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脉:如何理解韩愈中国式亲情?

唐宋散文的旗帜人物是韩愈。韩愈的思想和性格历来有争议,但无论如何,大家都承认他的文章写得真好。

血脉:如何理解韩愈中国式亲情?

韩愈

韩愈苦心经营的那些说理的文章,在今天看意义不大了,我帮你选的,是写血脉亲情的《祭十二郎文》。

<code>情感模型:血脉亲情/<code>

血缘与血脉

这篇文章祭奠的是和他亲如兄弟的侄子韩老成,情真意切,句句含泪,是无心之间写出来的文章真品。同时,在我看来,这篇文章就是中文里血脉这个词最文学化的表达。血缘是自然属性,而血脉则带着浓烈的中国文化气质。

血脉:如何理解韩愈中国式亲情?

韩愈和韩老成

你可能要问了:亲人去世的悲痛,这不是各个民族共通的吗?怎么到韩愈这里,就变成中国文化了。我们一起从文章里找答案。

韩愈写文章的时间是侄子十二郎的“头七”这一天。文字很朴实,就像一封家信一样,我们也可以把它看成一大段心理独白。韩愈在开头悲叹说:我自幼成了孤儿,跟着你的父母、我的哥哥嫂子长大。哥哥在中年时死在南方,我和你那时都年幼,跟着嫂子把哥哥的灵柩送回家里。后来,我们辗转到江南谋生,虽然孤苦伶仃,我却没和你分开过一天。写到这里,还都是人的自然情感。

注意文章里下面这段,《古文观止》的编者说:读这篇文章,可以想象韩愈是边哭边写的。

韩愈说:

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意思很简单,就是说我们家第三代男丁只有你,第二代只有我。这是中国人说的人丁稀少。韩愈是文章大家,随手写出来的句子也是气韵贯通的,有特殊的节奏和感染力。

血脉:如何理解韩愈中国式亲情?

到这里,感情还没有达到饱和,韩愈又继续写:那时嫂子一手抚摸着你一手指着我说,韩家的两代,就只剩下你们了。你那时候小不记得,我虽然记得,却不知道这话的悲哀啊。

你看,韩愈此时的内心,不只是在哀悼自幼一起长大的侄子,还有一层来自儒家伦理的痛苦。他认为此时最悲惨的情况是:家族里本来就男丁稀少,比自己年轻的侄子又失去了,如今面临着家族绝后的危险。

我们细读后面的文字会发现,这种焦灼不安超过了对逝者的哀痛。在韩愈的自我设想里,他重建了孟子之后中断的儒家道德传统,他自命为这种传统的单传继承人,自然也是儒家道德的代表。

那么,在儒家道德传统里,最有感情色彩的规则是什么呢?你应该想到了,没错,就是孝道。而且它也是最实用的一条。

血脉:如何理解韩愈中国式亲情?

我们设想一下:儒家思想在传播初期的难点是什么?就是要为主流阶层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让他们信服自己。

那时候大家都在焦虑什么问题呢?君主焦虑的是要建立社会秩序,防范政治紊乱;民众希望的是建立家族秩序,解决衰老后的生存问题。从本质上说,是如何克制人的本能,用文化来制衡自然界的资源分配法则。而儒家的孝道就是有力的解决方案。

我们在儒家文化里呆久了,会以为孝道是一种自然情感,其实不是的。证据就是它在其他文化里没有对应的翻译,它实际上是中国文化附着在亲情之上的创造。

我们回过头来再看韩愈此时的处境,按儒家的观念,子女夭折和家族绝后意味着上天对于不道德的惩罚。韩愈觉得自己是“天降大任”的圣贤,要是真搞得家族绝后,那还怎么见人呢?这是他此时最惶恐的东西。

血脉:如何理解韩愈中国式亲情?

所以,他对十二郎的情感,有自然的悲痛,也有文化的恐惧。

我做一个有点冒犯的推想,死者要是韩愈的外甥,哪怕也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感情深厚,他的悲痛可能就达不到这种程度,因为他们之间只是血缘亲情,却没有来自家族血脉传承的道德压力。

韩愈的内心独白

接下来,韩愈历数了自己和十二郎的成长。韩愈这时四十岁,他从19岁到京城求官,科举考了四场,吏部考了三场,各地漂泊,并不顺利,和侄子十二郎聚少离多。韩愈说:我觉得咱们年纪不大,应该做长远打算。所以我放下你到外面求官,指望多挣点儿俸禄。要是早知道这样,就算让我当宰相我也不会答应啊!

