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剧情,一些电视剧篡改历史,这样做好吗?

生活资调


电视剧也是一种格外的“艺术”,所谓艺术就会有虚构性,想象和虚构是艺术创作某种意义上的灵魂。既然是艺术。那么和事实就会有一定的区别,不是历史,不需要完完全全按部就班的写出一个客观的东西。

历史经过艺术性的改造,就像一面折射过的镜子,在里面可以多角度的解释历史,从创作的人角度来看就是一种解读,观众也有其他的解读方式。但是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解读,电视剧会有扭曲一点历史,遵循真实的历史事件,在真实的基础上添加一些一些艺术的东西,想象和加工,传达我们想传达的,让历史也变得有趣一点,不那么枯燥。

我们随便举几个例子说说电视剧里面的历史和历史书上的历史,目的只是让大家了解一下真正的历史,电视剧是电视剧,有自己的创作手法和艺术规律,有自己的要求,两者的研究目的不一样的,我们对电视剧的判定不应该只看历史这一方面。

看很多帖子,篡改历史最多的《至尊红颜》算一个,主演是贾静雯,保剑锋,还有赵文卓。里面太子李治是保剑锋演的,对贾静雯饰演的武媚娘念念不忘,对着一本诗集思念着贾静雯,被皇上惩罚了,批评一番,说李治看这类书都是浪费时间,不思进取······后来那本诗集取名《李义山诗集》,可能没有人注意,李义山是李商隐,李商隐是晚唐的诗人,但是武媚娘是唐太宗的才人,李治喜欢她的时候武媚娘还不是唐太宗的才人呢,唐太宗在位的时候还不是晚唐,这是最简单的说明了,李义山在这时候是不存在的。

这部剧还有好几处与历史相违背的地方,历史上长孙无忌和武媚娘关系并不好,两个人心角斗争特别多,但是在电视剧里面,俩个人的关系很好,两个人还可以说很多心里话,这对于比较注重历史的人来说的确不太好接受。

还有一处是,历史上李君羡是武卫将军,是武安人,小字五娘,在电视剧里面,李君羡和武媚娘俩人很相爱,难舍难分;除此之外,还有突然一下子天下子民都不认李治了,要求李君羡来做皇帝,但是李君羡的名字和官名里面处处有武字,被太宗调任华州刺史,还说李君羡密谋不轨,将其处死。

说完这个我们来说说《陆贞传奇》,如果说有些人没有看过《至尊红颜》,那么也应该听说过《陆贞传奇》,这部电视剧讲的是北齐的“历史”,其实我已经不想用历史来形容了,要是仔细对比,你会知道这讲的根本不是历史,大家都知道陆贞是赵丽颖演的,整个人从表面看来形象已近美化过了。

陆贞的原型是齐后主高纬的乳母陆令萱,陆令萱是北齐的宰相,但事实上北齐并没有女相,然而陆令萱担任过,“女侍中”,与人们接受的女相也最接近了,不过,担任女侍中的陆令萱已经是半老徐娘了,不是一个少女,与赵丽颖饰演的那个差的很多,尽管编剧说俩人没有关系,但是事实上,我们总能把两个人联系起来。

这部电视剧对情节的扭曲比对人物的扭曲多的多,比如说武明皇后,武明皇后娄昭君是北齐高祖神武帝(追谥)高欢的原配,并非是文宣帝的皇后。娄昭君“性宽厚,不妒忌,神武姬侍,咸加恩待”,没有剧中说的那样阴险。对于非己出之子,娄昭君也一视同仁“慈爱诸子,不异己出,躬自纺绩,人赐一袍一袴。”

娄昭君没有谋朝篡位,她与高欢还是患难与共的夫妻,有男子一样的气概风度和见识,但电视剧里面写她谋权篡位,这把她丑化了。

关于高湛,史籍记载:高欢共有子十五人,其中六人娄后为所生:长子世宗文襄帝高澄(追谥)、次子显祖文宣帝高洋、六子肃宗孝昭帝高演(即位前为常山王)、八子襄城景王高淯、九子世祖武成帝高湛(即位前为长广王)、十二子博陵文简王高济。

也就说明,娄昭君不会去害高湛的,高湛上位不久,娄昭君就去世了,高湛在历史上也算是一个残暴的皇帝,对兄弟姐妹都没有好的态度,还不孝顺,后来还有精神疾病。

陆贞其实爱权力超过了高湛,高湛为了投其所好封她做丞相,爱情于她不过是能带来权力的附属品。

在高湛的统治下,北齐也走上了不归路。

还有《汉武大帝》,中骑兵太多了,但是那时候应该是车兵和步兵多。骑兵的发展只在文戏中体现而未在战争场面中体现。

此外,只有在漠北之战中才有列阵而战。古代战阵一定是结阵作战,阵法乱掉就不能对全军做好指挥,士兵不明形势容易士气崩溃,没有士气败仗基本注定,古代的以少胜多之战几乎都是充分利用信息获取能力的不足,造成一点突破后大军士兵不明形势慌张撤退,导致全军溃散,剧中没有体现这些。

