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唳華亭》外公不在,岳父被斬,笑到最後不是趙貴妃,而是齊王

縱觀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有很多賢惠的皇后都是母憑子歸,比如東漢時期皇后陰麗華、明朝時期的馬皇后、包括唐朝時期的長孫皇后,這些皇后都是賢良淑德。

《鶴唳華亭》外公不在,岳父被斬,笑到最後不是趙貴妃,而是齊王

而今天我們要跟大家講的是《鶴唳華亭》中賢良淑德都不具備的趙貴妃,在各方勢力都進入白熱化的階段中,竟然被皇上冊封了皇后。

在一部被稱為絕品佳作中,正面人物角色都會與反面人物角色形成鮮明的對比。當年,李柏舟作為齊王的岳父、安平伯作為齊王的外公,他們在朝廷中都是呼風喚雨的重要人物,為了齊王,這位老傢伙可以說是一直都是處心積慮。

《鶴唳華亭》外公不在,岳父被斬,笑到最後不是趙貴妃,而是齊王

然而因為貪慾十足,最終這兩個老傢伙,一個被處斬,一個被流放。趙貴妃和齊王都失去了自己的靠山,母子二人似乎瞬間看不到未來的光明。

小編認為在這個皇上的心中,應該有一把秤,而這把秤是不會向太子這邊傾斜。皇上給了太子監國的權力,看似是為了這個兒子好,想鍛鍊鍛鍊他,其實皇上是不相信這個兒子,是在考驗他,有沒有在朝中結黨營私。

《鶴唳華亭》外公不在,岳父被斬,笑到最後不是趙貴妃,而是齊王

如今事實證明,不管是御史臺,還是刑部,亦或是大理寺所有大臣官員都是站在太子這邊,皇上失望至極,他不得不太高趙貴妃的地位,來牽制太子。

趙貴妃是心機最重的人,她能夠清楚知道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佔有一定的優勢,所以在這次皇上與蕭定權,父與子的爭鬥中,趙貴妃撿了一個大便宜,被冊封為“皇后”,登上皇后的位子,對於趙貴妃來說是何等的榮幸,可是在趙貴妃的一舉一動中,小編認為她對皇上的冊封,似乎沒有任何的絲毫喜悅之情。

《鶴唳華亭》外公不在,岳父被斬,笑到最後不是趙貴妃,而是齊王

從貴妃變成皇后,趙貴妃的狀態應該是惶恐不安,高處不勝寒,甚至是無奈之舉。因為如今趙貴妃,對於權位早就看得不是那麼重要了。李柏舟之死,父親的流放,她知道這些都是皇上與蕭定權對峙後所造成的結局。

地位越高,最後摔得就會越慘,所以趙貴妃寧可當她的貴妃,她也不願意去當這個皇后。對於這次冊封,雖然自己穿上了華貴的衣裳,戴上了別緻的鳳冠,形象地位都有很大提升,但是我們大家在她的身上沒有看到喜悅之情。

《鶴唳華亭》外公不在,岳父被斬,笑到最後不是趙貴妃,而是齊王

而相對來看,這次母親趙貴妃搖身變成了皇后,作為她的長子,齊王卻是高興不已,喜出望外。齊王覺得這次自己會子憑母貴,得到太子之位也是指日可待。

小編認為,或許現在的齊王高興得有些太早了,他並不知道,皇上的真正用意,也不會知道,母親當上皇后這個位置,實則是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鶴唳華亭》外公不在,岳父被斬,笑到最後不是趙貴妃,而是齊王

《鶴唳華亭》外公不在,岳父被斬,笑到最後不是趙貴妃,而是齊王

在皇上的眼裡,兒女情長都是身外之事,他可以犧牲趙貴妃,來保住自己的皇位。抬高趙貴妃的位置,才能牽制住太子。

在趙貴妃的言行舉止中,我們也能猜測出,這次突如其來的被冊封皇后,也許在不久的將來,等待她的是變成皇上手中的籌碼,齊王能不能回京,母子二人的命運也是掌握在皇上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