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一座“有戏”的三四线城市

在一个本分的三四线城市生活应该是怎样的,没有房奴的压力,不用像蚁族一样奋斗,“安逸”是很多人对于三四线城市的印象。但是如果当你生活在一个不本分的三四线城市,比如说安庆,这里可能会和你想象中的有所出入。


安庆,一座“有戏”的三四线城市


1

舌尖上的安庆


早晨在不慌不忙中醒来,边听音乐边洗漱。穿过飘着香味儿的大街小巷,一手拿着侉饼,一手拎着油条。偶尔,喝上一碗白粥就着咸菜,和早店铺的大叔闲聊几句。你以为你的生活这样安逸,其实正确的打开方式应该是这样的。


安庆,一座“有戏”的三四线城市


早上闹钟一响,还没起床就开始思忖着早上吃点啥好,侉饼包油条吧,大南门牛肉包也不错,要不搞点锅贴饺,肉丝面也照啊,莫作为哦,早上七滴东西都要想个半半天。


安庆,一座“有戏”的三四线城市


出门走在街上,卖侉饼油条的门前的队已经排到了马路上,大南门牛肉包已经挤不进去了,好家伙,肉丝面都已经售罄了。不就早上赖了几分钟床,说好的不慌不忙,说好的三四线城市的安逸呢。


2

戏曲里的安庆


一到下午,按套路来说,一般的老年人要不在家带孙子看电视,活络点的拉上老闺蜜们跳跳广场舞,丰富一下老年生活。但是在安庆,一到傍晚,总有一些老年人成群结队的拿着家伙,抄起小板凳,像是从周星驰的《功夫》里走出来的一样。不过他们不是去打架,而是去唱戏。


安庆,一座“有戏”的三四线城市


下午的公园里总是会传来爷爷奶奶们沙哑但不失浑厚的声音。耳熟能详的《女驸马》,千古绝唱《孟姜女哭长城》,奉为佳话的《天仙配》都是脍炙人口的唱段。


作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安庆黄梅戏在2006年5月20日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安庆是一座三四线城市,但是绝对“有戏”。


安庆,一座“有戏”的三四线城市


3

历史上的安庆


吃过晚饭,穿过万家灯火,行走在江畔。身后是历经千年沧桑的振风塔,庙宇檀烟,梵音绕梁。眼前是一脉长江,“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


安庆,一座“有戏”的三四线城市


安徽省的第一座发电厂、第一座自来水厂、第一家电报局、第一部电话、第一条官办公路、第一个飞机场、第一个现代图书馆、第一所大学。第一张报纸都曾在这里诞生。


安庆素有“文化之邦”“戏剧之乡”“禅宗圣地”的美誉。走过孔雀东南飞的故里,穿过六尺巷听一听当年的佳话,看一看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故居。作为一座三四线城市,安庆是有情怀的。


安庆,一座“有戏”的三四线城市


4

你眼里的安庆


有人说,安庆大不如前了。没错,安庆和一二线城市又或者说和以前相比,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地位都有所下降。但是现在的安庆让人很踏实,一步一个脚印。明明是个三四线城市,但是却一直“有戏”。


安庆,一座“有戏”的三四线城市


在安庆生活的小伙伴们,你眼里的安庆是什么样的呢,也欢迎给我们留言互相交流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