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掉孩子动不动就生气的毛病呢?

甜宝爱学习


提到“生气”这个词,就会让许多人皱眉,巴不得自己的孩子成天笑眯眯的,讨人喜欢。其实,生气只是人们正常的情绪之一。它是一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情绪表达方式。我们要教给孩子的,并不是“不可以生气”。,而是如何好“好好的生气”。

首先,我们要接受孩子有生气的权利。

每当孩子生气时,我们做父母的往往特别焦虑,通常反应是“不准生气”,“你怎么这么爱生气”,恨不得立刻能让孩子化怒气为快乐,马上笑逐颜开。其实孩子生气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大家想想,我们大人都会常常不自觉的生气,何况是孩子呢?我们凭什么去剥夺孩子生气的权利呢?

其实,生气是孩子长大的一种证明。因为长大了,他才懂得在面对不利于自己的情况时,用生气表达他不满的情绪。如果我们能把孩子生气的情绪处理得当,也就等于让他学会了如何适当地表达自己的不满,替自己争取合理的权益。



其次,当孩子生气时,家长要稳定孩子的情绪,一起找出生气的原因。

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绝不会无缘无故的发脾气,如果能找出让自己生气的原因,以后有类似情况发生时,就会知道怎么样避免,这样的生气才有意义。

当孩子处于盛怒时,任何语言都会失去意义,我们要做的是给孩子一个紧紧地拥抱,让他在温暖的怀抱里,尽情的哭喊,尽情地诉说委屈。等孩子哭闹够了,她的情绪也就平稳了,这时再用柔和的语言,引导孩子回头思考生气的原因。让他说出自己受到了哪些伤害,实际需求是什么。再告诉她,以后遇到这样的事应该怎样处理,既不用生气,也能把问题解决得很好。

如果孩子为了父母无法满足自己的要求而生气,我们就要温柔坚定地告诉孩子至自己的立场。如:“我们说好只玩半个小时游戏,现在时间到了,明天再玩。”不能为了哄孩子开心就开始妥协,如果总是妥协,孩子以后面对不如意的事儿就只会生气,父母的管教也会因为没有原则而越来越失灵。



最后要提高孩子的挫折忍受度。

爱生气的人,其实也可以说是挫折忍受度比较低。

所谓挫折忍受度,指的是一个人在面对挫折困难时所能忍受的程度。挫折忍受度低的人,遇到一点点不顺心,不满意的事儿,就会因为无法忍受而立刻用哭闹或生气的方式表达情绪。所以如果孩子提高了挫折忍受度,乱发脾气的概率自然也会减少。

挫折忍受度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能力。当孩子第一次面对不如意的事情时,情绪上的愤怒和抗拒,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父母绝对不能因为怕孩子生气而一味地妥协,一味的哄着开心。孩子因为父母的保护,在成长过程中遭遇的挫折太少,那么等到他们离开父母,真正进入社会后,在工作上遇到困难,不但没有解决的能力,也会因为挫折忍受度不够,下意识的逃避问题,拒绝尝试。

怎样提高挫折忍受度呢?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给予他们刚刚好的挑战。比如:让孩子做适当的家务,让他们能够克服一些困难而做成一些有意义的事儿。这样当孩子认识到,原来困难是可以克服的,不会的经过反复练习就能学会,他们对挫折的忍受度自然会逐渐提高。

在孩子还小时,我们趁早培养他们挫折忍受度,让长大后的他们,可以乐观的生活。


微风教育


许多小学生缺乏情绪自我控制能力,他们经常会因为一些事情而大发雷霆。面对孩子们的这种情况,作为家长说先要分辨孩子发脾气的原因,并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提供帮助,提高孩子的忍耐力、控制愤怒。

1、关注孩子的愤怒,分辨孩子的情绪。有些孩子不会表达感情,伤心、失望、焦躁、郁闷时不会表达,只能用发脾气来表达。面对这样的状况,家长要认真倾听并给予自己的理解和同情,教孩子正确的表达情绪。这时不需要大人来评判他们的行为是否正确。

2、利用说明或妥协等言语上的方式对孩子的忍耐力进行培养教育,不要用无条件的大声责备与强迫性教育。

3、家长要以身作则。许多时候,孩子发脾气的方式是从家长的行为方式上模仿而来的。想要孩子学会控制愤怒,家长自己就需要做到遇事心平气和,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愤怒。

4、营造祥和、宁静的生活环境有利于孩子获得内心的平和、安宁。

5、当孩子要发脾气的时候,建议他暂时离开让他生气的环境或事情,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转移注意力。

6、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可以让他问自己一些问题:为什么生气?这件事或人值不值得发脾气?生气能解决问题吗?发脾气对我有什么好处吗?

