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沙尼亚哪里来的勇气,敢叫板俄归还土地,否则就开战呢?

幸福地带2


拿一张百年前的苏俄与爱沙尼亚签订的“塔尔图和平条约”、车臣战争时派出大量女狙击手配合车臣武装,以凶狠暴戾手法专打俄罗斯士兵“睪丸”让其生不如死,继续钩鱼的东欧小国碰上嗜领土如命的普京,只能是嚷嚷俩声罢了。




99年在平叛恐怖份子搔扰俄罗斯边境问题时,普京说了句震惊世界的话语:犯俄罗斯者,原谅他们是上帝的事,我的任务就是送他们见上帝。俄罗斯领土很大,但没一寸多余。与俄罗斯有领土争议的国家很多,想要得凭实力来拿。事实上俄日北方四岛争端,普京放的话也做到了:比爱沙尼亚强大的多的日本,至今没脾气。要知道,日本放的话比爱沙尼亚狠的多。并且派出了军舰,然并卵,没下文。

或许欧盟共同防卫条约,尤其201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突然在俄罗斯邻国爱沙尼亚大规模军演,北约战机从爱沙尼亚多次起飞拦截搔扰俄罗斯军机正常活动。加上在俄罗斯家门口的北约强大军力让对面俄军眼观就看的清楚。爱沙尼亚如获“神之助”,胆量猛增,有了与俄叫板底气。

以下配图皆为爱沙尼亚军人

美国与欧盟的成员国共防军事条约规定:一成员国被侵略,欧盟所有成国有共同协防义务与责任。加上美欧的煽风点火,又实兵驻扎爱沙尼亚。这才是真正的底气。只不过就怕战斗民族真的发火送其见上帝时,那些个个比兔子跑的还快的北约国家能否信守诺言?美国也好,德国也罢,不都面对土耳其与俄罗斯强势出兵,实战开火时:美国扔下库尔德,德国扔下土耳其跑路了?

爱莎尼亚与俄接壤,可说有几百年世仇。自沙俄时代就多次占领吞并爱沙尼亚至前苏联解体时独立。前苏俄1920年与爱沙尼亚鉴定了(塔尔图和约),拟定把“列宁格勒和普斯科夫”俩州3000多平方公里给爱沙尼亚。但协议签了,没了下文。

爱沙尼亚在美国鼓动下突然心血来潮念起旧经,惹的普京大怒:百年前的废纸别当经念。但热血上头的爱沙尼亚却念念不忘:废纸也可当成经。不给就开战。


如前苏联曾为笼络乌克兰,把克里米亚送给乌克兰一样。当乌克兰与俄罗斯分道扬镳,那么普京就会拿起旧经只念有利的几段:克里米亚是赠送给乌克兰的,现在要收回,并付出了行动:名噪一时的“小绿人”闪电战收复克里米亚。

以爱沙尼亚现役军人5000,海空约300,飞机6架,无坦克,仅300辆装甲车的实力,就怕惹毛了普京,坦克集群一个冲锋,好不容易飞出去的爱沙尼亚又要被普京按地摩擦了。格鲁吉亚也像他这么叫过,但俄罗斯真的出兵接招后,格鲁吉亚身后呐喊助威的美国及北约都不见了。



闭花落雨


爱沙尼亚已不止一次向俄罗斯索要领土了。从2019年11月份起,爱沙尼亚议长珀吕埃斯、内政部长等人在不同场合数次发表声明,公开要求俄罗斯归还爱沙尼亚的领土,而且索要的领土面积还不小,达到2000平方公里。更让人吃惊的是,爱沙尼亚人的态度还非常强硬:不还就打!

那么,俄罗斯真占了爱沙尼亚的领土吗?这个倒是肯定的。众所周知,俄罗斯最初只是个小小的公国,范围也仅限于莫斯科周边。现在变成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绝大部分领土都是掠取得到的。至于爱沙尼亚,在历史上就连整个国家都不止一次被俄罗斯吞并,占它的领土更是不在话下。而爱沙尼亚索要的领土,是苏俄建立之初,面对国内外巨大压力,不得不和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签署《塔尔图条约》,同意把列宁格勒州和普斯科夫州的一部分土地划归这两个国家。不过,1940年8月这两个国家均被苏联吞并。1944年,苏联宣布废除《塔尔图条约》,已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的爱、脱两国别无选择,只能同意。

爱沙尼亚1991年重新独立后,马上投入西方的怀抱,并于2004年加入北约。爱沙尼亚自以为有撑腰壮胆的了,终于可以对俄罗斯硬气一回了。这样既可以北约表达忠心,又能挽回一下面子。可怎么对俄罗斯表达强硬的态度呢?爱沙尼亚想起了那片苏俄曾答应还给的2000平方公里的领土。对于爱沙尼亚两位部长强硬的言行,俄罗斯的态度还不错,没说不给,只是说爱沙尼亚的议长和内政部长太天真了,因为《塔尔图条约》已废除了80年了,再把它翻出来说事还有意思吗?

