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墉上朝故意將衣服反著穿,和珅告狀卻被罰款十萬兩,這是為什麼?

刺蝟七七




中國民間有很多君臣鬥智的故事,其中,乾隆和劉墉、和珅之間發生的故事特別多。

這三個人,在民間故事裡角色分明,乾隆自然是高高在上遙不可及的皇帝,而和珅則是奸滑無比的貪官,至於劉墉則是智慧的化身。

有這麼一個故事,劉墉故意反穿衣服,和珅告狀卻被罰款十萬兩白銀,這是怎麼回事呢?

一條路,讓乾隆走得很困難



乾隆是個閒不住的人,喜歡鍛鍊,喜歡到處走動。有一天,乾隆帶著和珅、劉墉,進行微服私訪,向玉泉山走去。

玉泉山在哪裡?玉泉山就在京城附近,是皇宮上下飲用水的水源地。按理來說,如果乾隆順著拉水的官道走,應該沒問題。但是,不走尋常路的乾隆走了小路,路是近多了,但路況很不好,於是,一路下來,乾隆感覺腰痠腿疼,哪都不得勁。

看到主子的樣子,隨行的和珅知道了問題的所在,於是獻媚問道:“皇上,奴才認為去往玉泉山的小路應該修一下。”

“是的,修一下,我們可以常去走走。愛卿是個有心人啊,但那要花多少錢呢?”乾隆回應到。

“如果別人修一下,可能需要20萬兩白銀,如果我親自監管,十萬兩白銀就夠了。”和珅認真地說道。

聽到這裡,乾隆心中喜悅:“那好,你就親自監管吧!”和珅領旨走了,劉墉看著和珅遠去的背影慢慢地搖了搖頭。

和珅的路修成了,乾隆稱讚,和珅賺錢



和珅領旨下去了,開始安排人手去辦事了。為了快速完成,然後快速領功,和珅讓人把路面的淺層翻了一遍,然後表面撒上石子,看起來比以前平了很多。

乾隆不懂工程,在他看來,小路平整了很多。但聰明的劉墉知道,和珅就是整了個面子工程,路基沒有重新調整,沒有一層層夯實,一旦碰上下雨等,路面會逐漸出現不平的情況。

乾隆拿了十萬兩白銀給了和珅,其實和珅只用了千八百兩銀子,剩下的當然進了和珅的口袋了。

這事劉墉看不下去了,於是下決定要讓和珅吐出來。既然決定了,那就馬上開始做。思前想後,劉墉想出了一個計策,什麼計策呢?反穿官服。

劉墉反穿官服,和珅吐出十萬兩白銀,又被罰款十萬兩白銀



劉墉反穿官服上朝了,和珅一看到劉墉的樣子,樂了,因為機會來了。於是,和珅惡人先告狀,向乾隆告發“劉墉藐視朝堂”。乾隆仔細一看,可不是嗎?於是,乾隆厲聲質問劉墉:“好你個劉羅鍋,盡敢反穿衣服上朝,你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了嗎?”

劉羅鍋回道:“皇上,和珅把路面淺層翻了一下,就得到了十萬兩白銀,而所花費不過千八百兩銀子,我今天把衣服反穿了一下,我想雖然得不到十萬兩白銀的獎賞,但獎賞我兩三萬兩白銀,應該沒問題吧!”

聽到這話,乾隆鼻子都快氣歪了:“和珅,劉墉說的是真的嗎?”這一問,和珅汗就下來了,但是還得硬著頭皮回答:“稟皇上,這事我交給了手下人去辦,我實在不知情。”

“好一個不知情,去,把十萬兩銀子還回來,再罰你十萬兩白銀,同時,安排人重新去修路。”乾隆說道。

和珅此時縱有一萬個不願意,也無濟於事,只得上交罰款,自我認命了!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和珅修路的故事告訴我們,做人還是實誠些好,否則一個不小心就會人財兩空,和珅就是例子。


藍風破曉


劉墉究竟做了什麼事情?可以讓一向愛佔小便宜的和大人,拿出了10萬兩?其實有關於這件事情,有這兩著故事和它對應,不僅僅是劉墉把衣服倒著穿。

劉墉倒穿衣服,為何和珅拿了10萬兩?

話說乾隆皇帝這天帶著幾個大臣,在御花園裡面溜達。一邊觀賞風景,另外一邊和大臣們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著。突然路過一條小路,發現這條小路坑坑窪窪,很久都沒有修葺了。

作為皇帝的行宮,怎麼能有這種上不了檯面的路?在皇宮裡面修路屬於後勤,也就是歸屬於內務府管轄。而內務府的總管正是和珅和大人,所以皇帝就把他叫了過來。

“和大人,你看這路坑坑窪窪,趕緊找人把他修理一下。”在這逛了沒多久,皇帝感到累了便回宮休息了。第2天早朝的時候,和珅就送上來一個摺子。

摺子裡面是有關於這次修路的預算,包括石料費、工人費等等,加起來竟然需要10萬兩。皇上養尊處優,也不知道柴米油鹽的價格,真的以為需要這麼多錢,於是大筆一揮批了。

這條路在一個月之內便完工了,和珅把這個消息報告給皇上。皇上一聽還非常高興,本來以為修條路還得半年,沒想到一個月便完工了。

但是轉眼一看,為何劉墉今天上朝把衣服穿反了?這可是朝堂之上,豈能如此的隨便?於是責備劉墉,你到底是怎麼回事?穿個衣服都能穿反。



劉墉趕緊稟告皇帝:“皇上有所不知,和大人只是把路翻了個面,就能拿到10萬兩。我尋思著今天把衣服穿反,皇上一高興說不準還能賞個兩三萬兩。”

