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東湖綠道被稱為“世界級綠道”,你覺得它和杭州西湖哪個更好?

wifi工程師阿文


去過西湖很多次,東湖更多次。都是最近去的。其實如果大家要做比較,一定去過了,再去做評價,不能人云亦云。站在客觀公平的角度來講,東湖遠漂亮於西湖,東湖綠島把東湖變得更加好,更加迷人,沒去過的,可以去看看。但是西湖的知名度遠高於東湖,原因在於我們從小都知道西湖,教材裡有,同時西湖旁邊的商業開發做的很好,就是市中心,去起來真方便。而東湖周邊商業開發幾乎沒有,更不是中心,旅遊人氣不旺,基本都是本地人去玩。而杭州西湖是外地人必去打卡的地方。個人建議,風光村一棵樹附近的私房拆遷後,做仿古建築,進行商業配套開發,讓大家有吃有喝的,遊玩必須要有商業配套。武漢必須用好東湖這張名片,進行包裝推廣,武漢不只有黃鶴樓,還有東湖。東湖將來一定會追上西湖。同意我的觀點點個贊!











你其實沒有那堅強


各有千秋吧

我們知道,西湖不大。但是西湖除了有水,有山,還有寺,有塔,有橋,有堤,有故事,有文章,有詩情,有名人。有白居易,有蘇東坡,有岳飛,有林和靖,有于謙,有張岱,有張蒼水,有袁枚,有俞樾,有龔自珍 ,有秋瑾,有章太炎,有弘一法師,有豐子愷,有郁達夫,有吳昌碩,有蓋叫天,有黃賓虹,有………………。

閉著眼鏡也能為西湖數出一大堆頂級的歷史名人,從范蠡西施的傳說開始,到張祜白居易錢鏐蘇軾王安石陸游岳飛秦檜宋高宗于謙張岱袁宏道錢謙益柳如是等等等等。尤其是蘇軾和白居易,在西湖簡直是無處不在。保俶塔、嶽王廟自不必說,西湖隨便一個渡口都是宋高宗上船、檢閱水軍的碼頭,隨便一個破土樁子都是高宗(還是理宗、寧宗?不記得了~~)下馬的地方。東湖嘛,基本上是建國以後才變得重要。問題是毛林周鄧也住過西湖啊,周還對樓外樓情有獨鍾。文革時期大概東湖比西湖更加重要,但此前一千多年的歷史,西湖都比東湖重要得多。入選了世界遺產名錄,享譽全球。東坡居士的那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歷史上曾大大提升了西湖的逼格。優美的自然風光和悠久的人文底蘊是其它湖不能比的

有人說:杭州西湖的美,用驚豔一詞,也不足以表達我對她的讚美。湖中的蘇堤、白堤、斷橋、雷峰塔、孤山、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個個美不勝收

西湖的景色是自然秀麗,層次感強,色彩簡單審美較高級,配合四季變化使用更佳。當然西湖不光是光禿禿看這麼一個湖,西邊的山裡各種竹林步道寺廟茶莊深究藏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養生修仙絕妙去處,這些也給西湖增分不少(這點要學習上海遊客會玩兒,多深的山都有他們哈哈)。總體而言,西湖景觀仙氣比較足,再有各種渠道比如詩詞歌賦琴棋書畫電視劇宣傳,聲勢很足。

關於東湖 : 從地理上來看,武漢東湖風景區開發於1950年,景區面積73平方公里,其中湖面面積33平方公里,不僅是中國最大的城中湖,加上沿湖陸地風景區,面積達八十餘平方公里。東湖周邊聚集了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等26所高等院校,中科院武漢植物園等56個國家、省、部屬科研院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國家光電子產業基地——中國光谷。

