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島日記 · 這個“無聲”的世界究竟發生了什麼?

孤島日記 · 這個“無聲”的世界究竟發生了什麼?


這個群體你有關注過嗎?

在武漢,登記在冊的聽障人士有1.3萬人。我也是一名聽障人士,在依靠助聽器獲得聽力後,文字能力和資訊獲取能力與正常人一樣。因為精通手語,文字能力也好一些,在疫情期間,我作為一名志願者,為武漢受困的聾啞人群提供幫助。

聾啞人就醫不易,我是深有體會。疫情之前,我時常受聾啞人病患委託,前往醫院做手語翻譯,藉助助聽器,我可以把醫生的話用手語轉達給病患。其中最為困難的,就是醫生的專業詞彙和病人的病症表達,在翻譯過程中這些需要格外注意準確。聾啞病患在沒有手語翻譯時,還能通過讀唇、觀察對方表情來輔助溝通,但現在防護衣和護目鏡斷送了這一可能。

一位被確診新冠肺炎的聾啞人發視頻告訴我,他入院以後,和醫護人員的交流全部依靠紙筆,和家人的溝通也只能通過微信消息。他打字慢、句式短,很多表達需要用圖片替代。對家人也是報喜不報憂,每天的餐食、藥品等都被他拍下照片傳給家人,表達自己營養均衡、恢復良好。但是在打給我的視頻裡,他卻難抑憂慮,因為在醫院表達困難,他和醫護人員紙筆交談有些內容看不懂,只能不懂裝懂。

孤島日記 · 這個“無聲”的世界究竟發生了什麼?


對於聾啞人士這個群體而言,聽力的阻隔帶來不少困難,他們資訊獲取滯後,對疫情的反應比正常人慢,防護物資也告急,甚至求援都成難題。武漢關閉離漢通道,市內公共交通暫停。不少老年聾啞人在這天出門乘公交,發現公交久等不至,來群裡詢問,被群友一通視頻電話解釋之後,這才明白出了什麼事。在針對聾啞人的疫情需求登記工作中,問為什麼沒有及時準備物資,得到的回答幾乎如出一轍。聾人看不懂新聞,不清楚外面發生什麼事,等反應過來,所有的藥店都買不到口罩了。

我400多名微信好友中,聾啞人士超過六成。自疫情爆發以來,我不斷收到線上諮詢,因為疫情,很多中老年聾啞人不得不面臨的線上購物、快遞收付等問題,這都在他們生活習慣之外。前不久募集到一批愛心物資,因為溝通疏忽,導致它們均以到付的方式,被寄往武漢各聾啞申請人家中,而中老年聾啞人大多不會接收快遞,更別說到付了。後來同城的物資派送,我都會盡量避免使用快遞,親自開著物資車派送。

不管什麼時候,“通知”對聾人而言都是個大問題。是發短信還是打電話?電話鈴聲聽不到,如果手機不在身邊,不論如何我們都是無法聯繫上聾人的。如果短信通知,就意味著更長的時耗,我需要提前幾個小時聯繫聾人,視頻電話不接就一遍遍發短信,以確保他們在派送的時間段注意手機。

孤島日記 · 這個“無聲”的世界究竟發生了什麼?


考慮到潛在的交叉感染風險,派送物資的過程避免直接接觸,我往往會把84消毒片和口罩提前放置在小區的板凳上、窗戶口、路燈下等一些固定位置。然後站在遠處,看見物資被對面的人拿到手後,我才走近打手語,緊握一個空的礦泉水瓶,作出84消毒片的使用示範:一顆消毒片,一瓶水,500ml,靜置完全溶解。對面的人手語回應,對我表示感謝並提醒我注意安全,類似的無聲對話重複在武漢的各個小區。

開著物資車駛過武漢三鎮,在城區中心的高架橋上,作為唯一行駛的車輛,我第一次發現,高架橋一側成幢的30層高樓房,家家戶戶都亮堂。而曾經的武漢中心城區,如今人車寥寥,戴著助聽器的耳朵也聽不到城市聲響,我懷念起街市的熱鬧,還有每週二週五,在漢口江灘的手語角,那曾是聾啞人的盛事。


孤島日記 · 這個“無聲”的世界究竟發生了什麼?




出品人│王波 主編│劉愛萍

首席執行│王恩澤 首席記者│樂水

編輯│穆逸龍 李小樹 孔舒姚 曹欣宇

視覺總監│杜放 視頻監製│李小姣 設計│劉垚 李心彧



孤島日記 · 這個“無聲”的世界究竟發生了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