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亞的孤獨行者,蘇聯國土防空軍圖-128重型截擊機發展始末

艱鉅的國土防空任務

兩枚原子彈終結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也讓世界都見識到了這種新式武器的可怕威力,正因如此,在冷戰時期,美國和蘇聯在核武領域展開了曠日持久的軍備競賽,除了研製原子彈,氫彈等核彈頭之外,雙方還研製生產了各種彈道導彈和航程巨大的重型轟炸機。二戰末期,正是美國的B-29重型轟炸機向日本投擲了兩枚原子彈,上世紀50年代,美國的B-52重型轟炸機和蘇聯的圖-95重型轟炸機相繼服役。正因如此,冷戰雙方對於國土防空都是極為重視的。

西伯利亞的孤獨行者,蘇聯國土防空軍圖-128重型截擊機發展始末

服役半個多世紀的B-52直到今天都是美國空軍重要的戰略打擊力量

蘇聯有著極其廣袤的領土,而且大片土地處於高緯度的苦寒之地,這裡人煙稀少,交通不便,而且自然環境極為艱苦,尤其是北極圈附近更是難以生存。正因如此,蘇聯的國土防空難度要比美國複雜的多。正因如此,蘇聯在1948年正式確立防空軍為獨立兵種,1954年5月27日,國土防空部隊從一個獨立兵種升格為軍種——這就是蘇聯國土防空軍。蘇聯國土防空軍擁有大量防空導彈,雷達,防空炮和戰機等。其地位僅次於蘇聯的戰略火箭軍與陸軍,其權限比蘇聯空軍還要高。

西伯利亞的孤獨行者,蘇聯國土防空軍圖-128重型截擊機發展始末

蘇聯國土防空軍的裝備包括各種雷達基站,防空導彈,夜戰防空系統和截擊機等等,必要時能夠直接調用空軍作戰

上世紀50年代,蘇聯領空遭受的威脅不僅源自於美國的戰略轟炸機,還有航程日益增大的偵察機的威脅。在冷戰時期,如何應對美軍的大航程偵察機顯得更為迫切,因為當時蘇聯和美國頭上都懸著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只要冷戰沒有升級為熱戰,美軍的轟炸機就不會出現在蘇聯頭上,但是美軍偵察機的威脅卻是時時刻刻都存在的,尤其是美軍在1956年裝備的U-2偵察機,該偵察機的航程達到5700公里,實用升限達24384米,最大巡航高度更是高達27430米,雖然當時蘇聯列裝有米格-17,米格-19等許多性能優良的噴氣式戰機,但是這些前線戰鬥機的航程十分有限,廣袤的西伯利亞缺乏支持它們的機場和地面雷達站。

西伯利亞的孤獨行者,蘇聯國土防空軍圖-128重型截擊機發展始末

由於蘇聯國土廣袤,環境惡劣,部署固定雷達站的成本巨大,所以其最依賴的是各種野戰雷達

正因如此,蘇聯國土防空軍急需一種能夠獨立作戰的大航程截擊機,由於當時科技發展的限制,這種截擊機的尺寸自然也是極為驚人的,當時對這種飛機的需求已經是迫在眉睫,無奈之下,防空軍居然將主意打到了轟炸機上,1957年,蘇聯國土防空軍殲擊機部隊司令葉夫根尼·雅科夫列維奇·薩維茨基(此人的履歷極為精彩,強烈建議各位讀者瞭解一番,他在二戰期間培養了大批優秀的王牌飛行員,曾兩次榮獲蘇聯英雄稱號,絕對是蘇聯的王牌司令員)將圖波列夫叫到了自己的辦公室,他表示,對圖波列夫設計局設計的圖-98中型轟炸機抱有巨大的興趣,他建議圖波列夫設計局在圖-98的基礎之上研製一款大型截擊機。