至今已形成各具特色的六個遊覽區,即聽濤區、磨山區、珞洪區,以及還未完全建成的白馬區、落雁區和吹笛區

在之前,名氣上確實不如西湖,特別是以前根本沒什麼名氣,就是一個比較大的湖而已,後來解放後特別是最近一二十年變化特別大,而東湖綠道的建成更是讓東湖名揚海外

這是網上關於東湖綠道的新聞

東湖綠道里密集分佈著超多趣味路段,除了一口氣跑步騎行到底,你能在這兒玩到的包括

一條大約200米的熒光跑道,夜光材料鋪成,夜晚散步,像走在螢火蟲海洋裡。

綠道磨山段,有7處木棧道深入荒野山中,森林木道,神秘原始,一轉彎又連上綠道繼續迴歸人間。

作為原始植物活化石的水杉林,東湖沿岸最多。九女墩對面,湖水裡將建起一片堆石涉水臺,能在水杉浸入湖水的根系裡散步,浪漫至極。落雁路生態園附近,也有一片原始水杉林,綠道會經過它們,為了保護植物不會深入林中,擦肩而過,適合拍照。

光從景緻上來看,東湖西湖都是一流的了,但東湖輸就輸在文化底蘊上。

毛主席一生酷愛東湖,曾下榻武漢東湖賓館44次,每次少則十天半月,長則達半年之久。美麗的東湖之濱,成為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繼北京中南海之外居住次數最多、時間最長的地方,他在這裡共接見來自64個國家的94批客人,東湖賓館因此享有“湖北中南海”之美譽

1954年朱德同志在武漢進行工作訪問期間來到東湖參觀,他被東 湖之美和東湖之大深深地吸引住了,游完東湖後他便為東湖題詞: “東湖暫讓西湖好,今後定比西湖強”。現在,在磨山西峰還建有一座 “朱碑亭”,亭名是郭沫若同志所寫,亭高20米,屬於飛翅形的亭樓,亭 上掛的匾額是郭沫若先生題的,上面不僅有“朱碑亭”三個字,還有朱 德先生最喜歡的蘭草圖案。亭前的“朱碑”鐫刻著朱德同志在1954年 遊覽東湖後的題詞:“東湖暫讓西湖好,今後定比西湖強”

對於武漢人,東湖泳場、武大凌波門、雙湖橋、東湖賓館、東湖公園還有現在的東湖綠道留給我們的記憶是一百個西湖都比不了的


WH黃鶴樓主


每看到有人拿湖面積對比,或說西湖在鬧市去我就想笑[捂臉]。這裡是比西湖景區和東湖景區還是比兩個養魚的湖啊?外地遊客去西湖大多是一兩天,出了地鐵看見人多就說西湖人多,廢話,那裡是堪比楚河漢街的商業街,人當然多啦。湖東挨著繁華的商業街,專供逛街的人休息的。想看人少要去湖西邊,楊公堤,趙公堤,九溪煙樹,云溪竹徑,天竺山等等地方,那裡自行車都進不去,人少得都忘了自己在城市裡,那是外地遊客都不知道的地方。如果想鍛鍊身體,可以從植物園上北高峰,經過龍門山,金竹嶺,五雲山,到九溪,楊梅嶺,再不能走了,腿要斷了,行程7個小時,一路上幾乎沒有任何商店,要自帶三瓶水和乾糧,如何還有體力,可以穿虎跑,去玉皇山,到萬松書院下,切記穿一雙好的鞋子,不要獨行,山路崎嶇,結伴為好,這一趟下來,空氣又好,無比酸爽。


呵呵水啊


住在東湖邊,家裡能夠看到一些湖光山色,看起來好像東湖挺大的。綠道就在樓下,晚上11點騎自行車花了二個多小時才走了一小半圈,綠道上一共遇到四隻狗和兩個保安。往白馬州方向更是空曠無人,沿綠道邊上不知名的小野湖比比皆是,遠處深夜中落寞的村落偶爾傳來幾聲犬叫,看到路牌才知道那是漁光村。深夜初春的湖邊還有淡淡的薄霧,除了給你帶來一點憂傷就是惆悵,枯萎的荷花野塘、凋零落敗的蘆葦蕩,會讓你情緒上會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失落。經過了湖中道、郊野道,聽濤閣又到了眼前,而落雁島卻還在前面,後面遠遠的連綿不斷的是磨山,半山腰若隱若現楚天閣的影子。往磨山方向那是通往馬鞍山森林公園的綠道,估計過去得騎行最少得三小時,想想那得天亮才能夠回到家,那還是算了吧。出發前準備騎行一百公里綠道的宏偉大志,就這樣草草結束了。











