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該不該把自己家的財政真正情況告訴孩子?

lingzisea


書生每年都會問學生這個問題,就是他們知道不知道家裡的收入情況,結果基本一致,學生們不清楚家裡的收入情況。

書生給學生的建議就是,瞭解家庭收入情況,同時彙報自己每月的消費情況。

從家長的角度來說,如果家庭特別富裕,適度隱瞞一點收入還是應該的;不要讓孩子覺得自己已經可以財務自由,根本不需要學習,就可以享受生活了。如此,告訴了真實的收入情況,其實是害了自己的孩子。

而對多數家庭來說,應該都是工薪階層,收入是相對確定的,而支出卻是可以無限放大的;如果孩子不知道家庭的經濟情況,特別是大學生,去了經濟發達地區,和其他同學攀比著生活,家裡就有可能無法承擔起他四年的學業。

而且,更嚴重的是,可能孩子在報考學校的時候,就給家庭帶來壓力;如果孩子不清楚家庭情況,自作主張報考了中外合作的專業,如上海紐約大學,前兩年的每年學費12萬,後兩年每年學費18萬,四年只算學費就是60萬元,如果家庭一般,而孩子卻報考並錄取到了這樣的學校,就有可能引發家庭大的矛盾。

極端一點的情況,像機場殺母的汪佳晶案,在日本每月房租12000元(人民幣),每年開銷要30~40萬元,雖然他家應該還是很不錯的樣子,但這樣的支出仍然使得汪的母親不得不四處借錢,而汪在日本卻留學五年從不打工;如果家長能在平時就多給孩子灌輸點家庭的實際經濟情況,孩子就可能不需要去日本留學,就算是去,也可以先在國內過了語言關,就可以節約出一大筆費用來了。

而且,如果孩子能瞭解家長們的收入情況,對他們將來就業也有好處。

就在去年臨近畢業的時候,有畢業班的學生在辦公室,書生問她畢業之後的打算,說到收入的時候,她說她的目標是第一年月收入5000元,書生就問她要去什麼地方工作,她說就在本地,正好有幾個剛分配來的研究生在場,書生就問她,你知道這些研究生的月收入是多少嗎?其實,其他人在聽到她說5000元的時候,都已經悄悄開始笑了。

如果學生知道了家長的收入情況,應該就會正確評估自己的實力,最少不會在工資上鬧什麼笑話了。

對於一個正常的孩子,如果他知道家庭收入了100元,99元都給了他,他才會知道父母是多少愛他;如果他以為父母其實是收入了1000元,那麼,他就可能覺得父母對他並沒有付出多少;所以,越是經濟不富裕的,越應該告訴孩子真實的情況。

總體上,書生是贊成家長們告訴孩子家庭經濟情況的,這樣更有利於孩子成長,也能讓孩子知道家長們為孩子的學業等付出了多大的代價,特別是家中有男孩的,將來還要負責給他娶妻,更應該讓孩子知道家庭經濟情況。


一介書生945


有必要。其它的不說,就說我自己的親身經歷吧。

我出生在雙職工家庭,從小過著小康的生活。可是母親是個竭盡節省的人,全家的衣服都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從小父母就給我充足的零花錢,卻又囑咐我家裡經濟情況不太好要省著花。於是我揣著票子卻不敢花,看著媽媽穿著不好的衣服自己也不敢太放肆,買塊橡皮要輕輕擦生怕擦重了橡皮損耗快,打個草稿都螞蟻一樣蠅頭小字擠一塊,一張草稿鉛筆完了打一層黑色水筆黑色水筆打完了蓋一層紅筆,媽媽給買的衣服有彈性的最長的從小學三年穿到大學畢業。

夠節儉,簡直了,發現有時候真挺葛朗臺的。

養成了習慣,等到大學畢業,花錢摳搜摳搜的(當然,僅限自己身上,對待朋友父母從小是教育我要大方,請客花銷那是眼不眨,朋友眼裡我還是個大方的正常人,我現在想說的是對自己方面)因為習慣了委屈自己,所以導致畢業了甚至走上工作崗位,都不捨得在自己身上多花錢。

俗話說,男孩子窮養女孩子富養,真的有一定道理的。對自己摳搜慣了,感覺就捨不得給自己置辦衣服和化妝品,這已經成了一種習慣,就算現在知道家裡經濟情況其實沒有父母描述和表現出來的那麼糟。窮養慣了,感覺男孩子一點點好就會心裡很感動。唉,註定是省吃儉用給別的女孩子睡老公打自己娃的料。

如果父母有真實的告訴我家裡的經濟情況,如果父母從小就讓我對家裡的情況知根知底,我說不定不用在自我設想的貧困中養成自己脫節的消費觀。而現如今,父母再讓我去消費,我也放不開了。

因為從小被教育對自己摳搜,對他人大方,導致現在成家了,事事為丈夫考慮,總擔心丈夫錢不夠花而不想去掌控他的經濟,甚至自己的經濟都交給了他。而他要求我的衣裝打扮和“做為女人的基本化妝”我仍然沒有付諸行動。

