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明年的购房成本比今年高,你今年买的房子就等于升值了,这样子的理论对吗?

无奈139664246


这样的说法有待商榷,不能说这种说法不对,但是这种说法有些缺陷;这里面的致命缺陷就是对比,今年和明年的对比没有错,但是将房子,这一种作为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含义的功能没有考虑进去,而且没有代表性,如果狭义的就是两年的对比,这里的时间段太短,比较的意义没有多大,如果要广义的对比,这里是反映不出来的;

众所周知,一般居住的商品房子都是在50-70年之间的,我们如果只节选其中的一两年的话真的说不过去,而且这样的对比考虑的也不是很周全,单纯的成本因素的话可能真不是决定房子是否升值的唯一条件;

然后我这里详细的列举几个成本吧,首先你说税收的改变算不算?材料价的增长算不算?中介公司的收费算不算?开发商的恶意增长房价算不算?等等这些都算吧,但是有没有想过今年买的房子,是不是属于二手房了?房子的折损算不算?

所以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的对比,假设将两套房子放到一个时间节点上,一套旧房子在一年前价值1000元,现在2000元,一套新房子2000元,假如你要买房子?你会选择?毫无疑问,选择新房子呀;

假如这套旧房子现在1500元呢?你会选择?如果选择旧房子,旧房子被售卖之后,房东再买新的房子?是不是又是一个新的轮回?所以这样的理论有着很大的缺陷,但是对于平常来说可以适用。

最后我想让大家弄清的一个概念是今年买的房子不一定是自己想当然的新房,因为我们要拿到明年的时间点对比,他会是一间二手房子了。


糊涂的房价


高多少算高?现行宏观调控下一年又能涨多少?在我看来,房子除了居住的基本属性外,最大的金融属性是抗通胀,就是保值。比如你有一笔大额储蓄,放银行,每年利息还没有CPI高,不划算;买理财产品,靠谱的收益也就略高过银行利息,承诺高额回报的绝大多数是坑,比如P2P。投资,实体不好做;炒股?算了,巴菲特都玩不赢大A股。

这种情况下,你要考虑的是如何让你的资产在安全的前提下保值增值。我们看看以前的有钱人是怎么来使资产保值增值的,绝大多数古人的做法是买地,有钱就买地,买了地租给人种,赚更多的钱,买更多的地,土地的收益就像现在说的睡后收益。中世纪的欧洲,绝大多数人终身追求的是一笔丰厚的年金,它可以每年给受益人带来一笔固定的足够其享受富足生活的收入,是不是和中国古人买土地一样的道理?扯的有点远,说说现在。

土地是国有的,个人是无法买卖的,我们不能像古人那样把土地作为恒产,替代产品就是房子,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有固定年限的土地,每年所出产的是租户缴纳的房租。更主要的升值是因为通货膨胀,原材料涨价,货币超发而引发的房价的上涨,也包括随着房子周围生活配套的完善,区域成熟度的提升而带来的房子的增值。

巴拉巴拉很多,通篇都是废话,最后说一下,炒房暴富的时代已经过去,房产以后就是一个稳定可靠的长期投资,不管是出于自住的目的买房,还是买房投资,考虑好了就别犹豫,考虑的结果无论是买还是不买别后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