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沙尼亚哪里来的勇气,敢叫板俄归还土地,否则就开战呢?

幸福地带2


爱沙尼亚已不止一次向俄罗斯索要领土了。从2019年11月份起,爱沙尼亚议长珀吕埃斯、内政部长等人在不同场合数次发表声明,公开要求俄罗斯归还爱沙尼亚的领土,而且索要的领土面积还不小,达到2000平方公里。更让人吃惊的是,爱沙尼亚人的态度还非常强硬:不还就打!

那么,俄罗斯真占了爱沙尼亚的领土吗?这个倒是肯定的。众所周知,俄罗斯最初只是个小小的公国,范围也仅限于莫斯科周边。现在变成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绝大部分领土都是掠取得到的。至于爱沙尼亚,在历史上就连整个国家都不止一次被俄罗斯吞并,占它的领土更是不在话下。而爱沙尼亚索要的领土,是苏俄建立之初,面对国内外巨大压力,不得不和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签署《塔尔图条约》,同意把列宁格勒州和普斯科夫州的一部分土地划归这两个国家。不过,1940年8月这两个国家均被苏联吞并。1944年,苏联宣布废除《塔尔图条约》,已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的爱、脱两国别无选择,只能同意。

爱沙尼亚1991年重新独立后,马上投入西方的怀抱,并于2004年加入北约。爱沙尼亚自以为有撑腰壮胆的了,终于可以对俄罗斯硬气一回了。这样既可以北约表达忠心,又能挽回一下面子。可怎么对俄罗斯表达强硬的态度呢?爱沙尼亚想起了那片苏俄曾答应还给的2000平方公里的领土。对于爱沙尼亚两位部长强硬的言行,俄罗斯的态度还不错,没说不给,只是说爱沙尼亚的议长和内政部长太天真了,因为《塔尔图条约》已废除了80年了,再把它翻出来说事还有意思吗?

(爱沙尼亚议长)

遭到这番羞辱的爱沙尼亚大为恼火,扬言不还领土就打,以武力夺回。俄罗斯恐怕听到这话都会捂着嘴乐:说你们天真,你们还真无邪上了。拿什么和俄罗斯打呀?总人口才130多万,全体出动还不如俄罗斯的军队多,和俄罗斯对垒无异于痴人说梦。当然,有人会说,爱沙尼亚早已加入北约,北约可以上来帮忙呀。可问题是,北约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发兵打仗的。北约对采取军事行动设定了很多先决条件,比如必须是成员国遭到入侵时,才可以集体采取行动。如果爱沙尼亚主动挑事,那北约是不会出兵的。不仅不出兵,还可能怕惹火烧身,把爱沙尼亚踢出北约。因为加入北约有个硬性条件,那就是不能和其它国家有领土争端,就凭这一条,便可以取消爱沙尼亚北约成员国资格。当然,北约不出兵,主要原因还是忌惮俄罗斯的强大。

爱沙尼亚向俄罗斯索要领土,还发狠话,注定只是一场闹剧,刷一下存在感罢了。爱沙尼亚作为一个小国,一直是被北约保护的对象。为了向北约主子显示反俄的坚强决心,没有足够实力支撑的爱沙尼亚也只能高喊一些反俄的口号,以讨得主人的欢心了。不过,这样的闹剧爱沙尼亚人感觉可能很好玩,但从国际上的反应来看,大都认为是荒唐可笑的。


高山流水116820061


拿一张百年前的苏俄与爱沙尼亚签订的“塔尔图和平条约”、车臣战争时派出大量女狙击手配合车臣武装,以凶狠暴戾手法专打俄罗斯士兵“睪丸”让其生不如死,继续钩鱼的东欧小国碰上嗜领土如命的普京,只能是嚷嚷俩声罢了。


99年在平叛恐怖份子搔扰俄罗斯边境问题时,普京说了句震惊世界的话语:犯俄罗斯者,原谅他们是上帝的事,我的任务就是送他们见上帝。俄罗斯领土很大,但没一寸多余。与俄罗斯有领土争议的国家很多,想要得凭实力来拿。事实上俄日北方四岛争端,普京放的话也做到了:比爱沙尼亚强大的多的日本,至今没脾气。要知道,日本放的话比爱沙尼亚狠的多。并且派出了军舰,然并卵,没下文。

