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看到月”风俗

(来源:林道成,只做学习分享,宣传家乡,不出于任何商业目的,特此鸣谢原作者辛勤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我们立即删除)

揭阳“看到月”风俗

林道成

揭阳“看到月”风俗


解放前,揭阳有一风俗,女儿嫁出之后,必须是四个整月后才能回娘家省亲,叫做“头返厝”。但在这头返厝之前,却有一风俗,叫做“看到月”。

“看到月”就是在女儿出嫁后,将要满月之际,由双方择个好日子,让母家备办丰厚的礼物,并由新娘的一位小弟弟,未成年的,前去看望姐姐,没有弟弟的,侄也可以,堂弟也无妨。只要是男的,年纪小便可以。

礼物丰厚“路鸡”必备

“看到月”时,母家须备办许多礼物,既丰厚又特殊。说丰厚,有:发粿一葫,花粿几百个(一般是240~420个),小米120~240个,大包(肉馅)24~32个,还有三牲或五牲一副,装在竹木盛里,满满一担或二担。说特殊,是礼品中有两只活的雏鸡,一公一母,同盛在一个竹篾编成小笼里,笼子被染成红色。这两只小鸡,称“ 路鸡”,就是说,由这两只鸡带路,女儿今后可常回娘家。这两只小鸡,就放在男方家庭饲养。

花粿精致代代相传

礼品中的“花粿”是粿品中的上珠,它不但用料讲究,做工也特别精细。粿坯以薯粉为料。选上等的番薯,磨碎洗粉,再经三几次漂白,和水,煮半熟,然后多次揉搓,不断洒上干粉,使它柔软有弹性,才可作粿坯。粿馅是以绿豆米(去壳蒸熟)为主,拌以川椒等香料,加蒜白(大蒜去叶挑丝切碎)。做粿时再加上腌肉、虾米、香菇丝、翅脯等,做成有小碟面那么大的扁圆粿形,然后用薄铜片打成的镊子,镊子有似指甲钳,嘴口制成不同花纹。由轻力巧手的妇女,在粿面上镊成一小瓣一小瓣的花纹,就像一朵小巧的花。镊子花纹不同,妇女们心裁有异,故而花粿便会成为各式不同的花朵了。在镊花样时必须力轻手巧,镊太深,粿坯破了;镊得太浅,弄不成花瓣。必须是恰到好处。镊花瓣时,镊子必须不断蘸点花生油。蒸熟之后,个个雪白透亮,柔润软滑,清香四溢,令人喜爱而不甘入口。为备办“看到月”的花粿,必请邻居及亲友协助,因为是地方的一种习俗,所以,乡村中都不乏这方面的能手,代代相传,巧手很多,故能很快完成。

至于“小米”的制作,比花粿简单,粿坯是用面粉和水,加点食糖、“黄枝”(染料)做成的,里面的粿馅是竹笋或浸透的笋干,也有人用萝卜切成粒,有绿豆那么大。煎炒时加香料及猪肉、香菇、虾米,加点甜豉油。粿形似个小葫芦,又像一粒小石榴,色泽淡黄,味道佳美。

男家设席宴客观礼

这些礼品,装成两担竹(木盛),专请两位青年挑送。又请曾作陪嫁伴娘(中年以上妇女)引路,小舅子(新妇之弟)为主角,来到男方之家。男家请四邻及族中长辈,前来观看礼品。中午则设席宴客。亲家、亲姆、阿郎都必须给新来小舅红包,钱越多越体面,叫做“巴笠耳”,下午,收了大部分礼品,送阿舅回家。

礼品收后,送给亲族及邻居,味道好的受人称赞,新妇脸上有光。若太俭,粿品配料差,则议论纷纷,新妇抬不起头来。

“看到月”这一民俗,直至解放才告停止。因其奢华又不公道,故而淘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