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带来生存大考,阿拉善SEE与伙伴携手共克时艰

疫情带来生存大考,阿拉善SEE与伙伴携手共克时艰

2月14日,阿拉善SEE基金会向合作伙伴发放在线调查问卷,以了解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对环保公益行业尤其是草根环保公益组织生存状况的影响,了解伙伴在疫情下所面临的挑战和所需要的支持,为环保公益行业凝聚多方力量、形成互助举措提供基础信息。

问卷发放两天后截止, 阿拉善SEE基金会共收到225份有效反馈信息,其中阿拉善SEE公益合作伙伴223家

01

问卷显示,与阿拉善SEE基金会合作的223家机构中,创绿家伙伴占比最多,超过60%劲草伙伴和任鸟飞伙伴各占比均超过20%;各项目中心在地合作伙伴和卫蓝侠伙伴占比超过10%

疫情带来生存大考,阿拉善SEE与伙伴携手共克时艰

在这225家机构中,机构注册类型属于民政注册的占比最大,超过60%;属于商业注册的机构占比为21.3%;尚未注册的机构有34家,占比约15%。

疫情带来生存大考,阿拉善SEE与伙伴携手共克时艰疫情带来生存大考,阿拉善SEE与伙伴携手共克时艰

在这225家机构中,全职工数量在5人以下的机构占比超过半数;全职工数量在6-10人的机构占比约两成;全职工数量在10-20人和20人以上的占比均不到一成。

疫情带来生存大考,阿拉善SEE与伙伴携手共克时艰

在这225家机构中,机构的主要关注议题为宣传教育(自然教育、环境教育、行动倡导、信息公开)的占比超过六成;主要关注议题为野生动物保护、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水、大气、土壤、固体废弃物、化学品)的机构各占比约三成;另外,还有数家机构主要关注气候变化(节能增效、低碳经济、低碳消费、气候适应)和法律政策(环境立法、环境诉讼、法律援助、政策研究)议题。

疫情带来生存大考,阿拉善SEE与伙伴携手共克时艰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依靠基金会资助为主要资金来源的机构数量最多,占比八成;选择政府购买服务为主要资金来源的占比约三成;也有约两成机构以活动收入、成员自筹和公众筹款为主要资金来源;选择以企业资助、协会会费和其他为主要资金来源的机构数量较少。

疫情带来生存大考,阿拉善SEE与伙伴携手共克时艰

02

受到疫情影响,各机构纷纷改变原有的工作安排和工作模式。其中,有近六成机构选择线上远程办公;超三成机构选择将工作暂停,等待疫情好转后再安排工作;仅7.6%的机构选择在2月疫情高峰期间正式到岗工作,可见各机构对疫情影响非常重视。

疫情带来生存大考,阿拉善SEE与伙伴携手共克时艰

受本次疫情影响,许多机构面临着一些困难:选择员工工资、办公用房租金等综合运营成本压力、预计可获得的项目资助和活动收入将减少、项目执行困难,存在延期和违约风险为主要困难的机构占比均超过半数,可见各机构此次疫情期间在这三方面均受到较大影响。

疫情带来生存大考,阿拉善SEE与伙伴携手共克时艰

在“机构预计疫情带来的损失”题目中,超过半数的机构选择“较大,勉强可以承受”;三成机构选择“较小,可以承受”;近一成机构选择“巨大,难以承受”;仅少数几家机构选择“没有损失”。由此可见,大多数可以承受此次疫情带来的损失,但我们应该给予难以承受此次损失的机构更多关注。

疫情带来生存大考,阿拉善SEE与伙伴携手共克时艰

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机构账上现金能够维持机构生存的时间”这个问题,近半数机构选择“2-3个月”;三成机构选择“4-6个月”;仅有各一成机构选择“1个月内”和“6个月以上”。通过图表我们不难发现,多数机构能做到短期的资金维持,若疫情持续时间过长,很多机构恐难以承受。

疫情带来生存大考,阿拉善SEE与伙伴携手共克时艰

许多机构都采取了不同措施来缓解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其中有超六成的机构将原有工作计划改为线上进行,超半数机构利用此段时间开展机构的内部建设,有超过四分之一的机构选择了参与防疫相关工作,另有四分之一的机构计划通过减少人员工资、租金等支出来减少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

疫情带来生存大考,阿拉善SEE与伙伴携手共克时艰

对于机构参与防疫相关工作的方式选择,有近半数的机构选择作为志愿者力量协助政府,参与到社区排查等工作中,还有少部分机构选择了开发与疫情相关项目、机构主业务(与应对疫情相关)或其它方式。

疫情带来生存大考,阿拉善SEE与伙伴携手共克时艰

为减弱疫情影响,机构们开展的内部建设工作较为相似,主要是机构的战略梳理与规划、机构工作机制流程和项目手册等正式文档的梳理、员工学习与培训、项目研发评估与升级等几项工作,占比较为平均。

