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掉孩子動不動就生氣的毛病呢?

甜寶愛學習


提到“生氣”這個詞,就會讓許多人皺眉,巴不得自己的孩子成天笑眯眯的,討人喜歡。其實,生氣只是人們正常的情緒之一。它是一種有益於身心健康的情緒表達方式。我們要教給孩子的,並不是“不可以生氣”。,而是如何好“好好的生氣”。

首先,我們要接受孩子有生氣的權利。

每當孩子生氣時,我們做父母的往往特別焦慮,通常反應是“不準生氣”,“你怎麼這麼愛生氣”,恨不得立刻能讓孩子化怒氣為快樂,馬上笑逐顏開。其實孩子生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兒,大家想想,我們大人都會常常不自覺的生氣,何況是孩子呢?我們憑什麼去剝奪孩子生氣的權利呢?

其實,生氣是孩子長大的一種證明。因為長大了,他才懂得在面對不利於自己的情況時,用生氣表達他不滿的情緒。如果我們能把孩子生氣的情緒處理得當,也就等於讓他學會了如何適當地表達自己的不滿,替自己爭取合理的權益。



其次,當孩子生氣時,家長要穩定孩子的情緒,一起找出生氣的原因。

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絕不會無緣無故的發脾氣,如果能找出讓自己生氣的原因,以後有類似情況發生時,就會知道怎麼樣避免,這樣的生氣才有意義。

當孩子處於盛怒時,任何語言都會失去意義,我們要做的是給孩子一個緊緊地擁抱,讓他在溫暖的懷抱裡,盡情的哭喊,盡情地訴說委屈。等孩子哭鬧夠了,她的情緒也就平穩了,這時再用柔和的語言,引導孩子回頭思考生氣的原因。讓他說出自己受到了哪些傷害,實際需求是什麼。再告訴她,以後遇到這樣的事應該怎樣處理,既不用生氣,也能把問題解決得很好。

如果孩子為了父母無法滿足自己的要求而生氣,我們就要溫柔堅定地告訴孩子至自己的立場。如:“我們說好只玩半個小時遊戲,現在時間到了,明天再玩。”不能為了哄孩子開心就開始妥協,如果總是妥協,孩子以後面對不如意的事兒就只會生氣,父母的管教也會因為沒有原則而越來越失靈。



最後要提高孩子的挫折忍受度。

愛生氣的人,其實也可以說是挫折忍受度比較低。

所謂挫折忍受度,指的是一個人在面對挫折困難時所能忍受的程度。挫折忍受度低的人,遇到一點點不順心,不滿意的事兒,就會因為無法忍受而立刻用哭鬧或生氣的方式表達情緒。所以如果孩子提高了挫折忍受度,亂髮脾氣的概率自然也會減少。

挫折忍受度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能力。當孩子第一次面對不如意的事情時,情緒上的憤怒和抗拒,其實是再正常不過的。父母絕對不能因為怕孩子生氣而一味地妥協,一味的哄著開心。孩子因為父母的保護,在成長過程中遭遇的挫折太少,那麼等到他們離開父母,真正進入社會後,在工作上遇到困難,不但沒有解決的能力,也會因為挫折忍受度不夠,下意識的逃避問題,拒絕嘗試。

怎樣提高挫折忍受度呢?我們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和能力,給予他們剛剛好的挑戰。比如:讓孩子做適當的家務,讓他們能夠克服一些困難而做成一些有意義的事兒。這樣當孩子認識到,原來困難是可以克服的,不會的經過反覆練習就能學會,他們對挫折的忍受度自然會逐漸提高。

在孩子還小時,我們趁早培養他們挫折忍受度,讓長大後的他們,可以樂觀的生活。


微風教育


許多小學生缺乏情緒自我控制能力,他們經常會因為一些事情而大發雷霆。面對孩子們的這種情況,作為家長說先要分辨孩子發脾氣的原因,並加以正確的引導和提供幫助,提高孩子的忍耐力、控制憤怒。

