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到底應該學什麼?

喜羊羊超級奶爸育兒經


語文到底應該學什麼?接下來我就從語文構成的內容來和大家一起交流:

1、表面上你在學習讀書寫字,實質上你是在用文字去理解世界。比如說:瀏覽新聞事件,讀書看報等。

2、表面上你在學習文言文,實質上你在古人在智慧進行精神上的交流——對山川地貌的描寫,對戰爭惡劣影響的批判;對壯志難愁的傷感等。比如說:柳宗元的《小石潭記》,曹劌的《曹劌論戰》等。

3、表面上你在學習修辭手法,實質上你是想通過它更生動形象的表達自己的觀點。比如說:梅蘭竹菊四君子。

4、表面上你在學習詩詞歌賦,實質上你是想通過它來讓自己的表達描述更厚內涵。比如說:夕陽西下時你不會說:“我靠!太陽落山了!”而會講“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5、表面上你在學習寫作的能力與技巧,實質上你是想通過寫作表明自己的觀點,抒發自己的情感。比如說:對一片文章,一個事件,一個人等你有某些看法,之後你為了證明你的觀點是否正確去查閱的很多資料,最後將其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寫作來,並發表得到他人的認可的過程。

學語文,學的並不僅僅只是語文。還有對世界的理解,對人生的態度,與他人的合作及做人的道理等!因此,語文到底應該學什麼,我只能告訴你:化百家之精華,成就一家之言。


現在的努力是為了在將來能遇見更好的自己。我是龍梟,愛看書,愛學習,愛生活;也愛和你一起去解決在學習生涯中所遇到的“風風雨雨”,喜歡我就關注我吧!


龍梟學習社


我們的孩子到底需要什麼樣的語文教育?我們的孩子到底需要什麼樣的語文教育?兩位初中時的女伴來訪,我們的一番對話讓我對這個話題有很深的感觸。她們都是初中畢業後沒讀高中,娟自考報關員,離開家鄉來到廣州的番禺工作,後來自學考漢語專業,2011年後離開固定工作,自由工作。兒子初中升學考上華南師大附中。另一個女伴梅一直喜歡閱讀,喜歡思索,情商很高,做過各種工作,與大學畢業的初中同學結婚,素質絲毫不差大學生,並且因為持續不斷的閱讀,某些方面比大學畢業的先生還強。梅後來自學和進修了英語,從事外貿工作。三個孩子,家裡滿是書,大兒子語文政治歷史學校佼佼者,歷史幾次區級考試的狀元。她們持續地閱讀,相當於持續地學習,自己受惠,家庭受惠,充滿書香的家庭氛圍,孩子受益。

語文學習的核心是閱讀和表達,能離開老師,離開學校自學,在實踐中越來越好,數理化的學習離開校園,離開考試大數人中斷了,只有語文的學習影響終生,在注重營銷和海量信息化的現代社會,無處不需要閱讀和表達。

70後的能讀初中就是小學班級的佼佼者了,能考上高中一個班往往才幾個人。所以,班級同學大多數是初中學歷,二十幾年後,我們回觀這些年的經歷,當年很多人因為數學,物理化學之類學科學不好沒有考上高中,但保持了閱讀習慣的人,初中畢業後的生活也一直能在持續的學習中,有敏銳的觸角,廣闊的視野,不錯的職業,幸福的家庭,兒女有更好的教育環境。以前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現在應該補充一句:閱讀不斷,精彩無限,學習不止!

從這個角度反觀語文教育,重要的是讓學生形成獨立閱讀的能力,熱愛閱讀;提供表達(語言和文字)的實踐,提筆能寫,開口能說!識字教育完成後,弱化考試的練習,包括閱讀的練習,省出大量的時間在學校有閱讀和表達實踐,在學校有大量的閱讀時間,家庭成為閱讀和表達的重要輔助,為孩子購買圖書,帶孩子去圖書館和書店。許多作家的經歷可以證明,他們往往受學校教育時間很短,但藉助書籍和寫作,自身的素養一直在提高,也成就了一番事業。在《朗讀手冊》(美國)一書中,介紹了許多作家的成長經歷,他們往往從事 著很低端的工作,但都喜愛去社區或者城市的圖書館,看很多書,然後藉著寫作成就了更好的自己。

童話大王鄭淵潔曾寫過一篇文章談到,他一家三代都是小學畢業水平,兒子,他和他的父親,他的祖父也是私塾,有名的醫生。他們從不敢說自己什麼什麼畢業了,不用學習了,一直努力學習中,他記得父親的背影是不停地伏案閱讀和寫作,小學畢業卻在部隊學校當哲學老師。生活中大多數人卻以為自己大學畢業了,不學習了。他提出的持續學習都是源於語文的閱讀和寫作,語文學習可以在走出校門後持續學習終身,不管你的資歷,學歷是多麼淺。往往受學校教育越少,越有更多時間結合實際需要進行閱讀和寫作,而在學校教育中,為了考試,語文學習浪費許多時光去做各種練習,導致大多數人沒有學會閱讀,沒有養成閱讀的習慣。

