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白质脱髓鞘是什么意思?该怎么治疗?

用户5074272317589


在我接诊的患者中,经常有中老年患者拿着“脑白质病变”、“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这样的头部核磁共振的检查结果来询问我,这是不是脑子里有病变了?是不是老年痴呆?

“脑白质病变”是啥病

“脑白质病变”在中老年人群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脑内影像学改变,而脑小血管病是导致“脑白质病变”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脑小血管病所致的脑白质病变,泛指脑内小血管(直径在40—200微米的脑小动脉、毛细血管、小静脉)在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参与下,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血管脂质玻璃样变性、纤维素样坏死等病理改变,使脑局部小血管硬化和阻塞。头部核磁共振上表现为皮质下缺血性脑白质病变和(或)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  患者经常是在头部核磁检查中发现有“脑白质病变”,但这并不是急性脑梗死。与大血管病变导致的认知障碍不同,“脑白质病变”患者常常没有脑梗死的病史。

早期症状:词不达意反应慢

提到脑血管病,多数人想到的都是肢体瘫痪、吞咽障碍等功能受损或残疾,事实上,认知功能受损也是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表现。  脑小血管病患者除了可以表现为突发口齿不清、肢体无力等急性卒中症状外,相当一部分患者常常没有任何症状,或者仅仅表现为脑子反应慢、词不达意、记忆力差、计算力差、性格改变、情感淡漠等轻微症状,这种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极易被患者及其家属忽略,致使病情逐渐进展为血管性痴呆,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尤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出现“脑白质病变”更不能忽视。

 

不同于老年痴呆  脑小血管病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与神经变性病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如阿尔茨海默症—人们常说的老年痴呆)不同,是可以预防的,从某种程度上说病情也是有减缓希望的。在疾病前期早期发现和干预,是预防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关键。

目前主要的预防措施是控制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戒烟、戒酒、警惕血压、血糖和低密度胆固醇等,以控制脑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减缓甚至逆转认知功能减退是世界范围内的难题,而且病情一旦进展到血管性痴呆的程度,治疗更加困难。

中医治疗脑白质病变的主要原则是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标本兼治,从血管、经络、脑窍、脾、肾、气血同调,以益气活血通脉法,实施通血管、通经络、通脑窍、补脾、补肾、补脑的三通、三补相结合原则。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兼顾补、通、治、防,并选用益气、养血、活血、通络的中草药经验配方,可以帮助人体脉络通畅。

该疗法还具有通调气血、保证气血平衡、使气血旺盛、使闭塞的血管得到疏通的益处。


温吉焕专家


脱髓鞘和脑白质脱髓鞘有什么区别?、 脱髓鞘是指以髓鞘破坏或髓鞘病变为特征的一类疾病的总称,以神经髓鞘脱失为主,形象来说就像一根老化的电线,外面的电线皮被破坏或直接与中间的芯脱离,导致电路出现故障。 脱髓鞘疾病有先天遗传性的,也有后天获得性的,有中枢性脱髓鞘疾病,也有周围性脱髓鞘疾病。而脑白质脱髓鞘就是中枢性脱髓鞘疾病其中的一种。 脑白质脱髓鞘病是脑部脑白质因各种有害刺激而使已经发育成熟的正常髓磷脂被破坏,主要包括多发硬化、急性散发性脑脊髓炎、进行性脑白质病等。临床上以多发硬化最为多见。 多发硬化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多认为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感染因素,自身免疫反应有关,多发病于青年、中年。并且女性较男性多见。多发硬化根据其病程特点又分为复发缓解型,表型为发病后能自己缓解,基本恢复。继发进展型,表现为复发缓解以后,疾病不能完全缓解并留下后遗症,并在以后的日子里逐渐缓慢加重。原发进展性,表型为疾病缓解复发的工程,而呈现出缓慢进行性加重,且病程大于一年,较少见。进展复发性,最为少见的一种,表现为病程始终缓慢进行性加重,有少数缓解复发。 多发硬化症状表现多样,可有恶心,呕吐,视物模糊,单眼视力下降,眩晕,四肢震颤,肢体瘫痪,走路不稳,肢体发软无力,肌张力紧张,大小便障碍,性格改变及精神症状等,严重可致命。


韩一声医学博士


脱髓鞘疾病是任何疾病的的神经系统,其中所述髓磷脂的鞘神经元损坏。这种损害会损害受影响神经中信号的传导。反过来,传导能力的降低导致感觉,运动,认知或其他功能的缺乏,这取决于涉及哪些神经。脑白质脱髓鞘就是已经发育成熟的正常髓磷脂被破坏。具体怎么治疗需要考虑疾病的原因、严重程度等具体因素,建议根据医生建议进行治疗,医生会根据病情,治疗反应及其他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患者平时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情绪激动、外伤、感染等诱发因素,以及其他主治医生建议应该注意的事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