1、關注孩子的憤怒,分辨孩子的情緒。有些孩子不會表達感情,傷心、失望、焦躁、鬱悶時不會表達,只能用發脾氣來表達。面對這樣的狀況,家長要認真傾聽並給予自己的理解和同情,教孩子正確的表達情緒。這時不需要大人來評判他們的行為是否正確。

2、利用說明或妥協等言語上的方式對孩子的忍耐力進行培養教育,不要用無條件的大聲責備與強迫性教育。

3、家長要以身作則。許多時候,孩子發脾氣的方式是從家長的行為方式上模仿而來的。想要孩子學會控制憤怒,家長自己就需要做到遇事心平氣和,用正確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憤怒。

4、營造祥和、寧靜的生活環境有利於孩子獲得內心的平和、安寧。

5、當孩子要發脾氣的時候,建議他暫時離開讓他生氣的環境或事情,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轉移注意力。

6、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可以讓他問自己一些問題:為什麼生氣?這件事或人值不值得發脾氣?生氣能解決問題嗎?發脾氣對我有什麼好處嗎?

7、遇到特別令人生氣的事情時,告訴孩子不妨把怒氣發洩出來。但是也要告訴孩子,發脾氣也要有限度,不能損害別人的利益,不能做出過激的行為。


宋少衛


改掉孩子生氣的毛病,我們首先要找到孩子生氣的原因,也就是為什麼要生氣。

先說說我女兒的例子吧

我女兒之前脾氣特別大,經常大吵大嚷:

一次,為了學琴,堅持自己不學,最後把琴都仍到一邊,一個小小女孩,哪裡來的那麼大的能量,當她摔琴的那一刻,我震驚了,我感覺我不能在用語言暴力控制她那。

多年的控制,讓她的情緒提前到達了頂點,任何不順她意,都可能導致爆炸,就像一個導火索,經常無法控制,無法收場。

還有一次,女兒跟別人大吵大嚷,我批評她,她不服氣,然後後,我這不都是跟你學的嗎?頓時讓我啞口無言。

自己一直關注說孩子脾氣不好,如何改掉孩子的壞脾氣,從來沒有發覺自己才是那個讓她學會發脾氣的“榜樣”,而自己卻全然不知道,真的是很可惜。

那一刻,我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我開始學習兒童心理,開始瞭解兒童教育,開始學習發展心理學,開始接觸親子關係培養。

愛生氣、發脾氣的孩子,該怎麼辦?

首先有孩子的先天氣質在,更主要的可能是有一個養育環境就是充滿了生氣、吵架和脾氣漫天飛。


不知道樓主的侄女家庭養育環境是什麼樣的,如果養育環境不利於培養孩子的好情商,那作為家長,首先要意識到問題所在,要面對自己的情緒管理問題,要學會積極下情緒管理,這裡推薦非暴力溝通,可以很好的建立家庭良好的溝通養育環境。

如果樓主侄女家庭養育環境還不錯,孩子還是經常會生氣,那麼我們要關注孩子生氣背後的感受是什麼,心理學講任何功能都是有意義的,這個生氣能給她帶來什麼好處,或是緩解什麼壓力,需要我們多多關注,關注情緒背後的感受和需要,對於接納孩子的情緒,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總結一下,第一就是要調整家庭養育環境,給孩子梳理一個好的榜樣,積極的處理自己的負性情緒;第二就是要關注孩子負性情緒背後的感受是什麼,孩子的需要是什麼,孩子的期待是什麼,針對孩子的感受、需要和期待去做工作,讓孩子感覺到被理解,自己的情緒被接納,慢慢的孩子就知道我可以換一種方式處理這個問題,不是必須要用生氣的方式。慢慢的情緒得到了釋放,相信你的侄女會越來越陽光。


心理諮詢師心雨


有讀者在後臺諮詢我說:我兒子最近動不動就發脾氣,發脾氣時特別壞,作為家長不由得說兩句,他就不讓了,摔物品,這時,作為家長我生氣了,他的脾氣就更加一等,甚至會將我的書撕的粉碎,將我的衣服泡到盆裡。今天因為他想吃韓國烤肉,我也沒說不給他買,我只是說再到一家看看,他就又發脾氣,騎車自己回去了,也不捎我,回到家一句話也不理我,我該怎麼辦呀?