(爱沙尼亚议长)

遭到这番羞辱的爱沙尼亚大为恼火,扬言不还领土就打,以武力夺回。俄罗斯恐怕听到这话都会捂着嘴乐:说你们天真,你们还真无邪上了。拿什么和俄罗斯打呀?总人口才130多万,全体出动还不如俄罗斯的军队多,和俄罗斯对垒无异于痴人说梦。当然,有人会说,爱沙尼亚早已加入北约,北约可以上来帮忙呀。可问题是,北约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发兵打仗的。北约对采取军事行动设定了很多先决条件,比如必须是成员国遭到入侵时,才可以集体采取行动。如果爱沙尼亚主动挑事,那北约是不会出兵的。不仅不出兵,还可能怕惹火烧身,把爱沙尼亚踢出北约。因为加入北约有个硬性条件,那就是不能和其它国家有领土争端,就凭这一条,便可以取消爱沙尼亚北约成员国资格。当然,北约不出兵,主要原因还是忌惮俄罗斯的强大。

爱沙尼亚向俄罗斯索要领土,还发狠话,注定只是一场闹剧,刷一下存在感罢了。爱沙尼亚作为一个小国,一直是被北约保护的对象。为了向北约主子显示反俄的坚强决心,没有足够实力支撑的爱沙尼亚也只能高喊一些反俄的口号,以讨得主人的欢心了。不过,这样的闹剧爱沙尼亚人感觉可能很好玩,但从国际上的反应来看,大都认为是荒唐可笑的。


高山流水116820061


爱沙尼亚,位于波罗的海东海岸的北部,隔波罗的海与瑞典相望,隔芬兰湾与芬兰相望。芬兰湾的东尽头,就是俄罗斯最大的港口圣彼得堡。当年,彼得大帝为了冲出波罗的海,兴建了圣彼得堡,为了稳定它的安全,1710年,俄罗斯帝国征服了爱沙尼亚!从此,它与俄罗斯的纠葛持续了两个多世纪——1920年,苏联与爱沙尼亚签订《塔尔图条约》,承认爱沙尼亚——爱沙尼亚人觉得独立是自己努力争取得到的,对苏联/俄罗斯毫无好感。

二战之初,苏联深知不控制爱沙尼亚就不能保证列宁格勒的安全:爱沙尼亚东部城市纳尔瓦离圣彼得堡只有100多公里,而爱沙尼亚全境以平原为主,它和芬兰分别在芬兰湾南北两端——这不是把列宁格勒卡死了吗!于是,苏联于1939年占领波罗的海三国,为自己争取了战略幅度;同年,苏联大举进攻芬兰;通过占领(波罗的海三国)和侵略(芬兰)苏联人基本实现了保卫列宁格勒的目标:纳粹德军围困却不能占领列宁格勒!

由于波罗的海三国人民极度反感苏联的占领,他们积极配合纳粹德国进攻苏联,更加激发了北极熊脆弱的战略神经:1944年,苏军大反攻又把三国吞并了!这让爱沙尼亚人扼腕叹息:离上帝太远,离熊太近了!

所以,积累了半个世纪的怒火在1989年爆发:爱沙尼亚首先向苏联发难,联合其他波罗的海两国要求独立——三国人民手拉手组成了‘’波罗的海之路‘’——参加者多达200万人:当时,波罗的海三国总人口也就500余万人!人墙连接的里程更是长达600多公里。1990年,爱沙尼亚独立!

爱沙尼亚独立以后,它积极倒向北约、美国,很快就被欧盟、北约接纳,它也与芬兰、波兰、波罗的海两国保持了军事合作关系:爱沙尼亚国土仅4.5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130万,常备军只有6600人,全国地势平坦,非常适合坦克部队运动——不借助外力,它如何抵抗俄罗斯装甲洪流呢?爱沙尼亚的军事装备全部北约化、建立链接北约内部的军事网络、定期与北约各国联合军演……此外,爱沙尼亚以义务兵役制和预备兵役制为基础的国家动员体制,战时可以动员22万人!

当然,世界上遏制北极熊最好的办法就是找鹰酱:2014年,鹰家就在爱沙尼亚建立了秘密基地,美、爱多次举行特种部队联合军演!基地直至2019年才被当地媒体发现;为了打击俄罗斯,美军甚至在当地部署了‘’爱国者‘’导弹系统:

有了完备的军事动员体制、国内人民的坚定支持、北约强大的军事援助、鹰酱家的基地群网……爱沙尼亚当然利用领土纠纷把反俄进行到底了!