7、遇到特别令人生气的事情时,告诉孩子不妨把怒气发泄出来。但是也要告诉孩子,发脾气也要有限度,不能损害别人的利益,不能做出过激的行为。


宋少卫


改掉孩子生气的毛病,我们首先要找到孩子生气的原因,也就是为什么要生气。

先说说我女儿的例子吧

我女儿之前脾气特别大,经常大吵大嚷:

一次,为了学琴,坚持自己不学,最后把琴都仍到一边,一个小小女孩,哪里来的那么大的能量,当她摔琴的那一刻,我震惊了,我感觉我不能在用语言暴力控制她那。

多年的控制,让她的情绪提前到达了顶点,任何不顺她意,都可能导致爆炸,就像一个导火索,经常无法控制,无法收场。

还有一次,女儿跟别人大吵大嚷,我批评她,她不服气,然后后,我这不都是跟你学的吗?顿时让我哑口无言。

自己一直关注说孩子脾气不好,如何改掉孩子的坏脾气,从来没有发觉自己才是那个让她学会发脾气的“榜样”,而自己却全然不知道,真的是很可惜。

那一刻,我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我开始学习儿童心理,开始了解儿童教育,开始学习发展心理学,开始接触亲子关系培养。

爱生气、发脾气的孩子,该怎么办?

首先有孩子的先天气质在,更主要的可能是有一个养育环境就是充满了生气、吵架和脾气漫天飞。


不知道楼主的侄女家庭养育环境是什么样的,如果养育环境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好情商,那作为家长,首先要意识到问题所在,要面对自己的情绪管理问题,要学会积极下情绪管理,这里推荐非暴力沟通,可以很好的建立家庭良好的沟通养育环境。

如果楼主侄女家庭养育环境还不错,孩子还是经常会生气,那么我们要关注孩子生气背后的感受是什么,心理学讲任何功能都是有意义的,这个生气能给她带来什么好处,或是缓解什么压力,需要我们多多关注,关注情绪背后的感受和需要,对于接纳孩子的情绪,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总结一下,第一就是要调整家庭养育环境,给孩子梳理一个好的榜样,积极的处理自己的负性情绪;第二就是要关注孩子负性情绪背后的感受是什么,孩子的需要是什么,孩子的期待是什么,针对孩子的感受、需要和期待去做工作,让孩子感觉到被理解,自己的情绪被接纳,慢慢的孩子就知道我可以换一种方式处理这个问题,不是必须要用生气的方式。慢慢的情绪得到了释放,相信你的侄女会越来越阳光。


心理咨询师心雨


有读者在后台咨询我说:我儿子最近动不动就发脾气,发脾气时特别坏,作为家长不由得说两句,他就不让了,摔物品,这时,作为家长我生气了,他的脾气就更加一等,甚至会将我的书撕的粉碎,将我的衣服泡到盆里。今天因为他想吃韩国烤肉,我也没说不给他买,我只是说再到一家看看,他就又发脾气,骑车自己回去了,也不捎我,回到家一句话也不理我,我该怎么办呀?


看得出来,这位读者心情激动,说的有点乱了。的确,孩子小时候家长没有帮助孩子控制好情绪,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长大了,会更加不会处理自己情绪,当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很生气,发脾气,这一点在青春期的孩子之中更常见。


本来也是叛逆期到了,想自主自己的生活,却又无法脱离父母独立生活,这让他们变得敏锐,暴躁,不知道发泄口在那里,就会动不动就发脾气。

之前也有写过一些类似如何控制孩子情绪的文章,不过前几天我看过一篇小故事,感觉很不错,家长不妨照着这个小故事做一做,没准有收获哦。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在西藏,有个叫爱地巴的人,每次他一生气,就会跑回家去,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后来,他的房子越来越大,土地越来越多,但是每次生气,他还是要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上三圈,哪怕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直到有一天,他特别老了,世界上所有事情已经不足以让生气了,他的孙子问他:阿公,你生气时就要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这是为什么呢?