現在也有許許多多的工作需要文案,需要營銷,比如微商,往往喜愛閱讀和表達的人,更能做得出色。

而學校的語文教育,浪費了太多時間去做練習,擠佔了孩子閱讀和表達的時間。語文教育的核心是讓學生養成閱讀和表達的能力,在學校和家庭提供閱讀和表達的實踐。


小辰大軒讀寫社


首先我是這麼認為的,語文是所有學科目中比較難學難懂的科目,而且上課枯燥乏味,所以很多學生都不喜歡語文,導致語文成績下降。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孩子在學校:“語文到底應該學什麼?”

其實小學語文是分為三大板塊的(語文基礎、語文百科、文學常識),而今天我給大家講解的是語文的第一個板塊:小學語文基礎知識。

一、漢語拼音

1、字母表

我們現在說學和所用的漢語拼音,使用的都是26個現代基本拉丁字母。不但有大小寫之分,而且字母順序是和英語字母表的一樣的。

2、音節

一般來說,在語文中,一個漢字的讀音就叫一個音節,它是由一個或者是幾個因素所組成的。比如:“新型冠狀型病毒肺炎”九個漢字就有九個音節。

3、聲母

其實就是一個音節開頭的輔音。比如:長“cháng”這個音節中,“ch”就是一個音節的聲母。

因此,我們需要注意的是:“zh、ch、sh、r”是屬於翹舌音,而“z、c、s”是屬於平舌音。

4、韻母

指的是一個音節中聲母后邊的一部分。比如:長“cháng”這個音節中,“ch”是聲母,那麼“ang”就是這個拼音的韻母。

韻母還分為3個部分:單韻母、複韻母和鼻韻母。

5、整體認讀音節

一般指的是一個音節中,添加一個韻母后讀音還是和聲母一樣的。其中我們的小學語文中,有16個整體認讀音節。

6、聲調

我們所學的語文中,普通話的聲調有四種聲調。

比如:“ā、á、ǎ、à”也叫做“一聲、二聲、三聲、四聲”。

二、識字

1、多音字

指的是因意義不同而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讀音的漢字,並且有時候還需要根據這個字所組成的詞語的意思來確定讀音。比如:“難”這個字,它有兩個讀音:一個是難(nàn):空難;另一個是難(nán):難過。

2、形近字

指的是在字形、結構很是相近的漢字。比如:“戈”和“弋”。

3、多義字

我們所學習的課本中,除了有一字多音之外,還有一字多義的漢字。比如:“花”這個字,它有很多的意思。

(1)在夜間燃放、能噴出許多供人們觀賞的火花(煙花)
(2)說話半信半疑的(花言巧語)
(3)今天媽媽買衣服花掉很多錢(花錢)
(4)花壇裡面的花真好看(鮮花)
(5)……

4、同音字

指的是讀音相同,但是字形和意義不同的漢字。比如:“bào”這個拼音,他的漢字有:“報、抱、暴、爆、曝”。

5、容易讀錯的字

我們如何避免把漢字讀錯呢?首先普通話要標準;其次就是看字定音;再次就是一些拿不準讀音的我們要想辦法去強化。比如:狹(隘)。有些同學會讀成是“yì”,其實正確的讀音是“ài”。

6、容易寫錯的字

字義決定漢字的正確的使用,如果說我們明白了容易寫錯的字的意義,那麼,我相信我們就能有效地避免錯別字。比如:(懇)求。有的同學會寫成“肯”,而正確的是“懇”。

三、詞語

1、詞語的構成

詞語我們可以把它分為單純詞和合成詞。

(1)單純詞:是由一個語素構成的詞。

(2)合成詞: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語素所構成的詞。

2、詞性

我們可以按照現代漢語中的詞,把詞性分為兩大類。

(1)實詞:有實在意義的,或者時能夠單獨充當句子以及單獨回答問題的詞語。
比如: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等等。
(2)虛詞:和實詞相比,也就是不能單獨成句的詞語,但是有幫助我們造句的詞語。比如:連詞、介詞、組詞、語氣詞等等。

3、詞義

因為詞是音和義的結合體,所以每個詞都表示一定的意義。比如:詞的本義、引申義和比喻義。

(1)滿山遍野開滿了這種黃色的“花”。(本義)
(2)媽媽累得頭昏眼“花”。(引申義)
(3)這個女生是我們學校的校“花”。(比喻義)