或许欧盟共同防卫条约,尤其201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突然在俄罗斯邻国爱沙尼亚大规模军演,北约战机从爱沙尼亚多次起飞拦截搔扰俄罗斯军机正常活动。加上在俄罗斯家门口的北约强大军力让对面俄军眼观就看的清楚。爱沙尼亚如获“神之助”,胆量猛增,有了与俄叫板底气。

以下配图皆为爱沙尼亚军人

美国与欧盟的成员国共防军事条约规定:一成员国被侵略,欧盟所有成国有共同协防义务与责任。加上美欧的煽风点火,又实兵驻扎爱沙尼亚。这才是真正的底气。只不过就怕战斗民族真的发火送其见上帝时,那些个个比兔子跑的还快的北约国家能否信守诺言?美国也好,德国也罢,不都面对土耳其与俄罗斯强势出兵,实战开火时:美国扔下库尔德,德国扔下土耳其跑路了?

爱莎尼亚与俄接壤,可说有几百年世仇。自沙俄时代就多次占领吞并爱沙尼亚至前苏联解体时独立。前苏俄1920年与爱沙尼亚鉴定了(塔尔图和约),拟定把“列宁格勒和普斯科夫”俩州3000多平方公里给爱沙尼亚。但协议签了,没了下文。

爱沙尼亚在美国鼓动下突然心血来潮念起旧经,惹的普京大怒:百年前的废纸别当经念。但热血上头的爱沙尼亚却念念不忘:废纸也可当成经。不给就开战。


如前苏联曾为笼络乌克兰,把克里米亚送给乌克兰一样。当乌克兰与俄罗斯分道扬镳,那么普京就会拿起旧经只念有利的几段:克里米亚是赠送给乌克兰的,现在要收回,并付出了行动:名噪一时的“小绿人”闪电战收复克里米亚。

以爱沙尼亚现役军人5000,海空约300,飞机6架,无坦克,仅300辆装甲车的实力,就怕惹毛了普京,坦克集群一个冲锋,好不容易飞出去的爱沙尼亚又要被普京按地摩擦了。格鲁吉亚也像他这么叫过,但俄罗斯真的出兵接招后,格鲁吉亚身后呐喊助威的美国及北约都不见了。


闭花落雨


俄罗斯周边,其实一直有几个极具血性的国家,最典型的就是波罗的海三国,其中就有爱沙尼亚,另外两个国家是立陶宛和拉脱维亚,都是小国。

波罗的海三国与俄罗斯有着长达数百年的恩怨,直到现在,三国与俄罗斯的关系也非常不友好。由于俄罗斯历史上与波罗的海三国关联众多,如今爱沙尼亚向俄罗斯讨要领土,其实也一点也不奇怪。毕竟,俄罗斯17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有多少是自古以来就属于俄罗斯的?


爱沙尼亚向俄罗斯索要的领土共计2000多平方公里,这对于俄罗斯而言非常不起眼,但是对于爱沙尼亚而言却是非常庞大的区域。在爱沙尼亚索要的领土中,还包含了被俄罗斯称为英雄城市的列宁格勒。

平心而论,无论出于什么目的,爱沙尼亚向俄罗斯索要领土,都是无可厚非的。从地缘关系可以看出,爱沙尼亚与俄罗斯接壤。而波罗的海三国则处于俄罗斯本土和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之间,几乎处于俄罗斯的包围之中。在18世纪时,沙俄打败地区强国瑞典,占领了波罗的海三国。不过此后,波罗的海三国的反抗就一直没有停止。1917年,沙俄帝国覆亡,波罗的海三国在英德两国的帮助下复国。二战期间,苏联以“波罗的海三国自愿加入苏联”为由,强行再次吞并波罗的海三国。当然,苏联时期,波罗的海三国也是对苏联最不满的加盟共和国。苏联解体之前,波罗的海三国率先与苏联划清界限,并退出了苏联。

