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荒"显现,工地开出高工资,农民却不愿意干,这是咋想的?

新大风歌


很多工地虽然已经开始逐步复工,但是对于农民工上班有着比较严格的规定。一方面需要当地开具健康证明,没有健康证明的情况不能正常上班,需要先行隔离。对于农民工来讲,他们在工地上上班,本身就没有固定的居所,如果再需要自己花钱去隔离7天或者14天的话,很多人是不愿意的。

就像我们村里面有一个邻居,原本他可以很早就外出打工,但是要去打工的话就必须先到工作所在地隔离14天。如果要去当地隔离的话,必须住宾馆,而且费用自理,这对于农民来讲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开支。很多人认为还没有挣到钱就要花一笔钱,根本就不划算,还不如在老家呆着,等到疫情结束之后再出来打工。

与以前不同,现在的80后、90后的年轻人是不愿意去工地工作的。由于工地里的工作是比较辛苦,又是又脏又累的,而且在工地干活有没有年轻的女人。而很80后、多90后年轻人又是比较爱干净的,他们宁愿意进工厂干一些低工资的工种,也不愿意以较高的工资留在工地上打工。

所以在年轻人在工地上不愿意干,而年龄大的一些人在工地上又不能胜任工作的情况下,造成了现在工地上一些工人短缺的情况,而有技术的,又年轻的工地工人则更是短缺的。

农民务工观念在改变。以前农民工在外出打工时,会更注重薪酬待遇,对于务工的远近并不会介意。但是在疫情发生后,很多农民工在看到很多在外打工的人受到疫情的影响不能回家过年和家人团聚后,在外出打工时,除了会考虑工作以外,也会选择离家较近的地方打工。

所谓的高工资是横向比较,还是纵向比较?如果是纵向比较,确实是高工资,八十年代农民工大工一天才六七块钱,小工一天才两块多钱,和那时候比较,现在的农民工工资确实是高了。但是换做横向比较,你就会发现,各行各业工资都提高了,物价也高了,消费支出明显增多。所谓的高工资也就不再吸引人了。再者说,现在谁家也不是太紧张,就业门路也多,到处缺人,其他行业工资比工地也就低那么一点点,没有必要再去工地吃苦卖力!

1、从大的方面来说,我国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可以进行劳动的青壮年劳动力正在减少,然而各种用到农民工的基建工程并没有减少,并且国家还在一直加大投入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人少了,工地多了,当然就会出现用工荒的情况。

2、还有一个方面的原因就是,现在正规的工地,对农民工的年龄都是有一个要求的,就以我待过的项目来说,农民工的年龄不能超过53岁,过了53岁之后,公司就不给签合同了,这是公司的硬性规定,其实也不单单是我们公司,只要是大的建筑公司,例如中建、中铁,中交、中水等都有这方面的规定。所以说有时候也并不是农民工不愿意干,而是他的年龄超出了范围,公司不要。

”用工荒"只是个伪命词,中国十几亿人,各行各业人才尽出,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用工荒。如果一个企业招不到人,那就说明自己开出的条件有问题。很多企业和工厂都希望把员工当牛使,还希望员工把工厂企业当成家,现在社会很现实的,你出钱我出力,交通和社会信息都非常发达,不要再画大饼谈理想,吃这一套的人都准备养老了,老老实实提高福利,尊重工人,不要总想着在职工身上剪羊毛。

大家都知道最近几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出现了巨大转变,很多开发商企业都已经破产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建筑商承包方都拿不到开发商给出的工钱,如果承承包商都拿不到钱,那么农民工能拿到钱吗?如果拿不到钱,给出再多的工资也是白搭。

当然最重要的是,现在服务业变得越来越发达了,所以那些没有一技之长的那么除了去供地买苦力之外,还有更多选择,所以在有选择的情况下基本上没人原因去供地做又苦又累的工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