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大韩村古墓和小邾国有关


漷薛流域的宏观聚落形态较早期变化不大,只是小邾国都城已迁。小邾国国力弱小,春秋时同周围的薛、滕等国一起为宋国附庸。据《小邾世家》:“鲁庄公五年,朝鲁...十五年,反宋”,《左传》庄公十五年:“秋,宋人、齐人、邾人伐倪。”@小邾亲鲁反宋,引起宋国的不满,故联合齐、邾等国一同伐小邾,此时小邾国国君当是倪犁来,伐倪时间与小邾国墓地的下限接近,因此多国联合入侵可能致使原都城被毁,进而导致迁都 葬接近,但薛故城不出陶盂。二者构成了战国早期薛国的中心区域。

滕州大韩村古墓和小邾国有关

滥国于春秋晚期灭亡,其附近的大韩村近年发现春秋晚期至战国晚期的墓地,出土有倪公克父戈,形制接近济南左家洼出土的战国早期戈。发掘者认为墓葬所出青铜器具有吴、楚文化的特点,春秋早期小邾国墓地的鼎及部分器物也明显具有吴、楚等南方文化的特征,因此笔者推测大韩村墓地与小邾国有关,或是其春秋晚期至战国的贵族墓地。

滕州大韩村古墓和小邾国有关

这一时期薛故城仍为大城套小城的结兒公戈对研究枣滕地区东周文化遗存,完善区域文化谱系,深入研究泗上十二诸侯及其与周边古国关系,研究墓葬制度与丧葬习俗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滕州大韩村古墓和小邾国有关


大韩墓地位于滕州市官桥镇大韩村东,地处薛河与魏河间。2017年10月,山东省开始保护性发掘滕州市大韩村古墓群,经过考古发掘发现,墓地周围文物资源丰富,到目前为止共清理东周时期墓葬139座,出土青铜器、玉器等各类珍贵文物约1500余件。

1.春秋时期阝兒公戈(图1、图2)

滕州大韩村古墓和小邾国有关

图1 阝兒公戈

滕州大韩村古墓和小邾国有关

图2 阝兒公戈(铭文拓片)

长29、宽11.5厘米,一级文物。

戈,古称钩兵,为用以钩杀的兵器,由戈头、柲、柲冒与柲末的鐏构成。戈头由援、内、阑、胡等部分组成。在青铜兵器中,戈出现的时间较早,早在二里头文化时期即已出现,且一直延续使用至战国、秦汉时期。

此件青铜戈援部狭长,直内上有一穿,内下缘尾部呈弧形,上刃与内后缘齐平,短胡,上有三穿。胡上有铭文12字:“阝兒公克父择其吉金,作其元用。”即后世之“郳”,从铭文可以看出,此戈为郳国公克父所制,而“克父”其人未见文献。

郳国为西周晚期偏晚时,由邾国分出的支系,又称小邾国。邾国国君夷父邾颜因有功于周室,故其子友(友父,或即肥)得以受封在郳,为附庸国,国名称郳。2002年,考古学家在枣庄市东江村发掘了6座春秋时期贵族墓葬,出土了大量带有铭文的青铜器,郳国的存在得以证实。李学勤曾在《小邾国墓及其青铜器研究》一文中梳理了郳国早期部分君主世系,始封君为邾友,其子为邾庆(郳庆),其曾孙为《春秋》庄公五年(前689年)记载的朝鲁的犁来,而春秋晚期郳国的文化面貌仍然不得而知。此戈形制与春秋中晚期薛国古城2号墓地出土的III式青铜戈形制相似,故推断此戈年代为春秋中晚期。此戈的成功收缴对研究枣滕地区东周文化遗存,完善区域文化谱系,深入研究泗上十二诸侯及其与周边古国关系,研究墓葬制度与丧葬习俗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经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