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好想有个男朋友与为什么还没有男朋友?(一)

昨天看到BPS的一部比较火热的纪录片《Leftover Women》(《剩女》或《中国剩女》),讨论外部观念给大龄单身女青年的种种压力,纪录片中的主人公想要单身而不得,尤其是来自父母的忧虑。“中国剩女”的讨论是在增多的,正面描述大龄、单身,事业有成、生活幸福的案例,在影视作品中也多多少少会出现。对于“针对单身女性的评判何时能消?”这样的疑问,个人是持乐观的态度的,随着女性越来越独立和观念的迭代,也许80、90后,将是最后一批为此烦恼的人。

对于“想要单身而不得”,“想要脱单而不得”的身边人,更为她们担心。如果你的情况也和她们差不多,想要尽快脱单,也许可以改变下现有的“预备恋爱”观。


情|好想有个男朋友与为什么还没有男朋友?(一)

“没有要求”、“顺眼就行”、“这个太丑了吧”……

同事A,开朗乐观,总是把别人照顾的很好,爱吃爱玩,工作努力,是个单位的小领导,28岁,女,单身,奋战在相亲的路上。寻找男朋友的唯一标准就是“没有标准”,作为“死都不承认自己是外貌协会成员”但“确实是”的她,“相亲”这条路,走得格外坎坷。

不问物质条件,不问对方兴趣爱好,“看顺眼”是首要因素。往往都是她“看顺眼”的,对方并没有和她“对上眼”,她被拒绝后,总觉得对方是“嫌她胖、年龄大、异地……”而不愿意了解她。觉得她不错的,她的反馈意见一般不外乎“个子矮、皮肤黑、脸上有豆痕、戴眼镜、啤酒肚、头发少、太有才华……”这些词。

不敢正视自己内心的择偶标准或者说因为自己是“看脸”的以至于将找不到男朋友的原因归结于“自己的外在条件不好”,
仿佛成为了同事A的心结。

既然如此,我们提醒她,以后相亲,只见自己认为长的好的,其他统统拒绝;多多以身边“男帅女一般”为动力,激励自己。但,同事A认为自己不是“看脸”的,拒绝别人不好。于是,她依旧在“来者不拒”的道路上前进。

前几天,同事A喜欢上一个人,可惜,聊来聊去,表达了自己“不图人家什么,就是喜欢”的强烈愿望后,还是无疾而终。为此,她郁郁寡欢好几天,乐观的她,这次甚至失眠了。在她看来,自己该做的都做了,对方不想重新认识人、了解、谈恋爱,太麻烦了,想要找一个熟悉的人……好在同事A天生乐观,几天后,恢复正常。她说,反正也是异地,不合适,算了……等待下一个人,不争取了。

情|好想有个男朋友与为什么还没有男朋友?(一)

耽于幻想,不主动追求,总是认为自己尽力了,“算了”……可能也是同事A至今未脱单的原因之一。

还记得她上次“为爱焦虑”是她去医院看病,见接诊医生,一见钟情,护士告诉她医生有女朋友,她自怨自艾,感叹“生不逢时”好几天;再上次是我们一起去石家庄的时候,有意撮合她和我的一个高中同学,同事A看到我的高中同学后,特别开心,“你朋友长的真帅,她能看上我不?”过了几天后,同事A告诉我,对方目前没有离开石家庄的打算,那不行…他不能来吗?于是放弃了。再上次,是在游戏里认识的她觉得不错的一个人,每天在游戏里相处火热,到见面的时候,对方不愿意,于是,又算了……

“我很喜欢他呀”、“我努力追了”、“算了,等下一个吧”、“为什么就没人追我呢”、“我什么要求都没有”……与A做同事两年半,次次听她“XX年,脱离母胎solo”的誓言,2020,同事A在开年“相亲”失败后,再次立下誓言。这次我们的对话依旧是以择偶观念上“风马牛不相及”而结束。

情|好想有个男朋友与为什么还没有男朋友?(一)

前段时间喜欢上一个人,茶不思、饭不想那种,可惜,人家没有看上我这种类型。

  • 真喜欢,那努力追啊!
  • 努力了,我也不图他什么,看顺眼最重要,不过人家看我没有顺眼?
  • 哪里不顺眼?
  • 想要熟人,不想认识新人,再谈恋爱。
  • 那,你和他说,可以先恋爱,在慢慢认识。
  • 算了,喜欢不是让人开心的事,还是异地,人不着人,牵肠挂肚,算了……
  • 很多时候,现实因素是一些人的第一考量因素,尤其是你喜欢的那种类型,你多少也考虑下这方面。
  • 刚看了XXXX电视剧,把我甜的。

心里默默吐槽“偶像剧害人”的我,知道同事A没事了,“为爱而伤”是短暂的,等复工见面后,她还是那个开朗的她,偶尔会沮丧和自我否定,但充满激情永远是主流。30岁的年纪,有时候会觉得同事A太过浪漫主义,但又为她一直坚持自己心中的恋爱的执著而敬佩,因为自己变得“世俗”了,而同事A依旧保持着浪漫的心。也许,在“脱单”这条路上,同事A还需要一段时间,但积极乐观且执著的她,也许真的可以将心中“甜甜的恋爱”变成现实。

情|好想有个男朋友与为什么还没有男朋友?(一)


牢骚、抱怨、耽于幻想、抑制不住的负能量……人生30年,突然哀叹“为何如此平凡”,他人眼中“还不错”的我们,陷于“精神低谷”和“心无所依”。想要与自己和解,从将“最简单的幻想”变成“最近的现实”开始吧。现在,可能依旧会“焦虑与自我否定”,不过,要我相信,从用文字写下所思所感的那一刻,一切就正向好的方向改变。——给自己、给和我一样困扰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