会遭受意想不到的危机,如何把握时机并做到屈伸有度,是他们争取主动的法宝。“退”是一种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所采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旨在求取被动中的主动。弱势一方,一定要避开对方的锋芒,从对方最薄弱的地方下手,以寻找以退为攻的机会。

“善于领兵作战的将领,不逞其勇敢;善于作战的人,不容易被激怒;善于取胜的人,讲究战略战术,一般不与敌方正面交锋就可以取胜;善于用人的人,对人谦下而忍让。”这是老子讲的话。人们的大智慧有很多表现,其中功成身退就是一种。《道德经》主张“功遂身退,天之道”,就是说功成名就其身而退是符合天道的。大功告成了,该停止了却又去投入一大把;股票已经盈利不少了,却又坚持了数日;该从岗位上退下来了,却又去坚持了几年,其结果利益或名誉由此而大损,有的甚至还跌进了深渊。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违背了天道。

⑵人在社会中都会有朋友,没有朋友的人们不曾见过,问题是你所交的是什么朋友?你有幸交了君子就会美好一生,若是交了贪图利禄的小人,那就会麻烦缠身。贪图利禄的小人往往心理阴暗,不但会经常猜忌品格高尚者的言行举止,而且还常常会在暗地里给人设陷设卡,往往是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人们身上的那些无妄之灾,多是由这样的人所引发,所以我们要远离小人。

小人的表现很多,诸如势力待人、阳奉阴违、挑拨离间、造谣生事、过河拆桥、恩将仇报、落井下石等。总而言之,小人是不会守正道的,往往会以邪恶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我们对待小人的态度应该是:保持距离,谨慎会话,不要有利益纠葛,吃点小亏无妨,但不去得罪他们。

⑶当代人们都在受着他人的恩惠。有资料表明:当代一个人拥有1800万人的服务,包括吃的、住的、穿的、用的、学的、看的、玩的,以及水里游的、地上跑的、天上飞的等。只要你能够前行,那么你就可以得到这些服务。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借力。其实人人都在借力,当自己的力量不够强大时,适当地借助外力以实现自己的工作目标,往往能够开辟一片新的天地。

⑷低调做人其实就是一种“退避”,然而退避并不等于自我埋没,它所表现的是一个人的务实与智慧。高调做人由于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高”,以后的人们就会用“高”的标准去看他,这种人往往会一次次让人失望。那些保持低调的人,由于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低”,因此人们对他便会一次次的刮目相看,他们的形象也终归会高大起来。人生的辩证法就是如此。

外交辞令中有一种称作是模糊语言,领导艺术中有一种称作是模糊艺术。这些所谓的“模糊”其实是一种高明的“逃避”,正是这种逃避给了“逃避者”以莫大的回旋余地。在一些复杂多变容易节外生枝的场合,或者是面对始料未及的新情况时,模糊的语言或艺术就能够派上大的用场。可以说模糊语言或艺术,可以让人们在实践中进退自如。

人生旅途不都是前行,领导前苏联十月革命胜利的列宁也有“退一步”的时候,领导中国革命的毛泽东也得一度退守井冈山。一个人应当视当地当时的具体情况而定,宜进则进,宜止则止,宜退则退。由此看来人生要想多些顺利和吉祥,审时度势是必不可少的。(编辑/雪松)

李占成老师阐述《易经》天山遁卦


李占成老师阐述《易经》天山遁卦


李占成老师阐述《易经》天山遁卦

《易经》有没有当代价值?有哪些当代价值?我接触到的人,有的能够说出些,有的压根就不知道,还有胡乱诌的。这部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人类第一智慧宝典、人生百科全书,确有其难以理解的地方但只要你能够系统读上几遍,那就可以把握其核心内涵,进而把握其核心价值。世上的事不怕不理解,就怕不接触,接触了那就会有触手可得的感觉。易经的当代价值可以概括为三个层面:

一是民众与社会层面主要表现是其理念仍广泛作用于当今民众的思想与行动,以及成当今社会上的习惯思维。《易经》所彰显的思想或理念,当今人之所以觉得“似曾相识”,或有“原来如此”之感慨,皆因这些想或理念已经融入了当今人们的思想中,或是早已成为当今社会共识,只是“百姓日用而不觉”、“充盈社会而不察”。在这个层面影显的《易经》理念,我们一般将其归纳为10个小标题,这样起来看就会一目了然。

二是民族层面,主要表现是其理念被凝结为民族精神、民族品格、民族思维与民族风俗。

三是政治层面,主要表现是其理念已融入的执政理念,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此“三个层面”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融会贯通的,并且在六十四卦中几乎都有体现。正因为如此,我们说六十四卦卦有当代价值。为如三个联面”之后,每一外都有“人生提示”。这些“提示”可谓是研修《易经》的人生感悟,是对《易经》理念的相应表达。其中多数可谓是“即时感悟”,旨在抛砖引玉。把《易终)理念与当代人的思想文化共识融会贯通,是易学研究进人一个崭新阶段的重要标志。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显现出《易经》本有的无限活力,使得中华民族更具文化自信,使得大中华民众更富于民族自豪感,使得世界更易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易经当代价值的三个层面》(上经)一书,首先要弄明白的则是每一-卦中关于序卦传、卦辞、象辞、彖辞、爻辞与爻象的含义,这是易经文化的本源问题。离开这个本源来谈《易经》的当代价值,那就成了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

李占成老师阐述《易经》天山遁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