熊style


根据俄通社11月20日消息,爱沙尼亚议会主席海恩·佩洛亚斯,在社交媒体公开喊话,要求俄罗斯归还列宁格勒州的伊万哥罗市,以及普斯科夫州的别乔尔斯基市,这两个地区总面积月为2000平方公里,约占爱沙尼亚领土的5%。

在媒体上佩洛亚斯表示称:“爱沙尼亚对俄罗斯的领土完全没有兴趣,我们只想拿回属于自己约5%的领土”,并且发出了不还领土就开战的“豪言”。

对于佩洛亚斯的语言威胁,俄罗斯杜马美女议员议员,前克里米亚检察官娜塔莉亚·波克隆斯卡娅回应称,要求爱沙尼亚不要觊觎俄罗斯领土。

爱沙尼亚是一个波罗地海边上的小国,这个国家在苏联时代与俄罗斯一起,都曾是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与拉脱维亚、立陶宛一起合称为波罗地海三国,这三个国家在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随即独立,并且与后来的俄罗斯关系极为恶劣,双方关系甚至到了反目的地步。

爱沙尼亚为什么会和俄罗斯反目,其原因可以说是多方面的,其中的主要原因与历史、宗教和民族以及目前的国际形势都扯得上一些关系。

从民族、宗教和历史的角度来看,爱沙尼亚在曾多次被俄罗斯人占领,这种占领不仅出现在沙俄时代,也出现在苏联时代,但这是一个由爱沙尼亚人占主体的国家(约占68.7%),且宗教信仰多为基督教路德教派(俄罗斯为东正教派),所以爱沙尼亚人与俄罗斯人的关系,一直都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

正是由于这种历史、宗教和民族上的对立,使得爱沙尼亚是苏联解体过程中,最早独立出来的那一批国家之一,所以在独立之后,与俄罗斯人的关系不好也就理所当然了,毕竟没有那个国家会对征服者报以好感,特别是在俄罗斯人极度衰弱的时候。

此外,从苏联解体之后的国际斗争环境来看,爱沙尼亚选择反俄,实际上也是国家生存的需要,因为这个国家是一个领土面积很小的国家,整个国家总面积仅有4.5万平方公里,人口也仅有130万。

对于这样一个国家而言,当他与俄罗斯这种庞然大物“为邻”且“交恶”的时候,其危险程度可想而知,所以爱沙尼亚如果想要在俄罗斯的敌视下生存下去,唯一的活路就是要想办法靠上一个俄罗斯人惹不起的国家,那么谁是俄罗斯人惹不起的国家呢?很显然,美国人就是。

因此,爱沙尼亚在独立之后,随即就积极地向西方国家靠拢,分别在1994年和2004年加入了北约和欧盟,为本国的生存找到了两个“护身符”。

同样,爱沙尼亚能够加入北约和欧盟也并非没有代价的,由于受到国力的限制,爱沙尼亚在加入北约和欧盟之后,基本上没有办法在军事和经济上为这两个集团带来帮助,那么爱沙尼亚能够发挥的作用,就只能被体现在政治层面上了。

因此,爱沙尼亚在独立之后,就屡屡在国际上发表对俄罗斯不利的言论,向这种申索领土的要求,只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

而他这么做的目的,是借不断的发表反俄言论,一方面来引起西方国家的关注,以此来体现自己的价值;另一方也存在一部分与欧美国家要“福利”的想法。毕竟自己为“组织”这么卖力的工作,也好以此邀功,要求“组织”在利益上向自己多倾斜一点。

总的来说,爱沙尼亚在对俄问题上时常曝出惊人之语,实际上也是国家生存的一种需要,要知道对于这样的小国来说,在实力匮乏的情况下,如果想要体现出自己的战略价值,就只能把自己变成别人手中的“棋子”,去参与大国之间的博弈。

这种情况实际上不仅发生在爱沙尼亚身上,也同样发生在比如立陶宛、拉脱维亚这样的弱国身上,而这也是弱小国家在国际斗争中的生存之道。


落下m


毫无疑问爱沙尼亚的勇气来自于梁静茹。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0年1月2日的消息,爱沙尼亚议会议长亨.珀吕埃斯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坚称爱沙尼亚和苏俄在1920年签署的《塔尔图和平条约》仍然生效,尤其是两国边界问题。

与此同时,爱沙尼亚内政部长、人民党领导人马特.赫尔梅也强硬地表示,爱沙尼亚有5.2%的领土被俄罗斯非法占据,但今天的俄罗斯既不想归还领土,也不愿给予赔偿,甚至根本就不愿意跟爱沙尼亚讨论这一问题。对此,爱沙尼亚希望这个问题可以在国际框架内解决,否则爱沙尼亚将采用战争手段。

两位爱沙尼亚大佬此言一出,立刻在国际社会引起一片哗然,人们在惊叹爱沙尼亚方面的“弥天大勇”时,也在深深地沉思:这俩货是不是忘了吃药?还是吃错了药?要知道不是所有的勇气都值得肯定,比如绵羊在老虎面前的勇气就是典型的以卵击石?爱沙尼亚和俄罗斯叫板的勇气来自哪里?又为何会在这个时刻如此嚣张呢?静夜史认为爱沙尼亚之所以如此“想不开”,主要是因为:

爱沙尼亚天生缺乏安全感,需要时常用反俄猛刷存在感,获得西方国家的注意和重视。

虽然今日爱沙尼亚的国土面积只有4.52万平方公里,人口也仅有130万,但这并不妨碍历史上的爱沙尼亚多灾多难。

虽然爱沙尼亚地图波罗的海东北部的地理位置并不算欧洲的枢纽,但因为同时毗邻东欧和北欧,又穿过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直接接壤中欧,这使得历史上三个方向的强大实力都曾影响甚至蹂躏了爱沙尼亚。

在黑暗的中世纪,爱沙尼亚被丹麦和德意志十字军疯狂争夺,17世纪成为瑞典王国的一部分,18世纪沙俄帝国击败瑞典后,从1710年开始爱沙尼亚纳入沙俄版图,直到1917年十月革命。

由于俄国在一战期间屡战屡败,致使大片东欧国土丧失,趁十月革命导致的动荡局面,芬兰等国家纷纷独立,爱沙尼亚也趁机在1918年2月24日独立,随后被德国占据。

1918年3月,苏俄同德国签订《布里斯特和约》,苏俄将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和乌克兰割让给德国。不过还未等德国在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建立傀儡国,就在当年的11月爆发革命,并宣布德国战败。随后苏俄宣布《布列斯特合约》无效并着手收回被德国占据的土地。

在这样的情况下,爱沙尼亚于1918年11月28日再度宣布独立,与苏俄红军及赤卫队发生猛烈交火。

苏俄红军对东欧的进攻,令帝国主义国家大为惊惧,他们迅速组成联军予以干涉,最后波罗的海三国纷纷爆发了异常惨烈的内战。在西方国家的联合进攻下,元气大伤的苏俄红军一败涂地,在波罗的海三国土地上建立的苏维埃政权再度被推翻。

因为此时的苏俄国内白军尚未肃清,中欧的波兰也蠢蠢欲动,内忧外患的苏俄只能认清现实,承认波罗的海三国独立。

1920年10月14日,经过4个多月的艰苦谈判,苏俄、芬兰与爱沙尼亚三方签订《塔尔图和约》,苏俄承认芬兰和爱沙尼亚的独立地位,至此爱沙尼亚正式建国。

不过独立后的爱沙尼亚并不平静,随着苏联的迅速崛起,以及1929年全球经济危机后纳粹德国的迅速膨胀,爱沙尼亚再度陷入极端的危险之中。

1939年8月23日,经过欧洲各方势力的纵横捭阖,德国与苏联在莫斯科秘密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划定了两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1940年纳粹德国开始横扫西欧后,斯大林趁机在东欧扩张,在1940年6月强行开进爱沙尼亚,爱沙尼亚成为苏联加盟国。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后,苏军一溃千里,爱沙尼亚也被德军占领。出于对苏联的痛恨,爱沙尼亚将德军视为解放者并进行合作。

不过随着德军的溃败,爱沙尼亚也因为和德军合作受到了苏联的严厉惩罚,除轰炸了塔林和纳尔瓦等城市,造成大量平民伤亡,还对所谓的政治犯进行了大规模的逮捕和处决,又将大量爱沙尼亚人流放到西伯利亚,并迁入俄罗斯人,进行疯狂的种族换血。不仅如此,斯大林还将原属爱沙尼亚的佩兹里和伊万哥罗德公约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入俄罗斯联邦,这就是爱沙尼亚向俄罗斯声索领土的由来。

按照爱沙尼亚的说法,佩兹里和伊万哥罗德本就是《塔尔图和约》中属于爱沙尼亚的一部分。但俄罗斯认为这是苏联时期的事情,有事可以直接和苏联谈,对俄罗斯没有法律效应。这让爱沙尼亚非常生气,但后果一点也不严重。

因为即便俄罗斯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综合国力长期一蹶不振,并且在西方国家的围追堵截下每况愈下,但相比于迷你的爱沙尼亚,俄罗斯依然强大得令人窒息。在这样的情况下,爱沙尼亚的挑战可谓真正的不自量力。

但爱沙尼亚并非一无所有,除了有病,它还有在2004年加入的北约和欧盟。作为绞杀俄罗斯的官方指定组织,北约一直活跃在反俄第一线,苏联解体后更是不断向东扩张,疯狂挤压俄罗斯的战略回旋空间。而将波罗的海三国收入囊中,一方面几乎完全封死了俄罗斯在波罗的海方向的出海口,另一方面几乎彻底隔离了加里宁格勒,令俄罗斯痛不欲生。

