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原配妻子朱安的一生:无儿无女,无性无爱,独守空房41年

1906年7月25日,远在日本留学的鲁迅在母亲多次催促下,终于回到绍兴家中。

鲁迅很清楚,自己这次回家很可能会成亲,因为母亲已经多次致电给他,表示已经为他安排了一门亲事。新人朱安是鲁迅本家叔祖周玉田夫人的同族,平日似乎跟鲁迅的母亲谈得挺投机,亲戚们都称她为"安姑",大鲁迅3岁。

鲁迅虽然有自己的追求,并不愿意自己的婚姻由父母包办,可母亲用病重来催促他回家,他不得不回家。

鲁迅的原配妻子朱安的一生:无儿无女,无性无爱,独守空房41年

7月26日,鲁迅回家的第二天,一场传统婚礼举行了。成亲当天,周家一切准备妥当,鲁迅只需要听从安排即可。

新娘名叫朱安,时年28岁,比鲁迅大25岁,1878年6月生于浙江绍兴。祖上曾做过知县一类的官。和旧中国很多中上家庭的女子一样,朱安从小被教养成一个切合传统要求的女人:懂得礼仪,待人厚道,脾气和顺,会做针线,擅长烹饪,识字很少,小脚。

朱安四五岁的时候,有一天被带进一个小房间,大人让她脱了鞋袜,把脚浸在一盆暖水中。过了一会儿,她的妈妈和两个女佣人把她的双脚按住,拿出特别的长棉布条,把她的四只脚趾向脚底屈折,用湿布条一层一层地裹起来,接着又把她的脚跟拼命往前拉,这样就裹成了"三寸金莲"的形状。

朱安痛得尖叫起来,但她的母亲对她说:好人家的女孩都得缠足。她只要看看妈妈和家中其他女人,就知道所有女人没有一个是例外的。

1899年,通过亲戚的斡旋,二十岁的朱安被介绍给一名周姓乡绅的长孙,叫周树人,当年十八岁,在南京一间新派学堂念书。绍兴当地的传统以妻子比丈夫大两三岁为佳,所以两人算是相当匹配,唯一的缺憾是,周家经济颇为拮据。但是毕竟周家在绍兴还算是体面人家,对"老姑娘"朱安来说,这可能是最理想的安排了。

因为鲁迅是长子,自从鲁迅父亲去世以后,鲁迅的母亲就开始为鲁迅的婚事操心。在没有征得儿子同意的情况下,贸然去朱家"请庚"。老太太喜欢朱安听话顺从的品性,决定娶来给自己的大儿子鲁迅做媳妇。结果两个年轻人在根本不认识的情况下,由双方父母作主,定下了决定鲁迅和朱安一生命运,并给两人带来痛苦终生的婚姻大事。

1901年似乎是他们成亲的好时间,因为绍兴惯例婚礼多半在冬季举行,而朱安的未婚夫鲁迅又将在同年年底毕业,算得上双喜临门。

不料就在这个时候,鲁迅拿到赴日本留学的奖学金,因此朱家想看到女儿成家的希望又落空了。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朱家当然也愿意未来女婿出洋留学,因为朱安的未婚夫身份提高了,对她也是一份光荣。

鲁迅在1902年3月赴日本留学,除了两次短暂回家外,在日本一直逗留到1909年。鲁迅通过他母亲,向朱家提出一项要求:要朱安放脚,然后进学堂读书。

对思想保守的朱家来说,这实在吓了他们一跳。这为朱安的婚事蒙上了一层阴影。虽然鲁迅的母亲对未来媳妇很满意,但谁也不能预料留学在外的鲁迅会采取什么行动。1903年鲁迅回家探亲,身穿西服,辫子已剪了,这似乎都不是好征兆。