看得出來,這位讀者心情激動,說的有點亂了。的確,孩子小時候家長沒有幫助孩子控制好情緒,學會處理自己的情緒,長大了,會更加不會處理自己情緒,當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滿足時就會很生氣,發脾氣,這一點在青春期的孩子之中更常見。


本來也是叛逆期到了,想自主自己的生活,卻又無法脫離父母獨立生活,這讓他們變得敏銳,暴躁,不知道發洩口在那裡,就會動不動就發脾氣。

之前也有寫過一些類似如何控制孩子情緒的文章,不過前幾天我看過一篇小故事,感覺很不錯,家長不妨照著這個小故事做一做,沒準有收穫哦。

這個故事是這樣的:

在西藏,有個叫愛地巴的人,每次他一生氣,就會跑回家去,繞著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後來,他的房子越來越大,土地越來越多,但是每次生氣,他還是要繞著房子和土地跑上三圈,哪怕累得氣喘吁吁,汗流浹背。

直到有一天,他特別老了,世界上所有事情已經不足以讓生氣了,他的孫子問他:阿公,你生氣時就要繞著房子和土地跑三圈,這是為什麼呢?

愛地巴對孫子說:

“年輕時,一和人吵架、爭論、生氣時,我就繞著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

我邊跑邊想:我的房子這麼小,土地這麼少,哪有時間和精力去跟別人生氣呢?一想到這裡,我的氣就消了,也就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工作和學習了。”

孫子又問:“阿公!成了富人後,您為什麼還要繞著房子和土地跑呢?”

愛地巴笑著說:“邊跑我就邊想啊:我房子這麼大,土地這麼多,又何必和人計較呢?一想到這裡我的氣也就消了......”

這個小故事我之前就有看到過,但是從來沒有想過給孩子講一講。

現在發現這個小故事不僅可以講給大人聽,給孩子不僅是個好的小故事,也講出了方法。

當孩子發脾氣時:

1.先冷處理

在孩子 發脾氣時,先不要急著講道理。先想想自己,已經成人了,生氣時是不是也聽不進別人的道理和勸解,可能反倒對講道理的人生氣。

當孩子和你發脾氣時,你可以先遠離是否之地;當孩子和別人發脾氣時,最好帶著孩子離開是非之地,過了一段時間後,你就會發現,孩子情緒慢慢平靜下來了。

2.講故事,梳理自己的情緒

這時候可以把這個小故事講給孩子聽啦,小孩子可能還不太懂,大孩子應該就很理解這個故事的意思啦。

講完這個故事,也可以幫孩子分析一下剛才發脾氣的原因,孩子下一步在遇到這個問題時如何處理。這時候孩子情緒穩定了,也就能夠接受你給他分析原因了。

3.發洩渠道

下一步就是如何應用這個小故事了。

愛地巴是通過跑自己的房子和土地,我們是沒什麼私宅和土地,那我們可以去公園跑跑啊,或者拿一個出氣玩具,可以找自己孩子喜歡的方式,比如有的孩子喜歡踢足球,有的孩子喜歡打羽毛球,有的孩子喜歡畫畫,告訴孩子,當你生氣了,你可以做這個最喜歡的事情,同時心裡默唸:

我的學習還沒有趕上去,我為什麼浪費精力要計較這些小事呢?

我的英語還沒學好,我為什麼要浪費精力想這些小事呢?

我的......還沒完成,我為什麼要浪費精力再這上面?這個句式可以應用在任何地方,再告訴孩子一句話:來日方長!

我會越來越優秀,當你變成了雄鷹,就不會再被麻雀侵擾和叫囂,只有讓自己奔跑起來!