如今,波罗的海三国均是北约成员国。


可以看出,俄罗斯历史上曾多次吞并包括爱沙尼亚在内的波罗的海三国,而波罗的海三国也是反抗俄罗斯最激烈的地区之一,这也是波罗的海三国最终得以成功脱离苏联的原因之一。如今,有了北约作为靠山,波罗的海在面对俄罗斯时,也自然有了更足的底气。

不过,俄罗斯恐怕也是根本不会理会爱沙尼亚的诉求的。


苏绽


根据俄通社11月20日消息,爱沙尼亚议会主席海恩·佩洛亚斯,在社交媒体公开喊话,要求俄罗斯归还列宁格勒州的伊万哥罗市,以及普斯科夫州的别乔尔斯基市,这两个地区总面积月为2000平方公里,约占爱沙尼亚领土的5%。

在媒体上佩洛亚斯表示称:“爱沙尼亚对俄罗斯的领土完全没有兴趣,我们只想拿回属于自己约5%的领土”,并且发出了不还领土就开战的“豪言”。

对于佩洛亚斯的语言威胁,俄罗斯杜马美女议员议员,前克里米亚检察官娜塔莉亚·波克隆斯卡娅回应称,要求爱沙尼亚不要觊觎俄罗斯领土。

爱沙尼亚是一个波罗地海边上的小国,这个国家在苏联时代与俄罗斯一起,都曾是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与拉脱维亚、立陶宛一起合称为波罗地海三国,这三个国家在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随即独立,并且与后来的俄罗斯关系极为恶劣,双方关系甚至到了反目的地步。

爱沙尼亚为什么会和俄罗斯反目,其原因可以说是多方面的,其中的主要原因与历史、宗教和民族以及目前的国际形势都扯得上一些关系。

从民族、宗教和历史的角度来看,爱沙尼亚在曾多次被俄罗斯人占领,这种占领不仅出现在沙俄时代,也出现在苏联时代,但这是一个由爱沙尼亚人占主体的国家(约占68.7%),且宗教信仰多为基督教路德教派(俄罗斯为东正教派),所以爱沙尼亚人与俄罗斯人的关系,一直都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

正是由于这种历史、宗教和民族上的对立,使得爱沙尼亚是苏联解体过程中,最早独立出来的那一批国家之一,所以在独立之后,与俄罗斯人的关系不好也就理所当然了,毕竟没有那个国家会对征服者报以好感,特别是在俄罗斯人极度衰弱的时候。

此外,从苏联解体之后的国际斗争环境来看,爱沙尼亚选择反俄,实际上也是国家生存的需要,因为这个国家是一个领土面积很小的国家,整个国家总面积仅有4.5万平方公里,人口也仅有130万。

对于这样一个国家而言,当他与俄罗斯这种庞然大物“为邻”且“交恶”的时候,其危险程度可想而知,所以爱沙尼亚如果想要在俄罗斯的敌视下生存下去,唯一的活路就是要想办法靠上一个俄罗斯人惹不起的国家,那么谁是俄罗斯人惹不起的国家呢?很显然,美国人就是。

因此,爱沙尼亚在独立之后,随即就积极地向西方国家靠拢,分别在1994年和2004年加入了北约和欧盟,为本国的生存找到了两个“护身符”。

同样,爱沙尼亚能够加入北约和欧盟也并非没有代价的,由于受到国力的限制,爱沙尼亚在加入北约和欧盟之后,基本上没有办法在军事和经济上为这两个集团带来帮助,那么爱沙尼亚能够发挥的作用,就只能被体现在政治层面上了。

因此,爱沙尼亚在独立之后,就屡屡在国际上发表对俄罗斯不利的言论,向这种申索领土的要求,只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

而他这么做的目的,是借不断的发表反俄言论,一方面来引起西方国家的关注,以此来体现自己的价值;另一方也存在一部分与欧美国家要“福利”的想法。毕竟自己为“组织”这么卖力的工作,也好以此邀功,要求“组织”在利益上向自己多倾斜一点。

