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涨价能挽回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吗?

用户820308


假如粮食涨价能够挽回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吗?我们针对于这个问题来看,即使农民的种植粮食价格上涨,也没有多大的影响。

因为就种地而言,它的价格对于目前现状来说不会有大幅度上涨。所以基于这个问题来看,并不会有多少农民愿意积极的去种植。

粮食的价格上涨不了。

粮食的价格对于目前来说肯定上涨不涨不了多少因为粮食是最基础的需求。

如果粮食一定上涨,那么其他的东西也会跟着上涨,所以粮食上涨,其他的物价也会跟着上涨。

那么一旦如此,看来那么粮食的上涨,对积极性推动也是毫无意义的。

粮食能够上涨到哪里去?

粮食的价格上涨怎么上涨?就算它上涨到一定的水平就在于打工持平的水平,那么这种情况之下更多人还是倾向于选择外出打工的问题。

因为就目前的问题来看粮食上涨就算它能够上涨,一定的幅度相对比打工这个问题比起来,人们也会更选择倾向于打工,因为这些干活的劳动强度来说,在农村里面种田种地,它的劳动程度更强。

所以基于这个问题来看,你们当然会理所当然选择轻松的事情去做,那么对于这个问题来看,我们觉得调动不了多少积极性。

大多数农田都被承包种植其他产品。

就我们当下而言,我们当地的情况来说,大部分的农田都已经被承包种植其他产品了,不是种植水果就是种植其他的东西,除了水稻以外。

所以这种情况之下,即使你的粮食上涨,也不可能将其他的已经种植的产品全部铲除掉吧。

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来说,目前来看确切的来说是一个说矛盾就比较矛盾,说实际又比较实际的一个问题。


农人莫小道


粮食涨价能挽回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吗?我想粮食如果涨价可以提高一部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可以提高哪些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呢?主要是那些田多的地方家庭,每户有田起码有十几亩、到二十亩以上的农户,这些农户专门以种田为生活,提高粮价他们是直接享受获利的人。但是对于人均耕地少的地区来说,提高粮价起不到多大作用。我是江苏人,就拿我老家来说:我们老家人均一亩地,按一户4到5口人计算,每户5亩田,即使水稻价格涨到5元1斤,机耕价格、种子、化肥、农药、薄膜、工人费用也相应涨价,起码扣除一半费。如果一亩田毛收入5000元,扣除2500元费用,实际每亩田可获2500元纯利润收入,再留下口粮2000斤,实际每户只能出售粮食3000斤,每户可获利7500元,一家人靠种田一年只有7500元,不可能困住一家四到五口人全在家种田。所以打工的收入还是一个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

话又说回来,当稻谷涨到每斤5元时,大米估计能卖到每斤7元到8元。那没田种的人如何解决他们的生活?在城市最基层的人生活怎办?如:物业公的保安、保洁,以及环卫工人每个人每个月开多少工资才够他们生活?

现在在大城市周围多数农田都被私人承包,他们种大棚蔬菜、种大棚果树、种大棚瓜果。有的地方农村村委会为了工业开发,村委会没经国土管理部门批就与农户签约转让耕田建厂,都是每亩田转让费以500元到600元转让的。如果稻谷涨价到每斤5元,农民都回去种田是不是去毁掉那大棚,砍掉那些果树,毁掉那些工厂?


乡村老农有话说


粮食涨价能挽回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吗?

现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确实比较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粮食价格不高,一斤粮食没有一瓶水贵。

那么如果粮食涨价的话,农民会提高种粮的积极性吗?主要看的就是粮食涨价能够上涨多少钱了,最后还要确定一下粮食能否涨到这个价格。

粮食价格在这一年时间里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以波动调整为主,而且不同地区的价格差异很大。

以玉米为例,东北地区玉米种植量很大,价格很低,南方地区玉米价格相对就高一些。以今天的玉米价格来说,江苏玉米价格2233元/吨,浙江是2133元/吨,最便宜的黑龙江是1742元/吨。

也就是说南方地区玉米价格都1元一斤以上了,价格区间在1.06~1.16元/斤之间。而黑龙江才0.87元/斤,连一元大关都没有突破。

一斤一元左右的玉米虽然不赔钱,但是除掉种子,化肥,农药,人工等成本,留给农民的利润也很低了。

农民发现自己辛辛苦苦种了一年地,到最后赚的钱根本不够自己的付出,还不如出去打工赚钱,所以种粮的积极性就越来越低。

如果玉米的平均价格能够涨到1.5~2元/斤左右,一斤能够多赚五毛到一块钱,那么农民积极性肯定能够提上来。

但是玉米价格能够涨这么多吗?就现在来看基本不可能。

  • 一方面玉米是我们国家基本的粮食作物,价格要以稳定为主,如果玉米价格上涨,那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

