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企的领导对一线吃苦拼命的员工不闻不问,最起码的慰问都没有,还有必要待下去吗?

用户9436922602862


劳动力供需关系的问题!有些岗位去了张三又来李四,谁来都能干。而有些岗位走了王五赵六干不好……


渴望的幸福


你让我想起我的儿子,我儿子一岁半,属于懵懵懂懂的年纪,我最喜欢的就是帮他把水果的皮剥掉,喂他吃水果,但前提是让他把果皮扔到垃圾桶。他听得懂我的话,每次都照做,但他有一个特点,就是把果皮扔到垃圾桶之后,需要我边鼓掌边夸他能干,否则他就会拿出来丢到一边。

你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明明是自己该做的事,却需要别人给你奖励,否则就闹情绪,撂摊子不干

你的这种想法很幼稚啊,不管是什么岗位,既然你做了,那就是你的工作,不管领导问不问,你都应该做好,做到位。就和我让我儿子扔果皮一样,东西是你吃的,产生的垃圾都应该是你处理,这有什么问题吗?

何况老板没给够你钱吗?如果没给够你钱,你离开倒是情有可原,如果是因为领导没来慰问你,没有及时给你“鼓掌”,你心理没有得到肯定而离开,那这就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现。

很多人虽然年龄成年了,但心理真的和小孩子一样。动不动把离职挂嘴边,说句扎心的话:你去哪里都是干,这里做得不开心大可以离职。老板也一样啊,离开你公司一样能运营,你走了一堆人等着进来,并不缺你这一个。

作为混迹职场十多年也算是公司一个管理的“新人”给你一点建议。

1、职场只不过是利益交换。你帮老板赚钱,老板给你工资,并不存在老板还要时不时的给你加油打气,你做不下去大可以走。

2、成年人应该要独立。能提出这种问题,和一个“妈宝”一样,给我的感觉就是还没脱离父母的怀抱,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得到别人的肯定,否则就要生气。

3、不要动不动就想着离职。地球缺了谁都照转,对员工如此,对公司也如此。

4、把工作做好,是每个职场人的职业道德。即使没奖励,也该把本职工作做好,这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

以上就是小明的回答,欢迎反对意见,留言讨论~


职场新人王小明


你说的很对,领导太无情,没有必要待下去了,辞职,现在就交辞职信!

当辞职信交出去的那一刹那,相信你会明白,这份工作对于你的意义:

1、一份赖以生存的工资

我们出来工作的目的,往小了说为了工资,为了养家糊口,往大了说是寻求职业发展,实现自我价值。当你交出辞职信的一刹那,你会明白,我们来这里工作的真正目的并不是要领导的慰问,而是赚到赖以生存的工资。

如果你现在不靠工资生活,靠着房租,靠着家产等足以满足自己的生活,来工作就是消磨时间的,那么没问题,如果领导对你不闻不问,一点都没有慰问,自己太心寒,那就完全没有必要待下去!

如果你和我一样,靠着这份工作养家糊口,暂时没有能力找到更好的工作,那么请以领导的思维考虑问题,领导看中的你工作的价值,支付给你的成本,这些你想要的慰问,你想要的人性化管理,可有可无!如果有,你是幸运的,碰上了好领导,如果没有,那你正常的,因为你还有这份工作,比起那些动不动就让员工卷铺盖回家的强太多。

2、持续缴纳的五险一金

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当你交出辞职信的那一刹那,第二天就没有工作了,你需要再寻找工作,这需要时间成本;这段空窗期,如果不想五险一金断交的话,你需要经济成本,自己去交。

这些现实的问题将考验你寻找下次工作的难易程度,将考验你家庭的财产是否让你有底气,将决定你交出辞职信的手缩回来还是毅然的伸出去!

3、工资以外的福利有则你幸

诚然我们在工作中需要领导的重视,需要领导的关怀,需要领导的鼓励,需要领导的肯定,总之需要领导的人性化管理。

可是,放眼望去,有几个企业领导真正的做到了人性化管理,有几个企业领导真正的懂得收买人心,让员工心甘情愿的干活,又有几个企业领导关心一线、关心底层,寥寥无几。

领导看的是价值,是你提供给公司的价值,是公司支付你的成本,是公司的利润,如果工资以外的福利,比如说慰问、关怀、肯定、激励,你享受到了,那么恭喜你,你很幸运的遇到了一般人遇不到的领导。

如果你的领导对一线的员工不闻不问,你也不用灰心,因为这是最普通不过的,作为员工,咱们要提升自己的价值,保持自己的心态,当某一天,你有能力和领导讨价还价时,这个问题就不会再问了!

