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吃少了沒力氣”,這個觀念真的過時了嗎?

“鹽吃少了沒力氣”,不知道各位是否也這麼認為,或是聽家裡的老人說過這句話。我平時囑咐我的患者們日常飲食一定要少鹽,也曾有人這樣回答,事實上,這個觀念真的已經過時了。

食鹽的化學成分是氯化鈉,其中的鈉元素是我們身體不可缺少的一種元素,它的功能是,調節體內水分與滲透壓,增強神經肌肉興奮性,維持酸鹼平衡和血壓正常功能。之所以會存在“鹽少吃了會沒力氣”的說法,是因為過去做重體力勞動的人多,大量鹽分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所以才需要多補充鹽分。而現在,不用說腦力勞動者,就是不少體力勞動者的工作,也由於機械化的普及和環境的改善,不會在工作時大量出汗,因此也就沒有必要每天攝入那麼多鹽分啦。

“鹽吃少了沒力氣”,這個觀念真的過時了嗎?

人體需要的鈉主要從食鹽、食物和飲水中來。食鹽、醬油、味精、醬和醬菜、醃製食品等可以提供較多的鈉,肉類和蔬菜也可以提供少部分鈉。正常成人每天鈉需要量大致為2.2克。我國成人一般日常所攝入的食物本身大約含有鈉1克,需要從食鹽中攝入的鈉為1.2克左右。食鹽中的鈉佔其重量的39.33%,因此,一般情況下,在每天食物的基礎上,攝入3.05克食鹽就達到人體鈉的需要。這也就是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每日食鹽不超過5克的依據。

警惕“藏起來”的鹽

有些朋友認為,我每天吃差不多5克的食鹽,分配到三餐的飯菜中,不就可以保證食鹽攝入不超標了嗎?

很遺憾,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5克鹽”是指一天所有進食的含鹽總量。可不要忘了,食物中也含有鹽分,高血壓的朋友們若不加以注意,這些“藏起來”的鹽很可能成為您血壓升高的“隱形殺手”。即便您控制了作為調味品的食鹽用量,如果食用了剛剛醃製的鹹菜或使用了大量的醬油,無論在菜單上怎麼下功夫,減鹽的目標還是難以企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