這種發洩最好是一種固定的方式,比如家裡有個出氣玩具,固定形式能讓孩子記住,自己生氣時可以條件反射般想起來怎麼做。

最後,還要教會孩子,很多時候,生氣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你需要學會表達出情緒,並說出自己的觀點來,這一點父母平時就要以身作則,不要動不動就發脾氣!

jason媽咪有辦法,喜詩詞,愛旅遊,寫有溫度的文字,做靈魂有香氣的媽咪。資深文案,多平臺原創簽約作者,不傾城傾國只傾娃,育兒路上一路修行中。原創不易,請求關注點贊並轉發!

jason媽咪有辦法


孩子動不動就發生氣,這正常嗎?但是卻越來越多的孩子如此。

孩子之所以生氣😒肯定是因為有什麼要求沒達到,這時,也許父母並沒有意識到,所以認為孩子是無緣無故。

當孩子生氣時,絕大數父母都會彎下腰,“孩子,你想要啥?我給買去。”“你想幹什麼,咱去。”……無條件的滿足慾望,讓孩子覺得,生氣耍脾氣就是最有力的武器。

若孩子生氣耍脾氣,你不理他,堅持原則,孩子會以為,生氣耍脾氣沒用,久而久之,就不再動不動生氣了。

我親戚有一孩子,因是38歲才生的女兒,特別嬌寵,每到放學後家長讓她做作業,她就開始哭😭,哭的真真是驚天地泣鬼神,到學校老師收她的作業也是不要命的哭……家長每每難的也是抹眼淚。

這樣子持續了半年,實在沒法了 找到了我,我問她,“作業會嗎?”她說:“會。”我說:“會就做。”她說:“就不!”然後就又開始哭,我說:“哭就哭吧,哭完再做。”然後她就在那哭,我就在那看書,不理她。哭夠了,哭累了,也就一筆一劃的寫了起來。這樣子,堅持了不到兩週,放了學就開始寫作業,再也沒有因為寫作業哭過。因為她知道,哭,不頂用。

小孩子,都是欺人性,你弱孩子就會強。所以管理孩子要嚴格,那種看來殘忍的方式,往往最有效。

我在圈裡,感謝關注,分享教育經驗,訴說教育故事。





布衣教師


我家孩子也有動不動就發脾氣的不良習慣。為了讓他把這壞毛病改掉,我沒少下功夫。然而,當我看見孩子生氣時,我自己也忍不住發火,最後,我得出這樣的結論:

一、孩子為什麼生氣?

沒有人會無緣無故地生氣,孩子也一樣。當孩子生氣時,大人先找到孩子因為什麼而生氣。

比如,我家孩子有時候早上因為遲一點起床,就對我生氣,埋怨我不早點叫他起床。本來我看孩子睡得香,不忍心叫他,孩子卻因為遲了起床就生氣。所以,我會主動告訴孩子,是我做得不對,我明天會早點叫他起床。

晚上,當孩子還不願睡覺時,我會提醒孩子明天幾點鐘叫他起來;早上,當孩子還不願起來時,我會告訴他當時是幾點鐘,他要幾點回到學校。

當我沒有因為孩子發脾氣也惱火,而是心平氣和地在適當的時候提醒孩子,我發現孩子愛發脾氣的壞毛病有所改變,這讓我開心不已。


二、孩子生氣時,大人怎麼做?

我們都是平凡人,當孩子對自己發脾氣時,很多時候我們自己因為這莫名其妙的怒火而發怒,於是乎,兩兩相互你看我不順眼,我覺得你無理取鬧。

有一次我家孩子又無故(我主觀上認為的)發脾氣時,我把孩子拉過來一把抱住,就像小時候拍著孩子的背那種抱。孩子哭著哭著就告訴我,他為什麼哭。

是啊,孩子發脾氣肯定有原因,只是大人不是孩子心裡那一條蟲,不知道孩子怎麼會那樣。所以,擁抱是最好的安慰。沒有指責,也不用不停地追問,就靜靜地擁抱著孩子當一個忠實的聽眾,這是最實在有用的方法。


三、大人的言行舉止在孩子身上被複制。

我和孩子爸三天兩頭總會有小吵小鬧的壞毛病,雖然大人的我們不覺得這樣有什麼不對頭。可是,在孩子看來,當他解決不了問題時,他會模仿大人的行為。所以,要想孩子把壞脾氣改掉,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大人。

大人之間的相處是和睦有愛的,孩子模仿的結果就是大人的複製。大人之間說話還沒說完一句話就怒火沖天,孩子也容易習得這樣的語氣。大人總喜歡用指責的方式埋怨別人,孩子也會用這樣的方式對待自己的行為。


怎樣才能讓孩子改掉動不動就發脾氣的壞毛病?