还有就是各种穿越戏改编戏了,更多都是小细节的改编,为了故事的有趣,属于剧情需要的改编,历史事件的张冠李戴也不少,例如细柳营事件(文帝改景帝)、丞相职责(文帝朝陈平周勃改景帝朝窦婴周亚夫)、民谣(兄弟二人不能相容,文帝与淮南厉王的改景帝梁王)、扮卫士(故事中的曹操,改成少年武帝)。其实这些还算是小毛病,不是什么低级的历史错误,观众也都能接受。

其实一部好的电视剧不是要把背景,把事实依据作为因素的,是改编后的效果,艺术是相通的,知识也是相通的,要是历史剧一定要做到紧紧跟随历史,那么不让历史学家来导演电视剧呢,电视剧和研究讲的也不一样,我们也只是从某些方面简单说说而已。


难得的糊涂


不好,篡改历史的一般都是古装剧,尤其涉其爱情的古装剧,为了漂白主角会把一些事实改的面目全非,容易误导人的判断力。

古人礼教深严,男女七岁不同席,特别是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一直在内院生活,不能随便见外男,为了剧情进展制造男女主相遇相爱,更为了突出男女主的人设,不管历史上的原型如何就大刀阔斧地篡改。

《甄嬛传》中的雍正一直在后宫打转,心中有个朱砂痣纯元皇后,女主甄嬛就是因为和纯元皇后长地相似才能宠冠后宫,为了防备年羹尧而对华妃下欢宜香,又和继皇后死生不得相见,最后头戴着几顶绿帽子活活气死,怎么看都是一个自私凉薄又无能的庸君。

历史上的雍正很是勤勉,是个工作狂。整顿史治,建立军机处,功绩不少。康熙留给雍正的国库就是个空壳子,乾隆数次下江南的钱也是雍正辛苦攒下的,所谓的康乾盛世少不了雍正的功劳。雍正在世时只有一个皇后,就是自己的结发妻子,夫妻关系不错。和年氏有过几个孩子都夭折了,在年氏死后才处理的年羹尧。雍正不恋女色后宫人数不多,是个严以律己的名君。

《宫》的女主穿越到清朝,只知道谈情说爱。身为一个宫女和八阿哥上演一场清版的流星花园。在现代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制的社会,出轨偷情都层出不穷,更何况可以名正言顺三妻六妾的封建王朝,和一个皇子一生一世一双人太不切实际。

孩子学习历史一般在初中,要是看过了歪曲的历史剧容易先入为主,影响孩子对历史的判断。





这是一个圈


这个问题其实很难用好或者不好来回答。


电视剧,只是一种专为在电视上播映的演剧形式。

它兼容着电影、戏剧、 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造型等现代艺术诸元素,所以,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电视剧中的很多逻辑,只要是符合它剧中本身的设定,就不算荒谬。

也有很多人通过电视剧,对某一段历史产生兴趣,从而深入研究起来。


历史其实也分正史和野史,那我们能说野史就一定是不好的吗?


电视剧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出问题的其实是看的人,首先我们一定得明确的知道电视剧的兴致,不能把它当成是历史资料。


可以用电视剧来参详历史,但不能就把它当做是历史。


给君解闷是电视剧的主要功能,如果能顺便传播一些正能量,那就是极好的了。


每个人喜欢的电视剧类型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喜欢自己所喜欢的,对于不喜欢的我们也不妄加评论。


目前,国家对古装剧的审核要求加强,也是在规范这一点,相信我国的古装剧发展会越来越好的。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盈梦


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的看,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谓无巧不成书,为了剧情的需要,增强可视性,编造一些离奇、曲折的情节是可以的,因为这是电视剧,不是历史课本上的正史。

但是,不管做什么都要有一个度,太离谱了就不好了。最起码的不能颠倒是非,既然历史剧有明确的朝代,用了历史中真实的名姓,最起码的有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不要影响的青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人形成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浮生一杯茶


现在很多电视历史剧,都不知什么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了。编剧,道演,想怎么编就怎么编,想怎么演就怎么演!只要能吸引观众眼球,完全不顾历史事实。搞的观众都不知那是真实的,那是演义的。


手机用户61959222822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理性对待。为了剧情能更加生动,增加一定的趣味性,一些电视剧,电影篡改历史,也是可以理解。历史就是历史,即使改了也不会产生大的影响。因为历史还有记录片,还有历史文化的保护单位在做历史的研究。只要历史的大体格局不变,历史的史书还在,再怎么改也改不了历史的真相。

历史是国家的历史文化,有很多证据在国家的历史 博物馆。所以我们不用当心电视剧的改编,而且电视剧要改编也会标明,注明这个是根据原有的历史而改编的电视剧。如果国家的相关部门不批准,也不会直接去改编原有历史的。

现在的电视剧很多都是根据真实的历史而改编的。主要还是为了剧情的需要,迎合观众的口味,增加一些有趣的乐趣。真实的历史太刻板了,通过改编后会使剧情更加生动,精神。从而达到一部深入民众喜欢的电视剧。这也没有什么的,一切的一切都是商业性质,跟真实的历史关系不大。



东方红635


我认为这样做不好,不管做什么事,都应该尊重历史,不能篡改,也不能为了剧情走捷径,都应该脚踏实地的去做好每件事。


梅奶奶7怎么照啊


人的体能不一样,所以才学实施不一样,人之事,不可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