总的来说,爱沙尼亚在对俄问题上时常曝出惊人之语,实际上也是国家生存的一种需要,要知道对于这样的小国来说,在实力匮乏的情况下,如果想要体现出自己的战略价值,就只能把自己变成别人手中的“棋子”,去参与大国之间的博弈。

这种情况实际上不仅发生在爱沙尼亚身上,也同样发生在比如立陶宛、拉脱维亚这样的弱国身上,而这也是弱小国家在国际斗争中的生存之道。


落下m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月2日消息,爱沙尼亚议会议长亨.珀吕埃斯在新年贺词中称,爱沙尼亚和苏俄在1920年签署的《塔尔图和平条约》现在仍然生效,包括两国边界问题。爱沙尼亚内政部长、人民党领导人马特.赫尔梅也表示,爱沙尼亚有5.2%的领土被俄罗斯掌握,但是俄罗斯既不想归还领土,也不愿给予赔偿,甚至根本就不想跟爱沙尼亚讨论这一问题。爱沙尼亚希望可以在国际框架内解决,否则将采用战争手段,态度十分嚣张。两国的领土是怎么回事呢?

100年前,即1920年苏俄同爱沙尼亚签订了《塔尔图和平条约》,协议规定,包括现如今的列宁格勒州和普斯夫州部分土地划给爱沙尼亚,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然而因为二战的爆发,当时的苏联趁着解放爱沙尼亚的机会将上述地区又收回了,此后一直延续至今。基于以上史实,俄罗斯认为《塔尔图和平条约》已经是没有法律效力的历史文件,所以对于爱沙尼亚的领土要求根本不予理会,爱沙尼亚高级官员很气愤,于是以战争相威胁。

爱沙尼亚是东欧波罗的海三国之一,面积4.5万平方公里,132万人口,是苏联解体出来的国家,2004年成为欧盟成员国。这么小的一个国家,为什么敢叫嚣以战争手段向俄罗斯提出领土要求呢,他哪里来的勇气?这里既有历史原因,同时也有北约和美国的身影:一是爱沙尼亚原本就是一个坚定的反俄国家,当年它加入苏联也是在对方武力胁迫下作出的无奈选择,1991年更是波罗的海三国的首先独立,直接引发苏联解体。独立后的爱沙尼亚又积极推动去俄罗斯化,它加入了北约也成为了欧盟成员,目前爱沙尼亚完全站在了俄罗斯的对立面。

二是有北约做后盾。波罗的海三国在2004年就加入了北约组织,而北约一直对俄罗斯怀有敌意,于是爱沙尼亚就成为了北约进攻俄罗斯的交通要道。2019年下半年,北约决定2020年在欧洲举行代号为“捍卫者2020 ”的军演计划,按照计划,演习区域主要集中在波罗的海三国,参演国家共18个,3.7万兵力,其中美国2万人,装备超过1.3万件。美国人宣称,这是25年来美军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而北约的这次军事演习就是要检验军队的快速部署和反应能力,共同应对挑战,这个所谓的“挑战”者对象毫无疑问就是俄罗斯。因此有北约的撑腰,爱沙尼亚这个小弟就敢在俄罗斯面前狐假虎威一番,这自然是不足为奇了。

三是有美国的照顾。这些年爱沙尼亚敢和俄罗斯对着干,硬碰硬,就是由于美国的支持。一方面,美国为了让爱沙尼亚充当打压俄罗斯的马前卒,经常给予一些鼓励和物质上的援助,并像爱护小弟一样护着它,爱沙尼亚自然很感动,所以为了向美国表忠心,爱沙尼亚自然要主动找俄罗斯的茬,用领土问题给俄罗斯添堵。另一方面,想着进一步提升自己在美国心中的位置,从而得到美国更多的照顾,所以它必须很好表现。

面对着爱沙尼亚的要求和咄咄逼人的态度,俄罗斯会怎么办呢?当然是不予理睬。普京说过,俄罗斯没有一寸领土是多余的。这句话透露着普京对于领土的执着,尤其是在前苏联与各方签订的历史协议中,普京向来都是以俄罗斯的利益为首,对那些想要回领土的国家态度非常强硬,就是“不给”,在爱沙尼亚领土问题上更是如此,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公开场合表态说,“向爱沙尼亚归还土地的要求无法接受”。的确,在领土问题上尤其强硬的普京,在克里米亚、北方四岛问题上都表现的寸步不让,今天想着让他承认一个100年前的条约、归还领土,简直是异想天开!