4、近義詞

指的是意義較為相近的但是並不是完全相同的詞語。比如:“關懷”和“關心”。

5、反義詞

指的是意思相反或者是相對的詞語。比如:“節約”和“浪費”。

6、多義詞

指的一個詞語同時存在著多種不同意義,但是又都要相互聯繫的詞語。比如:“單薄”這個詞語。

(1)指天涼或天冷的時候穿的衣服薄而且又少。
今天天氣很冷,可他還是穿的那麼單薄。
(2)(身體)瘦弱
例句:看著奶奶單薄的身影,爸爸不禁流下了眼淚。
(3)(力量、論據等)薄弱,不充實
例句:這本書的內容也太單薄了(簡單)。

7、同音詞

比起多義詞來說,同音詞就是指的是讀音相同但是意義之間並沒有什麼相互聯繫的詞語。比如:音同字也相同,但是意義不同;或者是音同字不同,所以意義也不相同。

8、詞的感情色彩

指的是附加在某些詞語上的表揚、喜愛或者是厭惡、鄙視等感情色彩。而我們可以把這些詞語按照感情色彩來分為3大類:褒義詞、貶義詞和中性詞。

四、標點符號

根據小學語文中常用的一些標點符號來分的話,我們可以把標點符號分為3大類。比如:

點號:表示口語中不同長短的停頓。

句號、問號、感嘆號、逗號、頓號、分號、冒號。

標號:表示書面語言裡詞語的性質和作用。

引號、括號、破折號、省略號、著重號、書名號、間隔號、連接號、專名號。

特殊符號:註釋號、標識號、代替號、箭頭號等等。

1、逗號:表示一句話中間的一般性停頓。

2、句號:用於一句完整話的最後停頓。

3、問號:表示一個疑問句末尾的停頓和語氣。

4、感嘆號:用於表示強烈感情的句子末尾的停頓和語氣。

5、冒號:表示提示性話語之後的停頓。

6、分號:表示停頓一般比逗號大比頓號小,複句間較大的停頓。

7、雙引號:表明文中直接引用別人的話、書上的話、人物的話等。

8、頓號:表示句子中並列詞語之間的停頓。

9、括號:標明文中註釋的部分。

10、破折號:表示出現種種不同的語境、情態和語法意義。

11、省略號:表示由於種種原因省去的內容、達到便於記敘的目的。

12、書名號:表示書名、篇名、報刊名、文件名、戲曲、圖畫等的名稱。

13、著重號:表示文中特別重要,需要注意的字詞句。

14、間隔號:表示時間、民族、書名、人名之間的分界。

15、連接號:表示時間、地點、數目等起止的標點。

16、專名號:表示人名、地名、國家名等。

五、修辭手法

我們在學習小學課文的時候,常用到的修辭手法,它能夠在文章中起到不一樣的表達效果。

而且還是小學語文非常重要的基礎知識,而且這一知識點掌握的好與壞直接關係到寫作這一重要的知識,所以,我們絕不能忽視。

而我們常用的修辭手法有:

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反問、設問、雙關、引用、反語、對比、對偶、反覆、借代等等。

1、比喻:說白了就是打比方,利用事物間相似的地方,借一個事物說明另一個事物的方法。

2、擬人:是把人的特徵給予事物,讓事物如人一樣說話、活動、有感情。

3、誇張:對某一個事物進行擴大或者縮小的描述,但不是豪無邊際沒有原則無限的,不同於說大話,而是藝術的擴大或縮小。

4、排比:是把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預期一致的詞組或句子排列起來,藉以增強表達效果。

5、反問:用問的預期表達確定的意思或加重語氣。說白了就是有問答在句中。

6、設問:可以直白的說就是自問自答。

7、雙關: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故意讓一個詞語或一句話獲得雙重意義。

8、引用:引用別人的話或成語、典故等。

9、反語:故意說反話,用一種本來意思相反的詞語或句表達意思。

10、對比:把正反兩個事物或者事物的正反兩方面一起對照。

11、對偶:用字數相等、結構相似的兩個句子或短語表達意思相近相關或相反的。

12、反覆:為表達強烈的感情有意重複使用某個詞語、句子。

13、借代:不直接說出要說的人或事,而是借用和這個事或人相關的人或事。

……

六、句子

1、句子的類型

我麼所學的語文課文中,按照句子的用途和語氣的不同來劃分,我們可以把句子分為4大類:

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

2、句式的轉換

就是在保持原來內容不變的情況下,我們常見的句式轉換有:陳述句改為“把”字句或者是“被”字句;“把”字句和“被”字句互換等等。

3、整理句序

其實聽起來意思也很簡單,就是把排列混亂、條理不清的幾句話,然後通過我們的整理,成為一段排列有序、條理清楚的話。

4、修改病句

其實就像我們人生病一樣,哪裡病了治哪裡。而病句的意思指的是結構不完整、意思表達不清楚或者是有錯誤的句子。我們在修改的時候,需要注意3點:

病因需要查清楚、儘量少修改、原句的意思一定要保留。

5、造句

就是把詞語按照一定的規則組織成為一個能表達一個完整意思的句子。而我們在造句的時候,可以按照這3種形式去造句:

按照詞語造句、按照例句仿寫、用關聯詞造句。

6、縮句

縮句和擴句剛好是相反的,因為縮句就是刪去句子中多於的附加成分,使句子更加的簡潔明瞭。

7、擴句

而擴句和縮句也是相反的,因為擴句就是需要我們添加上適合的附加成分,使句子更加的完整。

8、關聯類型

指的是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意義有密切聯繫的句子,而這些句子常常是需要一些關聯詞語來連接,並且組成一個比較複雜的句子。

比如:並列關係、遞進關係、因果關係和承接關係等等。

七、閱讀

在學習一篇文章的時候,我們都知道這篇文章的內容是由很多個自然段組成的。因此,在對自然段的理解的時候,我們所理解的是這整篇文章的基礎。

1、而我們在閱讀的時候,可以把閱讀分為4大類

(1)略讀:其實很好理解,也就是我們拿起書來,然後粗略的讀一下。

(2)瀏覽:而瀏覽也是我們在閱讀的時候,常用的一種快速閱讀的的方法,而我看書的話經常是跳躍式的閱讀。

(3)朗讀:就是我們在讀書的時候,大聲朗讀出來的一種閱讀方式。

(4)精讀:其實也叫做細讀,就是我們平時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一種閱讀方式。

2、閱讀一篇文章的基本步驟

初步的閱讀,學會課文中的字詞和了解大意;

細讀課文,然後弄懂句段,大概知道上下文之間的關係;

精讀課文,然後抓住重點,理解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

3、我們讀懂一篇文章的內容是什麼

一要掌握文章的字和詞;

二要學會理解文章中的句子;

三要釐清文章的結構;

四要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

五要學會獨立思考,對文章做出一些有個性的評價。

八、寫作

首先我們要清楚,小學生到底學了些什麼作文,今天,我就來告訴你,小學一共就學了這6大類作文。

1、寫人作文

我們在寫人的時候,最關鍵的是要學會抓住所寫人物的特點。比如;我們寫人常見的描寫人物的六要素:

肖像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語言描寫、神態描寫和細節描寫。

2、記事作文

有時候我們為了把一件事或者是多件事寫清晰,就必須把記敘文的六要素寫清楚:

時間、地點、人物,以及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我們在寫作文的時候,只有把這六要素寫明白了,內容才會條理分明。

3、寫景作文

就是我們用文字把自己所看到的、聽到的或者是接觸到的各種景物,然後通過文字具體和生動地描繪出來。而景物包括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兩種。所以我們在寫景的時候需要多方面的去觀察,因此我們可以按照這3個寫作順序(空間、時間、邏輯順序)來寫作文。

4、狀物作文

我們在寫作文的時候,需要把狀物寫得要言之有物和言之有序。也就是把事物的形狀、顏色和性能等一些特點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寫出來。狀物作文我們可以分為3大類來寫。

(1)植物:需要按照外部特點、“活”起來和託物言志的特點來寫。

(2)動物:需要按照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借物抒情的特點來寫。

(3)靜物:需要按照功能、“動”起來和借物抒情的特點來寫。

5、想象作文

就是根據現在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生活知識,然後藉助自己的想象,寫出超越現實生活實際或者是從來沒有見過的真實生活,來寫的文章。

想象作文我們可以分為3種寫法:

(1)童話故事:兒童文學的一種樣式,需要大膽的合理想象,設計出更好的情節。

(2)科幻故事:在現實生活不可能發生的想象故事,比如人自己會飛的、會遁地等等。

(3)假想空間:對自己的某種心願和對未來的情景,比如《假如我是一條魚》等。

6、應用文

所謂的應用文,我們可以用五個字來概括:“看圖說話吧”。

(1)看:讀後感、觀後感

(2)圖:看圖寫話

(3)說:演講稿、競選稿、導遊詞、解說詞

(4)話:表揚信、感謝信、書信、日記、通知

(5)吧:調查報告、說明書

9、結束語

所以,孩子在上小學的時候,如果孩子真的把小學語文基礎知識弄明白的話。那麼,我相信,對於孩子的語文來說,更容易夯實語文的基礎知識和提高語文的學習成績。

PS:教育知識匯,90後教育工作者,熱愛看書、寫作,喜歡旅行、拍照。歡迎大家關注評論和留言!瞭解更多教育諮詢。我也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

注:參考文獻——《基礎知識全解》


教育知識匯


語文到底該學什麼?這個問題是幫學生問的,但本質上應該是語文教學該教什麼?