原來和珅雖然是修路,但是根本就是搪塞行事。只是把路基翻了出來,然後把下面的石頭放到上面,稍微的打磨一下,就成為了一條新路。前前後後加起來,估計幾百兩都不到。

只是翻了個面的功夫,就從皇上這裡拿走了10萬兩。和珅聽了之後嚇出一身冷汗,趕緊跪在地上不斷的求饒。不僅把之前的10萬如數奉還,還從家裡面拿出10萬兩作為補貼。

劉墉運了幾個箱子——差點讓和珅垮掉

這一段故事是來自於《宰相劉羅鍋》當中,事情的背景是發生在劉墉掃黃打非的時候。和珅在怡紅樓認識了一位明叫吟紅的姑娘,可謂是美若天仙。

於是他讓郎世寧給吟紅畫了一幅肖像,衣服半遮半掩,充滿了誘惑的味道。劉墉竟然膽大到在朝堂之上,把這幅畫進獻給了乾隆。

乾隆非但沒有生氣,反而下朝之後就把和珅招到後面,問他這裡面的姑娘是誰?原來乾隆的香妃剛剛去世,不願意讓任何妃子侍寢。


所以和珅才想出來這種辦法,乾隆以前的妃子每次送過來都是包好被子,然後腳從下面鑽進來。哪見過如此誘惑的女子,什麼香妃不香妃的,全部拋在腦後。

然而當時劉墉和他老丈人正在主持京城內的掃黃打非,沒想到把皇帝打到了。他和他的老丈人嚇得路都走不了,劉墉的老婆給他出了主意。

可以夜審皇帝,趁著天黑看不見,隨便就糊弄過去了。當天晚上升堂,才剛剛把乾隆與和珅帶上堂來,後院突然著起了火。所有人都跑去救火,兩人趁亂逃走。

為了避免和珅與乾隆懷疑,劉墉還假裝去追了一段路。雖然後來有驚無險,但是也徹底惹怒了乾隆。再加上和珅在旁煽風點火,乾隆一生氣把劉墉貶到了江南。

臨走的前一天晚上,劉墉用打造的十幾口箱子,裝著不知道什麼東西準備出城。但是被和珅攔了下來,十幾個箱子也都被扣了。打開之後發現,裡面竟然全部都是金條。

這一下可讓和珅樂開了花,原來劉墉的清廉都是假的。就在第2天早朝,劉墉準備做最後的告別。和珅突然把他叫住,把事情的原委告訴了乾隆,十幾口箱子也被抬上大殿之上。



當箱子打開之後,驚呆了滿朝文武,都沒想到劉墉是這樣的人。結果劉墉隨便拿出其中兩根金條,輕輕的一碰便碎了。原來金條是假的,外面只是包了一層黃料。由於當時天黑,和珅也沒有看清楚。

結果這次輪到劉墉不樂意了,自己抬著十幾箱的金子,怎麼在和府過了一晚上,第2天全部成了土克拉。然後開始在大殿上哭喊,這個時候乾隆看出來什麼意思了。

原來劉墉被貶江南,而此時江南發生災禍,正愁著沒有錢賑災。想讓乾隆出錢,乾隆又不是很樂意。乾隆看出來劉墉的意思後,順水推舟也責備和珅。

這個時候和珅還不明白就是傻子了,只好自己吃虧拿了所有的錢出來。結果就是劉墉臨走前,還坑了一把和珅。搜家的時候,和珅家裡面所有的金條都拿出來了,最後還差點沒夠十幾個大箱子。


史之策


劉墉作為一個家喻戶曉的清朝中期官員,在大家心中的形象一定是無比廉潔的,和和珅的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劉墉和和珅之間的故事也廣為流傳,題中所描述的就是其中一個,下面筆者為大家娓娓道來。

事情要從乾隆皇帝說起,有一天乾隆閒來無事,在皇宮裡散步,走到午門的時候突然抬頭一看,發現午門到正陽門的這一段御道年久失修,非常陳舊。為了維護皇家的體面,應該進行一番修繕,這件差事就落到了乾隆寵臣和珅的頭上。和珅接到任務可就動了心眼,三天後早朝,和珅向乾隆彙報了修繕御道的準備情況,他說這段御道確實有礙觀瞻,但如果全部換新至少要花費十萬兩白銀。

乾隆是非常相信和珅的,加上乾隆對御道修繕所需的費用也有一個大致的預估,如果從房山等地運送石料,加上工匠雕刻,十萬兩銀子也差不多,所以二話不說就給了和珅十萬兩白銀。很快,御道兩旁搭起了工棚,數百匠人叮叮噹噹地幹了起來,只是這御道兩邊好像被人故意用草苫遮住了。