届时,我们可以有底气的,一封辞职信走人!


HR杂谈


温馨提示:这个回答比较犀利。但对于大家摆正自己的职场思维,很有帮助。回答中有很多要点,大家都要注意。同时,本回答的最后一句话,尤其值得大家思考!

你好,我是职场学玩赚。过去工作创业12年的经历中,我也遇到过这样的领导和这样的员工。说实话,我觉得他们2个人,都有问题。下面做一下具体的分析。

这是典型的屁股决定脑袋。

你作为一线员工,你觉得你很累,你很吃苦拼命,你需要领导的慰问和关心。

那领导就应该来慰问和关心你?那要是领导不来慰问和关心你,那就是领导没心没肺,不体恤下属?那就是领导管理能力不好,没有领导力?

这是什么神逻辑?

不好意思,这只是你自己的一厢情愿,这只是你站在你自己的角度的意淫。

站在员工的角度,自己的努力渴望得到认可,自己的付出渴望得到点赞,这可以理解。

但领导认不认可你,给不给你点赞,这是领导的事情。这也不是领导必须要做的事情。你管不着。

我还想问你几个这样的问题:

1、公司没给你发工资吗?

我想公司肯定给你发工资了。

拿人钱财,替人干活。这不是每一个员工该做的事吗?

你做着你该做的事,你做着你份内的事,你还想怎样?

你吃苦拼命,这不是应该的吗?

难道一个员工在公司里努力工作,还变成美德不成?

这是一个员工在公司混的基本职业素养,好吗?

所以很明显,慰问员工,这并不是必须的。

这也不是法定义务。

作为员工,努力工作,这就是你应该做的

2,吃苦拼命,就一定是正面的吗?

为什么同样一个活别人轻轻松松就能搞定,你却要吃苦却要拼命呢?那说明你不行啊。

在公司里干活,光靠动体力耗时间有啥用呢?得动脑袋,是不是?得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是不是?

所以如果同样的工作别人能轻松的搞定,你却要吃苦寻觅,那说明你自身的业务能力思维不行,你要赶紧提上来,否则你某一天可能会被末位淘汰。

所以很明显,努力拼命不见得都是正面的。在领导眼中没准儿吃苦拼命是你无能的表现呢?

你那么无能,你还指望领导来慰问你,来给你点赞??

那对那些优秀的员工,是不是不公平呢?

如果公司里都去鼓励这种吃苦拼命的作风,那是不是大家都不用考虑工作的效率和结果了,我只要努力就行了。

在公司里混,是不认苦劳的,只认功劳。

只要你能把公司想要的结果拿回来,管你是吃苦拼命也好,还是轻轻松松,两三下也好。都行,只要你们能把公司想要的结果拿回来,你们都会得到点赞。

但如果拿不回想要的结果来,你即便是吃苦拼命,老板铁定不稀罕。

3,管理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巧

按照正常情况下属拼命工作,作为聪明的上司,的确应该给予点赞给予支持,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激励。

但也有一些奇葩呀。

比如你老大就是不会搞这些。那你能拿他咋办?

比如公司的老板就是不喜欢努力拼命的这种文化。在他眼里结果第一,功劳第一。努力拼命和苦劳都到一边去。

那你还想怎么怪人家?人家也没做错什么。

所以说管理和领导是一门技巧。也是一门艺术。技巧就需要掌握,艺术就意味着每个人的风格不一样。

所以你看中国有很多的企业家,有的企业家特别喜欢和员工打成一片,有的呢不喜欢。有的特别喜欢提倡员工努力工作。有的公司特别提倡结果第一。

所以你不能说老板没有慰问你,就是对你忽视了,就是对你不公正不公平。这和老板的运营管理风格也有很大关系。

4,你不想干,可以闪人

你要是觉得你努力工作了,没有得到公正的待遇。那你可以走人。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这个公司不欣赏你这种作风,那你就去找一个欣赏你的这种作风的公司,不就行了吗?

