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好书第一期」看透人生意义的四本书,你竟然还没读

1.《麦田里的守望者》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创作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51年。塞林格将故事的起止局限于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考尔菲德从离开学校到纽约游荡的三天时间内,并借鉴了意识流天马行空的写作方法,充分探索了一个十几岁少年的内心世界。

我只知道我很想念我所谈到的每一个人。甚至老斯特拉德莱塔和阿克莱,比方说。我觉得我甚至也想念那个混帐毛里斯哩。说来好笑。你千万别跟任何人谈任何事情。你只要一谈起,就会想念起每一个人来。

「一本好书第一期」看透人生意义的四本书,你竟然还没读

这本书虽然篇幅不长,但是对于世界青年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小说刚开始是写给陈年人的,但是没想到却意外受到青少年的追捧,可能因为书中给我们描绘出了青少年时期的各种烦恼和无奈。

2.《唐·吉诃德》

(又译作《堂吉诃德》《堂·吉诃德》等)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于1605年和1615年分两部分岀版的长篇反骑士小说。

故事发生时,骑士早已绝迹一个多世纪,但主角阿隆索·吉哈诺(唐·吉诃德原名)却因为沉迷于骑士小说,时常幻想自己是个中世纪骑士,进而自封为“唐·吉诃德·德·拉曼恰”(德·拉曼恰地区的守护者),拉着邻居桑丘·潘沙做自己的仆人,“行侠仗义”、游走天下,作出了种种与时代相悖、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径,结果四处碰壁。但最终从梦幻中苏醒过来。回到家乡后死去。

文学评论家称《唐·吉诃德》是西方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

「一本好书第一期」看透人生意义的四本书,你竟然还没读


3.《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创作的散文集。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记录,描绘了他两年多时间里的所见、所闻和所思。这本书描绘了梭罗崇尚朴素生活,热爱大自然,这本书便是其生活的写照,在书中,我们总是可以读到一些闪烁着哲学思想的睿智火花。

「一本好书第一期」看透人生意义的四本书,你竟然还没读


4.《在路上》

《在路上》(On the Road)是美国“垮掉的一代”作家杰克·凯鲁亚克创作于1957年的长篇小说。

这部小说绝大部分是自传性的,结构松散,断断续续,描写一群年轻人荒诞不经的生活经历,反映了战后美国青年的精神空虚和浑浑噩噩的状态,被公认为60年代嬉皮士运动和垮掉的一代的经典之作。

除了无可奈何地走向衰老,没有人知道前面将会发生什么,没有人,我想念狄恩·莫里亚蒂,我甚至想念我们从未找到的老狄恩·莫里亚蒂。我想念狄恩·莫里亚蒂。

「一本好书第一期」看透人生意义的四本书,你竟然还没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