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穩定,還是要性能?想好了再選車

​關注機車網,每晚9點17分

JC君和你一起聊摩托


在摩托車的技術更新過程中,每一次性能的提升都會是對車輛穩定性的一次更大、更苛刻的挑戰,想一想單就發動機性能壓榨這塊,對發動機缸體強度,對散熱、對車架、對傳動系統、對剎車系統都有了新的要求


要穩定,還是要性能?想好了再選車


但是這個性能進化的過程一直沒有停止過,我們關於性能和穩定性的爭論也一直沒有過好的結論,因為我們發展的思路總是製造出問題,然後再解決問題,定好更快的小目標,然後再說!


所以即使競爭到白熱化的motogp賽場上,已經用到了這個星球上最好的研發技術了,依然逃離不開穩定性和性能之間博弈的魔咒,而民用車型那就更不用說


要穩定,還是要性能?想好了再選車


當不斷的有人參與到摩托車整車製造這個競爭中來的時候,我們發現,還需要引入另外一個因素,那就是價格... 因為價格往往還會反應很多隱性的看不到的成本,比如裝配質量、比如用料的耐久度、比如更多更苛刻的量產前的穩定性測試成本,比如更及時有效和敢於面對的售後甚至是維權問題


要穩定,還是要性能?想好了再選車

所以我們看到了國產小忍者賣幾千塊【研發設計成本可以忽略不計】,還可以自己選配置【安全和穩定性匹配沒人管】,大貿進口車幾萬塊還需要排隊幾個月才能買到,我們看到不同品牌,同排量的發動機造出來的車,性能和價格卻相差懸殊,這是品牌調性、價值觀、以及車型定位的最直接表現


要穩定,還是要性能?想好了再選車


那麼對我們一個普通的非專業級別的車手來說,以日常通勤,和摩旅玩樂為主的人,在性能和穩定性方面該怎麼選擇?


JC君:


今天我們說的性能,不包括穩定性這一塊,因為目前市面上說性能的時候也普遍存在這個問題


性能是一個在某一刻可以給出來的確定的指標,但是保質期還得看穩定性,很多時候性能是一種心理需求,而穩定性是默認配置,是一個需要品牌背書、市場驗證、在時間軸上的一個長期驗證的指標,需要不斷的經驗和技術積累,以及對產品質量嚴苛要求,甚至不同部位一個螺絲裝配的扭力都要精確數值,穩定性不是需求,但是一旦出問題穩定性比性能要重要太多了!


在今天我們大多數人玩車,其實都不是直接奔著性能去的,而是在預算固定的情況下,我們誰都不想“吃虧”,預算固定買到最具性價比的車才是“賺到”或者說不當“傻子”,這個時候如果品牌歸屬感不是很強的話,價格又差不太多,短期影響購買決策的就只能是配置和性能了,但是還是建議一下大家,別隻看賬面數據,一分錢、一分貨,穩定性比性能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