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愛情鳥"的發源地在這裡

唐朝詩人白居易《長恨歌》裡的千古佳句: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這裡要說的是,白居易的詩詞描寫的是唐玄宗與楊玉環的愛情故事,而詩中所提到的“比翼鳥”和“連理枝”的故事就起源於河南省商丘市梁園區青陵臺。

青陵臺位於歸德古城西8公里處,水池鋪鄉政府所在地東南2公里的龔莊村,現有大雄寶殿和東西房,院內兩棵古槐傲然挺立。據《商丘縣誌》和《歸德府志》記載,青陵臺在唐朝貞觀年間改稱青陵寺,直至2009年止,共延續27代僧侶,在古黃河南岸,有著“千年古剎”之聲譽。現在的寺院住持上演下果師傅是10年前從浙江金山禪寺歸來主持寺院工作。

據《商丘史話》記載,西周成王三年,即公元前1039年,微子啟被封於宋都睢陽(今商丘)。宋國經歷26世34君755年。最後一個國君康王戴偃廢兄而自立後,對外瘋狂侵略,對內橫徵暴斂,荒淫無度,文武大臣稍不如意,便斬首示眾,被人們稱為暴君。

當時,大將韓憑鎮守宋國西大門韓憑城(即現在梁園區水池鋪鄉龔莊、沈莊一帶)。一日,康王戴偃來韓憑城巡視,偶見韓憑之妻何氏聰明伶俐,貌若天仙,頓生歹意,隨差手下人將何氏搶入後宮。韓憑恨由心生,但又無可奈何,思妻之切,失妻之痛,逼韓憑舉旗造反,但由於叛徒告密,造反失敗,康王將韓憑降罪入獄,因昔日有功於康王,康王免韓憑一死,命他戴罪立功去城西修建青陵臺。奪妻之恨,戴罪在身,韓憑整日鬱鬱寡歡,終日不樂,不久便含恨自絕於青陵臺下。消息傳進後宮,何氏聞之生不如死痛不欲生,常思夫君豪俠之意,常念夫妻恩愛之情,常恨康王棒打鴛鴦。韓憑妻子何氏曾作《烏鵲歌》:“南山有鳥,北山張羅。鳥自高飛,羅當奈何?烏鵲雙飛,不樂鳳凰。妾是庶民,不樂宋王。”

一日,康王心血來潮,帶何氏遊覽青陵臺,何氏突然看到臺下韓憑之墓,悲痛欲絕,縱身投臺自盡。何氏有備而來,裙帶留字,要求死後與韓憑合葬。康王惱羞成怒道:“寡人偏將你們分而葬之,使爾等生不能同床,死不能同穴。”於是,康王就名人將何氏葬在了與韓憑墓一河之隔的對岸,夫妻倆隔河相望,不能相依,唯有小河流水潺潺,訴說著一個淒涼的故事。第二天,人們發現隔河相望的兩個墳塋上各長出一顆梓樹,十多天便有合抱粗細,更奇怪的是兩樹自然彎曲相接,枝葉交錯緊密纏在一起,樹上有兩隻鳥兒日夜哀鳴,聲聲感人。人們認為是韓憑和何氏冤魂不散,生不能相聚,死也要相守,無不傷心落淚。後來,就有人把這兩棵樹說成是“相思樹”,把那兩隻形影不離的鳥兒叫作“愛情鳥”。

相思樹和愛情鳥的故事,已流傳2000餘載,在中原地區黃河兩岸廣為人知,雖是人間悲劇,但代表著一段純真的愛情。唐朝詩人李白、白居易數次遊覽青陵臺,在此留下傳世佳作。1990年,日本人石中勝思尊師囑咐,跋山涉水來到青陵臺研究“相思樹”和“愛情鳥”的故事淵源,聽了韓憑和何氏的悲慘愛情故事後,灑酒祭祀,淚目低垂,並當場為重修青陵臺慷慨解囊。

在寺院保存的資料上有這樣一段記載:天寶三四年間,李白來到梁園,一住竟達10年之久。李白在梁園居住的10餘年間,曾和杜甫、高適等詩人數次來青陵臺遊玩散心,吟詩作賦,寫下了許多有關梁園的傳世佳作,除了我們都耳熟能詳的“一朝去南國,十載客梁園”等著名詩詞外,還在青陵臺寫下了《白頭吟》長篇抒情詩:“覆水再收豈滿懷,棄妾已去難重回。古來得意不相負,只今唯見青陵臺。”

唐朝詩人李商隱遊商丘青陵臺時寫下《青陵臺》:“青陵臺畔日光斜,萬古貞魂倚暮霞。莫許韓憑為蛺蝶,等閒飛上別枝花。”又寫下《蜂詩》:“青陵粉蝶休離恨,長定相逢二月中。”

正當採訪即將結束的時候,今年73歲的村民陳建立突然向記者發問一個問題:“你們來這裡迷方向嗎?”“迷,咋回事呀,來時候找了幾條路才來到龔莊,有故事嗎?”記者感到很稀奇。

“這裡面有一個故事,跟韓憑有關。”陳建立不緊不慢地說。大將韓憑傳說是“鬼谷子”的大徒弟,文韜武略,擺兵佈陣,是個能人,在防禦外敵入侵時,他把西門外64個村莊連在一起,打造了一個“乾坤陣”,以龔莊為中心,方圓10裡都是斜路,一進來就找不著東西南北,外地人來到這裡,轉來轉去就是轉不出去這一片。

陳建立老人的話,在記者對村裡幾位村民的訪談中得到了印證,但這僅僅是傳說,史料上沒有記載,還有待於下一步考證。(商丘日報記者單保良)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愛情鳥"的發源地在這裡

青陵臺相思樹,兩根緊緊相連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愛情鳥"的發源地在這裡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愛情鳥"的發源地在這裡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愛情鳥"的發源地在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