凤凰山观世界


毫无疑问爱沙尼亚的勇气来自于梁静茹。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0年1月2日的消息,爱沙尼亚议会议长亨.珀吕埃斯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坚称爱沙尼亚和苏俄在1920年签署的《塔尔图和平条约》仍然生效,尤其是两国边界问题。

与此同时,爱沙尼亚内政部长、人民党领导人马特.赫尔梅也强硬地表示,爱沙尼亚有5.2%的领土被俄罗斯非法占据,但今天的俄罗斯既不想归还领土,也不愿给予赔偿,甚至根本就不愿意跟爱沙尼亚讨论这一问题。对此,爱沙尼亚希望这个问题可以在国际框架内解决,否则爱沙尼亚将采用战争手段。

两位爱沙尼亚大佬此言一出,立刻在国际社会引起一片哗然,人们在惊叹爱沙尼亚方面的“弥天大勇”时,也在深深地沉思:这俩货是不是忘了吃药?还是吃错了药?要知道不是所有的勇气都值得肯定,比如绵羊在老虎面前的勇气就是典型的以卵击石?爱沙尼亚和俄罗斯叫板的勇气来自哪里?又为何会在这个时刻如此嚣张呢?静夜史认为爱沙尼亚之所以如此“想不开”,主要是因为:

爱沙尼亚天生缺乏安全感,需要时常用反俄猛刷存在感,获得西方国家的注意和重视。

虽然今日爱沙尼亚的国土面积只有4.52万平方公里,人口也仅有130万,但这并不妨碍历史上的爱沙尼亚多灾多难。

虽然爱沙尼亚地图波罗的海东北部的地理位置并不算欧洲的枢纽,但因为同时毗邻东欧和北欧,又穿过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直接接壤中欧,这使得历史上三个方向的强大实力都曾影响甚至蹂躏了爱沙尼亚。

在黑暗的中世纪,爱沙尼亚被丹麦和德意志十字军疯狂争夺,17世纪成为瑞典王国的一部分,18世纪沙俄帝国击败瑞典后,从1710年开始爱沙尼亚纳入沙俄版图,直到1917年十月革命。

由于俄国在一战期间屡战屡败,致使大片东欧国土丧失,趁十月革命导致的动荡局面,芬兰等国家纷纷独立,爱沙尼亚也趁机在1918年2月24日独立,随后被德国占据。

1918年3月,苏俄同德国签订《布里斯特和约》,苏俄将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和乌克兰割让给德国。不过还未等德国在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建立傀儡国,就在当年的11月爆发革命,并宣布德国战败。随后苏俄宣布《布列斯特合约》无效并着手收回被德国占据的土地。

在这样的情况下,爱沙尼亚于1918年11月28日再度宣布独立,与苏俄红军及赤卫队发生猛烈交火。

苏俄红军对东欧的进攻,令帝国主义国家大为惊惧,他们迅速组成联军予以干涉,最后波罗的海三国纷纷爆发了异常惨烈的内战。在西方国家的联合进攻下,元气大伤的苏俄红军一败涂地,在波罗的海三国土地上建立的苏维埃政权再度被推翻。

因为此时的苏俄国内白军尚未肃清,中欧的波兰也蠢蠢欲动,内忧外患的苏俄只能认清现实,承认波罗的海三国独立。

1920年10月14日,经过4个多月的艰苦谈判,苏俄、芬兰与爱沙尼亚三方签订《塔尔图和约》,苏俄承认芬兰和爱沙尼亚的独立地位,至此爱沙尼亚正式建国。

不过独立后的爱沙尼亚并不平静,随着苏联的迅速崛起,以及1929年全球经济危机后纳粹德国的迅速膨胀,爱沙尼亚再度陷入极端的危险之中。

1939年8月23日,经过欧洲各方势力的纵横捭阖,德国与苏联在莫斯科秘密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划定了两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1940年纳粹德国开始横扫西欧后,斯大林趁机在东欧扩张,在1940年6月强行开进爱沙尼亚,爱沙尼亚成为苏联加盟国。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后,苏军一溃千里,爱沙尼亚也被德军占领。出于对苏联的痛恨,爱沙尼亚将德军视为解放者并进行合作。

