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观念三种方法教会你掌控情绪活出自己,这本《情绪》为你解读

关于作者

莉莎·费德曼·巴瑞特,目前担任美国心理科学协会主席。巴瑞特教授还是美国东北大学心理学系知名教授,TED演讲人。她还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及马萨诸塞州总医院任职,负责精神病和放射病方面的治疗研究。

关于本书

传统情绪观认为,情绪是人类进化的产物,外界活动激发了我们内在的情绪反应。因此情绪是难以控制的。但是,本书的作者巴瑞特教授基于多年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全新的情绪建构理论。作者认为,情绪并非与生俱来,它也不具有普遍性。情绪不是被激发的,而是由个体创造出来的。因此,我们能够通过一些方法,有效地管理情绪,控制情绪。

核心内容

第一,情绪建构论的主要观点都有哪些,为什么说情绪是我们主动创造出来的产物;

第二,在情绪管理方面,巴瑞特教授提出的“情绪建构论”,都会带给我们哪些启发。


两种观念三种方法教会你掌控情绪活出自己,这本《情绪》为你解读



前言

《情绪》这本书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解释了人的情绪是怎样产生的,又该如何更好地掌控情绪。

我们天生就有着各种各样的情绪,遇到具体的事情,情绪自然而然地就会被激发出来。比如说,你正在看一部恐怖片,虽然你努力告诉自己,要保持镇定,但只要一出现吓人的画面,“恐惧”这种情绪,还是会不自觉地涌上心头。从你见到恐怖的场景,到激发恐怖的情绪,再到一系列具体的反应,这个过程好像是自然发生的,完全不受自己控制。从这个角度来看,想要控制情绪,也一定不是件容易的事。

但是,这本书提出了一个完全相反的观点:情绪不是与生俱来的。情绪不是由于受到外界的刺激,才被动产生的,而是我们在头脑中主动创造出来的。作者把这个观点,称为“情绪建构论”。

我们不是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对于我们普通读者来说,了解这个理论的意义更多在于,不但能拓宽我们对于情绪的认知,还提供了一些具体的方法,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调节情绪、控制情绪。


第一部分

一般来说,我们都会认为,情绪是当我们受到外界的刺激时,被激发出来的一种感受。当某件事发生时,我们的情绪就会自动出现,并且通过特定的面部表情或者身体动作展现出来。比如我们高兴时会微笑,愤怒时会皱眉,惊讶的时候会张开嘴,瞪大双眼。这就好像是,每种情绪都有着专属于自己的指纹,特定的情绪,对应着特定的行为表现。通常,你通过观察一个人的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就能够判断出他此时此刻有着怎样的情绪。科学家们把这种观点叫做“情绪指纹”,是经过了大量实验研究得出的结论。

有位叫做汤姆金斯的心理学家,带领他的研究团队,做了这么一个实验。汤姆金斯精心设计了一组面目表情的照片,这些照片分别代表了6种不同的情绪,包括愤怒、恐惧、厌恶、惊讶、悲伤和快乐。在实验中,汤姆金斯要求参与实验的人先看一张照片,然后从这六个词汇中,选出一个符合照片中人物表情的词语。研究结果发现,绝大多数人都能够把表情和情绪正确地对应起来。后来,还有别的科学家,专门跑到了新几内亚岛上的一个部落里,找到了当地的土著,法尔人来做这个实验。法尔人几乎和西方世界没有任何联系,但是在这个遥远的部落,面部表情和情绪词汇的搭配,也显示出了高度的一致性。

通过这个实验结果,科学家们得出了两个关于情绪的认知:第一,面部表情的确是可靠的,是可以识别的“情绪指纹”。第二,情绪表现具有全世界的普遍性。不管你在哪里长大,处于什么样的文化环境,你都可以猜出照片中那个美国人有着怎样的心情。

总的来说,我们的感官接收到外部的刺激,自然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情绪。这些不同的情绪,有着各自特有的表情、动作,或者其他的生理表现。这种传统情绪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是大众和科学界的主流观点。

但是,巴瑞特教授指出,汤姆金斯的实验中,照片上的表情是专业人员摆拍的,并不是真正的情绪流露。事实上,这种所谓的“情绪指纹”并不存在,情绪表现也并没有普遍性。这种特定的情绪对应特定表情的观点,很有可能是我们后天才形成的刻板印象。有两个研究,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