沒過一個月,御道提前竣工了,可劉墉無意中發現了御道中的貓膩,原來和珅為了節省成本,中飽私囊,在修繕御道的過程中並沒有到房山採辦新的石料,只是讓工人將原來的石料挖出來,讓工匠在原來的反面重新雕刻。最後將下面的路基進行平整,把重新雕刻的石塊鋪在上面,效果和新的一模一樣,但成本卻只有原來的十分之一。

第二天早朝,劉墉故意在旁人進入太和殿後,將身上的朝服反穿在身上,跟在後面進了太和殿。乾隆坐在龍椅上往下一瞧,反穿著朝服的劉墉顯得格外顯眼。和珅非常善於看皇上眼色,他見皇上不斷往人群后面瞧,就順著皇上的目光發現了反穿衣服的劉墉。當時對官員上朝時的朝服是有明文規定的,如果朝服不正,是要判罪的。

和珅便故意幸災樂禍的問劉墉:“劉大人,你今天怎麼啦”而劉墉面對和珅的刁難卻絲毫沒有反應,直到乾隆用責備的語氣詢問劉墉:“劉愛卿,你怎麼將朝服穿反了,快出去穿好了再來見朕。”這時劉墉才像是剛發現一樣,連忙走出去穿好衣服才返回朝堂。回來之後,劉墉便跪地奏道:

“啟奏皇上,微臣今日將朝服反穿了,確實不該,請皇上恕罪。不過,朝服穿反顯而易見,可如今有人將御道僅僅翻了個面,再略加修飾,就侵吞公款,大肆漁利。”

和珅眼見事情瞞不住了,連忙站出來解釋說:“為臣該死,確實未去房山採石,只是將原有的石塊翻轉過來雕刻了一下,重新鋪上。”並將之前侵吞的銀兩如數奉上,直到這時,群臣才明白劉墉反穿朝服的用意。為了獎勵劉墉,並表示自己已經明白了劉墉反穿朝服的深意,不會加以責罰,乾隆賞給劉墉三件嶄新的朝服,這件事情就算這樣過去了。

劉墉和和珅雖然同朝為官,但劉墉的官階卻一直比和珅低一點,直到嘉慶二年(1797)才坐上正一品的位置。和珅深受乾隆信任,又善於逢迎,能討聖上歡心。二人相識20多年,前者是清官典型,後者為貪逆之首,雖同朝共事,卻有所保持距離。


鄧海春


乾隆是一位非常愛面子的皇帝,還是歷史上最喜歡寫詩題字的皇帝,據說他七次下江南,並不是真的微服私訪,主要是遊玩去了,一路題了很多字

有一次乾隆閒來無事讓和坤陪他在宮裡閒逛,當天下著微微細雨,這樣的天氣撐著傘在細雨中漫步,頗有點江南西湖雨中漫步的味道。

可是走著走著,來到了一條行人比較少的道路上,本來很高興的乾隆,看到這條路有點不高興了。

原來這條路因為走的人從比較少,不太被人注意,平時很少有人修葺,路面的石頭已經翻出來,亂七八糟,這可是皇家園林,道路居然破成這樣,乾隆不高興了。



和坤是最會察言觀色的,一看乾隆變了臉,馬上明白了皇上的意思。和坤不旦能看進乾隆的心裡,也很會替自己打算,馬上向乾隆請旨,“皇上,臣馬上去辦理,一定在短期內修好此路”,乾隆點了點,同意了和坤的請求。 “愛卿修路需要多少銀子,可向戶部去申請”,“皇上,臣只要十五萬兩便可將此路修好”。 “好,去申請款項,過幾日有使節來訪,務必儘快完成”,“嗻”。

和坤是最會算計的一個人,要想富先修路,這雖然是為老百姓著想的一句話。但是對於當時的和坤來來講也是如此,他申請修路,從中至少可以賺一半的回扣,所以後來和珅被抄家時,抄出了無數珍寶,基本都是他貪汙得來的。

和坤領了十五萬兩的款項後,回家和小舅子商量,小舅子更厲害,說只要五萬便可將此路修好,和坤便拿出五萬兩給了小舅子,自己留下十萬兩。實際上和坤的小舅子修路也用不了五萬,能用一兩萬也就不錯了,可見都是層層剝削啊。

和坤的小舅子也是個人才,很快便將路修好了,那真是偷工減料的豆腐渣工程啊。他是怎麼做的呢,原來他只是把路上的石頭翻過來重新擺了一下,總共也就花了幾百兩吧,剩下的都揣進了自己的腰包。

這件事被劉墉知道了,劉墉和和坤是死對頭,他怎麼能放過這個可以揭發和坤的機會呢。但是他也知道如果直接和皇上講出來,效果肯定不好,皇上也不一定會相信,於是他就想了一個欲摛故縱的好辦法。


明清兩朝的規矩是最多的,尤其大臣上朝時儀容要非常整齊,如果儀容不整是要受處罰的。偏偏有一天劉墉上朝的時侯居然把衣服穿反了,和坤一看這可是個大好機會,一定要奏劉墉一本。