不过随着德军的溃败,爱沙尼亚也因为和德军合作受到了苏联的严厉惩罚,除轰炸了塔林和纳尔瓦等城市,造成大量平民伤亡,还对所谓的政治犯进行了大规模的逮捕和处决,又将大量爱沙尼亚人流放到西伯利亚,并迁入俄罗斯人,进行疯狂的种族换血。不仅如此,斯大林还将原属爱沙尼亚的佩兹里和伊万哥罗德公约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入俄罗斯联邦,这就是爱沙尼亚向俄罗斯声索领土的由来。

按照爱沙尼亚的说法,佩兹里和伊万哥罗德本就是《塔尔图和约》中属于爱沙尼亚的一部分。但俄罗斯认为这是苏联时期的事情,有事可以直接和苏联谈,对俄罗斯没有法律效应。这让爱沙尼亚非常生气,但后果一点也不严重。

因为即便俄罗斯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综合国力长期一蹶不振,并且在西方国家的围追堵截下每况愈下,但相比于迷你的爱沙尼亚,俄罗斯依然强大得令人窒息。在这样的情况下,爱沙尼亚的挑战可谓真正的不自量力。

但爱沙尼亚并非一无所有,除了有病,它还有在2004年加入的北约和欧盟。作为绞杀俄罗斯的官方指定组织,北约一直活跃在反俄第一线,苏联解体后更是不断向东扩张,疯狂挤压俄罗斯的战略回旋空间。而将波罗的海三国收入囊中,一方面几乎完全封死了俄罗斯在波罗的海方向的出海口,另一方面几乎彻底隔离了加里宁格勒,令俄罗斯痛不欲生。

但爱沙尼亚深知,爱沙尼亚对北约的价值远小于北约对爱沙尼亚的价值。在爱沙尼亚无比需要北约,但是北约却不一定需要爱沙尼亚的情况下,爱沙尼亚为了自身的国土安全,除了在国内实行全民总动员的体制,还积极参与到北约军事协作上。

由于爱沙尼亚互联网技术较为先进,因此参与研发了北约国家共享的军事信息安全网络,提升了爱沙尼亚的存在感。

但这对于爱沙尼亚远远不够,毕竟爱沙尼亚国土面积太小,小到几乎没有纵深,对于北约整个集团而言,一旦北约和俄罗斯擦枪走火,放弃波罗的海三国陆地,利用波罗的海进行立体攻击反而更有利;而因为爱沙尼亚和北约较远,但却和俄罗斯很近,这几乎天然注定了北约不会为了爱沙尼亚的得失存亡而与俄罗斯你死我活。

所以概括起来,无论那种情况,迷你的爱沙尼亚都是要被抛弃的弃子,这也是古往今来所有小国的悲哀。

因此,爱沙尼亚要自强,首先要自救。因为早已和俄罗斯反目成仇,因此挑衅俄罗斯不仅仅是家常便饭,更是凝聚国内人心,吸引西方关注的不二法门。通过主动挑起事端,将爱沙尼亚置于和俄罗斯剑拔弩张的阴影之下。虽然不自量力,但以牺牲自己的姿态,将北约拉下水,未尝不是一个剑走偏锋的办法。既然北约不爱我,那就尽情地讨厌麻烦不断的我吧,反正已经是北约的人,北约除了原谅,当然是帮忙擦屁股了。毕竟,如果爱沙尼亚被北约抛弃后再次加入俄罗斯,这就大大的不妙了。