但爱沙尼亚深知,爱沙尼亚对北约的价值远小于北约对爱沙尼亚的价值。在爱沙尼亚无比需要北约,但是北约却不一定需要爱沙尼亚的情况下,爱沙尼亚为了自身的国土安全,除了在国内实行全民总动员的体制,还积极参与到北约军事协作上。

由于爱沙尼亚互联网技术较为先进,因此参与研发了北约国家共享的军事信息安全网络,提升了爱沙尼亚的存在感。

但这对于爱沙尼亚远远不够,毕竟爱沙尼亚国土面积太小,小到几乎没有纵深,对于北约整个集团而言,一旦北约和俄罗斯擦枪走火,放弃波罗的海三国陆地,利用波罗的海进行立体攻击反而更有利;而因为爱沙尼亚和北约较远,但却和俄罗斯很近,这几乎天然注定了北约不会为了爱沙尼亚的得失存亡而与俄罗斯你死我活。

所以概括起来,无论那种情况,迷你的爱沙尼亚都是要被抛弃的弃子,这也是古往今来所有小国的悲哀。

因此,爱沙尼亚要自强,首先要自救。因为早已和俄罗斯反目成仇,因此挑衅俄罗斯不仅仅是家常便饭,更是凝聚国内人心,吸引西方关注的不二法门。通过主动挑起事端,将爱沙尼亚置于和俄罗斯剑拔弩张的阴影之下。虽然不自量力,但以牺牲自己的姿态,将北约拉下水,未尝不是一个剑走偏锋的办法。既然北约不爱我,那就尽情地讨厌麻烦不断的我吧,反正已经是北约的人,北约除了原谅,当然是帮忙擦屁股了。毕竟,如果爱沙尼亚被北约抛弃后再次加入俄罗斯,这就大大的不妙了。

所以,爱沙尼亚挑衅俄罗斯,不仅仅是为了给国民一个交代,更是以赌博的心态,在北约和俄罗斯作死的边缘疯狂试探。

而因为爱沙尼亚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吸引北约关注而不是2000平方公里领土,所以静夜史认为这种赌博恰恰能收获更多成果。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俄罗斯周边,其实一直有几个极具血性的国家,最典型的就是波罗的海三国,其中就有爱沙尼亚,另外两个国家是立陶宛和拉脱维亚,都是小国。

波罗的海三国与俄罗斯有着长达数百年的恩怨,直到现在,三国与俄罗斯的关系也非常不友好。由于俄罗斯历史上与波罗的海三国关联众多,如今爱沙尼亚向俄罗斯讨要领土,其实也一点也不奇怪。毕竟,俄罗斯17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有多少是自古以来就属于俄罗斯的?


爱沙尼亚向俄罗斯索要的领土共计2000多平方公里,这对于俄罗斯而言非常不起眼,但是对于爱沙尼亚而言却是非常庞大的区域。在爱沙尼亚索要的领土中,还包含了被俄罗斯称为英雄城市的列宁格勒。

平心而论,无论出于什么目的,爱沙尼亚向俄罗斯索要领土,都是无可厚非的。从地缘关系可以看出,爱沙尼亚与俄罗斯接壤。而波罗的海三国则处于俄罗斯本土和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之间,几乎处于俄罗斯的包围之中。在18世纪时,沙俄打败地区强国瑞典,占领了波罗的海三国。不过此后,波罗的海三国的反抗就一直没有停止。1917年,沙俄帝国覆亡,波罗的海三国在英德两国的帮助下复国。二战期间,苏联以“波罗的海三国自愿加入苏联”为由,强行再次吞并波罗的海三国。当然,苏联时期,波罗的海三国也是对苏联最不满的加盟共和国。苏联解体之前,波罗的海三国率先与苏联划清界限,并退出了苏联。

如今,波罗的海三国均是北约成员国。


可以看出,俄罗斯历史上曾多次吞并包括爱沙尼亚在内的波罗的海三国,而波罗的海三国也是反抗俄罗斯最激烈的地区之一,这也是波罗的海三国最终得以成功脱离苏联的原因之一。如今,有了北约作为靠山,波罗的海在面对俄罗斯时,也自然有了更足的底气。

不过,俄罗斯恐怕也是根本不会理会爱沙尼亚的诉求的。


苏绽


爱沙尼亚在历史上本就是一个亲德疏苏的国家,作为波罗的海三国之一在历史上和苏联的关系本就不太融洽。

爱沙尼亚曾经先后被普鲁士、丹麦、瑞典、波兰、德国等占领和统治,之后更是被沙皇俄国统治了200多年,

直到1917年沙皇俄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爱沙尼亚才赢来了独立的曙光,利用沙俄短暂的动乱在1918年宣布成立“爱沙尼亚共和国”。

但是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爱沙尼亚原本就是苏联的领土,如果不是苏联爆发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爱沙尼亚根本就没有独立的可能,因此这种独立在某种意义上就触怒了苏联。

