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陽郭家溝竹馬

壽陽郭家溝竹馬


壽陽竹馬流傳於壽陽縣“武術之鄉”平頭鎮郭家溝村一帶,它起源於明清,集高蹺、竹馬、武打於一身,最初用於祈雨,與愛社同屬祭祀性舞蹈。一般用竹皮或者竹蔑紮起骨架,外面用紙裱糊,再經彩繪製作而成。竹馬分為前後兩半,繫於表演者的腰部,使表演者如騎馬狀。表演時,演員面部化戲妝,身著五彩戲服,腳踩半截高蹺,腰挎竹製馬架,在鼓、鑼、鑔等樂器或急促或舒緩的伴奏下,馬蹄鏗鏘,鈴鐺作響,馬鞭飛旋,你來我往。

壽陽竹馬起初表現的是關公和周倉的打鬥場面,後加入 《三英戰呂布》《斬顏良》《虎牢關》等三國戲,竹馬錶演的角色大多為武將。清代以後,受地方戲曲影響,竹馬人物逐漸向戲劇化轉變。壽陽民間現存的竹馬演出劇本有《唐朝八大將》《幽州降香》等,演唱曲調有《山坡羊》《馬腔》等,近似山歌調,半說半唱,以說為主。

壽陽竹馬的獨特之處在於,既有高蹺的魁偉高大,又有竹馬的彩飾造型,所以又稱壽陽大竹馬,不僅有人們熟知的戲劇人物故事內容,也有刀槍劍戟激烈拼殺的表演形式。演員通過步伐和隊列的變換,用“上坡前傾”“下坡後座”“馬失前蹄”等高難度動作表現歷史人物和故事。每到正月十五,壽陽群眾都會走上街頭,看“萬馬奔騰”在人河中穿行而過,喜慶豐年。

1990年起,縣文化館輔導人員對壽陽大竹馬進行挖掘整理,組織排練。2004年—2010年,縣、鄉、村共投資60餘萬元,購置服裝道具,對外演出並獲獎。

2009年4月,壽陽竹馬被列為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