想想挺蠢的,卻控制不住自己。

今年生了個女兒,我就在反思一些在我自己身上總結的教育問題。其中一條就是,以後家庭經濟情況,我一定與孩子如實分享。讓她和家裡共進退。而不是把真實情況隱藏,讓孩子在自己的想象中迷失。


lls611


除非孩子想做的事你們也認可,一家人按規劃一起做大,這時候資金支持是很有必要的,因為我們都得承認孩子所處的環境一般都是信息傳播最快的媒介。

或者說孩子靠自己本事財富自由了,這時候家裡財政情況就可以共享了。

如果孩子還不具備在當今社會上自我生存的能力,那千萬別拔苗助長,只會害了他,讓孩子知道家底,會給自己留後路的,缺少拼勁!

再說,家庭一定要考慮不時之需,病痛就醫,突發事件,要有個小金庫來對付,就算是揮金可如土糞的家庭,又能耗多少個秋天。

家庭財政還是保守好,不是隱瞞,是愛!


鯨和島


我弟弟九歲,我只把我知道的一些告訴他,就比如這次的水果問題吧,趕集去買水果,他想吃桃,我一問價格,小的18大的20多,然後他就說還是買香蕉吧,桃太貴了。有時候買東西剩下的一毛或者是五毛就讓他攢著,上學有時候需要零錢就從他那裡拿。小孩子要給他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金錢觀,讓他知道爸爸媽媽的錢終究是爸爸媽媽的,你跟爸爸媽媽要錢就要付出勞動,因為父母的錢也是通過勞動得來的,不是大風颳來的。


是抹茶蛋糕啊


步入社會長大了,父母說不說孩子也該對自己的家庭情況有所瞭解吧,如果父母刻意隱瞞那是有不說的理由嗎。孩子茫然無知,那是缺乏家庭責任感吧


二師兄二二師兄


正常情況下,在孩子準備結婚的時候,父母都會如實告訴孩子家裡的財政情況,和孩子坐下來談一談家裡給孩子準備了多少錢。


雖然在法律上,18週歲以後父母沒有義務養孩子給孩子買車買房,但中國幾千年的傳統都是在兒女成家之時盡全力幫助一把。


不知道為什麼在你結婚的時候沒有和父母談買房子問題,但有一點你找到一個好媳婦和一對善良的岳父岳母。大多數情況下,對方都會對房車有所要求。好好對她們吧。

既然父母在閒聊的時候和你說過你買車買房資助你的事情,你心裡也一直糾結,為什麼不開誠佈公好好談一談?自己的父母有什麼開不了口?父母子女不是最親密的關係嗎?

也許父母只是怕把錢給你了你就不努力不上進了,也許有別的什麼原因。如果父母有什麼難言之隱,大家說開了也比悶在心裡好。與其在心裡一直糾結,不如敞開心扉談一談。


辣媽育子


要不要告訴孩子生活的真相?這對很多家長,都是一道左右為難的選擇題。

今天,我的孩子忽然問我,“我們家每年能掙多少錢”。看他故作平靜,眼神中又充滿複雜情緒的樣子,我忽然想起了我小時候,在像他這般大的時候,也曾向我的母親問過類似的問題。

我已經忘記了我的父母具體是怎麼回答我的了,只記得從此我避開此類的所有話題。但我內心的好奇依舊,並因此滋生許多憂慮,惶惶不安許久,直至年紀稍長,方才放下。

想到幼時的經歷,我知道我必須回答這個問題,並且回答地清清楚楚,讓他們不再猜疑,引導他正確的看待金錢,瞭解“掙錢”的意義。

用正確的方式告訴孩子家庭收入

要跟據孩子的年齡,來選擇告知孩子家庭收入的具體方式,因為不同年齡大小的孩子認知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存在差異。

例如小學生,他們懵懵懂懂,經常會童言無忌。若是令他們知道了具體的家庭收入後可能會在平時的生活中,將這些信息透露給別人,或許會給我們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因此,當孩子年齡比較小的時候,則可以告訴他們,自己的收入在所在地區所處的水平,相對較高、中等或者較低。如果他們一定要知道具體金額,可以告訴他們大致的範圍如10-30萬。

如果孩子年紀比較大,並且比較成熟的時候,你可以告訴他們具體的金額,並叮囑他們不要隨意的告訴別人。同時,你也需要告訴他們其他相關方面的財務信息,比如家裡每個月的生活開銷、稅費,收入盈餘等等。

這樣能夠讓他們對家庭財務狀況有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而不僅僅是一個孤立的數字。

挖掘孩子提問背後的心理需求

很多家長並沒有意識到,家庭收入的多少對孩子而言並不是最重要的。事實上,孩子更關心的是他的需要是否能夠得到滿足,家庭在財務上是否安全。

可能孩子自己本身也未曾意識到在他們提問的背後蘊含著重要的心理需求。

因此,家長千萬只是單純的回答“掙多少”,而是要繼續挖掘孩子提問的背後,問他:你為什麼想知道?