不过鲁迅始终没有提出要退婚,而周家也没有安排把朱安迎娶过门。

鲁迅的原配妻子朱安的一生:无儿无女,无性无爱,独守空房41年

朱安是一个很传统女性,她识字很少,一切听从父母意见,三从四德。1906年7月26日,朱安出嫁当天,她特地穿了一双很大的绣花鞋。她听说她的新郎喜欢大脚,因此穿了双大鞋,里面塞了很多棉花。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当朱安从花轿里下来时,因绣花鞋太大,结果在众目睽睽之下掉了一只,露出了她的一只小脚,这一切都被鲁迅看在眼中。朱安本想讨新郎的欢心,没想到刚开始就露馅了。这似乎预示着她以后一生的不幸。

一阵忙乱之后,鞋又重新穿上了。鲁迅这才第一次打量他的新娘:她身材不高,人显得瘦小,一套新装穿在身上,显得有些不合身。在族人的簇拥和司仪的叫喊声中,头盖被揭去了。姑娘的面色黄白,尖下颏,薄薄的嘴唇使嘴显得略大,宽宽的前额显得微秃。

婚礼完全是按旧的繁琐仪式进行的。鲁迅装了一条假辫子,从头到脚一身新礼服。周家族人都知道鲁迅是新派人物,估计要发生出人意料的意外,于是便排开阵势,都七嘴八舌地劝诫他。然而让他们想不到的是,一切都很正常,司仪让鲁迅干什么,他就干什么,就连鲁迅的母亲也觉得很异常。

新婚之夜,鲁迅彻夜未眠,两人也没有入洞房。第二天晚上,鲁迅在母亲房间里看书,没有去新房。第三天晚上,鲁迅依旧在母亲房间看书。

刹那间,朱安似乎明白了什么,可她又能做什么呢?

婚后四天,鲁迅就回到了日本。在鲁迅家书中,他对朱安的称呼很特别,称为“妇”。在朱安看来,没有给周家生下孩子,没有完成自己的使命,于是写信给鲁迅,让他纳一个妾。

当鲁迅接到朱安信件后,非常生气,他在当天日记中写道:“下午得妇来书,二十二日从丁家弄朱宅发,颇谬。”

在朱安看来,鲁迅对自己很冷淡,可她坚信只要自己好好照顾公婆,鲁迅一定会回心转意的。

很遗憾,朱安等来的却是深深的失望。

有一次,母亲询问鲁迅:“朱安究竟有何不好?你为何不愿意跟她靠近?”

鲁迅的回答很冷淡:“不是什么不好,而是和她谈不来。和她谈话无趣,无味,不如不谈。”

鲁迅的原配妻子朱安的一生:无儿无女,无性无爱,独守空房41年

鲁迅母亲与朱安

许寿裳是鲁迅的挚友,两人无话不谈。有一次,鲁迅曾对许寿裳谈到了他和朱安的婚姻情况,认为朱安只不过是母亲送给他的一件“礼物”。鲁迅的原话是,“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它,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再后来,鲁迅和许广平走到了一起,两人还生下了一个孩子。得知这一消息后,朱安特别高兴,逢人就说:“大先生的儿子也是我的儿子。”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病逝。当时朱安远在北京照顾婆婆,其实她很想去上海跟鲁迅道别,可最终还是没去成。

鲁迅在世时,定期给朱安寄钱。但随着鲁迅、婆婆的先后去世,朱安生活越发困顿。

1943年10月,朱安听从周作人的意见,将鲁迅一些藏书售卖。消息传开后,许广平等人非常惊讶,立即着人去劝阻,称这是鲁迅遗物,应该保存下去。

​沉默几十年的朱安彻底爆发了:“你们总说鲁迅遗物,要保存,要保存!我也是鲁迅遗物,你们也得保存保存我呀!”

孤独地来孤独地走。1947年6月29日,朱安孤独地在北京去世,终年69岁。她身边没有一个人。她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69个春秋,无儿无女,孤独地度过了四十多个漫长的岁月。

临终前,鲁迅的第二个夫人许广平专程了看望朱安,当问她有何遗言时,朱安说:“把我葬在先生旁边吧。”

很遗憾,朱安最终没能和鲁迅葬在一起,而是独自葬在了北京保福寺墓地,后来这里被夷为平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