何必自己郁郁寡欢,一个人生闷气呢。多不划算。因为你再怎么生气,你的上司和老板都不会知道。

把自己的主观想法强加在别人身上。总觉得自己努力了,老板就应该关心,应该体恤,应该鼓励。

这样对吗?

总觉得自己努力了,老板应该有温柔的一面,温情的一面有人文关怀。老板要是没做到,那就是黑心、没心没肺。

这样对吗?

所以你发现:

在公司里,很多事情你不要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想。

你要学会切一下角度,站在不同的角色上去看,你才能看得比较客观比较公平,比较公允。

这其实就是我这个回答最重要想跟你分享的一点。

最后总结一下:结果第一

慰问员工,这并不是老板的法定义务。

在公司里干活要讲究方法和技巧,要动脑袋干活。

吃苦拼命,不值得鼓励。

公司要大大奖赏的是功劳,而不是苦劳。

公司要鼓励的不是奋斗文化,而是结果文化。

那对于一个员工来讲,就意味着你要动脑袋干事情,不要只是拼你的时间和体力,你要把结果拿回来。

最后我还想说一句:别一直做个小基层,要懂老板的逻辑

你为什么一直在一个小基层呢?

如果你是一个经理,你觉得老板会不会关心一下你,慰问一下你呢?

肯定会,对吧。

你本来就很弱小,你蜷缩在一个小基层。老板怎么可能看得到你呢?

老板心中怎么会有基层呢?老板心中只有中高层管理者。

老板的任务是把中高层管理者用好,借中高层管理者来管理你们这些基层。

你明不明白老板的逻辑啊?

所以不要在屁股决定脑袋。试着把你的屁股换在不同的位置上,坐一坐,再来看看这些事情。你会发现原来又是一回事了。

不要一直混在基层啊,想让自己的努力价值倍增,那就往上爬!


我是职场学玩赚的老王。工作创业干了12年。算是标准的职场大佬。


职场学玩赚


确实没有待下去的必要了,不要犹豫,赶紧走!

有你这样想法的员工,老板要气的笑出声来。我替你的领导对你发出灵魂三问:给你发工资没?你干的是本职工作么?你是去抗洪救灾了吗?

作为一个员工,对自己的定位和认知,以及工作上的认知,如此幼稚,实在是罕见。

01

慰问是人情,不是本分。

你在一线吃苦拼命的干活,是你自愿吗?当然不是,是因为以你自己的本领,摆脱不了在一线吃苦拼命的困境,否则,以领导不慰问就考虑走人的你,怎么待到现在呢?

慰问,是领导的心意,心意这种事,无论到还是不到,与你的工作是没有任何实际联系的,你的工作,需要慰问才能开展吗?

你的行为,跟那些身体矫健,上了车却要强迫别人让位的“坏老人”有什么区别呢?

02

给自己正确定位。

领导的职责,是管理好员工,将公司运营好。当然,如果有时间,条件允许,最好是能对一线劳苦员工做一些慰问工作,但这不是领导的职责。

作为一个员工,要做的是兢兢业业工作,对得起自己那份工资,单位给足了你薪水,那么单位对你就已经没有亏欠了,为什么还专门有领导要去慰问你呢?

在其位谋其政,在一线岗位,就想着如何干好工作,如何提升自己,想办法寻求进步,老想着领导给你慰问,不慰问就辞职,着实不能理解这种思维方式。

总结来说,如果你有这种思维,不要犹豫,赶紧走人。因为你的心思根本不在工作上,也不在自我提升上,可千万不要浪费人家老板的钱呐。


公门爬山虎


有没有必要待下去,主要取决于你自己的想法。但我建议你,如果这个企业给你的工资还可以的话,最好不要辞职。


企业老板关注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

这就是功劳与苦劳的关系。有的人平时拼命干活,工作也很辛苦,但工作效果并不佳,出来的成果还不如一般人。

企业老板尤其是私企老板,看重的是你能为企业带来什么价值,能创造多少财富?而对过程往往并不是很在意。只有在有结果的时候,才会关注一下过程。如果没有好的结果,过程对于他们来说,没有太大的意义。


企业应该给予员工多一些人文关怀,以调动积极性。

在注重工作结果的同时,聪明的老板会从调动员工积极性出发,给予员工更多的关心。比如夏季高温慰问、员工困难帮扶、一线员工福利等等,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企业贡献更多的力量。