大多數情況是老師教什麼,學生就學什麼。而關於語文教什麼的問題,不僅是語文老師有自己的獨到思考,家長也會有自己的認識。

  • 我關於“語文”的最初認識:“語”就是自己學會說話,就是能聽懂別人的話;“文”就是把自己想說的話寫出來,傳播更遠,就是能看懂別人寫出來的話。總之,“語文”就是教會人怎麼表達。
    那麼,落實到學生身上,語文就是應該要學會閱讀與作文。

這樣的認識很顯然是籠統的,也是不全面的。

  • 最新(2019)《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關於語文課程目標設置了總目標與階段目標。

總目標如圖:

學段目標,以5、6年級為例如圖:

這一目標設置就目前而言是較科學的。課程目標是老師教學目標、重難點設計的總指導。老師的教學目標、重難點就是語文該學的內容。

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如果我們認為學語文就是學一些技巧,中高考拿高分,那麼我認為那樣的孩子永遠考不到高分。因為眼界決定境界,格局決定結局。

技巧只是幫助你學語文,決不能有懶人思路,依賴技巧,而要把握住根本目標,不斷提高自我!


思無邪55157851


  當前,全日制小學校仍然沿襲以前僵化的應試教育慣性,拼命讓孩子刷題,大量進行語文基礎訓練,講閱讀題型,講答題技巧,將標準答案,反覆練習,讓孩子死記硬背、機械答題,腦袋越學越死板,不僅理解能力不能提高,獨立思考能力根本無從談起。

  課外培訓機構大數對語文教育缺乏深刻的認識,它們更關注商業利益,為了招到更多學生,刻意迎合大多數家長對語文的粗淺認識,讓家長們在2大誤區裡越陷越深。

  第一個誤區,是把字詞句、修辭、文學常識等語文基礎誤認為是閱讀。

  我們的小學語文考試語文基礎分數很高而且死題佔80%,記性好,多做題,就可以得高分;所以平時對孩子的訓練很多,又經常放在閱讀題裡面去考,這就給家長造成了錯誤印象。

  第二個誤區,是誤認為多做閱讀題、記住答題技巧就是培養閱讀能力。

  現在,很多老師和家長,把"孩子答題能力不行",認為是閱讀題訓練不夠,認為上閱讀課就是做閱讀題,只要像數學一樣,多做題就會提高閱讀考試成績。這樣的觀念可不對!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錯誤認識?因為之前應試教育的閱讀訓練主要是讓孩子記題型、記答題套路,比如"用……寫作技巧(修辭手法),表現了……的特點,表達了某某人物……的思想情感"等等。這與當前語文出題趨勢完全背離,語文已經沒有標準答案了,原來的套路不靈了。

  其實,有良好的閱讀思考能力,才會做閱讀題;而不是隻有做題,才能培養閱讀思考能力。閱讀答題能力的核心,是獨立思考能力與作文水平--如果對文章沒有自己的理解與思考,而且文字表達能力不過關,閱讀題是做不好的。通過寫作訓練提高作文水平,通過海量的課外閱讀提高思想水平,最後通過少而精的閱讀題答題訓練,才是提高語文閱讀題答題能力的科學道路。

  為什麼刷題反而可能破壞孩子閱讀思考能力的培養?因為僅僅跟著課後問題去思考一篇文章,是遠遠不夠的,你的思維會被狹窄地侷限在那一道題裡。更糟糕的是,當你的一切關注點都在如何答題,閱讀的初衷被丟掉了,閱讀的趣味沒有了。真正的閱讀思考能力,是你一拿到文章,就知道怎麼讀、怎麼從面到點地去體會和思考;至於後面怎麼答題,只是一個順理成章的結果而已!


慧讀慧寫


語文是我們從小到大要學的主要科目,而且語文這科會顯得越來越重要,語文到底該怎麼學,要學哪些東西,其實這都是我們要考慮的問題,筆者不才,高考語文考了125分(滿分150),這個分數不是很高,對於語文的應該學什麼,闡述個人的看法。

從小重視培養孩子對古詩詞、古文的興趣。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浩如煙海,作為一個過來人,無論是中考還是高考,古文、古詩詞都是語文考試重要部分,而且在語文教材中,那些經典的古文都是千古美文,對於語文學得好的,看古文就想看白話文一樣,對於語文學得不好的,看古文就像看天書一樣。為什麼從小要被培養孩子對古詩詞、古文的興趣,就像我們很多上了高中之後,發現其實考察的古文、古詩詞都是比較有名的文章與詩人的作品,學好古詩詞、古文是學好語文的重要一步,有很多家長從小就讓孩子背誦《唐詩三百首》、《千字文》、《弟子規》、《三字經》等經典著作,因為這些古代的著作不僅可以讓你教會孩子很多道理,通過記憶背誦,很多漢字的讀音與意思也會深入腦海,小孩子小時候記憶力都特別好,不像我們很多人到了高中考語文,連基礎的漢語拼音都有人不過關。