先来看第一个,关于情绪指纹是否存在的研究。科学家们发现,我们在判断情绪的时候,很有可能不仅仅是通过表情或者行为,更多的情况是,我们会倾向于从周围环境中获得信息。

具体来说,在一次实验中,研究人员通过PS等技术手段,把不同的表情,拼接在了做不同动作的身体上。比如说,一个皱着眉头的,很愤怒的表情,和手里拿着很脏的垃圾的身体拼在一起,再让受试者来判断图片中人物的情绪。大部分人给出的答案是,这个人应该是有着一种厌恶的情绪。这说明,大多数人是根据表情和动作以外的其他信息,也就是手里拿着脏垃圾这个细节,来做出判断的。相对于识别特定的情绪指纹,我们更倾向于推测产生情绪的原因。现实生活中也确实是这样,很多情况都是,当我们注意到一个人的表情时,同样也会看到他的身体动作,听到他发出的声音,你还可能知道他最近遇到了什么事。是这所有的信息加在一起,才让你的大脑,模拟和推理出,面前这个人的情绪应该是怎样的。所以,似乎并不存在某种特定的表情或生理反应,与某种特定的情绪相匹配。情绪指纹,并不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特征。

再来看情绪表现是否具有普遍性。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情绪表现,的确具有全世界的普遍性,那么来自世界各地的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应该更有可能用皱眉来表示愤怒,用撇嘴表示悲伤等等,因为他们还没有完全受当地文化的影响和塑造,在受到外部刺激时,更有可能出现类似的反应。

但是,科学家们通过观察发现,婴儿出现情绪波动时,他们脸上的表情,还有他们的生理表现,并不是相同或相似的。比如说,有些科学家用一只咆哮的大猩猩玩具吓唬婴儿,想要激发婴儿的恐惧感;他们还抓住婴儿的胳膊不让动,想以此激怒婴儿。在做这些事情的同时,研究者用摄像机拍下了婴儿们的种种反应。结果,研究人员在观看录像时,完全无法通过面部表情,来判断婴儿是在被大猩猩玩具吓唬,还是在被按着胳膊无法动弹,或者是在经历着别的什么事情。所以,情绪表现似乎并没有全世界的普遍性。

巴瑞特教授说,人们的情绪表现和社会文化有着更加紧密的关系。这也就是说,你所生长的社会群体,你从小接受的教育、身边的文化等等,共同塑造了你对情绪的认知,以及你的情绪表现。

除此之外,巴瑞特教授还进行了一系列的脑科学研究,来考察人们产生不同情绪时,是否会刺激到特定的大脑区域。研究结果发现,任何大脑区域都不会负责单一的情绪活动。比如说,当人们产生恐惧感时,脑中杏仁核的活动会增强。但是,当人感觉痛苦、学习新东西、遇见陌生人这些时候,杏仁核的活动也同样会增强。

因此,巴瑞特教授认为,即使我们把目前所有的科学证据都放在一起,也无法给出任何确定的理由,来证明“情绪指纹”的确存在。情绪也不存在普遍性。她还进一步指出,情绪的产生,不是收到外界信息后,被激发出来的,而是由你主动创造的。这种观点,就是巴瑞特教授主张的“情绪建构论”。

那么,从“情绪建构论”的角度出发,情绪具体又是怎么产生的呢?巴瑞特教授提醒我们,人类的大脑,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只会对外部刺激做出机械反应的机器。人类大脑有一个核心能力,就是对未来进行主动预测。这种预测能力,是确保人类生存的一项必不可少的能力。你的大脑每时每刻,都在评估和预测着你正在做的事情,来计算它需要耗费多少能量,通过改变心率、血压等指标,满足你的生理需要。巴瑞特教授认为,这种预测能力,就是情绪产生的主要原因。

下面,我们就通过书中的一个例子,来说说主动预测这种能力,是如何构建出“恐惧”这种情绪的。

请你想象这么一个场景。一个周末的下午,忙碌了一周的你,独自开车来到野外,想接触一下大自然,放松心情。但是,偏偏你的运气很不好,你遇到了一条响尾蛇。以往的经验告诉你,这种蛇有剧毒,被它咬一口,可能活不过半小时。请注意,这个时候,你的大脑就已经开始了和这条蛇有关的预测。你会自己脑补,如果被蛇咬到,不久就会没命,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赶紧跑。这时,大脑会向身体的各个区域传达这个信号。于是,你的心脏会通过血管扩张,加快血液的流动,以便给肌肉输送更多的葡萄糖。这个过程还会改变你的血压,让你的心率加快。你体内所有的这些的生理变化,你都能清楚地感觉到。巴瑞特教授将这种感觉称为“内感受”。不单是遇到危险的时候,只要你的生命在延续,你就时刻拥有这种内感受。

