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这个摄影看法认同么?

摄影师李维平


作为初学摄影爱好者、我也认同!

摄影是一个动作,就是用相机拍下来眼前的场景。只不过,在这个动作之前,需要有眼睛的发现和大脑的构思。

眼睛的事情

主要是审美能力,用来发现美,这个急不来,需要慢慢培养,多看优秀作品。

大脑的事情

跟摄影的本质有关,眼睛已经看到了漂亮的风景,觉得值得拍,那怎么拍才好看呢?

做出摄影这个动作,是手的事情,也是整个过程的最后一步。很多人的问题往往就出在这里,眼睛觉得漂亮,大脑构思的也不错,但是拍出来不美。

通俗而言,摄影者必须从摄影器材成像的特定角度出发处理画面中的形象。

(我非常认同)欢迎大家也留下评论


镜头记录世界


我认同这个摄影观点,至少这三句话,我找不到反驳的理由。“一流摄影拼创意,二流摄影拼技巧,三流摄影拼器材。”


不过对于我来说,摄影不分什么三六九等,只是看自己愿不愿意去多学习、多练习、多思考吧。创意、技术、器材这三件东西,是相辅相成的。


后面的观点,摄影作品的确是一个摄影师对生活的一种表达方式吧,这个观点也基本都对,但对于我来说,摄影师也分为很多类型,比如商业摄影师的摄影作品带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技术吧。



照片贩子


假如你没有钱,那你就拼技术

假如你没有技术,那就先从手机开始,

摄影玩的不只是设备,还有创意,更多的自己的摄影理念融入到作品中去。

世界上有一幅摄影作品,叫莱茵河2 卖出了三千万 他不止是作品,还有更多的是背后的历史问题了。(还经过了后期处理了。)



职业摄影人丶可乐


认同!





广州南漂啊明


我想再次回答这个问题。 我对这个说法也认同也不认同。认同的理由是:评判一流作品绝对是创意没的说!不同意的是:题中提到真正让作品优秀的原因是带到我们带到作品中的那些内容。如果顺着这个逻辑推理,那必须是谁看的书多,看的电影全,酷爱音乐,又擅长美术,那一定就会拍摄出一流的作品么?这个道理似乎每一个人都会明确的回答出:否!

恰好今天朋友刚给我一篇文章介绍的是:薇薇安 · 迈尔——美国街拍传奇保姆摄影师。她40年的保姆生涯,却没有一个人知道她竟会拍照。一生留下了15万余张底片。独来独往的她,似乎一生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古怪复杂,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毫不妥协。她看起来对这个世界无动于衷,坦率,也易于烦躁,她似乎同时过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一种充满矛盾性的日常生活,以及一种私密兼创造性的生活。她的街拍影像透析出真实与美的力量,触通深层的人性,在今天看来也毫不过时,鲜活时髦。我确信她没看过几本书,甚至没看过电影,没去过音乐厅,她拍人文肖像、拍街头生活,拍小孩,拍抽象构成。她用一种彻底了解摄影史的风格来拍摄所有的一切,她做的许多事远远超越了她的时代。

对于这样比肩摄影大师的最普通的摄影家比比皆是。甚至有通过偷拍得奖的创作者。我觉的适当的远离程式化的摄影理论,不要走到应试学习的路上也许是使你的作品有个性的方法之一。每个人的审美都不同,有了强烈的发自内心的爱好,有创造性的意识,当画面出现在你眼前时,选择的瞬间就展现出个人的风格。相信此时此刻你脑海中曾经的场景跟你的经历阅历关联,更与你与生俱来的感性感觉有关。我确信优秀的摄影师是天才!就像音乐家,歌唱家一样!是不可复制不可多得的!如果说天才是可以培养出来的我们不信,但也许我们真是那个天才而没有发现是有可能的。于是,我们就拍拍拍拍,我们就是想试试,我们是不是那个天才。[害羞]



甚是清净


摄影是大众的摄影、普及的摄影、艺术的摄影,摄影更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摄影。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并不是很了解摄影,也不太懂摄影,认为摄影是很简单的事情,对摄影认识粗浅。作为一个从事摄影十余载的发烧友来说,实践和经验告诉我,摄影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工作。虽然摄影本身具有娱乐的作用,但它绝不是娱乐性的工具。摄影是兼具文化性与艺术性内涵的一种高层次的艺术。

近几年,由于数码相机的发展与普及,我在外出采风时渐渐地发现,喜欢摄影、热爱摄影的朋友越来越多,达到了普及的程度。经常有学生、朋友和同事向我讨教、咨询如何拍出满意的摄影作品。我的回答是,要想拍出好的、满意的、具有审美价值的摄影作品,首先要了解摄影,了解摄影的功能和作用,从而对摄影形成正确的认识。因为只有首先在思想意识里对摄影艺术有了正确的定位和理解,才有可能真正懂得摄影,这是拍出优秀的摄影作品的前提和基础。

那么摄影到底有什么功能和作用呢?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认识和认知作用;其次是宣传教育和社会作用;三是审美、欣赏和娱乐作用。摄影同绘画同属于艺术的范畴,与之不同的是,摄影是用照相机这种特殊的工具来记录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千姿百态的。