文史是一家,學語文不應該停留在文章本身,更要引導孩子去思考。

文史是一家,這句話說明了歷史與語文的淵源深厚,因為語文的課文多數是前人寫的東西,少量的白話文是當代人的作品,唐詩宋詞在語文中有著很高的地位,而且讀唐詩宋詞,如果你對歷史不瞭解或者對詩人、詞人的身世不瞭解,詩詞背後的故事就很難懂了,你只有瞭解的詩人、詞人的背景,才能夠體會到其詩詞的意義,古文也是一樣,舉個例子:宋代詞人柳永,一個自稱“白衣卿相”的柳七郎,一句“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斷送了自己的美好前程,柳永一生寫的都是煙花柳巷的故事,可以說柳永有失敗也有成功,失敗的是自己親手葬送前程,成功的是“我不求人富貴,人須求我文章”,他成為了婉約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詞作代表了一個新的高度。你只有明白了作者的人生軌跡,其實他們的文章詩詞並不難懂,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應該注重這些方面,不要停留在文章的本身,要挖掘文章的背景與作者的人生。

並不是所有人從小就有人引導如何學習語文,那麼在上學階段我們該怎麼學。

其實在我們從小學到高中的階段,背誦課文一直是學習語文的重要環節,很多人忽略了這個環節,我也是農村走出來的大學生,語文是大多數農村孩子的短板,在我上小學的時候,我的啟蒙老師一直教了我四年,每個學期的語文課文都要求背的滾瓜爛熟,後來上了五年級之後換了老師,但是四年背課文的習慣卻一直影響著我,從小學到高中的語文教材的上的古文、古詩詞到現在,依然是信手拈來,很感謝啟蒙老師培養的習慣,當然寫一手好看的漢字也是很重要的,字跡工整,卷面漂亮也是影響閱卷老師的重要因素,記憶背誦語文是很好的學習方法,因為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提高語文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都知道日積月累,所以說,從小重視對語文的培養,對孩子以後有很大的幫助,看到很多家長花錢給孩子報各種課後輔導班,像那些數學、物理、英語這些科目,其實掌握理解了定理原理,通過大量習題訓練提高成績是很快的,英語的幾種語法時態、單詞記憶背誦,考高分不是什麼難事,因為英語不像語文,語文一句話有多重意思,英文基本上都很好理解,這也是語文比英語難的地方,總而言之,語文要多記、多背、多理解、還要多練,練一手漂亮的漢字,你說呢?


中國教育之家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語文也是一門基礎學科,對於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對於學生學好其他學科、今後工作和繼續學習,對於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和吸收人類的進步文化,提高國民素質,都具有重要意義。語文教學應立足於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

語文教學必須聯繫現實生活,加強語文實踐,注重培養創新精神,提高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水平,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現代文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學鑑賞能力和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和中華優秀文化,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掌握基本的聽說讀寫能力,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掌握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養成自學語文的習慣,培養髮現、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繼續學習和終身發展打好基礎,提高閱讀、寫作和交際能力,發展學生的語感和思維,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努力開拓學生的視野,注重培養創新精神,培養高尚的審美情趣和一定的審美能力,發展健康個性,形成健全人格,養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通過語文學習讓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

歡迎交流,敬請關注“山色歸讀”!


山色歸讀


我們常說生活中處處是語文,漢語是我們的母語!

第一,不要把語文當成一件學習任務,語文得天獨厚的優勢是孩子學話開始就在學,所以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多用普通話,哪怕不太標準也儘量少用方言,從小培養正確的語言發音,在這裡順便說一下,有的家長問學拼音的時候剛好又開始學英語孩子會不會混淆,一開始會有一點,但是兩種不同的語境下孩子很快就會區分的,不用去擔心這個問題。

第二,做好孩子日常學習的督促,以前很多家長是自己在一邊打麻將或看電視讓孩子在那學習,現在往往是刷著手機讓孩子在旁邊學習,這樣的環境,家長這樣的示範孩子怎麼能安心學習,所以要陪伴就看書,父母永遠是最好的老師,具體到語文鼓勵孩子讀拼音讀課文給你聽。

第三,用好插圖和相應的典故,把語文當故事學,其實我們的語文都有相應的場景或出處,如下列圖所示,學習不是那些枯燥的拼音和文字,學習的目的首先是認識和了解外面的世界

第四,國學古文的學習結合一定的背景知識,不要孤立地學習一個點或一篇文章,多瞭解相應的歷史結合歷史書籍進行學習。

第四,運用,閱讀和寫作是語文學習的另外兩個目的,閱讀的時候清楚這是一件什麼事,寫作的時候把寫人,記事,論述各關鍵點先列好再去豐富,有血有肉!