爱地巴对孙子说:

“年轻时,一和人吵架、争论、生气时,我就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

我边跑边想:我的房子这么小,土地这么少,哪有时间和精力去跟别人生气呢?一想到这里,我的气就消了,也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工作和学习了。”

孙子又问:“阿公!成了富人后,您为什么还要绕着房子和土地跑呢?”

爱地巴笑着说:“边跑我就边想啊:我房子这么大,土地这么多,又何必和人计较呢?一想到这里我的气也就消了......”

这个小故事我之前就有看到过,但是从来没有想过给孩子讲一讲。

现在发现这个小故事不仅可以讲给大人听,给孩子不仅是个好的小故事,也讲出了方法。

当孩子发脾气时:

1.先冷处理

在孩子 发脾气时,先不要急着讲道理。先想想自己,已经成人了,生气时是不是也听不进别人的道理和劝解,可能反倒对讲道理的人生气。

当孩子和你发脾气时,你可以先远离是否之地;当孩子和别人发脾气时,最好带着孩子离开是非之地,过了一段时间后,你就会发现,孩子情绪慢慢平静下来了。

2.讲故事,梳理自己的情绪

这时候可以把这个小故事讲给孩子听啦,小孩子可能还不太懂,大孩子应该就很理解这个故事的意思啦。

讲完这个故事,也可以帮孩子分析一下刚才发脾气的原因,孩子下一步在遇到这个问题时如何处理。这时候孩子情绪稳定了,也就能够接受你给他分析原因了。

3.发泄渠道

下一步就是如何应用这个小故事了。

爱地巴是通过跑自己的房子和土地,我们是没什么私宅和土地,那我们可以去公园跑跑啊,或者拿一个出气玩具,可以找自己孩子喜欢的方式,比如有的孩子喜欢踢足球,有的孩子喜欢打羽毛球,有的孩子喜欢画画,告诉孩子,当你生气了,你可以做这个最喜欢的事情,同时心里默念:

我的学习还没有赶上去,我为什么浪费精力要计较这些小事呢?

我的英语还没学好,我为什么要浪费精力想这些小事呢?

我的......还没完成,我为什么要浪费精力再这上面?这个句式可以应用在任何地方,再告诉孩子一句话:来日方长!

我会越来越优秀,当你变成了雄鹰,就不会再被麻雀侵扰和叫嚣,只有让自己奔跑起来!

这种发泄最好是一种固定的方式,比如家里有个出气玩具,固定形式能让孩子记住,自己生气时可以条件反射般想起来怎么做。

最后,还要教会孩子,很多时候,生气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你需要学会表达出情绪,并说出自己的观点来,这一点父母平时就要以身作则,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

jason妈咪有办法,喜诗词,爱旅游,写有温度的文字,做灵魂有香气的妈咪。资深文案,多平台原创签约作者,不倾城倾国只倾娃,育儿路上一路修行中。原创不易,请求关注点赞并转发!

jason妈咪有办法


孩子动不动就发生气,这正常吗?但是却越来越多的孩子如此。

孩子之所以生气😒肯定是因为有什么要求没达到,这时,也许父母并没有意识到,所以认为孩子是无缘无故。

当孩子生气时,绝大数父母都会弯下腰,“孩子,你想要啥?我给买去。”“你想干什么,咱去。”……无条件的满足欲望,让孩子觉得,生气耍脾气就是最有力的武器。

若孩子生气耍脾气,你不理他,坚持原则,孩子会以为,生气耍脾气没用,久而久之,就不再动不动生气了。

我亲戚有一孩子,因是38岁才生的女儿,特别娇宠,每到放学后家长让她做作业,她就开始哭😭,哭的真真是惊天地泣鬼神,到学校老师收她的作业也是不要命的哭……家长每每难的也是抹眼泪。

这样子持续了半年,实在没法了 找到了我,我问她,“作业会吗?”她说:“会。”我说:“会就做。”她说:“就不!”然后就又开始哭,我说:“哭就哭吧,哭完再做。”然后她就在那哭,我就在那看书,不理她。哭够了,哭累了,也就一笔一划的写了起来。这样子,坚持了不到两周,放了学就开始写作业,再也没有因为写作业哭过。因为她知道,哭,不顶用。

小孩子,都是欺人性,你弱孩子就会强。所以管理孩子要严格,那种看来残忍的方式,往往最有效。

我在圈里,感谢关注,分享教育经验,诉说教育故事。





布衣教师


我家孩子也有动不动就发脾气的不良习惯。为了让他把这坏毛病改掉,我没少下功夫。然而,当我看见孩子生气时,我自己也忍不住发火,最后,我得出这样的结论:

一、孩子为什么生气?

