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哲思(四):“切勿過度”

寓言:有一個寡婦養著一隻母雞,母雞每天下一個蛋。 她認為多給雞喂些大麥,就可以每天下兩個蛋。於是,她就天天這樣喂,結果母雞就長得越來越肥,每天連一個蛋都不下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有“尺度”。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講過一個故事,他說希臘著名的德爾菲神廟鐫刻這一句名言:切勿過度。這是一種很深的智慧。

寓言哲思(四):“切勿過度”

圖/網絡

我理解,有兩層意思,可以稍微展開去說:

一、在一定“尺度”內,事物才能成為他自己。比如,我們去買黃金、黃金飾品,經常會聽到“成色、純度”等詞語,這就是“尺度”的意思。只有達到一定的“成色和尺度”,這個黃金才能叫做真的黃金(真金)。為人處世也是如此,我們常說“某某活得像個人樣”,一般就是說他能較好處理各方面關係,具有了一個人應有的生活水平、德道尊嚴。因此,不難看出,只有在尺度之內,事物才成其所是。比如,寓言之中的下蛋母雞——其尺度就是“下蛋的母雞不能太肥,且正常1天1個蛋”。超越了這個尺度,“母雞,變成肥母雞,也就不是一隻下蛋雞了”。因此,切勿過度。

二、超過一定尺度,或者達不到一定尺度,是危險的。寓言故事中,因為主人公貪心,突破了“尺度”,導致母雞不會下蛋,這導致了利益的損失,這是危險的。把這個道理,放到人類社會之中,也是如此。如果我們的行為超出了一個“正常人的範疇、尺度”,也將是危險的。比如,一些壞人的惡行,明顯超出了人類社會的道德倫理尺度,這必然會帶來“危險”——害人害己。對自己也是如此,假設我們是一個學生,好好學習是我們的應有尺度。如果嚴重超越這一尺度,天天上網打遊戲,別人就會說“他不像個學生”。這時候,是危險的。

尺度,規定人,也影響的人的一生,因此需要好好把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