語文學習多積累,多說多練多表達,多講故事!







天天數學思維


語文到底應該學什麼?怎麼學?學習方法論,可以證明一切,事實勝於雄辯。

語文學習的方法,主要是:1、抓基礎;2、善記憶;3、勤思考;4、巧閱讀;5、強作文。

作文是語文中的“奧數”,作文是重點,作文是核心,作文是綜合能力應用的體現。

語文學習的方向主要是抓住作文的核心點,強化作文思維訓練,有效提升作文思維品質和創新思維能力。

科學的教學方法和優化的學習策略,可以讓語文教育教學和作文教育教學在短期內產生實際的效能,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事半功倍,突飛猛進。

顛覆作文快速高效實戰教學法:

1、綜合法講學;

2、歸納法學習;

3、演繹法訓練;

4、創新法升格。

由此可見,快速有效地提升思維品質和創新思維能力,是語文快速速成和作文高效速成實戰的前提和基礎,並非是危言聳聽。

顛覆語文高效教育教學和作文高效教學實戰能力,並不是一句空話,事在人為。思維決定品質,方法決定結果,實踐是最好的證明,實踐出真知。

顛覆作文教育教學,沒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


荊州小太陽作文工作室


深圳小作家作文覃老師為你解答分享:

深圳小作家作文閱讀寫作教師,四位一體作文教學法創始人,10年以上閱讀寫作一線教學輔導經驗,擅長中小學語文閱讀寫作啟蒙教學輔導,小升初、中考閱讀寫作教學輔導。

一、語言知識

不管是輸入,還是輸出,都需要工具,需要詞語,需要詞語的選擇能力(表達的方式)。所謂語文學習能力,其實質就是不斷地增長見識,掌握大量的表達方式。

深圳小作家作文認為:閱讀,不能只急功近利地想著要提高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還要考慮到閱讀最基礎的作用是積累詞語。

1、語言的層次決定人的階層。

今天的學生張口閉口“我操、屌絲、裝逼、算個毛”,不是我們不能與時俱進,但這讓人擔心,滿口生殖器語言的人,一定是這個社會的下層人。在西方古典文學中也存在這個問題,哪怕表達“蠻橫的女人”這層意思,不同層次的人用詞也是不一樣的,低層人就直接用“潑婦”這個詞,但貴族會說“不羞於發火的女人”。

2. 詞語的多寡決定思維的層次。

掌握詞語的多少,影響著你對世界的理解。比如杯子,如果你的腦子裡只有一個“喝水的容器”的概念,這是單一的。而在一個男人眼裡,這還是個酒杯;在一個愛美的女人眼裡,這還是一個插花瓶;在一個法官眼裡,這還可能是個兇器。語言越多,你思考世界的角度越多,你越能接近世界的真相。

語言的簡化,就是智力的簡陋,思維的粗糙;語言達不到的地方,就是思維的無知。

3. 更多的語言會使人更智慧。

出國的人,更熱愛自己的國家,比黨的教育效果還好。學好一門外語的人,更理解自己國家的語言。學好文言文的人,更能學好現代漢語。懂得方言的人,才更擅長運用普通話。

深圳小作家作文認為文言文、方言學習是不可少的。只會一種語言,就只有一種思考方式,世界上最早發現水的,絕不會是魚。

學生不知道“管”的本意是鑰匙,就沒有真正理解“主管”;不知道“鍵”的意思是門閂,就沒有真正理解“關鍵”;不知道“本”是樹根,“末”是樹梢,就沒有完全弄懂“本末倒置”。

以前有很多年輕的人,怕公公婆婆帶孩子會影響孩子的說普通話,會影響孩子語言表達,這種擔心是完全沒有必要的,理論上說,多會一種語言,就多了一種表達的方式,會使孩子更聰明,因為他的“思考語言”(說夢話、說醉話、自己和自己“說”的話)變得更豐富。語言方式越多,你表達世界的方式越多。

北方人說白了誰一眼,就叫“剜”了誰一眼,這詞語是不可替代的,換成普通話的詞語,效果會打折扣。當然,只會方言的人,不僅是表達能力有限,生活可能也會受到影響。幾年前我們小區一個保安被開除了,只是因為他只會皖北方言。他想表達“別說了,昨天早上,我都被批評了”,他說的是“白弗來白弗來,夜個清起來,俺豆挨屌淹了”(沒寫錯字,皖北人大多能看得懂)。