到了朝堂上,和坤走出朝班,向乾隆皇帝起奏到,“皇上,臣和坤要參奏劉墉儀容不整之罪,他今天居然膽敢反穿朝服上朝。” 乾隆一聽,這還得了,便問劉墉這是為何。劉墉說,“萬歲,臣反穿朝服不算什麼,可是有人居然敢欺瞞皇上,修路時把原來的石頭翻過來,只花費幾百兩銀子,卻敢申請15萬兩,這樣的人必須要治他的罪 ”。

乾隆一聽便明白了,這時和坤嚇得趕緊自行請罪,除了交出中飽私囊的十萬兩,還從自己的私財裡拿出十萬兩來贖罪,乾隆必竟是偏愛和坤的,看他已經認罪,便饒恕了他,只讓他把路重新修好便可以了。

和坤和劉墉鬥了一輩子,他們兩個人的糾葛多的數不清,藉此機會再給大家講一個劉墉戲鬥和坤的故事。


和坤後來雖然成為清朝權傾朝野的大員,但是最初還是從基層做起的,最早的時侯是乾隆身邊的帶刀侍衛,每天晚上都要負責巡營的工作。 他一邊挎著刀,一手提成燈籠,燈籠裡面只有一截蠟燭,到了天亮的時侯,蠟燭就只剩了一個蠟頭,日子久了大家就給和坤起了一個蠟頭的綽號。

開始時和坤沒有地位,他沒法和別人不高興,但是隨著地位越來越高,別人還在私底下叫他“和蠟頭”,他就很不高興了。 他想怎麼樣才能把這個不好聽的綽號去掉呢,他想想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想把這個不好聽的去掉,就得先換個好聽的才行。

和坤想找個有學問的人來給自己起個名字,於是他就找到了劉墉,沒想到劉墉居然滿口答應了。

轉眼到了和坤五十大壽,和坤把大家都請來了,差不多可以用人山人海來形容,有一些是和坤親自請來的,當然更多的是趨炎附勢的。

和坤在海山堂裡大擺宴席,酒過三巡,和坤開始站起來講話。 “歡迎大家來參加我的五十大壽,過去呢,我有個不雅的綽號,具體是什麼我就不說了,今天借我五十大壽之機,劉墉大人給我重新起了一個號,叫海山居士”。

“為什麼叫海山居士呢,一是取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之意,同時皇上還賜了我一副對聯,君恩深似海,臣節重如山。所以今後我就叫海山居士了” , 大夥都鼓掌附應。

一晃半天過去了,大家也吃飽喝足了,和坤把各位賓客送走,看著海山堂三個字很是高興。 可是再往供桌上一看,剛才還點著的兩根大蜡燭已經快燒盡了,原來寫著的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的蠟燭,一邊剩了個海字,一邊剩了個山字,而蠟燭也只剩下了蠟頭,這意思還是海山是蠟頭啊,和坤氣不打一出來,還因此生了一場病。

當然這些故事也有可能是大家想像出來的,和坤因為貪了許多財物,後來的結局也比較悲慘,不旦失去了生命,還被抄了家,一生剝削積攢的財物都被抄走了。不義之財早晚會還是失會去,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做人還是應該恪守本分才行啊。(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千水千山


乾隆時期,和珅在朝中掌握大權,他也利用自己的職權為自己撈取利益,他的身價要比國家的收入還要多。和珅他撈錢確實是有一套,那麼他這麼瘋狂貪汙,在朝中是否會有一些人看不慣呢?


在民間是有傳說,認為劉羅鍋算是和珅的剋星,可實際上,劉墉可不是什麼善茬,他身材高大,也不是什麼駝背,他與和珅之間也不是什麼對立的關係。劉墉他是非常會為自己考慮的,他可不敢隨意去得罪和珅,好不容易成為軍機大臣,他可不願意丟了自己的官職。當時乾隆把國家也治理得非常強盛,他覺得天下太平,自己當然可以去放心享受,還有和珅幫自己撈錢處理政務,他也對國事沒有那麼上心,反而更加信任和珅。

在他這種奢華的生活中,和珅撈錢的路子就越來越多。有一次乾隆帶著大臣在花園裡面遊玩,卻看到有一條御道泥濘不堪,這裡位置非常偏僻,很少會有人過來,乾隆這次過來後,還不小心崴腳,他心裡就非常生氣,畢竟當場還有不少的大臣。


他可是要面子的人,因此他立馬就把內務府總管叫過來,御花園修路這可是內務府的事情,沒想到他們就這樣糊弄皇帝,這可是要撤職殺頭的事情,把內務府總管給嚇得夠嗆,此時和珅就主動過來,他覺得這是一個賺錢表現自己的好機會,於是他向乾隆建議,這條路讓他來負責修,乾隆當然心裡也沒有當回事,他就把修路的事情交給和珅來處理,那麼和珅他到底打算怎麼來處理修路的事情呢?他找人測算了一下這條路的修築成本,總共是需要一萬兩。

