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天天讲修养的人未必真懂修养!自我修养说到底就这一件事

宋朝一些学者认为孔子是天生的圣人,好像孔子生下来就这么完美,这么伟大。

如果孔子生下来就这么伟大,那我们也不用跟他学了。

因为“生而知之”,学也学不到。

事实并非如此,他自己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孔子说自己年轻的时候贫寒卑微,所以学会了很多事情。

也就是说,孔子的知识、品德和能力,是靠着后天修养,慢慢提升上去的。

而在孔子看来,自我修养,最主要的就是做到一点。

1 避免凭空猜测

《论语·子罕》中说,“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意思是说,孔子完全没有四种毛病:

他不凭空猜测,他不坚持己见,他不顽固拘泥,他不自我膨胀。

首先,“意”是指每个人都有想象力,都可以猜测事理。

一般而言,在事情尚未发生、理由尚未查明之前,我们都喜欢发挥想象力,凭空猜测,没有证据也没有理由,就认为如何如何。

但是,主观意志往往不同于客观真相,猜测往往与实际状况不符,甚至变成指鹿为马,颠倒黑白。

还有人喜欢表现聪明,预先猜想结果,猜对了是先见之明,猜错了是事有蹊跷。

这些当作益智游戏尚可,却不足以认真去对待、处理一件事。

孔子不会犯这个毛病,他是“毋意”,从不凭空揣测。

2 避免坚持己见

其次,“必”是坚持己见。

“毋必”,即是不全盘肯定,坚持一定要如何,不会在别人跟自己意见不一样时,认为我一定是对的。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一定的,也没有人一定是对的。

说话或判断时,最好留些余地,以免将来后悔。

我们应该坚持自己的原则,但在涉及他人时,就须有宽容的心胸。

3 避免顽固不化

接着,“固”是不知变通的意思。

人的习惯,不论在思想上或行为上,一旦形成就不易改,变得僵化而不知变通。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倾向。

但是时代在变,趋势在变,如果一味坚持以前老的做法,势必是行不通的。

孔子讲求“毋固”,就是要人懂得变通,鼓励人不断学习。

因为“学则不固”,见多识广之后,可以避免顽固执着,自己的胸怀也会变得开朗。

4 避免自以为是

最后,“毋我”是不自以为是。

一个人在社会上跟别人来往,很容易自我膨胀,稍微有一点成绩,就认为自己超过别人。

孔子不自我膨胀,因为儒家对于人我关系,首重“恕”字。

“如心为恕”,就是将心比心,为人设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凡是牵涉到别人的言论,都要谨慎为之,以免自我盲目膨胀而否定别人,形成各种不必要的困境。

“意、必、固、我”是连续发展的步骤:

凭空猜测,陷于主观臆断,坚持己见,不知变通,就很能自以为是。

把想象当作一个信念来坚持,反而看不清事理的发展。

一块钱的铜板虽小,若是紧靠眼睛,也会遮蔽一切阳光。

所以君子修养,最主要的就是做到“化解我执”。


傅佩荣:天天讲修养的人未必真懂修养!自我修养说到底就这一件事

5 “圣之时者”

一个人的聪明才智越高,越容易陷入自我中心的困局。

他所见的一切,都由自己的角度出发,同时可以形成合理的系统,看起来无懈可击;

加以辩才无碍,面对别人的质疑,也可以说得头头是道。

孔子是天资极高的人,却反其道而行之:

努力超越自我中心的困局,修到“意、必、固、我”这四种毛病都没有;

可见他在修养上下了很深的功夫。

他被孟子推为“圣之时者”,就是能不陷于自我执着,随着“时机”改变而调整观念与行为。

6 “反求诸己”

除了“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每天还担心四件事情: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

孔子说:“德行不好好修养,学问不好好讲习;

听到该做的事却不能跟着去做,自己有缺失却不能立即改正,这些都是我的忧虑啊。”

如果不看前面“子曰”两个字,只看不修、不讲、不能徙、不能改,会觉得这人是谁,太可怕了。

但不要忘记,这个人是孔子。

得到他真传的学生曾参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孔子与他的学生每天反省的,都是问自己有没有错。

不像我们一般人,一反省都在问:谁害了我,谁在后面整我,谁在后面骂我?

真正的儒家从来都是由“反求诸己”,自我修炼。

儒家所谓的学习,都是在“成己”之后,再设法“成人”。

我们学习古代先圣先贤的观点,不是因为他们被称作先圣先贤;

而在于,他们实际上留下了什么样的话语,什么样的言行表现。

我们今天学习儒家、学习孔子,究竟要学什么?

如果我们也能注意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也把“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当作每天忧虑的问题,

那我们还担心什么呢?

几年之后,必然改头换面,变成更好的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