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工戰“疫”⑦|他為這個小區築起一道“最暖”防線

“爸爸去哪了?爸爸怎麼還不回來?”

“爸爸在打怪獸呢,等把怪獸打跑,爸爸就回來了。”

這是最近一段時間謝鏐的妻子對2歲多兒子說的最多的一句話。

謝鏐是房山區委組織部幹部調配科副科長,作為下沉幹部的一員,他被派駐到長陽鎮熙悅廣場小區擔任“臨時第一書記”,由於每天早出晚歸,孩子還沒醒他就出門了,晚上回到家孩子已經睡著了,他已經記不清多久沒見過兒子了。2月13日,是他去社區的第一天,他的戰“疫”故事也從這一天開始……

組工戰“疫”⑦|他為這個小區築起一道“最暖”防線

“有困難,我來想辦法”

長陽鎮熙悅廣場小區是一個純開放式社區,20棟商住兩用的高層樓設了16個卡口,是長陽鎮卡口最多的小區,而且社區沒有居委會,人員構成複雜,有公司、有租戶,其中還包括日租戶、群租戶,疫情防控面臨著很大壓力。為加強社區疫情防控工作,鎮黨委決定成立熙悅廣場臨時黨支部,鎮流管站工作人員吳京飛臨危受命,擔任臨時黨支部書記。沒有這方面工作經驗的吳書記,接到任務後,心裡十分忐忑,並不是因為春節假期被取消,而是她深深的感受到肩上的擔子有多重。沒有辦公場所、沒有人手、沒有經驗,一切都要從“零”開始。正當她愁眉不展時,聽說區委組織部派來一個下沉幹部,她是既高興又緊張,高興的是,有人過來幫幫她了,緊張的是,區裡派來的幹部,會不會是監督自己工作的?但慢慢的,她發現,這個組工幹部已經成了這個社區的“主心骨”。

組工戰“疫”⑦|他為這個小區築起一道“最暖”防線

“什麼都沒有,那我們就從‘零’開始”。他“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吳書記一起制定社區防控方案,設計人員排查表,對小區1955戶居民重新進行登記、排查、回訪;優化卡口設置;製作臺賬和統計表……沒有電腦,他把自己的電腦拿到社區使用;體溫槍不夠用,他到處溝通協調;沒有暖氣,他把自己家裡的電暖氣拿來……“有困難,我來想辦法”,是他對社區工作人員說的最多的一句話。

組工戰“疫”⑦|他為這個小區築起一道“最暖”防線

“哪裡需要他就去哪裡,哪裡有困難他就立即解決,謝哥已經成為我們防控一線的‘救火隊長’。”每次提到謝鏐,吳京飛總是很感動。

“我們要當好群眾的‘守護者’”

“廣大投身一線的白衣戰士與死神搶人,用生命守護生命,我們在後方,必須要為群眾守好最近的家門,當好他們的‘守護者’,這才能對得起我們身後的1955戶居民。”

為了能及時查找社區在人員值守、卡口封閉等方面存在的漏洞,謝鏐每天至少去各卡口巡查兩遍,一方面規範卡口值守、完善相關臺賬,另一方面也能第一時間發現問題,立行立改。由於小區地下車庫是開放的,存在外來人員直接從車庫上樓的隱患,居民的安全無法得到充分保障,他便建議,將地下車庫的電梯封閉,並拓寬地庫的人行道,這樣既節省了人力,又讓小區實現全封閉管理。同時,針對居民只拿身份證就可以辦理出入證,存在訪客容易鑽漏洞的問題,他又及時提議,在為居民辦理出入證時,不僅要攜帶身份證,還要帶著房產證、租房合同、公司營業執照等證件,嚴格把控進出小區的人員和車輛,堅決守住社區的最後一道防線。

組工戰“疫”⑦|他為這個小區築起一道“最暖”防線

當其他朋友抱怨宅在家裡無聊的時候,他微信運動的步數總是居高不下;當別的父母在陪孩子做遊戲的時候,他在一遍遍的核實人員身份,一次次的詢問出行信息。“不愧是組織部派來的幹部,做事真嚴謹細緻,有謝哥在,我們心裡真踏實”。社區工作人員這樣評價他。

“我就是你們的家裡人”

“請問您今天測體溫了嗎?身體有沒有不舒服?”“這是我的電話,您有什麼需要,隨時跟我聯繫。”疲憊卻熱情不減的謝鏐扯著沙啞的聲音說,這也是他每天對居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

對於一半以上人口都是外來租戶的小區來說,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居家醫學觀察人員的生活保障問題。既要執行返京人員必須居家隔離14天的政策,又要滿足居民的日常需求,而且,附近小區出現的確診病例讓大家更為緊張和焦慮,有不少需要居家醫學觀察的人都問:“我們隔離這麼多天,生活怎麼保障?”面對居民的恐慌與不安,他安撫大家:“你們不要怕,我們會一直陪著大家,你們有什麼需求儘管說,我就是你們的家裡人。”

為了能及時收到群眾的訴求與諮詢,他的手機24小時開機,隨時待命。面對居民的不理解,他總是以百倍的耐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直到把思想做通;面對居家醫學觀察人員的需求,他化身“代購員”“跑腿員”“快遞員”;面對居民“不合理”訴求,他努力做到有求必應。有一次,一戶居家醫學觀察人員列出一個購物清單,上邊密密麻麻的列了幾十項:特價蔬菜、打折水果、買一斤送半斤的麵包……面對這些“苛刻”的要求,他二話沒說,拿著清單就去了超市,認認真真挑選,一樣一樣核對,然後一個人提著幾十斤重的東西送到居民家門口,那位居民感動得說不出來話。他說:“這裡的很多居民都是租房住,經濟能力有限,能為他們減輕負擔,我們就要盡力去做”。

組工戰“疫”⑦|他為這個小區築起一道“最暖”防線

組工戰“疫”⑦|他為這個小區築起一道“最暖”防線

同時,他向書記建議,成立生活保障組,妥善做好居家醫學觀察人員的生活物資保障、水電購買、垃圾清運等生活保障工作。針對小區外籍居民較多的特點,他建議成立外籍人員服務組,由外語水平較高的同志組成,逐個提醒外籍人員及時到臨時黨支部登記,對他們進行防控政策解讀和健康狀況回訪,並製作英文版提示張貼到每個卡口。“對於外籍居民,我們要一視同仁,讓他們也感受到政府的關懷與溫暖。”

組工戰“疫”⑦|他為這個小區築起一道“最暖”防線

在他和社區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居民的心態也逐漸發生變化,由焦慮、牴觸變成了對他們的感激,14天隔離期結束後,不少居民來到社區,對他們說:“謝謝你們像家人一樣陪我們度過這難熬的14天,你們送來的不只是生活上的便利,更送來了黨和政府無微不至的關懷。”

“其實群眾並不是在抱怨,他們只是有些害怕,越是這種時候,我們越不能後退,如果我們退了,他們該依靠誰?指望誰?而且,基層工作就是群眾工作,對我們而言是繁瑣細碎的小事,對居民來說,就是大事、急事、難事,只要我們把工作做實做細,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勝利一定屬於我們。”他在戰“疫”日記裡這樣寫道。

沒有豪言壯語,只有日復一日的堅守;沒有驚天動地,只有細緻入微的守護,他,正在以組工幹部忠誠、擔當的實際行動訴說著奉獻,用奉獻守護著幸福……

(房山區委組織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