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古代名人碑匾上的错别字,是故意写错的吗?


杭州西湖“花港观鱼”碑:康熙皇帝的御笔,“鱼”字少一点是“有意写错”。康熙信佛,题字时他想“鱼”字下面有四个点,四点代表“火”,鱼在火下烤,还能活吗?

承德避暑山庄:由康熙亲笔手书,“避”右边的“辛”多了一横。它是天下第一错字,题写于康熙五十年。

山东曲阜孔府对联:“与国成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上联中的“富”字少上面一点,宝盖头成了秃宝盖。下联中的“章”字下面的一竖一直通到上面。原来错字的妙处在于:“富”不出头,意思是“富贵无头”;“章”字下的一竖出头,则表示“文章通天”。

西安碑林错字:匾额上的“碑”字少一撇。此匾出自清代著名爱国将领、禁烟英雄林则徐之手。有人认为这是他当时心境的自然流露:“碑”字头上的一撇没有了,寓意自己丢了乌纱帽。

天津蓟县独乐寺错字:报恩院——“院”字中“元”上的一横没了。当年咸丰驾临独乐寺,当家的大和尚便想沾个荣耀,请咸丰为寺内四合院题写个院名。咸丰也未客气,即兴写下了“报恩院”三个字。啥意思呢?

山海关错字:天下第一关——“第”字竹字头变草字头。此匾乃明代著名书法家萧显所书。

南京明孝陵错字:明孝陵大有一个明孝陵保护碑,上面的“明孝陵”写成了“眀孝陵”。在陵墓宝顶正南面的石砌墙体上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字,其中的“明”也写成了“眀”。这不知道是啥意思。

济南趵突泉错字:趵突泉“突”字少了一点。这是明代山东巡抚胡缵宗所写。

江苏扬州大明寺平山堂“风流宛在”匾额:出自清光绪初年两江总督刘坤一之手,据说刘坤一是为追念曾在扬州主政的欧阳修所作,“流”字少一点,“在”字多一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