但他卻給乾隆帝報的成本是十萬兩,他表示這條路要想修好,必然是要用漢白玉鋪路,可現在手頭上沒有現成的材料,就需要從山東這些地方再運,這下成本自然就非常高。


乾隆這個人也是大手大腳,他覺得這點錢不是什麼問題,因此就很爽快就批准,結果和珅得到十萬兩的預算,他實際修路也沒有用多少,只是把原來的路面的材料當做基礎,上面隨便鋪一層漢白玉,這下路就真的修好,他從中賺取數萬白銀。這件事被劉墉知道,他心裡對和珅的這種做法也是非常不滿,於是他在乾隆過去查看修好路面的時候,故意把自己的朝服給反著穿。乾隆看到他的樣子就問他為何要這麼穿,劉墉就表示和珅將露面翻了一遍就能賺取十萬兩白銀,他也想像和大人那樣賺錢,這才反著穿朝服。

和珅一聽他這麼說立馬就嚇壞了,乾隆其實心裡非常明白,不過這種修路的小事他不願意多問,和珅當然不能說自己是貪汙了這些錢,於是他就只能表示,自己經過嚴格的測算後,用最省錢的方法修好路,前後為皇帝也是剩下九萬多的白銀。


可他既然是這麼表示,那麼銀子他不可能自己拿走,就只能老實把白銀都交給皇帝,結果他這一分錢沒有撈到,還都交了罰款。從這件事能夠看到,和珅這個人確實是貪得無厭,甚至把賬都算到皇帝的頭上。

乾隆後來也沒有處理和珅,這種事情不會動搖他對和珅的信任,劉墉雖然沒有讓和珅賺錢,但他也沒有打擊到和珅。後面他該怎麼貪還是怎麼貪,那麼和珅為何能一直得到乾隆帝的信任呢?

主要是他對乾隆的那些心思非常瞭解,他可以滿足皇帝無止境的貪慾,和珅他也確實是非常有能力的人,可以讓皇帝去放心享受富足的生活,有和珅在手下做事,乾隆過得也是非常舒服。但乾隆這麼精明的人,他對於和珅這樣的貪官還是有數的,他沒有動和珅,只是因為和珅一直在自己的控制中,什麼時候想動他就可以把他拉下來。


貓眼觀史


我們看電視劇《宰相劉羅鍋》瞭解到,劉墉與和珅是一對冤家對頭,雖然真實歷史不是這麼回事,在歷史上劉墉年齡比和珅大,但官職和資歷不如和珅,和珅像一個年輕有為的中青領導,而劉墉更像久經官場的“老油條”,二人沒有針鋒相對的死磕,而是相互欣賞。

在電視劇中,人們更樂見劉墉鬥贏和珅,這是人們樸實的愛恨觀念。本題也是這樣的故事,故事情節大致是這樣的。



有一天傍晚時分,乾隆爺吃罷晚宴出了太和殿溜達,走到午門時,發現右側養心殿一段路破敗不堪,墊在路上大青石板經雨水的沖刷變得高低不平,小石子鬆動,用腳一踢能飛出老遠。路旁的石像變得面目全非。乾隆爺皺緊了眉頭,心想:“我大清乃萬邦之主,從祖上接手基業以來,吾無時無刻都在維護國家的尊嚴,這段路如此破敗不堪,要是讓朝貢的外國使臣看到,豈不是丟大清的臉嗎?”

乾隆是最愛面子最有虛榮心的一位皇帝。他再沒有心思溜達匆匆回府了。

第二天一上朝,乾隆就把昨天看到的情況一說,話音剛落,和珅點頭哈腰的出班奏道“惹皇上龍顏不悅是微臣之罪,臣最該萬死”。

和珅當時是軍機大臣,是乾隆的紅人,我們都知道和珅是個大貪官,但是和珅聰明,知道如何來錢,乾隆喜歡遊山玩水,和珅通過許多非正常渠道為乾隆提供了經費,別以為是皇帝就可為所欲為,不是正當消費國庫也是不報銷的。“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就是這個道理。



乾隆聽後對和珅說:“其實這不是你的責任,不必自責。”和珅一聽,打蛇順杆爬,急忙說“微臣願意承擔重修這段路的工作。”“那就有勞和愛卿了,多多受累!”乾隆說道。

“這段路一定要修成樣板路”和愛卿,錢不是問題,面子要緊,在外國人面前,咱丟不起這個人!乾隆囑咐道。“皇上放心吧,我辦事你難道不知道嗎?”和珅得意的說。旁邊的劉墉拱了拱羅鍋腰,乾咳了兩聲。

乾隆好像突然想起來了問和珅,“和愛卿重修這段路需要多少銀子啊?”和珅故作思索狀,然後說:“精打細算也得15萬兩文銀。”好吧,我讓戶部給你撥十五萬兩銀子,但是必須要兩個月完工,荷蘭外交使者馬上要朝貢。”皇上儘管放心好了,只有提前,沒有滯後一說”和珅拍著胸脯打包票說道。這事就這麼定了,散朝。

你道和珅為什麼攬這活呢?原來他有他的想法,要想貪汙你得大修大建,這是世人皆知的事情,只要一動工,這裡面就有油水(腦補貪汙腐敗案例),和珅怎能不知裡面的道道?