是否辞职要全面考量,不要赌一时之气。

从你所说的情况看,老板确实做的有点过分,但并不违反相关规定。

你不能因为因为老板缺乏对员工的关爱,就负气辞职,而是要全面考量一下企业以及自身的情况,慎重决定。

如果这个企业给你的工资收入还不错的话,比你如果走了后去的企业要高,那么建议你不要辞职。或者你的自身条件一般,辞职后再去找工作不一定能一时找到,或即使找到也不一定能有满意的工作,也建议你不要轻举妄动。毕竟现在找工作不容易,过了这村没了那店。

人在职场,赌气不能当饭吃。还是综合考虑自己的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因素,然后再慎重做出决定。


以上,是我给你的分析和解答,供你参考。


星雨如风


这也是很普遍的现象,私企领导对于一线吃苦拼命的员工不理睬,对于那些没怎么做事只会阿谀奉承的人或者说对于那些管理层的人反而经常召集起来开会。这个在很多小企业都是存在的,如果因为这点你会觉得待不下去了,那也是太过于冲动了。


在职场上,不单纯要会干活,还要会表现自己

只是埋头苦干,在公司里是很难被重用的,只有当你的工作关系到整个项目的进展,你做的好坏都会影响项目的进度。这时候你所作的工作才会被重视起来。只是单纯付出,不懂得用数据或者其他报告的形式来表现自己,你的所属领导也很难知道你到底做了多少事情,效率有多高。


领导的关注点在哪里

像你说的这种情况,这家公司的领导也是属于对于员工比较少关怀的,但这非常重要吗?只要老板薪资给够了就行了,要那点关怀做什么呢?领导更多关注的是整个公司的业绩,资金的运转,管理层的决策等。对于一线员工,有关怀说明这领导还挺不错,没有关怀也不能埋怨什么。


不平衡的心态会影响你的工作状态

不平衡的心理其实很多员工的身上都有。比如:


凭什么给我这么多的工作?

他是关系户,就了不起吗?整天什么都不用做,还有那么高的薪资。

我做的那么多,领导都没看见。。。。。


现实的很多情况我们改变了,最后还是需要改变自己的想法,调整自己的心态。领导没看见不足以成为你辞职的理由。而且你还要反过来问问自己:“为什么自己会那么在意领导的无视,是你原先就对这个领导有意见,还是你做了很多,就是渴望被看见?"



小媛笔记


尊敬的题主,看了你问的问题,我劝你还是早点离开这家公司吧。不是因为这家公司的领导不好,而是因为你要不要在一家公司工作下去的动力来自于别人的“慰问”、来自于别人给你“喂奶”。你应该立即马上离开这家公司,去寻找一家公司,找一家能够在你吃苦拼命的时候给你“慰问”的公司,只是要看你是否有本事能找到这样的公司,我也相信有这样的公司存在。

一、现在是价值交换的社会

人与人之间最纯净的关系,就是价值交换。尤其是在当今社会的职场上,更讲究价值交换,更尤其一个人和公司之间的关系,更是一种价值交换。职场人用自己的知识、技能、智慧,换得公司给的报酬。职场人用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智慧创造的价值越高,换得的报酬则越高。尤其在私企这样以业绩为生存基础的公司更是如此。如果有些公司提供了领导的“慰问”,要么就是为了稳定军心,要么就是为了用更少的报酬换取你更多的价值,用通行的话说叫“黄鼠狼给鸡拜年”。我从未相信过那些“慰问”是真实的、发自内心的,既然如此,为何要让公司假意“慰问”?我倒更愿意,公司领导把一线员工的“吃苦拼命”,换成更多的报酬付给一线员工,这样来得更实在,对于正在支付“房贷”、“车贷”的员工来说,更是一种“雪中送炭”。这也是价值交换的一部分。

二、“慰问”的本质

什么是慰问?新华字典中对“慰问”一词的解释是“安慰问候”;给出的英语解释是“to show sympathy by making inquiries”,即通过询问表达同情。按照这样的解释,题主是想让领导对一线员工“吃苦拼命”表达同情?