唧唧歪歪SZ


兩者完全不是一個等級的比較,也沒有可比性,一個軟硬件建設基本到位,人文傳統就不必贅述了,除了地理面積略小外基本沒有弱點;另一個雖然也有世界級綠道的稱號,硬件條件也相當不錯,但是在人文景觀,歷史傳統以及軟件建設方面差距實在是無法相提並論的,一個先天環境發育,一個後天人為改造,僅就這一點就不合適進行比較,不要說大就是特色,雖然冠以“大”這個特色,但是,能突出闡述一下這個大的內在含義嗎,或者說,既然有了大這個先天條件,又有沒有圍繞這個“大”做好足夠的文章呢!


用戶9189591174960


如果僅僅從自然景觀比較,東湖和西湖都遠比某些湖差多了。

人文,歷史才是景區的靈魂,也是西湖之所以有名的原因。

斷橋比其他任何一座橋都普通,但走過是你會想起許仙與白娘子;望望對面的嶽王廟,你會說“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更不要說西湖十景每一處都有各自說法和故事。

對於東湖,除了我知道它是一個比西湖大的湖,不能讓我關聯起任何故事和傳說。這的確是東湖悲劇的地方,從這一點說即使揚州的瘦西湖也要比東湖驚豔許多。

武漢人大概喜歡“大”,說什麼都是大,大,大。大有鳥用?


今騏明陳軍


東湖與西湖不能相提並論,杭州西湖人文景觀勝於東湖,名氣大,專供外地人旅遊,當今對本地人生活並無實質好處。東湖與之不同,由於面積是西湖的6倍,無論外地人是否來東湖旅遊,一百公里世界級綠道能同時容納20萬人以上在湖區享受騎車步行跑步和靜坐帶來的快樂與幸福體驗。湖泊對武漢市民的生活影響無處不在,沒有人不生活在湖邊,湖邊的寧靜生活,湖周圍寬闊的視野無不給每個武漢人高品質的生活享受,這有別於杭州西湖僅限於旅遊功能的定位。對武漢人民而言,湖泊是用來享受的,旅遊只是次要的作用。如果單獨拿武漢東湖與杭州西湖比較,我個人認為,東湖還得讓西湖好,今後也不比西湖強。西湖再好與我何干呢?我們埋頭苦幹把我們武漢自己的湖泊建設好,把東湖與武漢其它湖泊與兩江聯手共同打造一幅真正雄偉的讓世人都認知的大江大湖大武漢來。


老鄉2439


我能說東湖秒殺西湖嗎?大小,配置,環境,功能。有些人去都沒去過就開始評。


吼吼


現在很多人總拿杭州西湖與大武漢東湖比美,其實倆處湖光山色各有千秋,人文景觀各俱特點,為什麼?看圖就知道哦!






元青花9


西湖去過四次,老夫住武漢幾十年去的不多,退休後才經常去玩玩,怎麼說呢?如果我要說東湖比西湖好肯定別人認為你有地區情懷,真要比較西湖明聲在外,人文景觀多,秀氣,東湖大氣,湖光山色的巨幅畫卷也不乏點綴一些自身秀麗幽靜的景點,特別是近幾年一百多公里綠道建成後,讓東湖從閨房走到廳堂,不僅使千萬人口的武漢市民驚豔,更受到了來客讚譽。要說西湖和東湖哪個好就看各自品賞,西湖人文景觀典故多景區小,但每次去都是人潮湧動無興品味的走一遍,到東湖好似一腳踏進大自然,哪怕十萬人進入東湖都不會妨礙你心曠神疑的感覺,是城市人休閒的佳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