二、非語言知識

隱性知識難教,這正是高中語文被忽視被邊緣化的原因。

我們舉四種的難教的能力。這些能力可能不僅僅是語文教師能夠完成的。

一個是心智模式。比如可能和人“沒長大”有關。郭德綱相聲裡說某個新開的評劇場專場,怕不叫座,別人家演員旗袍開叉到大腿根,他家的演員要求旗袍開叉開到腋窩下。眾人哈哈大笑,現場一個七八歲的小女孩子問她媽媽:大家笑什麼呀?假如你是這個媽媽,你準備和小女孩子怎麼講解和分析?大家是不是可以理解語文教師的無奈?因為這時孩子心智還不成熟,還沒有形成這種模式的思考。

第二個是生活經驗。王小波文章裡的那位電影放映員,吃韭菜麵條,吃出一個報紙角,噁心得在院子裡吐。今天的學生一定會侃侃而談:因為報紙上有鉛,鉛是一種重金屬,進入人的血液,會怎麼怎麼樣,所以他感覺到噁心。學生不知道韭菜生長需要大量有機肥,沒有在農村看到早上很多農人挑著屎尿罐子往菜園裡的韭菜溝裡倒,他就不可能想到報紙角原來是來自廁所的擦屁股紙。

還有移情能力。深圳小作家作文對有篇《洗澡》的高考小說作過批註式分析。推三輪小夥子的為什麼總是問機關工作的上海男人的家裡有沒有浴缸,洗不先熱水澡?因為他是推三輪的呀,大夏天他每天一身一身的臭汗,他覺得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就是每天可有澡洗。只要讓學生想想,他們見了大學生為什麼總是問人家上不上早讀,晚上宿舍斷不斷網,他就很容易明白,小說表現了“小人物的幸福理想”。

高考題《侯銀匠》有這樣一個題,早年失去老伴,與女兒相依為命的侯銀匠,在女兒出嫁以後,有時以為女兒還在身邊。他的燈盞裡油快乾了,就大聲喊:“菊子!給我拿點油來!”及至無人應聲,才一個人笑了:“老了!糊塗了!”

問這個細節:表現了侯銀匠什麼樣的情感?當年問一位同事的孩子(優秀的高三理科生)這道題,他說:這是老年性遺忘。答案中的三條:深沉的思念,難言的孤獨,自我安慰。

“自我安慰”這一條,就很少有學生能想出來,這一點很能表現語文學習和情商的關係密切。理解這一層他要能體會別人的情感,而這種體會又受制於剛才說的生活體驗和移情能力,孩子畢竟還沒做過父母。龍應臺說,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目的,唯獨父母對子女的愛是以分離為目的。女兒在走他應該走的路,侯銀匠覺得雖然自己很孤獨,但理性告訴他“我孤獨是好事,這樣女兒會幸福,建立在女兒在過著她的幸福生活的基礎上的孤獨,不是一種最好的享受嗎?”這是“自我安慰”的“理論基礎”。

最後說說思維方式。深圳小作家作文從語文考試角度說一下:曾講到一個思維規範的問題,這裡還要說一下怎樣讀懂題目中的暗示。我就拿自己舉例子了,我在課堂上問過學生,這三個問題。第一個“從良老師有什麼特點”,考試是不會這樣問的,因為沒有限制,就沒有暗示,就沒有確定性,就不能承擔起標準化考試的檢測功能。第二個問題,“從良老師和王胖子相比有什麼特點”,有了“王胖子”的限制,也就有了提示,答案是“瘦”。而第三個問題,“從良老師和王胖墩相比有什麼特點”,就有了“胖”和“墩”兩個限制,也就有了兩個暗示,答案就是“瘦”和“高”。

  • 很多時候,限制也是一種導向,人被鎖在屋裡出不去了,鎖,就是限制,但也是導向。我們只需要砸鎖就行了,不要去砸牆,或者挖地板;很多學生經常做砸牆和挖地板的工作,這是思維錯了方向。

三、審美感受能力。

詩歌學習,有三個層面:識記、理解和感受。前兩個方面好理解,最後一個就比較困難。“美”有時是不可言說的,就像我們覺得一個人漂亮,用語言描繪給別人聽就很困難。很多時候,我們往往用更容易表述的“含蓄”來代替了“美”,一說詩歌就大談其含蓄,含蓄的就一定美嗎?比如情詩無非表達我愛你,然後用各種含蓄的方式說。但有的情詩你聽了,你特別想打死他:“入我夢者,非愛即恨,你已入我夢,但我一點也不恨你。”就是在說廢話。我初中同桌,他給女孩子寫的表白信是:“我希望,你死之後,能埋到,我家祖墳的旁邊。”聽著都有點嚇人。

四、寫作表達能力。

在一個越來越依賴媒介來交流的時代,一個人的文字表達能力,似乎也越來越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