家庭成員之間的相處方式要改變。

家庭成員之間一舉手一投足都充滿信任、愛意、體諒,孩子也會敢於表達自己的願望,不管他的願望是美好還是不能實現的。因為他知道家人不會因為自己的請求而發脾氣,所以孩子可以放心地說出來。

對孩子要有足夠的耐心。

當孩子因為害怕而不敢表達自己的期待時,大人要有足夠的耐心等待孩子。不要因為時間緊迫就催促孩子,大人的催促就是加速孩子發脾氣的催化劑。

有時候要出門,可孩子還是磨磨唧唧不利索出門,我們要做的就是告訴孩子幾點鐘,一到點咱們就出門,當孩子心不甘情不願出門時,不用因為孩子的不滿而覺得生氣,這時候大人甚至可以說一句:“寶貝,慶幸咱們準時出發,一會兒的聚會一定也是個開心的聚會。謝謝寶貝陪我一起出門。”

記住,大人如果因為孩子拖拉而生氣就會讓出門變成火藥般的出門。


用情景模仿的方式教孩子如何排解不滿的情緒。

孩子總愛發脾氣,我們也可以用情境模仿,讓孩子知道生氣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比如,我下廚時因為鍋洗不乾淨被孩子爸直接埋汰我不洗鍋就下廚,我不出聲就知道發脾氣地吵鬧。孩子爸被我一指責也大聲吵,孩子一做到不好就讓我嘮叨一整晚。誰招惹了生氣的我,誰就成了倒黴蛋。

我會問孩子,他願意成為那樣發脾氣的人嗎?發脾氣把問題解決了嗎?當別人指責時應該怎麼做?


我再用情境演示一番。

爸爸看見今天的菜有很多黑點,他會告訴媽媽那鍋飯後把鍋清洗好。不然就浪費了媽媽的好廚藝。媽媽聽見爸爸的安慰,也會樂意接受。並且把鍋沒洗乾淨是因為炒板栗時把鍋弄成黑乎乎的緣故。

情境演示完,孩子可以從中知道“會說話”就可以少讓人生氣。

還可以用情境演示,在自己生氣時可以畫畫、唱歌、讀書、做運動來發洩情緒。


大人少生氣,孩子不知不覺就把壞毛病給去掉了。


暖心秋媽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是兩個孩子的寶媽,有人說太聽話的孩子沒出息,我們也不去研究這句話的真實性,因為最近不停的在學習親子課程,說我們要不停的給自己輸入正能量,多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多表揚和鼓勵孩子才是正確的教育方法。我試了幾天,對我家的孩子效果還是挺好了。如果孩子是任性發生氣,這個一定要管,合理引導。

孩子愛生氣,不見得是壞事。

比如那個塞翁失馬的故事,他的馬丟了,他都不覺得是壞事,他一下收到兩匹馬,他不覺得是好事,孩子的腿斷了,他不覺得是壞事。我們抱著這樣樂觀的態度處理事情,再來看孩子生氣的事,這是壞事嗎?孩子對一件事有不同意見,說明孩子有主見有想法,證明孩子在長大,我們如果把孩子當大人或者朋友看待,多認真聽孩子的想法,一起找到處理問題的最好辦法,在孩子要求合理的情況下,多尊重孩子的想法。

或者孩子生氣的時間你可以給孩子說,媽媽很高興你有不同的意見,但是你不能生氣,有問題我們一起來解決處理,如果你的想法合理,媽媽一定會尊重你的想法。這樣既能處理問題,還能引導孩子遇到問題怎麼學著處理問題。是不是兩全齊美。