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生气,孩子也一样。当孩子生气时,大人先找到孩子因为什么而生气。

比如,我家孩子有时候早上因为迟一点起床,就对我生气,埋怨我不早点叫他起床。本来我看孩子睡得香,不忍心叫他,孩子却因为迟了起床就生气。所以,我会主动告诉孩子,是我做得不对,我明天会早点叫他起床。

晚上,当孩子还不愿睡觉时,我会提醒孩子明天几点钟叫他起来;早上,当孩子还不愿起来时,我会告诉他当时是几点钟,他要几点回到学校。

当我没有因为孩子发脾气也恼火,而是心平气和地在适当的时候提醒孩子,我发现孩子爱发脾气的坏毛病有所改变,这让我开心不已。


二、孩子生气时,大人怎么做?

我们都是平凡人,当孩子对自己发脾气时,很多时候我们自己因为这莫名其妙的怒火而发怒,于是乎,两两相互你看我不顺眼,我觉得你无理取闹。

有一次我家孩子又无故(我主观上认为的)发脾气时,我把孩子拉过来一把抱住,就像小时候拍着孩子的背那种抱。孩子哭着哭着就告诉我,他为什么哭。

是啊,孩子发脾气肯定有原因,只是大人不是孩子心里那一条虫,不知道孩子怎么会那样。所以,拥抱是最好的安慰。没有指责,也不用不停地追问,就静静地拥抱着孩子当一个忠实的听众,这是最实在有用的方法。


三、大人的言行举止在孩子身上被复制。

我和孩子爸三天两头总会有小吵小闹的坏毛病,虽然大人的我们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对头。可是,在孩子看来,当他解决不了问题时,他会模仿大人的行为。所以,要想孩子把坏脾气改掉,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大人。

大人之间的相处是和睦有爱的,孩子模仿的结果就是大人的复制。大人之间说话还没说完一句话就怒火冲天,孩子也容易习得这样的语气。大人总喜欢用指责的方式埋怨别人,孩子也会用这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行为。


怎样才能让孩子改掉动不动就发脾气的坏毛病?

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方式要改变。

家庭成员之间一举手一投足都充满信任、爱意、体谅,孩子也会敢于表达自己的愿望,不管他的愿望是美好还是不能实现的。因为他知道家人不会因为自己的请求而发脾气,所以孩子可以放心地说出来。

对孩子要有足够的耐心。

当孩子因为害怕而不敢表达自己的期待时,大人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不要因为时间紧迫就催促孩子,大人的催促就是加速孩子发脾气的催化剂。

有时候要出门,可孩子还是磨磨唧唧不利索出门,我们要做的就是告诉孩子几点钟,一到点咱们就出门,当孩子心不甘情不愿出门时,不用因为孩子的不满而觉得生气,这时候大人甚至可以说一句:“宝贝,庆幸咱们准时出发,一会儿的聚会一定也是个开心的聚会。谢谢宝贝陪我一起出门。”

记住,大人如果因为孩子拖拉而生气就会让出门变成火药般的出门。


用情景模仿的方式教孩子如何排解不满的情绪。

孩子总爱发脾气,我们也可以用情境模仿,让孩子知道生气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比如,我下厨时因为锅洗不干净被孩子爸直接埋汰我不洗锅就下厨,我不出声就知道发脾气地吵闹。孩子爸被我一指责也大声吵,孩子一做到不好就让我唠叨一整晚。谁招惹了生气的我,谁就成了倒霉蛋。

我会问孩子,他愿意成为那样发脾气的人吗?发脾气把问题解决了吗?当别人指责时应该怎么做?


