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湖畔的辛稼轩纪念祠

济南历史上,有两位著名词人,一个是婉约派的杰出代表李清照,一个是豪放派的集大成者辛弃疾。他们都生活在南北两宋交替之际,经历了山河破碎,书写了那个时代的乱世悲歌。

为了纪念他们,济南人在家乡建造了祠堂,李清照纪念堂在趵突泉景区内,辛稼轩纪念祠位于大明湖景区内。

从大明湖南门往西,穿过假山叠石,秀水流潺的遐园,一座青砖灰瓦的建筑便是“辛稼轩纪念祠”。

大明湖畔的辛稼轩纪念祠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疫情原因,纪念祠没有开放,只有两只石狮子蹲踞在大门两侧,朱漆的大门,一块黑底金字、由陈毅题写的匾额悬挂于门楣之上,庄严气派。

大明湖畔的辛稼轩纪念祠

有一只狮子不知何原因成了这副模样。

纪念祠原为李公祠,清末山东巡抚杨士骧为感谢安徽同乡李鸿章的赏识提拔,在大明湖畔为他修建了这座祠堂。新中国成立后改建为辛弃疾纪念祠。

大明湖畔的辛稼轩纪念祠

稼轩祠共三进院落,第一进院落中庭放置着一尊太湖石,东西厢房陈列着当代名人字画。

大明湖畔的辛稼轩纪念祠

第二进院落为辛弃疾纪念堂,是纪念祠的主体部分,正中是辛弃疾的立像,厅内四壁悬挂有介绍辛弃疾生平事迹的展板,展柜陈列着多种辛弃疾的著作及其评价作品。

青年时代的辛弃疾,在家乡参加以耿京为首的农民抗金起义军,后历任南宋地方行政长官。为主张抗金,多次上书朝廷,后被贬谪,抑郁而死。

第三进院落内有一座两层小楼,面山背水,上有平台,东侧靠墙有一条覆顶的游廊阶梯,沿着阶梯拾级而上,可直达二楼。

登临其上,凭栏远眺,大明湖的风光尽收眼底了,站在楼上,看着远山如黛,听着近水泛波,让人油然而生一种望峰息心之感。其实,这座二层小楼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集山楼。

你还记得辛弃疾的诗句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