和珅報價報的高,要15萬兩銀子,他開始內部招標,他的親信說10萬可承包,他的小舅子更狠,說5萬這活我包了。和珅把五萬給了小舅子,他貪汙了10萬修路的錢。

有人可能問,他小舅子用5萬承包豈不是虧大了?放心吧,他小舅子還能掙2萬,只用3萬就能修成,不過質量就別苛求了,說白了就是豆腐渣工程,不過他姐夫是監工和驗收人員,不怕不過關。

可以想象出,這條路根本就不是重修,而是翻新,也就是把原來的石材翻過來繼續用,小石子用水沖沖再墊上就ok了,就這麼簡單,國家的錢經過這一“洗”到了和珅的手裡了,沒操心費力十萬大洋到手,真黑啊!

和珅的小舅子辦事效率還是蠻高的,一個月就搞定了。群臣和乾隆都參觀了一番,都說修的很好,是樣板路。只有劉墉沒有說話。

為什麼群臣都附和皇上說好呢?難道群臣都不懂其中的貓膩嗎?我告訴親們,除了皇上不知道外,群臣都心知肚明,都是看在乾隆寵愛和珅的面子上,誰不識趣揭穿這一切呢?揭穿這一切對自己有什麼好處呢?

群臣這麼想,可劉墉不這麼想,如此欺瞞皇上,大清江山早晚得敗在這些人手上。思來想去劉墉有了妙計。




第二天,劉墉反穿朝服上殿了,他的舉動讓和珅捉住了把柄,和珅與劉墉不對付,急忙跑到皇上面前告狀,狀告劉墉藐視王法,不尊重皇上反穿朝服上殿,乾隆很生氣,就傳劉墉近前說明情況。

劉墉望著和珅嘿嘿冷笑,笑和珅直頭皮發麻。劉墉跪倒說:“臣反穿朝服不要緊,我一會反穿過來就行了”可是,皇上的御道可不是翻過來就行的。乾隆多聰明,一聽話裡有話,知道劉墉借反穿朝服與和珅“說道說道”“和愛卿,怎麼回事?說說吧。”和珅以為自己做的事露餡了,急忙坦白了,想得到從寬處理。

和珅說道“臣該死,不該貪汙十萬銀子,我現在就退贓,御道我重新修,不要國家一分錢。乾隆這才放過了他。這就是和珅告劉墉不成,自己退回十萬銀子的故事。


秉燭讀春秋


看了好幾個回答,都在講故事,卻沒有說明出處,似乎把這個當成真實的歷史事件來講。

“劉墉反穿朝服”出自成書於道光年間的《官場鬥》,又被稱之為《滿漢鬥》《君臣鬥智》,僅從名字上聽立馬就能聯想起兩部電視連續劇《宰相劉羅鍋》和《鐵齒銅牙紀曉嵐》,實際上這兩部電視劇也參考了很多民俗說話作品。

而《官場鬥》又是根據《劉公案》中部分情節改編而成的,都是民俗說話作品,屬於評書說唱類文化作品。

雖然故事主角是以乾隆年間劉墉為原型,但其本身就是小說類型的,不可與真實歷史對號入座。儘管如此,作品中的故事懸念迭起,內涵深刻,對政治有很多隱喻,故而深受廣大老百姓喜歡。

反穿朝服

《反穿朝服》是《官場鬥》第12回,講述的是劉墉反穿朝服,意有所指,最後揭露和珅欺君斂財的故事。

話說一日乾隆來到午門散步,發現一段石板路坑坑窪窪,有失皇家體面,故而下令讓和珅承辦“修葺路面”的工程,讓他出一個預算,兩個月內完工。

和珅向來雁過拔毛,對於此事自然樂此不疲,於是上摺子說“所需石料要從數百里外的房山採辦,石匠粗製濫造,故而工程浩瀚,即便從緊開銷,至少也需白銀十萬兩”。

乾隆養尊處優哪知物價高低,欣然應允。果然沒多久,這段路就開始敲敲打打的開工了,不到一個月便竣工完成。乾隆視察,果然平展無遺,認為和珅辦事有功,廢寢忘食才能提前完工,故而賞銀1萬兩。

劉墉聽聞此事,覺得必有蹊蹺,打聽之下,發現和珅根本並未採集新的石料,僅僅是讓工人把原來的石料翻過來再次雕刻,便煥然一新,僅花費1萬兩。

於是劉墉打算第二天揭發此事,在上朝之時,故意反穿朝服,百官以為劉墉頭腦發昏,一時沒留意,乾隆自然也看到了,心想“劉墉此人平時非常重視儀表,辦事警惕謹嚴。怎麼今天竟然昏頭昏腦,朝服反了都不知道”,不禁暗自皺眉。

乾隆的表現被和珅敏銳的捕捉,於是替乾隆發問“劉大人,今天這是怎麼了”,劉墉置若無聞。

乾隆無奈之下,說道“劉愛卿,你怎麼將朝服穿反了,快出去穿好了再來見朕”。

劉墉這才出去把朝服穿好再進來面聖,然後對乾隆說道:

啟奏皇上,微臣本日將朝服反穿了,確切不該,請皇上恕罪。不過,朝服穿反不言而喻,可如今有人將御道僅僅翻了個面,再略加潤飾,就侵吞公款,大肆漁利,雖產生在大家的鼻子底下,恐怕就不易覺察了吧?

