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家攻蜀,与蜀国伐魏,策略上有可比性吗?为什么蜀国北伐不成?

大马哈鱼12


诸葛亮之所以北伐失败,总结最重要的三点原因:其一,国力差距,曹魏地处北方,农业发达,军民身体素质好。其二,北伐路途遥远,蜀军粮草不济。其三,诸葛亮手下人才不济。

刘备逝世于白帝城后,丞相诸葛亮受托孤重任辅佐后主刘禅。经过一番休养生息,蜀国国力逐渐恢复,诸葛亮说服吴国孙权,吴蜀结盟为他北伐中原做准备。 诸葛亮北伐一是为了完成先帝遗愿,二是为了先发制人,曹魏日益强大,蜀国不能坐以待毙。但北伐的结局并没有取得成功,诸葛亮也没等到北伐结束,陨落五丈原。

北伐失败我们总结了几点最主要的原因:一是国力,刘备死前在与吴国的交战中把诸葛亮积攒的家底都打光了,丞相费心费力平定了南蛮,储备了北伐的物资,但这个过程中曹魏却是凭借自己广阔的北方领土,大力发展农业国力日渐昌盛。

二是,蜀国北伐路途遥远,且蜀道难行运送粮草困难,没有军粮补给,诸葛亮只能退军。

三是蜀国在关羽、张飞等人死后,人才不济。诸葛亮提拔的马谡失守街亭,搭档李严在后方撺掇后主刘禅让他退兵。

本来北伐已经步履维艰,身边没有能帮忙的,还尽是些拖后腿的人,最后诸葛亮心力交瘁死于五丈原,接任的姜维也没能力挽狂澜,北伐以失败告终。


葡运算元


司马攻蜀和蜀伐魏策略上是否有可比性?为何蜀国北伐不成功?

第一个问题,司马攻蜀和蜀伐魏策略上是否有可比性?

首先,司马攻蜀是发生在263年8月,此时已是三足鼎立的后期,三方力量已发生消长变化而趋于崩溃。蜀汉自诸葛丞相死后,其指定的接班人蒋琬董允前后病逝,接着费祎遇刺,姜维掌握大权,不断向北用兵,国力严重消耗,民心不稳。加上后主刘禅宠信的宦官黄皓窃弄机柄,朝政日非。262年候和之战,姜维大败,内部势力欲罢免姜维取而代之,姜维为避祸灾,沓中屯田,各方势力角逐,朝局不稳。再看魏国,魏国自高平陵事变后,司马懿独揽大权,一方面大力清除曹氏势力,笼络士族,一边招揽人才,一边推广屯田等发展国力,此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军力强盛。262年,司马昭分析天下局势后,制定了“先取蜀再灭吴”的统一天下战略方针。263年8月,十八万魏军分三路南下灭蜀。从司马伐蜀制定战略意图来看,司马伐蜀三路大军出击,两路偏师围困蜀国主力姜维军,主力剑指成都,是站在直接灭亡蜀国的高度而制定的全局策略,主帅奉行全面的进攻策略,纵然冒险,旨在拿下成都,是一场灭国战争。而蜀汉自诸葛亮多次北伐意图占领雍凉缓图中原,到姜维屡次率万余蜀军攻魏,意图占领凉州缓图关中进图中原,都是介于政治考量,明知不可为而不得不为,故统军主帅奉行保守的进攻策略,能战便战,不能战便退,争得一州一域便是目标,发动的是一场局部战争。一场大国对小国的全面灭国战争和一场小国对大国的局部夺地战争,战争策略上显然是没有可比性的。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蜀国北伐不成?

从古至今,战争拼的不只是军人勇武,将帅谋略,更拼的是国家实力。魏国地处中原,人口稠密,领土是蜀国近四倍,多为平原,经济发达,人才众多。反观蜀国,偏居一隅,人口基数不足,疆域面积约106万平方公里,大多山地,行军不便,后勤不济,再加上层内斗致朝局不稳,好战致民困兵疲,纵然一战得力,也伤不了曹魏根本。从地理区位来说,魏国分西部雍凉区域,北部袁绍旧地,中部曹魏起家旧地。这三地和蜀汉相比,相当于三个国家,皆被曹魏治理的不错,等同于三国铁盟。纵然没有马谡误失街亭,诸葛亮第一次进攻就夺得雍凉,然而初得雍凉,民心未稳,大军补给还要从属地运来。此时曹魏三个蜀地算失了半个,还有两个半在手中。而蜀汉得了半个雍凉,也就一个半蜀地。一旦曹魏派国内大军再战,不一定守得住,一旦被断了粮道,有可能被困死。除非在夺得雍凉之地时,遇到魏军主帅犯浑,魏军被大量歼灭,自身损失不大,再与东吴默契配合,互相掩护,让曹魏短时间不敢派军夺回,给蜀汉赢得同化雍凉民心的机会。但哪有这么多好事呢?先不说蜀军能不能大量歼灭魏军,而保证自身损失不大。单回想当年刘备得了汉中,东吴就坐不住吞了荆州。现在得了那么大块蛋糕,东吴不反过来进攻蜀地也就罢了,还能一起进攻曹魏?估计也是坐上观虎斗,谁赢就凑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