脫胎於轟炸機,圖-128的前身圖-98轟炸機

圖-98轟炸機是蘇聯當時對標美國XB-58超音速戰略轟炸機的轟炸機發展計劃,以取代航速較慢的圖-16戰術轟炸機,當時的設計指標是載彈量4000公斤、作戰半徑至少1500公里,必要時還需進行超音速突防,1955年,第一架圖-98轟炸機原型機首飛成功,然而由於該飛機安裝的留裡卡AL-7F渦輪噴氣發動機的油耗過大,航程始終無法滿足要求。當年年底,圖波列夫設計局完成了對原型機的全部試飛工作。隨後,圖波列夫設計局將圖-98轟炸機交由蘇聯空軍國家科學試驗院進行測試,然而全部測試工作到1956年都戛然而止。

西伯利亞的孤獨行者,蘇聯國土防空軍圖-128重型截擊機發展始末

圖-98有著典型的蘇聯轟炸機外貿,經典的導航員窗,不過它設置在機背上的進氣口卻不那麼典型

由於蘇聯方面對這種飛機的技術參數諱莫如深,所以直到今天人們對這種飛機的情況都知之甚少。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甚至一直都認為圖-98轟炸機僅製造了一架原型機,直到蘇聯解體之後,隨著許多照片和文字資料的公開,圖-98轟炸機的真面目才逐步揭開,1995年,有人在蘇克霍夫斯基市的飛行研究試驗院拍攝到了一架大型飛機,當時人們就認為這是圖-98的二號原型機,二號原型機相較於一號原型機有了較大的改進,不過由於資料片極其缺乏,所以其技術參數仍然十分模糊。直到今天,圖波列夫設計局都拒絕承認他們製造過這架原型機。

西伯利亞的孤獨行者,蘇聯國土防空軍圖-128重型截擊機發展始末

圖-98的二號原型機三視圖,直到今天人們對這架飛機仍然是一無所知

雖然圖-98超音速轟炸機由於種種原因被廢棄,但是它卻作為一個“跨界明星”,搖身一變,成為了蘇聯國土防空軍的圖-128項目的基礎,一架專門用於突防的轟炸機,改頭換面之後變成了專門攔截敵方轟炸機的截擊機。這樣的經歷倒是讓圖-128重型截擊機項目有了幾分蘇聯的黑色幽默。

圖-128的服役與改進

圖-128截擊機繼承了圖-98作為轟炸機的那些優點,例如巨大的航程和載彈量。由於在西伯利亞上搭建地面雷達站是非常困難的,所以必須在沒有地面雷達引導的情況下獨立執行作戰任務,正因如此,蘇聯專門為圖-128截擊機設計了巨大的“龍捲風”型I波段雷達,該雷達的探測距離達200公里,跟蹤距離也達到80公里。

西伯利亞的孤獨行者,蘇聯國土防空軍圖-128重型截擊機發展始末

正在接受靜力試驗的圖-128原型機

由於其攔截的敵方戰機多在15000米以上的高空巡航,所以“龍捲風”型I波段雷達並不具備下視能力,而且圖-128截擊機也不具備任何空中格鬥的能力,甚至連雷達告警接受器都沒有安裝,完全無法作為一架戰鬥機來使用,總的來說,圖-128截擊機是一種用途十分單一的截擊機,就是為在廣闊的西伯利亞荒原上空執行巡邏警戒,攔截敵機的任務。

西伯利亞的孤獨行者,蘇聯國土防空軍圖-128重型截擊機發展始末

R-4空空導彈的生產車間,對比桌子可見這種近半噸的導彈彈翼是如此的巨大

為了成功攔截美國的大型轟炸機和偵察機,蘇聯專門為其設計了R-4空空導彈,事實上,在整個服役生涯中,圖-128截擊機也僅能攜帶這種導彈和其衍生型號,這種空空導彈分為被動紅外製導型號和半主動雷達制導型號,是蘇聯研製的第一代遠距空對空導彈。不論是紅外製導型號還是雷達制導型號,其彈長都達到了5米以上,單發重量更是高達450千克(是的,你沒有看錯,近半噸重的空空導彈),即便是圖-128截擊機這樣的超級大塊頭,也僅能攜帶四枚(通常是雷達型和紅外型各兩枚),R-4空空導彈的最大射程達到了20公里,戰鬥部重量也達到了了驚人的70kg,總之這種重達近半噸的空空導彈,就是為圖-128和米格-25這種重型截擊機設計的。