和珅見事發,慌忙下跪伏法,並答應重新修葺。

乾隆便將和珅貪汙的9萬兩收歸國庫,並貶職一級,責令和珅自掏腰包完成工程。

和坤只得自認不幸,表現認罰,並連連謝罪。

紀曉嵐奏道:“皇上,劉大人參奏有功,理該有賞。”

乾隆皇帝朝劉墉笑道:“好,朕賞劉愛卿朝服三件。不過,下次你切勿將它再穿反了”。

這就是劉墉反穿朝服,智鬥貪官和珅的故事了。《官場鬥》《劉公案》中有很多諸如此類的案件,展現了劉墉機警正義的清官形象,故而口口相傳,被收錄在劉寶瑞大師的單口相聲中,非常精彩。當然,當故事聽就好了。


史味人生


在各類電視劇中,不管是劉墉還是紀曉嵐,都通過自己地聰明才智與貪官和珅鬥智鬥勇,每當和珅跌了大跟頭出醜的時候,觀眾們總是拍手稱快。在所有人的印象中,劉墉就是剛正不阿、為民做主的典型模範,而和珅就是國家的一隻蛀蟲,是貪官的集中代表。

這個故事從何而來?

關於劉墉智鬥和珅的野史可謂數不勝數,1996年上映的電視劇《宰相劉羅鍋》中的劉墉拿十口大木箱裝著磚頭塊成功“騙”了和珅十萬兩黃金,劉墉把這筆錢拿出來捐給了受災的安徽巡撫,拯救了江淮兩岸數百萬百姓。



而這個故事與上述電視劇片段有異曲同工之妙。話說當年乾隆吃飽了飯沒地方逛,就帶著兩個小太監換上便服準備出宮尋摸點樂子,可剛到出了乾清門還沒走到午門,御道上破爛不堪,時不時的還有碎石頭硌著乾隆的“龍足”,乾隆一看瞬間大怒,我堂堂康乾盛世,連皇宮的路都這麼不堪,這不是打我的臉嗎?

於是出遊的興致一下就全沒了,氣沖沖的又回了宮。他把管事的太監叫過來詢問情況,問為何御道會年久失修,年久失修又為何不報?說話就要打那太監的板子。

可這時候和珅來了,看到乾隆怒不可遏,靜悄悄的走過來詢問小太監原因。在得知事情真相後,也附和著罵了那個太監幾句,最後打了個圓場:“還不趕快下去,跪在這等著領賞呢?”

太監走後,和珅開始開導乾隆道:“陛下,這等小事真的不值得您動怒,萬一氣壞了,我大清豈不是天塌下來了?奴才別的本事沒有,想陛下之所想,急陛下之所急的忠心還是有的,您只要給我15萬兩銀子,我保證五天之內把道給您修的漂漂亮亮的,包您一眼就相中!”

乾隆一看是和愛卿,瞬間就沒了氣,“愛卿果然公忠體國,你辦事,朕還是放心的,這樣吧,你直接去國庫支15萬兩銀子,就說是朕說的!”

和珅拿到了金牌令箭,別提有多高興了,要知道,這修路的可是能把劫道的給氣死,裡面的油水和珅一想就別提有多美。

和珅拿了銀子後,果然五天之內就把路給修好了,乾隆看到和愛卿辦事如此幹練,別提有多高興了,第二天上朝還準備給和珅發一個“獎狀”。可是乾隆坐在龍椅上往下一看,就一個人很特殊,他就是劉墉,劉墉竟然將官服反過來穿。


和珅看到乾隆面露不悅,立馬就上前參了劉墉一本:“陛下,堂堂大清,劉墉反穿官服,這實在有失我大清國官員的體統,請皇帝從重發落!”

可乾隆並沒有立馬問罪,他知道劉墉平時鬼點子多,就問劉墉:“劉墉,和愛卿奏了你一本,你可有話要說?”劉墉斜眼看了和珅一眼:“陛下,臣的朝服反過來容易,可路要是翻過來就不是那麼輕易再能翻過去了。”

乾隆一聽,瞬間明白了,他把目光投向了和珅,把和珅看得渾身發毛,要說和珅能混的風生水起絕不是偶然,他立刻跪下解釋道:“陛下,奴才失職,修路的那個奴才只是把地給重新翻新了一遍,並沒有用新料,我也是剛剛才查出來,現在抄出剩餘的10萬兩,交還國庫,還請陛下治奴才失察之罪。”


乾隆其實心知肚明這10萬兩銀子到底是誰貪的,看到和珅也認罪了,便不再追究了,不過劉墉和和珅的樑子就越結越大了,乾隆也很樂意觀看他二人的鬥法。

野史的記載雖然有趣,但真實的歷史上劉墉可是出了名的“老泥鰍”,而且比和珅要大個30多歲,他基本上沒有與和珅發生過正面衝突,只不過是一個獨善其身的老好人罷了。

我是亮仔,歡迎大家討論留言,關注亮仔學史,共同探討歷史的那些事兒!