韩愈经常被后人诟病的地方是官迷。按说,儒生追求仕途很正常,韩愈的人品也不算差,但他也确实为了当官而有许多矛盾的言行,连柳宗元都忍不住要吐槽他。但失去了侄子之后,他这么说,可见确实是动了真感情。

血脉:如何理解韩愈中国式亲情?

我们再接着往下读。提醒你注意,这一段是古文里少有的心理独白。

他说:我近年来已经两眼发花、头发斑白、牙齿松动了。谁知道你竟然又先走了?这是真的,还是做梦?还是传来的消息不真实?要是真的,我哥哥那么高尚的人为什么儿子却如此短命?是梦吧?是传来的消息不真实吧?可报丧的书信为什么就在我身边呢?哎呀,这是真的。我哥哥那么高尚的人,儿子真如此短命!

如果说前一段是边流泪边写,这一段就是一边喃喃自语地发呆一边写成的。我们知道,怀疑和否定,正是人陷入悲痛之后的最初情绪反应。

接下来他说:你留下的儿子十岁,我儿子五岁,少壮的人都保不住,这些孩子真能长大吗?他和十二郎的两个儿子,正如当年的他们俩。这里的对称描写不是文学技巧,是真实的情感流动。但你得注意,这种悲伤和忧虑,同样跟血脉息息相关。

血脉:如何理解韩愈中国式亲情?

在最后两段,韩愈像写一封家书一样,向十二郎报告了自己的打算,也都是关于家族血脉责任的。

韩愈说:你的孤儿和乳母,要是能维持生活,就让他们守完三年丧我再去接,要是不能,我就马上接过来。

对韩愈来说,遵守儒家的丧葬礼仪很重要。最后有一段文字很有气势,也是韩愈无心之间的大手笔:

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于共居,殁不得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biǎn)不临其穴……不能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

不用逐句解释,我们就能感受到字里行间的哀痛,如同波浪一样拍击过来。这也是我们今天寄托哀思的形式,虽然天人永隔,生者还是希望向失去的亲人直接诉说。

家族血脉的情感意义,就是人和逝者通过责任联系在了一起。

血脉:如何理解韩愈中国式亲情?

在韩愈的时代,祭文的标准规格是骈文和韵文,韩愈就应邀写过很多这类骈文。但这一次,他一反常态用了散文体。正是因为这个反常,这篇文章被称为“祭文变体,祭文绝调”。

我觉得,这既是因为和十二郎的血脉亲情,也是因为他的文学主张。他本能地知道:引领语言和文体是强大的权力。人们使用谁的语言,就是在跟随着谁的思想方式。

整个唐代的公文格式都是骈文,科举考的也是韵文诗赋,韩愈号称“文起八代之衰”,致力于推动改革骈文的古文运动。他想纠正的不只是六朝的文字,还有六朝的思想作风,所以他非反骈文不可。

情深言宜

至于刻意经营的讨论道德问题的散文,韩愈也有他的一套文学理论。其中最出名的一条叫“气盛言宜”。就是说只要气势充足,就可以尽情挥洒。

血脉:如何理解韩愈中国式亲情?

他文章风格各异,但确实气势都很强。为了保持气势,韩愈常常把一件事翻来覆去地说,制造重叠和对称效果。

这种文体其实暴露了韩愈的短板,我们今天不难发现他不怎么擅长逻辑说理。

按我们今天对文学的理解,韩愈的“气盛言宜”可以改成“情深言宜”。文章气势的强盛与否,其实并没有情感是否真挚深厚重要。

今天还在被广泛阅读的古文,往往都是富于情感和生命力量的文字。其中描写家庭情感的,又几乎都是自然亲情和文化情感的结合。

血脉:如何理解韩愈中国式亲情?

比如,像《祭十二郎文》一样用家常话写成的感人文章,还有西晋李密的《陈情表》,北朝的《为阎姬与子宇文护书》,以及我后面会说到的归有光的文章。

儒家文化的生命力,就是把血脉规则和自然情感结合在一起,规定出了等级远近和每个人的道德义务,让我们自己都分不清:哪些情感来自基因和本能,哪些是被文化塑造出来的。

讨论

这一篇文章我们说到了血脉,你觉得血脉对你是一种情感支持,还是一种情感束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