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映警心 真心換民心 大箕派出所創建“楓橋式”派出所工作紀實

澤州縣大箕鎮位於晉城市南部15公里處,東與河南省交界,西靠晉普山,北臨城區近郊,207國道、晉濟晉焦高速公路、太焦高鐵穿鎮而過,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十分便利,鎮域總面積131.8平方公里,南北縱深達三十餘公里。全鎮39個行政村8215戶,常住人口20671人,流動人口475人。

近年來,大箕派出所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積極探索社會治理、矛盾化解、服務群眾新舉措,以初心映警心,以真心換民心,從小事、身邊事做起,調解一些“小糾紛”、辦好一些“小事情”,解決一些“小問題”,在一點一滴中收穫了百姓信任。該轄區治安案件、刑事案件持續下降,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不斷提升,大箕所以實際行動不斷豐富“楓橋經驗”實踐,守護一方平安。

“匠心”匯群力 聯眾守平安

大箕鎮河西片區村落佈局分散,山路曲折,縱深數十公里,而大箕派出所僅有5名民警,及時出警、有效處警一直是該所長期以來的瓶頸難題。爭創“楓橋式派出所”以來,大箕所貫穿“警力有限,民力無窮”理念,依靠群防群治隊伍助力社會治理,在鎮委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進一步規範鎮村兩級治保會建設,充實完善群防群治隊伍,組建了一支由45名巡防員和80名志願者組成的“紅袖標義務巡防隊”這支“紅袖標義務巡防隊”既是巡邏防範的主力軍,又是收集情報的信息員,既是栽種在全鎮131.8平方公里上的矛盾隱患“消息樹”,構建起了防範違法犯罪的“烽火臺”形成了全覆蓋、無縫隙的巡邏防控網絡。

2019年4月5日,大箕鎮與河南交界處兩谷坨村附近發生警情。接警後,大箕所立即組織警力處警,由於案發地距離派出所有兩個小時的路程,民警一方面立即驅車趕赴現場,一方面電話通知案發地附近的巡防員快速到達現場,民警通過電話對警情處置進行指導。在巡防員的幫助下,警情第一時間得以有效控制和解決,避免了事態進一步升級和惡化。該起警情的有效處置破解了派出所長期以來警力不足、快速出警難題,也是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的有益嘗試。

“民心”破難題 聯調止紛爭

大箕所結合轄區鄰里糾紛、婚姻家庭糾紛、宅基地糾紛較多的實際,成立了以民警、律師、司法、國土、住建、村幹部等為主要骨幹的“矛盾糾紛依法化解辦公室”,形成了“定期會診+駐所調解”的矛盾糾紛多元聯調機制,切實把矛盾風險化解在萌芽狀態。

2019年4月27日,澤州縣某食品公司(位於大箕鎮)的一名聘用人員在打掃衛生時突發腦出血,後其家屬到場區鬧事索要高額賠償金。雙方各執己見,僵持不下。接警後,大箕所一方面出警控制事態,另一方面請求矛盾糾紛化解辦公室的律師和司法人員到場,通過對當事人進行司法解釋和法制教育,雙方最終達成一致意見,化解了矛盾,平息了事端。5月份大箕村村民李某被鄰居王某餵養的狗咬傷,雙方就賠償問題發生衝突。後在民警、律師法官的調解下,雙方握手言和。

多元聯調機制建立以來,該所先後化解矛盾糾紛100餘起,既維護了矛盾雙方的利益,又在很大程度上維持了鄰里關係的和睦,既融合了警民關係,又提高了矛盾糾紛化解成功率,降低了“民轉刑”案件的發生率,為構建鄉村和諧平安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走心”微警務 服務更貼心

2019年6月2日23時許,大箕所電話傳來急促的聲音“我是大箕鎮王匠村村民陳某,在天津打工,急需一身份證明,能否為我辦好後寄過來……”,民警經耐心瞭解得知,該群眾在外地工作需要辦理“無違法犯罪證明”。為了讓群眾少跑路,民警讓其加上自己的微信,把“一網通”二維碼發送過去,通過微信指導其一步步在“一網通一次辦”平臺按流程打印出了自己“無違法犯罪證明”,解決了群眾的燃眉之急,受到了群眾好評。

今年以來,大箕派出所利用“一網通一次辦”、“微信群”等平臺,與群眾零距離溝通,主動為老弱病殘群眾上門入戶辦理證件60餘人次,為在外工作的老百姓服務100餘人次,真正打通了戶籍業務“最後一公里”。

新時代,新徵程,新使命。大箕派出所將以“楓橋式派出所”創建為契機,堅持以人民群眾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全面抓好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各項措施的落實,強打擊、抓防控、優服務、提形象,讓實踐“楓橋經驗”促進社會和諧深入警心民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