與其想著改掉孩子愛生氣毛病,不如學著接受他的情緒

本來週末約了孩子去公園,可是天氣下雨,孩子就發脾氣了,因為我們本來約好了,孩子很想去公園的。首先你要對孩子說,媽媽知道你去不了公園很難過,媽媽能理解你,可是發脾氣是不能解決問題,我們商量下有沒有更好的辦法來解決,或者今天我們去遊樂場玩,公園也不會跑,我們等天氣好了一定去。接受孩子的情緒,然後轉移孩子的注意,這樣孩子就越來越講道理的。

用故事去引導孩子不生氣

前段時間我家二寶也愛發脾氣,動不動還會哭,後來我告訴他,烏鴉喝水的故事,烏鴉喝不到水,會不會生氣發脾氣,烏鴉不會,因為它遇到問題,它會想辦法解決,而且成功喝到了水。多引導孩子講一些故事,遇到問題,有不同想法,要去表達,生氣發脾氣是不能解決問題的。

我是王書霞,陽光愛學習的全職寶媽,頭條育兒作者,如有別字,多多包容。育兒是一項最了不起的工程,需要我們要不停的學習和成長。碼字不易,歡迎關注和點贊,有免費實用的親子課程,有需要的請關注私


書霞育兒說


孩子動不動就生氣,發脾氣,別說8、9歲的孩子了,就是2、3歲的孩子發起脾氣來,也是讓人生氣。

我家小寶今年3歲,今天中午在爺爺奶奶家吃完飯後,我們帶著倆寶回家午睡。小寶手中的一個玩具,因為玩具娃娃的眼睛黑色部分被她自己摳掉了,她不開心,說娃娃壞了,但是她也不說要怎麼辦,於是我說回家幫娃娃用彩筆畫上就可以了。小寶就說不,低著頭站那不走,於是我決定不理她,自己往前走,小寶就哇的一聲哭起來了,看上去哭得還很委屈。爸爸讓她不要哭了,小寶反而哭的更歡實了。因為太陽有點大,於是我走回去抱著小寶,她強扭著身子還不讓我抱,好不容易抱著小寶,她一路哭回去。到了家,我放下小寶,說:玩具娃娃是你自己弄壞的,媽媽可以陪你一起幫娃娃畫上眼睛,或者你可以說一個你自己的方法,我們一起完成。小寶還是一直哭,我就說:再說就自己到"面壁"牆站一會兒,不哭了再來找媽媽。小寶不願意去,但也慢慢停止了哭泣。過一會兒,她自己拿出彩筆,讓我和她一起給娃娃畫眼睛。

題主的侄女已經8.9歲了,已經上了小學,已經能聽懂大人的話了,所以當孩子生氣的時候,可以給孩子講講道理,瞭解孩子生氣的原因,讓孩子先把自己的不滿情緒發洩出來,然後家長再引導孩子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再趁機給孩子講講即使自己生氣,也不能影響到別人,要善於把自己的問題講出來,大家一起解決。

孩子的教育,永遠是父母最大的難題,我們做父母的要有一顆寬容的心,幫助孩子認識到不足,陪著孩子一起成長,雖然很累,很難,但也會讓自己有成就感。

你覺得呢?


【我是"成長為自己",今日頭條育兒專欄作者,希望通過身邊的故事影響你我他,讓我們在養育孩子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彎路,歡迎大家關注、點贊、轉發及評論】


海綿媽媽育兒


如果想改正一個孩子毛病,最好的做法,就是她犯毛病時,視而不見。不搭理,不評論,不安撫,不解釋。

她生氣的哭,就是在用哭引起大人的注意,想讓大人順從她的意願,不然就哭,鬧脾氣。同時也要告訴她,有些事情,可以做就是可以做,不可以做也就是不可以做,哭也沒用。你哭媽媽會心疼,但不會因為你哭,媽媽就妥協。

我家閨女三歲多,之前有一陣子,一生氣就會跟我說:“哼!我生氣了不知道麼?”然後扭頭跑一邊坐著或者趴著,小可憐似的,我看了她一眼,知道沒什麼危險,就該幹嘛幹嘛去。等她自己情緒恢復,過來時,我會蹲下來和她聊聊,她剛才生氣的原因?下次遇到類似的情況該怎麼解決處理!如今她幾乎沒有過這樣的舉動了。