了解苏联历史的读友都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苏联是中途退出,退出的原因就是沙俄政权覆灭,内部经过短暂的政权过度之后被苏维埃政权所取代,

在这段期间苏联内部可以说是一片混乱,整体的国力也受到了极大的损伤,因此根本没有能力对外发动战争,在这种情况下苏联被迫与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

合约的内容就是将芬兰、爱沙尼亚斯特兰(爱沙尼亚)、里夫兰(拉脱维亚)、立陶宛和乌克兰地区割让给德国。

我们都知道苏联是一个在领土问题上“寸土不让”的国家,因此这种不平等的条约明显是苏联的缓兵之计,

果不其然在德国爆发“11月革命”之后苏联果断的废除了《布列斯特和约》,这也就意味着苏联宣布收回之前割让给德国的领土,

这一决定自然会引发德国的不满,因此爱沙尼亚的德国裔组建了“自由军团”与爱沙尼亚军队一道抵抗苏联红军的进攻。

由于苏联此时的元气还没有恢复再加上国力空虚,最终苏联与爱沙尼亚签署《塔尔图和约》,这也意味着苏联承认了爱沙尼亚的独立地位。

但很显然这可不是苏联人的性格,毕竟当年爱沙尼亚可以战胜苏联其实是因为德国的支持,果不其然在1939年苏德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后将爱沙尼亚划入到了苏联的势力范围。

在条约签订之后也就意味着爱沙尼亚失去了德国对他的保护,次年苏联开始对爱沙尼亚进行施压,并出兵对其全境进行了占领,由此爱沙尼亚也成为了苏联共和国的一部分。

但是这种占领很显然是不得人心的,因此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后,特别是苏联溃败之后,德国又再一次的占领了爱沙尼亚全境,

在这种占领下德国不仅没有受到当地人的谴责,反而被当地人奉成了“解放者”,并且还组建了军队帮助德国攻打苏联,

正所谓“跟对人,做对事,跟错人,毁所有”,爱沙尼亚的这个举动也为日后的悲剧埋下了隐患。

在战争后期德国人开始全面溃败,爱沙尼亚也迎来了苏联的猛烈报复,当时的苏联红军不仅轰炸了塔林和纳尔瓦等城市,还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在苏联重新占领爱沙尼亚后更是对亲德份子进行了大规模的逮捕和处决。

最重要的是为了惩罚爱沙尼亚当时的苏联将其一部分领土划归给了当时的俄罗斯,而这也就是今天爱沙尼亚的诉求理由。

直到1991年爱沙尼亚才在苏联解体前获得了独立身份,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国家。

爱沙尼亚现在为什么敢叫嚣俄罗斯,其实原因大家应该都知道,爱沙尼亚即是北约成员国同时也是欧盟成员国,这两个身份就给了爱沙尼亚极大的政治勇气。

但是要以爱沙尼亚区区100多万的人口去挑战俄罗斯显然也是非常不现实的,所以在这里我们只能理解为这是爱沙尼亚的政治家打打“嘴炮”,毕竟当年“格鲁吉亚”的例子历历在目呢。

试问这个世界上有几个国家敢去单独挑战俄罗斯?


世界浅谈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月2日消息,爱沙尼亚议会议长亨.珀吕埃斯在新年贺词中称,爱沙尼亚和苏俄在1920年签署的《塔尔图和平条约》现在仍然生效,包括两国边界问题。爱沙尼亚内政部长、人民党领导人马特.赫尔梅也表示,爱沙尼亚有5.2%的领土被俄罗斯掌握,但是俄罗斯既不想归还领土,也不愿给予赔偿,甚至根本就不想跟爱沙尼亚讨论这一问题。爱沙尼亚希望可以在国际框架内解决,否则将采用战争手段,态度十分嚣张。两国的领土是怎么回事呢?

100年前,即1920年苏俄同爱沙尼亚签订了《塔尔图和平条约》,协议规定,包括现如今的列宁格勒州和普斯夫州部分土地划给爱沙尼亚,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然而因为二战的爆发,当时的苏联趁着解放爱沙尼亚的机会将上述地区又收回了,此后一直延续至今。基于以上史实,俄罗斯认为《塔尔图和平条约》已经是没有法律效力的历史文件,所以对于爱沙尼亚的领土要求根本不予理会,爱沙尼亚高级官员很气愤,于是以战争相威胁。

爱沙尼亚是东欧波罗的海三国之一,面积4.5万平方公里,132万人口,是苏联解体出来的国家,2004年成为欧盟成员国。这么小的一个国家,为什么敢叫嚣以战争手段向俄罗斯提出领土要求呢,他哪里来的勇气?这里既有历史原因,同时也有北约和美国的身影:一是爱沙尼亚原本就是一个坚定的反俄国家,当年它加入苏联也是在对方武力胁迫下作出的无奈选择,1991年更是波罗的海三国的首先独立,直接引发苏联解体。独立后的爱沙尼亚又积极推动去俄罗斯化,它加入了北约也成为了欧盟成员,目前爱沙尼亚完全站在了俄罗斯的对立面。