我再用情境演示一番。

爸爸看见今天的菜有很多黑点,他会告诉妈妈那锅饭后把锅清洗好。不然就浪费了妈妈的好厨艺。妈妈听见爸爸的安慰,也会乐意接受。并且把锅没洗干净是因为炒板栗时把锅弄成黑乎乎的缘故。

情境演示完,孩子可以从中知道“会说话”就可以少让人生气。

还可以用情境演示,在自己生气时可以画画、唱歌、读书、做运动来发泄情绪。


大人少生气,孩子不知不觉就把坏毛病给去掉了。


暖心秋妈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是两个孩子的宝妈,有人说太听话的孩子没出息,我们也不去研究这句话的真实性,因为最近不停的在学习亲子课程,说我们要不停的给自己输入正能量,多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和鼓励孩子才是正确的教育方法。我试了几天,对我家的孩子效果还是挺好了。如果孩子是任性发生气,这个一定要管,合理引导。

孩子爱生气,不见得是坏事。

比如那个塞翁失马的故事,他的马丢了,他都不觉得是坏事,他一下收到两匹马,他不觉得是好事,孩子的腿断了,他不觉得是坏事。我们抱着这样乐观的态度处理事情,再来看孩子生气的事,这是坏事吗?孩子对一件事有不同意见,说明孩子有主见有想法,证明孩子在长大,我们如果把孩子当大人或者朋友看待,多认真听孩子的想法,一起找到处理问题的最好办法,在孩子要求合理的情况下,多尊重孩子的想法。

或者孩子生气的时间你可以给孩子说,妈妈很高兴你有不同的意见,但是你不能生气,有问题我们一起来解决处理,如果你的想法合理,妈妈一定会尊重你的想法。这样既能处理问题,还能引导孩子遇到问题怎么学着处理问题。是不是两全齐美。

与其想着改掉孩子爱生气毛病,不如学着接受他的情绪

本来周末约了孩子去公园,可是天气下雨,孩子就发脾气了,因为我们本来约好了,孩子很想去公园的。首先你要对孩子说,妈妈知道你去不了公园很难过,妈妈能理解你,可是发脾气是不能解决问题,我们商量下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或者今天我们去游乐场玩,公园也不会跑,我们等天气好了一定去。接受孩子的情绪,然后转移孩子的注意,这样孩子就越来越讲道理的。

用故事去引导孩子不生气

前段时间我家二宝也爱发脾气,动不动还会哭,后来我告诉他,乌鸦喝水的故事,乌鸦喝不到水,会不会生气发脾气,乌鸦不会,因为它遇到问题,它会想办法解决,而且成功喝到了水。多引导孩子讲一些故事,遇到问题,有不同想法,要去表达,生气发脾气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我是王书霞,阳光爱学习的全职宝妈,头条育儿作者,如有别字,多多包容。育儿是一项最了不起的工程,需要我们要不停的学习和成长。码字不易,欢迎关注和点赞,有免费实用的亲子课程,有需要的请关注私


书霞育儿说


孩子动不动就生气,发脾气,别说8、9岁的孩子了,就是2、3岁的孩子发起脾气来,也是让人生气。

我家小宝今年3岁,今天中午在爷爷奶奶家吃完饭后,我们带着俩宝回家午睡。小宝手中的一个玩具,因为玩具娃娃的眼睛黑色部分被她自己抠掉了,她不开心,说娃娃坏了,但是她也不说要怎么办,于是我说回家帮娃娃用彩笔画上就可以了。小宝就说不,低着头站那不走,于是我决定不理她,自己往前走,小宝就哇的一声哭起来了,看上去哭得还很委屈。爸爸让她不要哭了,小宝反而哭的更欢实了。因为太阳有点大,于是我走回去抱着小宝,她强扭着身子还不让我抱,好不容易抱着小宝,她一路哭回去。到了家,我放下小宝,说:玩具娃娃是你自己弄坏的,妈妈可以陪你一起帮娃娃画上眼睛,或者你可以说一个你自己的方法,我们一起完成。小宝还是一直哭,我就说:再说就自己到"面壁"墙站一会儿,不哭了再来找妈妈。小宝不愿意去,但也慢慢停止了哭泣。过一会儿,她自己拿出彩笔,让我和她一起给娃娃画眼睛。

题主的侄女已经8.9岁了,已经上了小学,已经能听懂大人的话了,所以当孩子生气的时候,可以给孩子讲讲道理,了解孩子生气的原因,让孩子先把自己的不满情绪发泄出来,然后家长再引导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再趁机给孩子讲讲即使自己生气,也不能影响到别人,要善于把自己的问题讲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孩子的教育,永远是父母最大的难题,我们做父母的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帮助孩子认识到不足,陪着孩子一起成长,虽然很累,很难,但也会让自己有成就感。

你觉得呢?