我们还是继续回到遭遇响尾蛇这个场景。到目前为止,你依然没有产生“恐惧”这种情绪。这中间还少了一个环节,那就是,这种感受和你头脑中“恐惧”的概念相匹配。

根据你以往的经验,以及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你肯定已经知道,“恐惧”这种情绪,指的就是这种心跳加速、呼吸短促,精神极度紧张,特别不舒服的感受。这个时候,大脑的主动预测、你的实际感受完全对应上了你头脑中“恐惧”的概念。到了这一步,恐惧这种情绪,才算是真的诞生了。

所以,情绪建构论认为,我们的情绪并不是受到外界刺激而自发产生的。情绪的产生,有三个关键要素:大脑的预测能力、我们身体的内感受,以及储存在头脑中的不同情绪的概念。整个过程是,我们会对正在发生的事情进行预测,从而调节自身的系统,产生内感受。当这种预测和感受,与我们头脑中原有的情绪概念相匹配时,便构建出了某种特定的情绪。

总的来说,情绪建构论的观点是:第一,情绪指纹并不存在,每种情绪并没有与之对应的典型的生理反应;第二,情绪表现不具有全世界的普遍性,你的情绪表现,和你所处的文化环境,以及你的个人经历有着更密切的关系;第三,情绪的产生,不是被动的,不是被激发出来的,而是我们的大脑通过预测,主动建构出来的。


第二部分

对于我们来说,情绪建构论的意义更多在于,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拓宽了我们对情绪的认知和理解。不但如此,从“情绪建构论”的角度出发,巴瑞特教授还提出了一些具体可行的方法,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调节情绪、控制情绪。

巴瑞特教授告诉我们的一个最主要的方法是,提高自己的“情绪粒度”。

“情绪粒度”,是指我们在不同情况下,区分并识别出自己感受的能力。情绪粒度高的人,可以称得上是情绪专家。他们能够准确识别并且描述出自己的情绪,有很多层次和细节。情绪粒度高的人,能够很轻松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对于自己的情绪有着非常细致的认识,也能够针对自己的情况,更加准确有效地找到对应的解决办法。

而情绪粒度相对较低的人,对于情绪的识别,就会粗糙很多,没有这么细致的分层。情绪对于他们来说,可能只是一种很笼统,很模糊的感觉。

在巴瑞特看来,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情绪粒度。有的人本来就很敏感,能够轻易分辨不同的情绪,精准地识别自己的感受;而有的人可能会相对迟缓一些,不那么容易对情绪进行分层。但情绪粒度,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不断提高。

那么,针对如何提高自己的情绪粒度,巴瑞特教授给出的一个建议是,去尽可能多地掌握和情绪概念相关的词汇。比如说,同样是表示糟糕的情绪,就可以有生气、愤怒、惊恐、暴躁、窘迫、焦虑等等。但是,光是知道这些词还不够,更重要的是,你还要知道这些词具体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去体会它们之间的那种细微的差别。再次出现类似的情况时,你就可以看看哪种概念,更符合你当前的感受。

总而言之,你头脑中关于不同情绪的概念越多,你就能越容易识别自己的感受,从而找到合适的调节和控制情绪的方法。你的情绪粒度越高,对情绪的掌控感就越好,就越不容易陷在一种情绪里无法自拔。提高情绪粒度,在很大程度上,能让你拥有一种更加健康的心理状态。

除了提高我们的“情绪粒度”以外,巴瑞特教授也在书中提到,想让情绪更加稳定和健康,还有一个很有效的做法,那就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其实这点也很容易做到,无非就是注意饮食卫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等。当你早上起床,站在清晨的阳光下,你的身体很放松,同时又充满了力量,你的情绪也一定会轻松和愉悦。


总结

相对于我们传统观念上对于情绪的认知和理解,巴瑞特教授从全新的角度出发,提出“情绪建构论”:情绪不是与生俱来的,也没有全世界的普遍性,你的情绪表现,和你所处的文化环境,以及你的个人经历有着更密切的关系;情绪不是由于受到外界的刺激,才被动产生的,而是我们在头脑中主动建构出来的。

从这个角度出发,巴瑞特教授进一步指出,想要更好地掌控情绪,可以试着提高自己的“情绪粒度”。情绪粒度越高,对情绪的掌控感就越好,就越不容易陷在一种情绪里无法自拔。也可以通过掌握更多、更准确细致的情绪概念,来优化自己的情绪粒度。此外,规律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身体状态,对于情绪的稳定和健康来说,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相信,通过书中提到的方法,加强学习和运用,自己的情绪就能够得到有效的掌控。把这本《情绪》推荐给你,希望你能更好的掌控情绪,感到轻松和愉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