说实话,期盼能够被“慰问”的人,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讲,叫“有着一颗玻璃心”的人。尤其在民企这样追求业绩、追求利润、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组织中,“慰问”一词显得有些唐突。国企里,经常会有领导去一线“慰问”员工,不过都“太假”了。真心的慰问一定来自于你的家人和朋友,那是真的,出自情感的。私企里,如果有“慰问”,一定是因为私企不想把一线员工的“吃苦拼命”转换成物资酬劳,而使用的“一计”,你叫它“笑里藏刀”也好,叫它“欲擒故纵”也好,还是“李代桃僵”也好,反正“慰问”一定是为了“讨便宜”,否则怎么交“价值交换”呢。

四五十年前的“慰问”与今日的“慰问”已不可同日而语。

三、有些公司为什么要“慰问”

在“第二”中涉猎了一些“慰问”的原因。不过,有些公司的“慰问”有着更深一层的含义:留住人、增加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建设“人文关怀”的工作氛围。但这一切,都不是“空虚来风”。从“价值交换”的法则来看,企业的“慰问”无非就是为了降低自己人员流失的成本,提升“工作效率”。遗憾的是,我们极少能看到真正意义上的慰问:毫无目的性,仅仅是因为爱和情感。所以,这种纯粹的“慰问”太珍贵了,以至于我们无法在“价值交换”之外看到它。

不过,无需对此有任何担忧。本来,现在已经不讲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了。那些所谓的“慰问”,如果能换来一线员工“十天半个月”的带薪年假,才会更像“慰问”。但,或许这样的慰问只能在“梦中出现”。

四、还是自我“慰问”更实在

请原谅在回答问题的开端说的那些话。我只是想让题主:放弃幻想,面对现实,这样对自己的“打击”会小一些。期待越高,伤害越深。现在的社会,不要再在私企里期待“真情的慰问”。但我倒建议,一线的员工能够在工余时间,读书、与家人快乐地团聚,仰或自己给自己做一顿饭,慰劳一下自己。这倒是不失真情的慰问。踏踏实实让自己能够积累“慰问他人”的资格和资本,倒是一个实在的、可实现的愿望。

离职嘛,我看就算了。哪里会有那么多的慰问呢?

劝君多为自己的尊严而辛苦拼命,而不是为获得别人的同情和安慰而辛苦拼命。


耕然夫


先上结论,烈焰童子观点:私企领导对一线吃苦拼命的员工不闻不问,这是最正常不过的。这样说可能您一时难以接受。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拥有成熟管理思维的老板、企业家就是这样看待问题的。老板只会关心中层领导干部,这些人是他的将领,是他的班子和组织机构。而一线干活的员工,再优秀也只能充当个组长,所以如果您不转换思维,努力晋升到管理层,即使换了一家单位,只要老板不发昏,您受到的必然还是这样的待遇。


下面我展开来谈谈,你就更清楚了。


1.管理者角度,领导班子是重中之重


要想做好一家企业,联想创始人柳传志曾说过,只要做三件事: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而搭班子是首要做的事情,就是招管理人才,组建管理团队,然后和管理团队一起定下企业发展的战略,通过管理团队,带领队伍,将战略落地,逐步实现计划。


讲到这里,看官们应该能看的明白。企业家是重视管理队伍的。而作为一线普通员工的位置在哪里?是第三步:被带的这个队伍。


注意用两个关键词:被带的、队伍。这两个关键词既说明了普通员工的地位:被带的,处于被动地位;又说明普通员工在老板眼里根本就是没有个性化的,就像黑压压的人群,只不过是一堆人,一堆人你会注意到谁?


所以你在这个队伍里根本就没有话语权,而拥有话语权的是企业主和他的领导班子。


2.管理者角度,普通员工就是干活的


我们要拥有“同理心”,就是常说的交换身份思考问题。如果你是老板,企业家,你是根本无暇顾及到普通员工的想法的。华为的老板任正非曾经说过:要砍掉基层员工的脑袋。针对的就是你这种思维。为什么要砍掉基层员工的脑袋?因为在企业家眼里,普通员工就是招来干活儿的,注意用词:干活儿的。


而你就是这么被定位的。所以普通员工不配拥有想法,只要听命干活。想法太多,天天战略挂嘴边,要给领导上课讲讲管理、提提意见的,可是早晚都是会被杀掉的。你有点危险啊,这不是伙辞东,很有可能发展成东辞伙。伙是伙计,干活的;东是东家,老板。


另外,众所周知,一线员工是最苦的,上面的领导动动嘴皮子,下面的员工就要一顿猛干。为什么?因为你没有支配别人的权力,只有听命被支配被领导干活的义务,企业和组织并没有赋予你管理的身份。你的唯一身份就是被管理。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只要核心管理层不动,底下员工随便走,没有任何影响。所以,这件事对你不公,也是对千千万万的普通员工不公。