所以,爱沙尼亚挑衅俄罗斯,不仅仅是为了给国民一个交代,更是以赌博的心态,在北约和俄罗斯作死的边缘疯狂试探。

而因为爱沙尼亚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吸引北约关注而不是2000平方公里领土,所以静夜史认为这种赌博恰恰能收获更多成果。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爱沙尼亚在历史上本就是一个亲德疏苏的国家,作为波罗的海三国之一在历史上和苏联的关系本就不太融洽。

爱沙尼亚曾经先后被普鲁士、丹麦、瑞典、波兰、德国等占领和统治,之后更是被沙皇俄国统治了200多年,

直到1917年沙皇俄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爱沙尼亚才赢来了独立的曙光,利用沙俄短暂的动乱在1918年宣布成立“爱沙尼亚共和国”。

但是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爱沙尼亚原本就是苏联的领土,如果不是苏联爆发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爱沙尼亚根本就没有独立的可能,因此这种独立在某种意义上就触怒了苏联。

了解苏联历史的读友都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苏联是中途退出,退出的原因就是沙俄政权覆灭,内部经过短暂的政权过度之后被苏维埃政权所取代,

在这段期间苏联内部可以说是一片混乱,整体的国力也受到了极大的损伤,因此根本没有能力对外发动战争,在这种情况下苏联被迫与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

合约的内容就是将芬兰、爱沙尼亚斯特兰(爱沙尼亚)、里夫兰(拉脱维亚)、立陶宛和乌克兰地区割让给德国。

我们都知道苏联是一个在领土问题上“寸土不让”的国家,因此这种不平等的条约明显是苏联的缓兵之计,

果不其然在德国爆发“11月革命”之后苏联果断的废除了《布列斯特和约》,这也就意味着苏联宣布收回之前割让给德国的领土,

这一决定自然会引发德国的不满,因此爱沙尼亚的德国裔组建了“自由军团”与爱沙尼亚军队一道抵抗苏联红军的进攻。

由于苏联此时的元气还没有恢复再加上国力空虚,最终苏联与爱沙尼亚签署《塔尔图和约》,这也意味着苏联承认了爱沙尼亚的独立地位。

但很显然这可不是苏联人的性格,毕竟当年爱沙尼亚可以战胜苏联其实是因为德国的支持,果不其然在1939年苏德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后将爱沙尼亚划入到了苏联的势力范围。

在条约签订之后也就意味着爱沙尼亚失去了德国对他的保护,次年苏联开始对爱沙尼亚进行施压,并出兵对其全境进行了占领,由此爱沙尼亚也成为了苏联共和国的一部分。

但是这种占领很显然是不得人心的,因此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后,特别是苏联溃败之后,德国又再一次的占领了爱沙尼亚全境,

在这种占领下德国不仅没有受到当地人的谴责,反而被当地人奉成了“解放者”,并且还组建了军队帮助德国攻打苏联,

正所谓“跟对人,做对事,跟错人,毁所有”,爱沙尼亚的这个举动也为日后的悲剧埋下了隐患。

在战争后期德国人开始全面溃败,爱沙尼亚也迎来了苏联的猛烈报复,当时的苏联红军不仅轰炸了塔林和纳尔瓦等城市,还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在苏联重新占领爱沙尼亚后更是对亲德份子进行了大规模的逮捕和处决。

最重要的是为了惩罚爱沙尼亚当时的苏联将其一部分领土划归给了当时的俄罗斯,而这也就是今天爱沙尼亚的诉求理由。

直到1991年爱沙尼亚才在苏联解体前获得了独立身份,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国家。

爱沙尼亚现在为什么敢叫嚣俄罗斯,其实原因大家应该都知道,爱沙尼亚即是北约成员国同时也是欧盟成员国,这两个身份就给了爱沙尼亚极大的政治勇气。

但是要以爱沙尼亚区区100多万的人口去挑战俄罗斯显然也是非常不现实的,所以在这里我们只能理解为这是爱沙尼亚的政治家打打“嘴炮”,毕竟当年“格鲁吉亚”的例子历历在目呢。

试问这个世界上有几个国家敢去单独挑战俄罗斯?