【我是"成长为自己",今日头条育儿专栏作者,希望通过身边的故事影响你我他,让我们在养育孩子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弯路,欢迎大家关注、点赞、转发及评论】


海绵妈妈育儿


如果想改正一个孩子毛病,最好的做法,就是她犯毛病时,视而不见。不搭理,不评论,不安抚,不解释。

她生气的哭,就是在用哭引起大人的注意,想让大人顺从她的意愿,不然就哭,闹脾气。同时也要告诉她,有些事情,可以做就是可以做,不可以做也就是不可以做,哭也没用。你哭妈妈会心疼,但不会因为你哭,妈妈就妥协。

我家闺女三岁多,之前有一阵子,一生气就会跟我说:“哼!我生气了不知道么?”然后扭头跑一边坐着或者趴着,小可怜似的,我看了她一眼,知道没什么危险,就该干嘛干嘛去。等她自己情绪恢复,过来时,我会蹲下来和她聊聊,她刚才生气的原因?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况该怎么解决处理!如今她几乎没有过这样的举动了。

七八岁懂道理了,让她知道即便是父母,也不能无条件无原则的顺从她。互相尊重,有话好好说。


妞儿妈妈


天下只有不懂事的父母,没不懂事的孩子,这句话是最近在一本书书上看到的,刚开始觉得这句话有点太过,但是经过一段时间认真和孩子沟通玩耍学习以及观察,我觉得这句话真的很有道理。



如何改掉小孩子乱发脾气的毛病,那么我们首先要弄明白孩子为什么会发脾气?他发脾气是不是有他发脾气的理由?这种脾气是不是乱发的?因为只有你去了解这些事的背后的原因才能去判断,去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从大人的角度去评判。



有这样一件事就发生在我和我女儿之间,我女儿今年四岁半,周六我带她出去玩,整个过程,她玩的非常高兴,回家前的时候,我又给她买了好多好吃的,还有让她自己选择了一个玩具。

但是在坐电梯回家的时候,看到一个小朋友有一辆滑板车,她就非得要买,而且立即马上要去买,哭闹的不行,怎么哄都不管用。

回到家以后,更是闹翻天了,爸爸不好,爸爸骗人,爸爸不爱我,当时气的我火冒三丈,这孩子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了?这样下去还得了?要不是她爷爷奶奶护着,我真的要打她屁股。

这件事看起来就是孩子撒娇,看到别人有东西她就得要,不管不顾,一点也不省心,不懂事。

一直等到孩子她妈回来,然后和孩子玩耍,然后就问她为什么今天这么不乖,不听话,她说了一句话让我非常羞愧,她说爸爸早就答应给我买滑车的,现在还没有买,而且讲的非常清楚,在哪里和谁玩的时候,她说要什么颜色的,记得非常清楚。

我仔细想了一下,还真有这么回事,我立刻向她道歉,并且去给她买了一辆她要的滑车,并且给她约定,如果以后要是爸爸妈妈答应给你买什么东西,一定要记得提醒爸爸妈妈,因为爸爸妈妈不是不爱他,也不是骗她,可能就是忘记了。

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敢随意地去允诺孩子什么,一旦允诺了,我就必须去实践,去完成,如果这种要求超出我的能力范围,从一开始我就直接拒绝。

同时我女儿也养成了一个习惯,只要我答应她的要求,我没去完成,她不定时去提醒,然后我就去做了,不会再去选择去吵去闹。

因此,孩子乱发脾气,撒泼,哭闹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TA说的话,TA的要求,不被重视,因此他需要转变思路,转变做法来表达不满,引起重视,解决他的需求。



孩子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家长问题,解决的关键不在于孩子如何如管,而是家长如何去引导。

首先,我们要重视听取孩子的诉求并妥善处理。

不要把孩子想的那么简单,因为你永远不知道那颗小脑袋里究竟想些什么。

遇到问题不能采取哄或骗的方式,它不能解决问题,只能让问题积累,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孩子对家长的信任将消耗殆尽,然后,再遇到问题,TA不会选择心平气和的诉求,而是采取其他手段寻求解决。

其次,我们要多花些时间陪孩子玩耍,多多与孩子沟通,做孩子的朋友而不是父母,两者区别:前者多是陪伴引导后者多是训斥控制。

因为只有你多陪伴多沟通,这样才能走进孩子心中,才会理解孩子的想法诉求,才能引导孩子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记住孩子的人生是属于他的,我们的想法不代表是他想要的,作为父母也无权干涉或控制。

让我们一起努力做一位懂事的父母,也让我们的孩子更加快乐健康的快乐成长,谢谢大家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