可我们都是成年人了,成年人的世界不讲公平,只讲利益。符合利益的就是王道。


3.管理者角度,就是用领导班子管理干活的普通员工


前面我提到过,企业成功法则就是做对三件事: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


到了实施层面,就是干。那怎么干?就是让管理层带着普通员工干活,由管理层下达指令,普通员工干就行了。所以普通员工只要按照管理层的授意把活儿干了就好。


然后升职加薪都是你的管理者,我们称之为领导;而你啥也没有。考核管理者的是业绩,因为背负业绩所以有提成奖金;而考核你的就是活儿干好没干好,干好了给点辛苦费,几瓶水。


您现在觉得受到不公待遇,而老板思维,或者说商人思维的人就是这样思考问题的,你是扭转不了的。现在来看看,换个单位能解决问题么?对不起,不能;那我们就没有机会了么?答案是有;那我们该如何破局?且往下看。


1.晋升到管理岗,鲤鱼跳龙门


中国人的典型思想,就是“患寡不患均”。大白话解释一下,就是凭啥只有他有,我没有,大家都没有,我也要有。大家都喜欢特权,但当自己没有的时候就怪这个机制不公平,有朝一日“得道升仙”,有了特权,又会觉得只配自己有特权,就该单独享受。你说这个心理怪不怪,扭不扭曲?


所以,你想要关注,想要被慰问,你就应该多花点时间琢磨琢磨怎么升管理,凭你在一线扎实的业务能力,是有机会晋升的。具体怎么操作我就不过多赘述了,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关注我,看我每天的输出来提升你自己。因为我每天都在写这样的内容,和大家分享知识:怎么升职加薪,怎么做职场管理,帝王御人之术,情商操练。


2.想被领导关怀,就要凭实力


地上有钱,你也要弯腰捡起来,对不?所以想要被领导关怀,你至少也要凭能力、实力、情商,被领导发现,领导才能信任你、重用你、提拔你,当领导弯腰发现你了,你的机会就来了,你的“特权”时代就开始了。


总结:你抱怨命运对你的不公,抱怨公司不关注你,你想换一家公司,梦想着企业家就会重用你这个一线员工。这个思维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是:不管在哪家单位,你都要凭自己的努力和实力,再加上高情商,晋升到管理队伍中去,只有这样,你才能得到你想要的所有“特权”,否则不管你换到哪里去,只要是理念正确脑子没毛病的企业家,都只会关注他的领导班子,而非你这个员工。即使偶尔做做慰问,那也只是做做样子,忽悠一下罢了。你的问题问的很好,而我带给你的是思维的扭转,认知的提升,只要你悟性高,你很快就可以鱼跃龙门。


恭喜你,有问题不可怕,找到解决之道就好。祝你事业增增日上!



人海茫茫,能被各位看到是我的福气。@烈焰童子 在职场已奋斗15年,目前为科技公司常务副总,高管。喜欢分享职场管理经验、升职加薪技巧、职场情商锻炼等内容。每日持续更新,能帮助您打开思维,重建职场定位,为您的职场之路带来些许帮助,感兴趣请关注我。

烈焰童子


首先你要搞清楚,你来工作的目的是什么?

其实,这跟是否私企没本质关系,如果你认为私企领导不能满足你,你可以还换一个地方。你会发现其它类型企业也差不多。

如果你的工作,目标很纯粹,就是为了做好工作,提高自己的能力,获得成长,增加收入,私企领导是否,对自己吃苦拼命进行慰问,根本就无所谓,各得其所就好了!

老板也很忙,老板压力更大,就像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除了防控投资,推迟一个月不能开工,还要照常开工资,收入利润都没1粒米进账,要考虑企业怎么活下来,也要照顾员工,将心比心,老板也是需要关心的,也是需要慰问的。

所以你自己的目标目的才是最重要的。

作为一线员工如何建立自己的合理目标呢?

第一,认同企业价值观。

第二,梳理和熟悉自己岗位目标和价值。

第三,梳理岗位目标实现需要的核心能力要素。

第四,自己掌握的专业能力列清单。

第五,找出自己核心能力与岗位要求差异。

第六,建立合理自我提升目标和目标达成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