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外星种族发现太阳,伺机夺取太阳能源,星际战争悄然而来

而一个世纪后AI的发展,我们国家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其他国家都在我国学习AI技术,制造AI机器人,并且内置各类零件都需要到中国来修改定位参数。22世纪初,我国制造出第一个仿人类AI系统–天维系统,由于第一次实验太空氢弹产生的磁暴对定位的影响(太空氢弹实验见续集浩瀚宇宙之重生),从那以后制造的AI机器人都会增如一个天维系统接入区,便于下次发生全球事故时,可以统一调配机器人进行救援。

在中国和其他国家提出的许多有关人类发展的意见下,其他国家也都有自己的仿生AI系统,但其终端都是中国航天局的天维系统。其他国家救援机构考虑到救援的紧张性,都同意派出AI机器人,并且打开天维系统接入区,接入天维统一调配,进行全球救援。

​从天宫空间站上往地球看去,每个大洲的位置相对以前偏移的位置都非常大,在派出AI机器人进行全球救援的同时,联合国了派出天文学家及物理学家数名到天宫空间站上与宇航员前往太阳背面一探究竟。

而此时的康莱星人,已经开始蠢蠢欲动。

康莱星司令莱斯:“摩卡院长,我们派往6光年外太阳系的探测器成功将地球磁场改变!不过...”

摩卡院长:“不过什么?派出去多长时间了?6光年的距离,速度这么快的宇宙飞船,你现在和我说‘不过’?”

“对不起院长,磁变器没有安装反物质驱动(可加速至超光速),它只安装了普通的翘速(亚光速)!所以,4星时前(相当于地球时间的4天,康莱星运行周期与地球的运行周期大致相同)才到达该恒星,现在人类已经发现了异常,准备去解决磁场偏转的问题”

“那我问你,按照你们舰队的初步探测,该恒星还能运行多少地球年?”

“人类种族将该恒星叫做‘太阳’,按照我们的光杯球体(人类在土星旁发现的蓝色球体)探测到的数据结合星球科学院的探测数据显示,该恒星大概还能运行50亿个地球年,在运行的第80亿个地球年时,它会坍缩成为红巨星或者超新星,但它的能源比我们母星所围绕的恒星释放能源大出数千个数量级”

“我还以为你不知道!这么好的能源体,一定要把它拿到手,通知莱西,做好母星的防卫工作,同时你带领康莱第一舰队前往太阳系夺取能源”

“抱歉院长,我们在2光年内使用不了反物质驱动,连翘速都用不了,这段距离使用普通的驱动,加上后面四光年的反物质驱动,最低也得100年才能到达”

“怎么用不了,康莱科学院给你们这么资金建造舰队,你和我说用不了?”

“院长,按照星球科学院向舰队下发的秘密批复,我们在2光年内使用翘速和反物质驱动,会被埙兹人发现”

院长怒拍桌子:“哼,埙兹人,600年前的种族分裂,我们早就和它们没有关系了!它们带走了一切高等技术,让我们的母星整天蜷缩在低温的世界里,这笔账,我们还没算呢!”

“摩卡院长请放心,我们舰队在与星球科学院合作研究一个穿行虫洞,是一个三维虫洞,可直接与三维世界或三维世界以下世界相接(单三维以下世界想连并无意义),可以在距离母星1光年的位置放置虫洞,到达巴纳德星,随后经过奥尔特星云,直达太阳系,埙兹人发现不了,那时候,我们就可以夺取能源,为我们的母星带来温暖”

但是由于技术的限制,康莱人还暂且不能前往太阳系,仍然只能派出探测器到太阳系进行打探!

此时,各位科学者已经到达了天宫空间站,准备前往太阳背面。不过去到太阳背面(地球与太阳连线的背面)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虽说具有了曲速引擎,但是在太阳系内并不能使用,一但在系内使用曲速引擎,那么百分之百会和太阳擦肩而过,到达下一个恒星系统。

所以在奥尔特云以内的空间,人类只能使用离子驱动器,以10%光速前往太阳背面。不过既然用不了曲速,那么想要从地球出发必然会受到水星,金星和太阳的引力,这样的话,飞船就相当于太阳系的运转行星。

而天宫空间站上众多天体物理学家的建议,按照拉格朗日点的引力平衡,可以从该平衡点出发借助引力平衡加速前往太阳背面,这样可以不用担心引力的影响。

23世纪时的人类,依然使用着5个拉格朗日点(L1点:物体的轨道周期恰好等于地球的轨道周期。太阳及日光层探测仪围绕日-地系统的L1点运行;L2点:位于日地连线上、地球外侧约150万公里处;L3位于太阳的另一侧,比地球距太阳略微远一些;L4;L5)。

按照天体物理学,飞船需要从L2点出发,然后前往L3点,在从L3点在太阳背面进行探测。

地球磁场仍然变化着,灾难无时无刻不在发生,这些科学家和宇航员乘坐携带电磁炮的飞船临危受命前往太阳背面,解决使地球磁场产生变化的物体。

由于速度的限制,百分之十光速到达背面需要大概5天的时间,所以地球上的人们一直再等待着,原本人类以为我们会在21世纪迎来一场核冬天,22世纪,我们庆幸核冬天没有与人类接触,但在23世纪,外星种族为了夺取能源给地球带来了磁冬天

新星球上,人们在紧张的进行着基础教育和基本住所的建造,饶晓娟也在紧张的进行着星球历史的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