摄影看似容易,说简单也简单,把照相机拿来,一按快门就是一张影像,就是这么简单。但是,这个简单的过程中,存在着复杂的技术因素在里面,并不是简单的事。但是,如果想拍出一张好的照片就不容易了。成为一张好的照片即合格的照片,起码要具备四个要素,即主题突出、影像清晰、构图完美和曝光准确。这四个要素虽然听起来简单,但是做好也不容易,涵盖的内容也比较复杂。比如,要做到“主题突出”,除了要明确主题,还要在拍摄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在画面中想要表现的内容是什么?在画面中如何使主题内容表现的更加明确?对于画面的影像,务必要做到使画面的视觉效果良好,内容清晰可见。这就要求画面不是虚影像的,更不是模糊不清的。而做到这一点,扎实的持机基本功是起码的前提。至于构图,就不仅是纯粹的技术问题了,还要求摄影者具有一定的美学知识和艺术修养。如何将人、景、物安排在画面当中以获得最佳布局,使内容所构成的一定内部结构得到恰当的表现,这对摄影者的要求很高。只有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得到和谐统一,才能产生完美的画面。曝光则要求使正确的影像再现景物现场。这里面涉及到对光的认识和色彩的感受,也需要摄影者兼具技术水平与艺术修养。准确的曝光决定着画面的完美和色彩的饱和。

对于一张合格的照片,这四个因素缺一不可。而如果进一步提高要求,想拍出一张具有艺术欣赏价值的作品来,那就更难了。首先,要求摄影者具有一定的摄影理论基础知识,具备摄影方面的常识。同时,要将摄影技术、摄影技巧运用得得心应手。这两点是可以通过长期的实践和学习逐渐积累起来的,也可以认为是能够通过摄影者自身的努力和积累达到的技术性目标。但是,仅此两点显然是无法拍出高质量的摄影艺术作品的。因为摄影本身所具有的艺术属性决定了它的图像的产生必须以艺术的构思、出众的审美力及强烈的创作欲望为核心条件。

所谓艺术构思,即以艺术的视角表现主题思想,这要求摄影者在拍摄之前或是在拍摄期间就要做好构思,如何使画面表现的更加完美。审美能力是摄影师或者说出色的摄影师必须具备的素质。在摄影创作的过程中,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能在自然的环境中发现美,在眼前的摄影过程中找到美,这是弥足珍贵的。对于摄影人而言,创作欲望和创作热情更加可贵。我认为这和爱好或者说对摄影的认识和重视的程度有很大的关系。摄影创作要能吃苦,要经常出去采风,就像画家要经常出去写生一样。坐在家里是不能进行摄影创作的,更不会有艺术作品的产生。

那么到底怎么样才算是真正会摄影呢?我想,摄影大概可以分成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是逐一递进的,也是一个真正的摄影师必须历经的过程。    第一层次是“会”摄影。在这个层面里又包含两点:一是似会非会,多指普通人,只知道拿相机拍照,并不懂得怎么拍和如何能把照片拍好。二是“会”摄影,能够拍出一张合格的照片。    第二层次是“懂”摄影。这要求摄影者懂得一定的基础知识、摄影理论、美学知识,并运用摄影技术、技巧创作出理想的、完美的艺术作品。

第三层次则是进入摄影的更高境界。将摄影创作与摄影艺术及技术融化为一体,创作出具有一定艺术价值的摄影艺术作品。这一点使我想起了佛家禅宗的一句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句话的意义深刻,内涵深远。要想把此话参透即可进入艺术的最高境界。

    总之,摄影既是一门高雅的空间艺术,也是历史瞬间的永恒。一幅好的摄影作品,往往凝结着人们对历史的铭记、对现实的珍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渴望。方寸之间,记载着一幕幕自然的美景和生活画面。通过作品,可以让我们进一步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人类自身。

    一幅好的摄影作品不仅对现实社会产生影响,还可以作为历史的见证去影响后人,使人们在审美愉悦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升价值与品位。而摄影师的能力就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平凡事物转化为不朽的视觉图像。

    “影像从欣、影像从辛、影像从新、影像从心”——这就是我十几年来从事摄影创作的感悟,愿与同样喜欢摄影、痴迷摄影的朋友共勉:

影像从欣——欣欣而来,欣欣幸之;

影像从辛——不畏艰辛,不畏困苦;

影像从新——不断创新,不断超越;

影像从心——用心体验,用心创作。


坏坏小白


从09年开始就开始喜欢上了摄影,最初用的是佳能50d摄像机,大概用了两年之后感觉摄影有了一个瓶颈。再后来就是使用手机去摄影,最初用的是HTC的dhd手机,然后用的是苹果的iPhone6Plus,这款苹果早期出的手机,尽管上市时间已经很长了,并且它的像素只有800万,实际上他的摄影效果是非常棒的。现在用的是华为mate30 pro,这款手机的摄影和摄像功能非常强大。

除了上述说的这个摄影器材之外,就是值得你去拍摄的景色,怎么来找这些景色?最关键的是你要有一颗能够随时发现身边之美的心。这样呢,你就可以随时拍摄觉得身边值得拍摄的美丽景色和美丽的事物。






罗尼西


这个摄影看法我认同!

总而言之一句话: 摄影是门综合艺术!


夏野


我也比较反对拍摄影烧器材这种行为,一个是因为我比较穷,第二个是不符合投入跟产出的比例。所以我往往都是用手机拍照,后期处理,器材不够技术来揍。






御海流


认同此观点

玩摄影这些年下来,现在又回过头想,什么是摄影,为什么要摄影。感觉像个哲学问题,摄影的本原是什么?

什么是摄影。

在相机还不算普及的年代里,摄影师是光鲜的职业,他们从生活,时尚,体育赛事,突发事件,战争中走来,记录了历史,每一次按下快门都是绝版。

自从相机特别是数码相机普及之后,摄影门槛大幅降低,平常人也可以拿起相机记录生活,这时摄影师只是一个职业。真正的摄影已归于艺术,区别于普罗大众的摄影。

为什么要摄影。

除了记录生活,职业需求,业余爱好,追寻摄影的本原,其实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它和话剧,戏曲,舞蹈是一样的,想要玩出层次,落到根上还是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艺术来源于生活,只有能把生活咂摸出味道的人才能走的更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