不光是人们的日常生活花费要增加,玉米相关的上下游企业,包括玉米淀粉,酒精,深加工企业等都要提高成本,到最后增加的成本还是会转嫁到普通人身上。

  • 另外一方面国外玉米价格比国内要低,每当国内玉米上涨幅度变大的时候,相关企业就会进口国外玉米来稳定市场。

所以说转了一大圈还是回到了原点,粮食涨价确实能够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但是就现在实际情况而言,粮食不可能有太大幅度的涨价,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依旧不高。

我是农村养殖新鲜事,以上只是个人观点,欢迎批评指正,您的点赞关注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农村养殖新鲜事


粮食涨价的条件是到真正种粮农民手里的人民币涨多少钱?如果农民粮价涨达到与城里打工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时,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就挽回来了。例:在桔子产地,桔子五,六角钱一斤,而到商店,超市价高达三,四元斤,为什么果农收入很低呢?就是中间商获相对高利。如果产与销直接見面,取消多层中间商,中国市场将发生颠覆性的变化,农民的积极性也就调动起来了,一路上的腐败也被削去了。


孙海峰125941083


我看很难。一:现在年轻人都到外面打工赚钱、留在家种地都是老弱病残。种地是重体力活、老弱病残忙不过来。二:粮食只能适度涨价、粮价大高、影响囯计民生。


康记741


居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18年世界五大产粮国:1,中国6.25亿吨。2,美国5亿吨。3,印度2.8亿吨。4,巴西2.4亿吨。5,俄罗斯1.35亿吨。

如果按照人均年消耗粮食200公斤计算,中国年产粮理论可以养话30亿人,而且粮食可以循环生产,生生不息,并且国家拥有多处农业现代机械化,旱涝保收的产粮基地,因此,只要措施得当,保障有力,无须多虑。

不重视农业以及豉吹农业至上都是错误的。


用户56226736358


粮食是国之根本,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年轻人已不再留恋土地,农民种粮激情已经大打折扣。

首先,大量的农民外出务工或创业,收入远超种粮,在生活压力下,宁可把地荒掉,也不愿失去打工机会。

其次,务工农民不再留恋土地情,城市公用资源远大于农村,很多人已经在城市购买房产,不再回农村。

再次就是农村留守老人,无力再种更多粮食,自己够吃就行,既便种了粮,收割也是问题。

粮食再涨价也吸引不了农民工回乡务农,因为打工和创业收入的增长远大于粮价增长总收入。

所以提高务农积极性,单纯提高粮价,根本不可能有吸引力,还是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四季花开人间院


对于土地肥沃,平坦,人均土地多的北方来说,粮价上涨肯定会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因为他们人均土地多,亩产高,适合机械化生产,可以增加很多收入。

但是对于南方很多地方来说,就算粮价上涨几毛钱,也对他们的种粮积极性产生不了多大的积极性,就拿广西来说,人口多,以山地为主,人均拥有可种粮土地少,而地块小,不适合机械化生产,而且现在人工非常贵,请人做,基本没有什么利润了,单单靠那几亩地的收入,根本无法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求……


希望的土壤


即使粮食再涨一信的价格,很多农民也不想种粮食,其实中国的粮价已经高出国外的粮价,只是种田者手中的地太少,而且没有实现大面积耕种机械化,而更多的使用了化肥类的农药,造成种植成本极大的提高!

更多的农民把眼晴钉作打工的高收入。今后将进一步淘汰一部分农民,而且农业的多样化,将极大增加农民的收入,单一的种田改变不农民的富裕要求。


瘋老頭子的瘋話


不能提高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因为粮食涨价永远涨不过农药化肥的涨价,耕田的成本自然随着粮食涨价而涨价。加上粮食种植存在几大风险,一,预防天灾,如遇下冰雹,对农作物伤害最大,有可能全部失收。二,洪冰,在低洼地区遇到下大雨连续好几天,容易造成内涝,因为低洼地排水不良,积水过多,农作物浸水时间过长,导致有可能死亡,或者肥效失效,或在河边的良田被洪水冲掉。三天气的影响,如遇到天气不好时,对农作畅影响积大,例如南方地区秋季晚稻在破口期遇到寒露风一周时间,稻谷灌浆不好直接影响产量。四,病虫害对农作物影响好大,农作物病虫害管理期,一定要做预防病虫害发生,提前喷打农药。五,耕田工作量大,辛苦,风吹日晒,六粮食价格不能稳定上升,浮动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