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了解的黑胶唱片,正在走向复兴

博士最近突然对黑胶唱片产生了浓厚兴趣,但苦于了解甚少,于是大肆搜集资料的给自己普及。

想到可能有一些小伙伴,或许也对这一领域一片空白。所以,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二。正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你不了解的黑胶唱片,正在走向复兴

黑胶唱片的黄金时代

一、蜡筒唱片

黑胶唱片问世之前,在19世纪70年代,爱迪生发明了以锡箔滚筒为介质的留声机,后又推出以“棕蜡”为原材料制作的蜡筒唱片。说是“蜡”,其实是一种金属皂类,由脂肪酸与金属离子构成。紧接着,19世纪90年代又出现了由赛璐珞和硬橡胶压制的圆盘型唱片。

你不了解的黑胶唱片,正在走向复兴

二、虫胶唱片

最值得一提的是,十九世纪末贝林纳推出的虫胶唱片。

虫胶唱片是由虫胶、黏土、棉纤维、炭黑混合制成,所谓虫胶是指由紫胶虫吸取主树树叶后分泌出来的紫色天然树脂。虫胶唱片自推出之日起至20世纪50年代,始终占据着唱片市场的主导地位。

你不了解的黑胶唱片,正在走向复兴

三、密纹唱片

直到上世纪30年代,美国无线电公司研制出331/3转/分的密纹唱片(LongPlay,简称LP),唱片材料由氯醋共聚树脂代替了紫胶树脂,使得唱片的颗粒变细,即使是细微的振动也能收录进来,高保真的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

你不了解的黑胶唱片,正在走向复兴

四、粗纹唱片

随后,英国台卡公司用预加重的方法扩展高频录音范围,录制了78转/分的粗纹唱片(StandardPlay,简称SP)。

紧接着,上世纪50年代,开始发行33又3分之1转的唱片,单面可录音近30分钟,比以往长了很多,故以Long-Playing称之。现如今的唱片几乎都是33转,于是黑胶唱片直接被称为“LP”。

你不了解的黑胶唱片,正在走向复兴

黑胶唱片为何会退出历史舞台?

现如今除了DJ和电台仍在使用黑胶外,市面上已经很难看到黑胶的身影了。

CD因此会取代黑胶,是由于商业社会买卖的规律所致。CD的制作成本低而且适于大批量生产,体积又小便于运输,利润也高,即使唱花了碟也不会跳线。相反,黑胶唱片单压模一项工序的成本就高于CD数十倍,且保存不善容易跳线,诸多因素的叠加致使黑胶唱片的出售价格远远高于CD。

我国最后一条黑胶生产线,关闭于上世纪80年代。此后中国市场上出现的黑胶唱片几乎都是引进于海外,或是二手老黑胶唱片。

你不了解的黑胶唱片,正在走向复兴

枯木逢春犹再发

其实,当今社会还有很多人热衷于黑胶唱片,他们不断的在市场上收集各类唱片,然后回到家中细细品味。也许正是这些忠实的粉丝的痴迷,外加这些年来一阵强过一阵的复古风,让一些企业看到了商机。黑胶也好似枯木逢春般,绽放出了新的绚烂。

2015年,一家音像制品公司,在广州番禺投入了一条黑胶生产线,恢复了国内的黑胶唱片的生产。虽然来得有些晚,但终究不算太迟。黑胶唱片的复兴已然开始,相信只要不断进步,是很快能填补上这停产十几年中,黑胶唱机和唱片的发展空白。

你不了解的黑胶唱片,正在走向复兴

文末再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黑胶唱片的小常识

黑胶唱片的主要规格

10英寸:录音时间短,一般只能录一首歌。

12英寸:录音时间长,能达50分钟,亦为立体声LP标准规格。


黑胶唱片都有哪些格式

33又三分之一转:LP密纹唱片,每面大约可录6首歌。

45转:EP细碟,每面只能录一首歌。

78转:SP粗纹唱片,每面可录约4分钟。


关于黑胶唱片的制作工艺

1、压纹法:将以压成一定厚度的塑料薄片烘软,在施加压力的模板下成型。这种方法主要用于生产薄膜唱片,片厚度在0.5mm以下,唱片最薄处只有0.15mm,也可以双面压纹。

2、塑纹法:把热熔的唱片材料置于施加了压力母盘模腔内冷却成型即可,产品多为现时流行密纹唱片,声槽部分的厚度为0.6-1.2mm。


欢迎关注、评论、转发(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