二是有北约做后盾。波罗的海三国在2004年就加入了北约组织,而北约一直对俄罗斯怀有敌意,于是爱沙尼亚就成为了北约进攻俄罗斯的交通要道。2019年下半年,北约决定2020年在欧洲举行代号为“捍卫者2020 ”的军演计划,按照计划,演习区域主要集中在波罗的海三国,参演国家共18个,3.7万兵力,其中美国2万人,装备超过1.3万件。美国人宣称,这是25年来美军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而北约的这次军事演习就是要检验军队的快速部署和反应能力,共同应对挑战,这个所谓的“挑战”者对象毫无疑问就是俄罗斯。因此有北约的撑腰,爱沙尼亚这个小弟就敢在俄罗斯面前狐假虎威一番,这自然是不足为奇了。

三是有美国的照顾。这些年爱沙尼亚敢和俄罗斯对着干,硬碰硬,就是由于美国的支持。一方面,美国为了让爱沙尼亚充当打压俄罗斯的马前卒,经常给予一些鼓励和物质上的援助,并像爱护小弟一样护着它,爱沙尼亚自然很感动,所以为了向美国表忠心,爱沙尼亚自然要主动找俄罗斯的茬,用领土问题给俄罗斯添堵。另一方面,想着进一步提升自己在美国心中的位置,从而得到美国更多的照顾,所以它必须很好表现。

面对着爱沙尼亚的要求和咄咄逼人的态度,俄罗斯会怎么办呢?当然是不予理睬。普京说过,俄罗斯没有一寸领土是多余的。这句话透露着普京对于领土的执着,尤其是在前苏联与各方签订的历史协议中,普京向来都是以俄罗斯的利益为首,对那些想要回领土的国家态度非常强硬,就是“不给”,在爱沙尼亚领土问题上更是如此,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公开场合表态说,“向爱沙尼亚归还土地的要求无法接受”。的确,在领土问题上尤其强硬的普京,在克里米亚、北方四岛问题上都表现的寸步不让,今天想着让他承认一个100年前的条约、归还领土,简直是异想天开!


凤凰山观世界


爱沙尼亚敢跟俄罗斯叫板,说是夜郎自大,那就太抬举这个国家了。如果说是狐假虎威,那对它倒是妥妥帖帖的了。爱沙尼亚就是波罗的海边上的一只狐狸,它敢跟低头不见抬头见并且硕大凶恶的北极熊俄罗斯挑战,或者说是雄起,那还不是背后有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这只虎在撑腰。类似爱沙尼亚这样的狐狸,在俄罗斯周围大大小小还真不少,很多都是俄罗斯以前或者说是前苏联的朋友。看样子,这狐朋狗友还真的是不可交,翻脸不认人咬起你来比豺狼虎豹还凶,还不讲情面。





一线天


爱沙尼亚官员口中的“开战”包含很多意思,并不是单指武力,而且它里面还包裹着政治目的等。

爱沙尼亚面积4.53万平方公里,人口仅130多万。爱沙尼亚于1703年被北极熊统治,1918年乘沙俄暴发革命无暇顾及之际宣布脱俄独立。1940年又被北极熊占领,1991年再次获得独立。

俄领土纠纷是这样的。1918年2月24日,爱沙尼亚脱脱沙俄独立。1920年2月2日,爱沙尼亚共和国和苏俄签订《塔尔图条约》,苏俄承诺放弃对爱沙尼亚的一切领土请求,而且还把有争端的佩兹里县划给爱沙尼亚。1940年6月,苏联根据苏德密约(1939年签订的《里宾特洛甫-莫洛托夫条约》)出兵吞掉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1945年,苏联以爱沙尼亚支持德国法西斯为由宣布《塔尔图条约》失效并把佩兹里县重新划规苏联版图。


今年是爱沙尼亚和北极熊签订《塔尔图条约》的100周年,所以爱沙尼亚从今年元月份就开始叫嚷北极熊归还领土。爱沙尼亚与立陶宛、拉脱维亚波罗的海三国都曾经被北极熊反复统治占领过,所以这三国对失去的土地刻骨铭心,也与嗜土的北极熊有亡国失疆之深仇大恨。可以说,如果这三个国家有能力胖揍北极熊,应该会亳不犹豫半夜起戈。

等了100年,北极熊还是只字不提归还一事。这对于害怕夜长梦多,长期枕戈待旦过日子,既提心吊胆,又天天痛心疾首那2000平方公里土地的爱沙尼亚,实在是抓心挠肝的难受。