我問他,“你是在擔心什麼嗎?你覺得我們家窮嗎?”

他想了想說,“我覺得我們家不算有錢吧。”

窮還是富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我告訴孩子,我們是貧窮還是富裕,那取決於跟什麼人去比較。我們可能會感到非常富足,也可能會感到非常貧乏。

那我們選擇跟誰比呢?我們為什麼要跟別人比呢?

不可否認,部分家庭確實存在物質上的困境,生活相對拮据,無法充分滿足個人的需求,那麼這個時候就取決於家長面對困境的態度了。

若是經常唉聲嘆氣,甚至經常和配偶因為錢而互相指責,那麼錢在孩子眼裡就是痛苦的源泉,麻煩的製造者。

那麼孩子長大後可能會排斥錢,或者把錢當作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手段,並不斷地從錢裡面去尋求安全感。

相反,若是讓孩子看到問題都是可以想辦法解決的,而不是固定不變的,並讓孩子關注他已經擁有的資源。更重要的是,對家人互相支持、共度難關的感恩。

這能讓孩子對未來抱有希望,感受到比錢更重要的親人之間的愛,並且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樹立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念

瞭解了孩子想知道家長收入的緣由,並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之後。孩子可能就不會再追問了,但家長不能就此打住,還要跟孩子繼續討論,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要想孩子不被寵壞,首先要教他們怎樣管理錢,怎樣合理的花錢。教育孩子養成正確的金錢觀念,這個需要很長的時間,所以家長一定要有耐心。

尤其是引導孩子理解主要的收入模式是哪些,這將有助於他們今後思考自己更想用哪種方式賺錢。

我的孩子第一次思考賺錢模式是在他6歲的時候。他那會兒剛學會兒童畫,於是他想到,“我可以去給別人畫畫,一幅畫100塊錢。”過了一陣子他又琢磨,“我可以去教別人家的孩子畫畫,自己就不用那麼累了,每次賺的錢也更多。”再後來他又想到,“我要是發明自動畫畫的機器人就不用這麼麻煩了。”

我跟他說,他從付出勞力並按件得到報酬,發展成組織培訓並按項目獲得培訓費,再進化發明新技術並出售專利獲得轉讓費,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越來越複雜,賺錢的模式和收入水平也大不相同。

一個小孩子畫畫時候的異想天開,只要父母在一旁稍加引導,就會變成一次極好的職業啟蒙對話。我讓他明白,僅僅用勞動力來賺錢是效率最低的,教授他人方法,可以讓收入規模化,但如果他能發明創造新的技術,他可能會改變整個行業。

孩子終歸需要成長為一個獨立的人,比起“完美的生活”,讓他了解真實的家庭狀況、面對生活的挑戰更重要。能真正把孩子看成是家庭成員,能跟孩子苦樂共享,這才是家最寶貴的地方。

作為父母,給孩子最好的保護,就是讓他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小李lee


我是風笛,我來回答

我是這麼看的

首先,討論這個問題的前提似乎是,家裡的財政狀況處於中下水平,如果家境優越,孩子再傻,他也有體會,不用再三強調什麼節省呀,他也聽不進去,必須講究方式方法,這個問題有點小眾,先不討論了,

再說說,家裡財政狀況一般的情況,作為家長,須從小培養孩子吃苦耐勞,勤儉節約,量入為出,為家裡分擔的意識,越早越好。比如,做力所能及的家務,父母給予適當的金錢或物質獎勵,讓孩子體會到勞動的價值,父母的不易,再比如,給予的零花錢和壓歲錢,鼓勵開設分賬戶,去存到銀行或低風險理財,與孩子共享收益的喜悅,還有,帶著孩子去購物,深入淺出的分析你選擇,取捨,對比,最後決定購買商品的過程,培養他理性科學的花錢,

這樣下來,你的孩子,在知道家裡財政狀況不佳的時候,不會是灰心和自卑,而是化作了躍躍欲試的努力精神,這樣懂事的孩子,你還愁他不成才嗎?


蘇格蘭風笛人



ZHenG萌萌


我小時候家裡還不是很富裕,過年買新衣服,平時很少買,穿別人給的,只要乾乾淨淨就好,慢慢大了家裡好點了,我每天上學就等著我媽給我兩毛錢才走,然後變成五毛,很少給爸爸要錢,但只要開口,爸爸比媽媽給的多,給好幾塊呢!然後上初中每個禮拜50.😁最後初中沒畢業就輟學了,工作後掙得錢想買什麼買什麼,交男朋友從來沒用過男朋友的錢,並不像很多人說的什麼男孩子對我一點好就要跟人跑似得,我爸經常打電話告訴我不要花別人的錢,錢不夠了給他打電話。可能把所謂的男朋友也當別人了。不過這樣很好,即使分手了,誰不欠誰的。現在已經結婚了有女兒了,只要她要,只要我有,都會給她。如果沒有我會為了她去努力。我希望女兒像我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