七八歲懂道理了,讓她知道即便是父母,也不能無條件無原則的順從她。互相尊重,有話好好說。


妞兒媽媽


天下只有不懂事的父母,沒不懂事的孩子,這句話是最近在一本書書上看到的,剛開始覺得這句話有點太過,但是經過一段時間認真和孩子溝通玩耍學習以及觀察,我覺得這句話真的很有道理。



如何改掉小孩子亂髮脾氣的毛病,那麼我們首先要弄明白孩子為什麼會發脾氣?他發脾氣是不是有他發脾氣的理由?這種脾氣是不是亂髮的?因為只有你去了解這些事的背後的原因才能去判斷,去解決這些問題,而不是從大人的角度去評判。



有這樣一件事就發生在我和我女兒之間,我女兒今年四歲半,週六我帶她出去玩,整個過程,她玩的非常高興,回家前的時候,我又給她買了好多好吃的,還有讓她自己選擇了一個玩具。

但是在坐電梯回家的時候,看到一個小朋友有一輛滑板車,她就非得要買,而且立即馬上要去買,哭鬧的不行,怎麼哄都不管用。

回到家以後,更是鬧翻天了,爸爸不好,爸爸騙人,爸爸不愛我,當時氣的我火冒三丈,這孩子什麼時候變成這樣了?這樣下去還得了?要不是她爺爺奶奶護著,我真的要打她屁股。

這件事看起來就是孩子撒嬌,看到別人有東西她就得要,不管不顧,一點也不省心,不懂事。

一直等到孩子她媽回來,然後和孩子玩耍,然後就問她為什麼今天這麼不乖,不聽話,她說了一句話讓我非常羞愧,她說爸爸早就答應給我買滑車的,現在還沒有買,而且講的非常清楚,在哪裡和誰玩的時候,她說要什麼顏色的,記得非常清楚。

我仔細想了一下,還真有這麼回事,我立刻向她道歉,並且去給她買了一輛她要的滑車,並且給她約定,如果以後要是爸爸媽媽答應給你買什麼東西,一定要記得提醒爸爸媽媽,因為爸爸媽媽不是不愛他,也不是騙她,可能就是忘記了。

從此以後,我再也不敢隨意地去允諾孩子什麼,一旦允諾了,我就必須去實踐,去完成,如果這種要求超出我的能力範圍,從一開始我就直接拒絕。

同時我女兒也養成了一個習慣,只要我答應她的要求,我沒去完成,她不定時去提醒,然後我就去做了,不會再去選擇去吵去鬧。

因此,孩子亂髮脾氣,撒潑,哭鬧有很大程度上是因為TA說的話,TA的要求,不被重視,因此他需要轉變思路,轉變做法來表達不滿,引起重視,解決他的需求。



孩子的問題很大程度上並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家長問題,解決的關鍵不在於孩子如何如管,而是家長如何去引導。

首先,我們要重視聽取孩子的訴求並妥善處理。

不要把孩子想的那麼簡單,因為你永遠不知道那顆小腦袋裡究竟想些什麼。

遇到問題不能採取哄或騙的方式,它不能解決問題,只能讓問題積累,當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孩子對家長的信任將消耗殆盡,然後,再遇到問題,TA不會選擇心平氣和的訴求,而是採取其他手段尋求解決。

其次,我們要多花些時間陪孩子玩耍,多多與孩子溝通,做孩子的朋友而不是父母,兩者區別:前者多是陪伴引導後者多是訓斥控制。

因為只有你多陪伴多溝通,這樣才能走進孩子心中,才會理解孩子的想法訴求,才能引導孩子去解決面臨的問題,記住孩子的人生是屬於他的,我們的想法不代表是他想要的,作為父母也無權干涉或控制。

讓我們一起努力做一位懂事的父母,也讓我們的孩子更加快樂健康的快樂成長,謝謝大家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