疫情带来生存大考,阿拉善SEE与伙伴携手共克时艰

许多机构面对疫情希望得到多方面帮助,其中逾百家机构需要在培训和辅导、紧急项目资助两方面获得帮助,少部分机构还有社群网络陪伴和其他需求需要得到帮助。

疫情带来生存大考,阿拉善SEE与伙伴携手共克时艰

机构在获得培训和辅导的帮助方面需求较大,近百家机构在分析疫情之下行业状况和下半年发展计划、项目设计与优化培训、机构战略梳理培训、筹款及传播方面培训、机构管理及志愿者管理培训等方面希望获得帮助。

疫情带来生存大考,阿拉善SEE与伙伴携手共克时艰

03

总体来说,疫情对于这些伙伴机构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其中选择(影响)“较大,勉强承受”一项的,在创绿家、劲草和卫蓝侠伙伴中均超过六成,且其中绝大多数的伙伴表示机构凭账上现金能够维持生存的时间长度不足半年;

选择(影响)“巨大,难以承受”一项的,在各项目伙伴中占比均不足10%;

选择(影响)“较少,可以承受”和“没有影响”两项的,除任鸟飞项目外的其他三个项目伙伴中,占比均在两成左右。

疫情带来生存大考,阿拉善SEE与伙伴携手共克时艰

04

人性化处理资助期内伙伴的项目变动

项目无法按时交付、原计划无法执行?不用担心!阿拉善SEE基金会资助期内的伙伴可向项目组提出一定范围内的项目延期或项目调整需求,工作人员也会对调整方向给予建议和支持!

和大家一起“修内功”,化危为机

◆不少公益伙伴已经纷纷在线上“修内功”了,让我们一起学起来、思考起来;

◆阿拉善SEE基金会接下来会陆续组织环保议题知识、项目设计与升级、组织管理类等线上分享活动,具体活动信息请关注各伙伴社群通知!

卫蓝侠项目组即将开展的系列分享活动

1、自然之友:土壤污染防治法解读;

2、自然之友:从湿地保护到大气污染防治:用法律手段捍卫环境公共利益的两个行动故事;

3、晏磊:疫情期间各种特殊垃圾处理的技术路线和我国现存的情况;

4、上海青悦:2019年排污许可制度落实情况观察;

5、上海青悦:

绿色金融环境信息披露分析;

6、南京绿石头:化工园区环境管理公众参与(暂定);

7、IPE:新环保形式下的信息公开与企业环境表现改善(暂定)。

生态组将分享任鸟飞线上系列课程,为伙伴提供鸟类保护方面的线上培训内容。根据伙伴需求和疑问,将增加进一步解读和答疑活动:

任鸟飞培训系列课程

1. 张正旺:鸟类多样性的调查与监测技术;

2. 张伯驹:湿地和鸟类栖息地的威胁监测的应对和公益诉讼;

3. 王建民、周蕾、田志伟:鸟类救助;

4. 卢刚:海南文昌会文湿地调查及保护,刘毅:

红树林湿地保护:于秀波:湿地管理导引;

5. 洪剑明: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监测,肖晓波:公众参与式监测在滨海保护中的应用。

向公益伙伴合理开放社群资源、传播资源

◆阿拉善SEE伙伴社群资源、传播资源助力全国性项目推动:开展项目合作,如全国性野生动物保护和禁食野味议题的联合项目,各地的民间环保公益伙伴如何联动起来?阿拉善SEE伙伴网络将携手同心,阿拉善SEE传播矩阵资源也会一同助力!如有需求,请联络阿拉善SEE基金会!

启动“保护野生动物,共护生态安全”项目(部分伙伴来共同执行)

◆整理涉及野生动物非法捕猎、交易与消费历史信息,全面了解野生动物非法利用状况;

◆在选定的城市开展公众监督工作,支持民间机构、个人开展非法野生动物利用调查、监督等工作,推动社会监督网络的形成;

◆配合野生动物主管部门开展野生动物执法人员能力建设与执法培训,提升执法水平;

◆开展宣传倡导,帮助公众树立正确的野生动物保护理念。

鼓励关注污染防治领域的伙伴申请2020“卫蓝侠”项目

◆“卫蓝侠”是针对环境污染问题开展的公益资助项目,资助民间组织开展污染防治项目,鼓励更多民间环保力量参与到解决污染问题的行动中来;

◆2020年,第七期卫蓝侠项目伙伴招募活动正式开启,我们期待更多力量的加入,欢迎大家加入卫蓝侠大家庭;

https://mp.weixin.qq.com/s/1yuO3aXKZL2-L6Oxe6YKCQ,查看申请流程。

鼓励关注海洋伙伴申请海洋专题2020项目资助

◆阿拉善SEE于2018年专门设立海洋保护专题,旨在为中国滨海湿地保护和海洋保护的本土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并开展项目合作及相关能力建设支持。

◆海洋专题计划于2020年4月开放项目合作伙伴招募,共同为中国滨海湿地保护及海洋保护培育更多更好的民间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