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的人们,在加入苏联之前是如何生活的?

天生wo丽质

沙俄时期,波罗的海地区享有特殊政治地位。波罗的海三国在归属沙俄之前,属于瑞典王国所有。在18世纪的“大北方战争”中,沙俄占领了瑞典在波罗的海东岸的省份,其中就含有后来所称的“波罗的海三国”,战后沙俄和瑞典签署《尼斯塔德条约》,波罗的海东岸地区正式被割让给沙俄。但是根据条约,这个地区的德意志贵族可以保留自治权,在财政、海关、宗教信仰(路德派新教)、语言(德语)上都保持一定独立。换言之,在沙俄时期,波罗的海三国也享有特殊政治地位。

一战结束后,波罗的海三国获得了真正独立。从19世纪末开始,民族主义情绪在波罗的海膨胀起来,并在1905年革命之后,开始要求独立建国。十月革命后,立陶宛宣布独立,拉脱维亚组建了临时政府。爱沙尼亚在1917年从沙俄政府那儿争取到了自治权,并在一战中被德国军队占领。在这种情况下,爱沙尼亚一边对外抵抗苏俄、一边对内推翻贵族力量,终于在1920年赢得了真正独立。另外两国同样通过独立战争在1920年获得独立。也正是自从三国独立之后,才有了“波罗的海国家”(Baltic States)这个专属称谓。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波罗的海三国面临苏联的侵略威胁。波罗的海三国被法国称作边境国家,是防止布尔什维克蔓延的“防疫线”。1939年8月23日,苏联和德国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划分了两国在欧洲的势力范围边界,两国在边界两侧的扩张不会受到对方干涉。当时的波罗的海三国位于边界的东侧,意味着“布尔什维克防疫线”已经失效。

二战开始后,苏联出兵占领波罗的海三国,被纳入苏联领土。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苏联红军也随之自东向西进入波兰,9月17日,苏军和德军在波兰布列斯特会师,完成对波兰的分割占领(5年之后,苏军和英美盟军在柏林会师,完成对德国的分割占领),之后,在德军横扫西欧的同时,苏军也大兵压境芬兰,开启苏芬战争、逼迫波罗的海三国签署相互支援条约,允许苏联在波罗的海沿岸建设军事基地,进而在1940年6月彻底占领三国,扶植亲苏联的领导人上台,并在严密监视下选举产生了亲苏联的“议会”。三国议会在1940年8月决定加入苏联,从独立国家变成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苏联正式吞并了波罗的海三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