世界浅谈




俗话说, no do no die 。

刚刚进入2020年,爱沙尼亚就开始翻整整一百年前的老帐,这哪里是什么勇气,分明是活腻味了,想要找死。

我们以为,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欧洲各国间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领土纠纷等历史遗留问题。这就像是多米诺骨牌,如果几个国家先争斗起来,一定会引来欧洲纷争四起。没有一处能安静下来。



我们不认为此次爱沙尼亚发起的领土纷争,背后会有人指使,因为这三个波罗的海小国自从独立以来,就一直处在不安分的氛围里,不仅它们都与俄罗斯有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它们三国间也存在不少争议。它们在被当枪使时,也时刻妄想把地区其他大国拉入这个危险的游戏里去。

但俄罗斯不会上当,不会认真理睬爱沙尼亚的领土声讨,展现出一个大国的定力和自信。重新洗牌是不可能的,更不会有国家敢,无非是到头来想多索要一些利益。


新文化街男孩


爱沙尼亚敢跟俄罗斯叫板,说是夜郎自大,那就太抬举这个国家了。如果说是狐假虎威,那对它倒是妥妥帖帖的了。爱沙尼亚就是波罗的海边上的一只狐狸,它敢跟低头不见抬头见并且硕大凶恶的北极熊俄罗斯挑战,或者说是雄起,那还不是背后有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这只虎在撑腰。类似爱沙尼亚这样的狐狸,在俄罗斯周围大大小小还真不少,很多都是俄罗斯以前或者说是前苏联的朋友。看样子,这狐朋狗友还真的是不可交,翻脸不认人咬起你来比豺狼虎豹还凶,还不讲情面。





一线天


爱沙尼亚是多次向俄罗斯提出过领土要求,但俄罗斯根本就没当回事,至于说爱沙尼亚威胁俄罗斯要开战则纯属胡说八道。


爱沙尼亚对俄罗斯提出的领土要求是历史问题,双方的口水仗从去年打到现在。去年5月,爱沙尼亚保守党党魁、内政部长赫尔梅表示,俄罗斯应该按照1920年与爱沙尼亚签署的《塔尔图和平条约》归还列宁格勒州的伊万哥罗德和普斯科夫州的别乔尔斯基大约2300多平方公里的部分领土。当时的俄罗斯驻爱沙尼亚大使回应道:赫尔梅是玩弄权术的政客,他的发言最多仅能代表保守人民党,无法代表爱沙尼亚官方立场。在去年的11月份和今年的1月份,爱沙尼亚议会议长亨·珀吕埃斯又两次提出了同样的领土要求。俄国家杜马的回应是:1920年的俄国正处于内战之中,俄罗斯其实没有吞并爱沙尼亚的土地。普京的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则表示,莫斯科无论如何也不会同意爱沙尼亚当局的这一主张。但这都是口水仗,爱沙尼亚可没有发出过战争威胁!最初提出这一主张的赫尔梅表示:爱沙尼亚希望可以在国际法框架内解决这个问题,重新确定与俄罗斯的边界,但不希望通过战争从俄罗斯手中夺回自己的领土。


爱沙尼亚政客明知不可而为之,有国际国内的政治需要。这些政客的表态有国际国内的政治需要:保守党一直就有这样的主张,提出这样的要求是为了迎合国内的民族主义拉选票。而北约正式成员国的身份又给了爱沙尼亚部分政客一种错觉,以为有了北约的保护俄罗斯就不敢咋地,但实际上爱沙尼亚这样的小国被俄罗斯灭国也就是分分钟的事情,对领土极端饥渴的北极熊不吞了他就不错了还敢主动去撩熊!与北约在俄罗斯边界举行军事演习是配合北约的军事需要,而爱沙尼亚政客在对俄罗斯提出领土要求时还援引了克里米亚的例子,则是配合着北约的外交需要把水搅浑,恶心一下普京。不过,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副主席波克隆斯卡娅(也就是那位曾经的克里米亚美女检察官)的表态则很有意思:无论任何时候,只要国与国之间出现领土争议,受损失的一般都会是小国。这句话的意思爱沙尼亚的政客们听懂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