圖-128M項目和圖-128UT教練機項目

正式列裝服役後,蘇聯國土防空軍很快就發現了該型飛機的不足,於是在60年代末就馬不停蹄地將其加以改進,由於當時的空戰戰術發生了變化,地空導彈日趨成熟,高空突防的概念已經落後。所以美軍轟炸機和偵察機的突防方式也改為了低空突防。另一方面,美軍的空射巡航導彈威脅也越來越大,通常巡航導彈為了規避雷達,其巡航高度也不會太高。正因如此,圖-128缺乏下視能力的缺點就暴露無遺了。圖-128服役後,其最小攔截高度為8000-10000米,換句話說,低於這一高度的導彈和戰機是無法攔截的。

西伯利亞的孤獨行者,蘇聯國土防空軍圖-128重型截擊機發展始末

R-4空空導彈的各種改進型號

正因如此,蘇聯航空工業委員會在1968年4月下發了圖-128的改進計劃,包括加裝“龍捲風-M”火控雷達,將R-4空空導彈升級為更先進的R-4RM和R-4TM導彈。改進後的機型被稱為圖-128M,其攔截範圍更加廣闊,識別圖-128M也很容易,因為其垂直尾翼與此前的圖-128有很大的區別,上世紀70年代,蘇聯將許多圖-128升級成了圖-128M。


西伯利亞的孤獨行者,蘇聯國土防空軍圖-128重型截擊機發展始末

圖-128與圖-128M最顯著的識別特徵區別,其垂尾頂部切尖角度不同


除了攔截高度問題外,另一個顯著的問題是事故率,雖然在試飛中,圖-128截擊機表現出了良好的飛行性能,但是在其服役階段的初始生涯中,卻發生了數次嚴重的事故,導致機毀人亡。這是為何呢,因為畢竟圖-128脫胎於一架轟炸機,體積巨大,相比之下,此前國土防空軍的飛行員駕駛的大多是米格-17這樣的輕型單發戰機,雖然圖-128截擊機擁有良好的飛行性能,但是這種雙發重型截擊機與單發輕型戰機的區別還是非常明顯的,尤其是起飛和降落的時候,所以圖-128剛開始服役就事故不斷。


西伯利亞的孤獨行者,蘇聯國土防空軍圖-128重型截擊機發展始末

圖-128UT教練機的機頭特寫,其怪異程度在蘇聯空軍中都可以算是前所未有的

直到70年代,圖-128UT教練機才姍姍來遲,圖-128UT教練機為了容納三個座艙並保持良好的視野,又採用了蘇聯慣用的奇特佈局,機頭雷達罩下彎成一個怪異的狀態。不過當時的蘇聯肯定顧不上它好看不好看了,圖-128UT教練機服役後,許多飛行員經過大量訓練後,逐漸掌握了這一機型,事故率也大大下降了。

西伯利亞的孤獨行者,蘇聯國土防空軍圖-128重型截擊機發展始末

圖-128UT教練機機首佈局,第一個座艙佔用了雷達罩內的大部分空間

使得圖-128更可靠的另一個原因是,人們發現,SU-9截擊機的飛行員更容易轉飛圖-128,因為相比輕盈靈活的米格戰機,SU-9的最大起飛重量要更重,而且使用的發動機也與圖-128相同,這使得SU-9飛行員轉飛圖-128更加的容易。


西伯利亞的孤獨行者,蘇聯國土防空軍圖-128重型截擊機發展始末

圖-128與米格-25的繼任者米格-31,至今仍在俄羅斯空天軍中佔有不可撼動的地位

自服役之後,圖-128與米格-25共同肩負起蘇聯國土防空的重任,雖然米格-25的性能很強,但是圖-128巨大的航程仍然使其難以替代,直到上世紀80年代,米格-25的後繼者米格-31服役後,圖-128才全部退出了現役。以今天的眼光來看,圖-128的用途十分的單一,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下,蘇聯國土防空的需求顯然要比美軍複雜的多,所以使用圖-128這種戰機也是沒有辦法的選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