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輛被打掉履帶以後,還能跑得更快的坦克,為何在戰爭中沒落?

1936年,曾經從事BT坦克改進研究工作的科什金,作為哈爾科夫設計局的領導人,組建了一支由經驗豐富的天才型人物組成的設計組。

那輛被打掉履帶以後,還能跑得更快的坦克,為何在戰爭中沒落?

哈爾科夫設計局的領導人科什金

負責動力系統設計的是他的副手和老朋友亞歷山大·莫羅佐夫,他曾設計出了新型的V-12柴油發動機,這種發動機已在BT-8坦克和“伏羅希洛夫”火炮拖車上使用。懸掛系統設計小組由尼古拉·庫切倫科和瓦斯赫夫領導,他們曾參加了T-29-4坦克計劃,這是一項在比BT坦克更重的中型坦克上進行克里斯蒂懸掛裝置試驗的計劃。裝甲部分由塔西諾夫負責,他曾在科什金的前任費爾索夫的領導下,參加了哈爾科夫工廠的BT-IS和BT-SV試驗坦克的設計工作,BT-SV計劃首次將斜裝甲增厚到了25毫米。

1938年5月,該設計組向蘇聯人民國防委員會提交了一輛木製的A-20坦克模型。但他們對A-20坦克的設計計劃持有懷疑態度,特別是對車輪/履帶兩用系統。科什金認為這種系統徒增重量,沒有必要。作戰實踐也表明它毫無意義。

那輛被打掉履帶以後,還能跑得更快的坦克,為何在戰爭中沒落?

A-20坦克

科什金認為,裝甲厚度至少要達到30毫米才能經受住當時及未來的威脅;45毫米火炮的威力也不夠,要擊敗具有相似防護能力的敵軍坦克,需要配備更大口徑的76.2毫米火炮。他在一次斯大林參加的介紹會上強烈地提出了這些觀點。很顯然,斯大林對此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後來,最高軍事委員會允許哈爾科夫工廠建造兩種坦克樣車,一種是A-20,另一種是加強裝甲和加強火力型坦克,編號定為A-30。

關於車輪/履帶兩用系統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解決。哈爾科夫設計局堅信,履帶和車輪不必要的結合過度地增加了坦克的重量,由此而引起的技術複雜性也將會影響其大規模生產,而且,在坦克的保養方面也會帶來許多困難。實踐表明,簡單的裝備更易於蘇軍士兵操縱。

因此,按照他們自己的這種創意,科什金和莫羅佐夫以A-30樣車為基礎設計了一種更重的純履帶行駛的中型坦克,科什金向最高軍事委員會所提的建議也在這款坦克中得到了具體體現。1938年8月,他們在一次中型坦克設計會議上提交了這種重19.2噸、編號為A-32(也稱為T-32)的坦克設計圖 樣,並受到了肯定。最高國防委員會及斯大林批准了這一方案,並要求儘快展開A-32坦克樣車的生產和評估工作。

那輛被打掉履帶以後,還能跑得更快的坦克,為何在戰爭中沒落?

A-32坦克

A-32坦克樣車獲得批准的過程表明了斯大林易變的性格及個人獨特的影響。最高軍事委員會曾對A-32大加批評,因為它沒有采用車輪/履帶兩用系統。但是,斯大林看到了科什金論點的必然結果,那就是棄用車輪/履帶兩用系統而節省的重量可以用來增加裝甲的防護力,所以,他支持A-32這種設計。A-32設計的通過意味著哈爾科夫設計局同時進行的共有三種方案,即A-20、A-30和A-3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