近日,爱沙尼亚多位高官又对俄罗斯普斯科夫州的佩兹里县2000平方公里的领土提出主权要求,而且还威胁称,如果俄罗斯不还,那爱沙尼亚就用战争手段夺回来。其实,爱沙尼亚根本就没有对俄开战的能力。对于爱沙尼亚的领土声索及武力威胁,俄罗斯既好笑又好气又无奈,仿佛就像面对一个拿着菜刀追大人的三岁娃一般的情景。
(北约2019波罗的海军演)

当然,俄罗斯知道爱沙尼亚官员口中提到的战争指的是北约。爱沙尼亚的勇气正是来自北约。的确,北约成员国有军事互助条约,比如一个成员受到武力打击,全部的成员都得参战。北约这个组织虽然有虚张声势之嫌,也没有发生过群殴教训非北约国家的战争,但谁都不敢抵估他们的战略决心,包括俄罗斯也是如此。这个北约实际上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群”,所以他们的确存在很多共同利益。但是,北约也不会不分青红皂白无条件支持成员国动武的,对于成员国历史领土纠纷等,好像不属北约条约负责的内容。因为加入北约的条件里主要有一条,即欲加入国与他国没有领土纠纷。从这个层面来说,北约是不承认爱沙尼亚所提到的古老领土条约《塔尔图条约》的。也就是说,如果爱沙尼亚与俄发生领土战争,北约可以不管。但话又说回来,北约毕竟在爱沙尼亚驻有大量军力,如果战争真的发生,北约也很难做到置身事外。

北约在波罗的海三国大量驻军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么多军队在这里当然不是摆设,所以如果爱、俄战争发生了,北约还是有硬着头皮接招的可能性。
(北约波罗的海军演)


好像事先商量过一样,北约近年来频繁在波罗的海三国军演,而且去年还在爱沙尼亚举行了北约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军演。与此同时北约还在爱波罗的海三国各要塞增加了大量的兵力和武器装备,特别是爱沙尼亚驻扎了上万的北约军人。北约不仅是个军事集团,而且还是个政治利益集团、经济利益集团。北约不仅在波罗的海三国驻军,在这块地区旁的波兰、芬兰也驻有大量的军力,仅波兰就驻扎了美军一个师的兵力。这是波兰每年自愿提供年20亿美元军费请美国驻的军。

很明显,爱沙尼亚老事重提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寻求更多理由帮助北约国家从政治上孤立俄、从经济上制裁俄。总之,北约会想尽办法削弱北极熊实力,以达到北极熊破产无力维持军事投入、从而不得不自废武功的目的。

北约是波罗的海三国的靠山,而爱沙尼亚1994年就加入了北约集团,2004年加入欧盟,2011年加入欧元区。经过北约集团几十年的培养,如今的爱沙尼亚已经成为高收入国家。因经济发展迅猛,爱沙尼亚还被称为“波罗的海之虎”。爱沙尼亚也是全世界空气质量最优最舒适的国家。所以,从经济角度说,俄罗斯也很重视爱沙尼亚。这又是爱沙尼亚打的经济战争牌。但是,从欧盟大国购买北极熊天然气的北溪一、二号工程上看,许多北约欧洲重要成员国并不赞成一味的对北极熊经济围剿的办法,因为这样会损害他们的利益。当然,输气工程是建成了,买是还是不买了那也是他们的自由。



俄罗斯面积很大,但绝大部分人口及经济中心都集中在濒临波罗的海的欧洲部分,而爱沙尼亚则刚好守在俄罗斯狭窄的出海口边。要知道,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离爱沙尼亚等波罗的海三国很近。如果爱沙尼亚横下心在出海口上给俄罗斯找麻烦,它还真的就像狮子头上的蚊子一样令人讨厌而又无可奈何。这的确是爱沙尼亚叫嚣俄罗斯必须归还领土的一张王牌。波罗的海出海口是俄罗斯欧洲部唯一的最有价值的不冻港,千百年来,俄罗斯都依靠这个出海口实现与欧洲大陆最短距离的贸易往来。所以爱沙尼亚还欲从经济上对俄发难,以达到维护自己经济利益的目的。



在俄眼里《塔尔图条约》是已死的废约,但是在爱沙尼亚官员眼里却是一个与俄叫板的宝贝,所以就有些各执一词,各说各理。当然,土地争议靠的是实力,不是靠“拿来主义”。就像普京说的:“没有实力的愤怒是没有意义的愤怒。”。“俄罗斯没有一寸多条的领土”。从俄对北方四岛、克里米亚的领土态度可以看出,对于已经有几百年争议而俄方不予承认的旧领土条约,俄罗斯是不会理睬的。所以爱沙尼亚提出声索领土时,俄方根本就没有打算回应。

的确,现在北极熊国太部分领土都是沙皇时代扩张得到的,如果个个都像爱沙尼亚一样声索退回,那北极熊国还能存在吗?所以,在领土问题上北极熊是不是松口的。

所以不管爱沙尼亚对俄提出怎样的威胁都是徒劳的,俄罗斯不会妥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