亮仔學史


這是野史上寫的劉墉和大貪官和珅鬥智鬥勇的一個故事。但真實史料上,劉墉和和珅的關係並非如此。


據史料記載,在和珅專寵於乾隆時,劉墉選擇“委蛇其間,惟以滑稽悅容其間”,雖不依附於和珅,但也不會跟和珅起正面衝突。

不過既是野史故事,那就聊一聊,圖個樂子。

話說有一天,乾隆來到午門散步,發現有條御道坑坑窪窪,覺得有失皇家體面。於是召來內務府總管和珅,讓他做出預算,限期兩個月,重新修整御道。

和珅是個大貪官,有工程做,就是一個發財的機會。於是他大肆鼓吹使用好的石料、好的工藝,工程浩大等等,忽悠乾隆撥了十萬兩白銀的工程款。


銀子到位後,和珅馬上大張旗鼓的幹了起來,不到一個月,御道就提前完工了。乾隆前去查看,道路平整光滑,直誇和珅會辦事,並重賞了和珅。

這麼大的工程,這麼快就完成了,劉墉就覺得其中肯定有鬼。於是私下暗查,果真被他發現了貓膩:原來和珅是把原來的石塊翻過來,在反面讓石匠重新雕刻了一遍,再鋪回去。

這不是欺君罔上嗎?劉墉決定揭發和珅,於是他想了一個主意。

第二天早朝,劉墉將朝服反穿進了宮殿。這很快就被眼尖的和珅發現了,這有違大清禮制啊。這整治對手的機會,和珅肯定不會放過。他馬上奏明乾隆,讓皇上治劉墉的罪。


乾隆覺得劉墉為人謹慎,按道理不應該會犯這種錯誤,於是問詢原因。

劉墉跪地奏道:“臣匆忙之中把衣服穿反了,請皇上降罪。不過如果有人把御道的石板翻過來,以次充好,欺君罔上,不知該當何罪?”

正得意洋洋的和珅,聽完劉墉的話臉色大變,慌忙跪地向乾隆皇帝請罪。乾隆一聽大怒,讓和珅退回之前所貪銀兩,並讓和珅自掏腰包重修御道。

雖然受了懲罰,但和珅心裡還暗暗高興:皇上果然夠意思,只是罰了點錢,不過錢對我來說都不是事。只是可惡的劉墉老兒,下次一定找機會好好整治他一下。



花木童說史


強中自有強中手,惡人自有惡人磨!對於和珅來說,在乾隆手下做事,完全可以說的是隻手遮天,只是他沒有想到,某一天會敗在一個愣頭青之手,偷雞不成蝕把米,賠個底朝天!事情緣由是什麼呢?聽我道來!



某一天,愛好遊玩的乾隆帝突發興致,要出宮溜達溜達!可沒曾想,沒走多遠,就被前面一條破爛不堪的小路破壞了雅緻,轉瞬之間就憤怒了,自己的行宮竟然破破爛爛的,成何體統,把管事的太監叫過來大罵了一通!無辜的太監莫名躺槍,那叫一個委屈,恰巧這時和珅過來了,太監便拉住和珅,讓和珅遲些再面聖,以免也撞槍口上!

結果,和珅問清楚緣由,反而兩眼放光,像是看到了一條發財之路,把太監打發走,獨自去找乾隆!一見乾隆,就說萬歲不用憂愁,交給奴才處理,保證最快速度把此路修葺,只不過大約需要十萬兩!對於錢財無概念的乾隆一聽,大筆一揮撥付了十萬兩,把此事託付給了和珅!



僅僅過去了一個月,和珅向乾隆報喜,說是路已經修葺完畢,請聖上驗收!乾隆攜眾臣一同前去觀摩,只見道路煥然一新,比其它道路更甚一籌!乾隆甚是開心,把和珅誇了一頓,眾臣都在旁邊附和,這時,只有一位大臣沉默不語!他是誰呢?劉墉!

劉墉知道,這就是一個豆腐渣工程,他亦知道,除了乾隆,其他人也都看出來了!其他人都裝糊塗,劉墉卻是做不到,他看不慣的就是和珅這種大貪官、大蛀蟲!劉墉思來想去,有了一個妙計!

次日上朝,劉墉堂而皇之地反穿朝服站在那裡!乾隆一臉懵逼,詢問劉墉這是怎麼回事!與劉墉不對付的和珅,難得抓住機會,急忙站出來落盡下井,說是劉墉無視王法,藐視陛下,請皇上治罪!這時劉墉出來說話了,““臣只是反穿朝服,改正過來即可,並無衝撞聖上的意思!可是修葺道路,只是翻新一下,僅僅花費幾百兩卻敢索要十萬兩,這就是欺君之罪了!”乾隆一聽,瞬間明白了什麼意思,便把目光投向了和珅!和珅自知事情敗露,趕緊跪下求饒認錯!



事情到此本應告一段落,這可是欺君之罪,理應砍頭,可誰讓和珅是乾隆的第一寵臣呢,乾隆怎麼捨得讓和珅死呢!乾隆命令和珅把貪汙的銀兩全部奉還,並自己出錢把道路重新修葺一遍,倘若再糊弄,直接處死!嚇趴下了的和珅哪敢在弄虛作假,就這樣,吐血的和珅倒貼了十萬兩,真是大快人心!


小結:和珅作為一代貪官,可以說是歷史上無人出其左右,可惜最終也落了個家破人亡的結局,悲哉悲哉!只能說,君子愛財,要取之有道。人在做天在看,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所以,千萬不要昧良心做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