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為何准許道士保留漢族衣冠髮式?

於無聲處34


誠邀,如題。大清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由於其是北狄入主中原,滿族的習俗與中原漢人的文化有很多的相沖之處,比如在頭髮的問題上,漢人束髮而滿族留辮子,為了穩固統治,滿清統治者命令漢人全部剃髮,即所謂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那麼為何清朝准許道士保留漢族衣冠髮式呢?

其實道士的髮髻從來都沒有改動過。 滿清統治者吸取老祖宗金朝的教訓,並沒有完全的漢化而是部分保留了滿族特徵。比如著名的十從十不從就是基於此而頒佈的,所謂十從十不從羅列如下。

男從女不從:男人剪髮梳辮子穿滿服,女子仍舊梳本來的髮髻,穿漢服。

生從死不從:生前要穿滿人衣裝,身後則可穿漢服。

陽從陰不從:及,陰世的事,像做佛事超度等,都仍按漢族傳統佛道教風俗處理,不從旗人風俗。

官從隸不從:當官的須頂戴花翎、身穿朝珠補褂馬蹄袖的清代官服,但隸役依舊是明朝的服飾。

老從少不從:孩子年少,不用忌諱,但一旦成年,則須按滿人的規則辦。

儒從釋道不從:即在家人降,出家人不降。在家人有必要改穿旗人的服裝,並剃髮留辮。出家人不變,仍可穿明朝漢式服裝。

....

其中所謂的儒從釋道不從就是道士保存髮髻的理由了。至於為何滿族人對於道士如此的寬容,小編以為原因有二。

其一:道教是出家之人

古時的出家人基本是不成婚的,同時僧道之士大約不受帝王節制,有一句話叫“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他們也不參加朝庭之事,不參加爭鬥。不影響其政權。清朝之人自然對道士很放心。

其二:道教的人數很少

雖然道士不善於朝政,但是還是有些漏網之魚回扮成道士與清政府對抗,這個時候清政府就會對全國的道士進行一個統計,結果發展在清朝的道士其實人數很少,並不具有造反的能力,所謂懷璧其罪,無壁無罪。道教不危害國家政權,而且道教傳播設壇,有助於教化人心從而有功於朝廷,清政府自然不會與道家為難。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清帝國並沒有允許道士保持所謂的“漢族衣冠髮式“。

或者說道士的髮型和明朝男子的髮型本來就有所區別,明朝男子的髮式和明朝道士的髮式是有明確的區別,並且屬於一眼就能看出來的那種。

出家做道士僅僅能保證“不剃髮“,但是並不能真正保證所謂“漢族衣冠髮式”。

另外,事實上道教為了在清朝能順利的生存下去,也主動的進行了改變。

今天大家所熟知的道士“混元巾”就是道教對清朝剃髮令的妥協。

混元巾的出處是清朝順治年間龍門派道士王常月被清順治帝冊封為“國師”後,在名義上成為了當時道教掌門人,他為了保證清帝國能持續支持道教,所以主動頒佈道令,要求天下道士都必須佩帶“混元巾”。

在明代的三才圖會中,混元巾其實並沒有被列入道士九巾,而且在漢唐宋元流傳的道士圖畫裡也沒有混元巾。

王常月為了道教能在清帝國順利的發展下去,主動“發明”了混元巾。


大家可以仔細看混元巾的形狀,混元巾外形特別像清朝流行的官帽,佩戴了混元巾的道士看上去和普通清朝男子服飾差別不大,這樣就避免了道教在清帝國被指責懷念“前明衣冠“。

到了乾隆、嘉慶年間,儘管道教的地位在清帝國一降再降,但是混元巾卻一躍成為了道士九巾之首。


也就是說在清朝,道士不佩戴混元巾的現象是很少的,絕大多數時候道士都是佩帶混元巾出現的,而佩戴了混元巾的道士儘管不剃髮,但是也和普通人有了明顯的區別,這樣一來,道士“方外”性質就很濃郁,也就避免了清帝國以“前明衣冠”名義要求道士剃髮。

最後多說兩句,道教在清帝國總體是衰落的,張天師在清朝初年還是正二品,到了道光帝時期就變成了五品,而且連張天師進入京師也被禁止了。而道教在清朝衰落的真正原因就在於清雍正帝很可能是服用丹藥而死,所以乾隆帝繼位後對道教嚴加管束,並且從此不再相信道教丹藥。

這是道教在清代整體衰落的真正原因。


蘭臺


這個問題我有比較精準的答案。這件事要感謝明末清初漢人福建泉州市南安洪承疇!清軍入關後,洪承疇被俘,初始寧死不降,因他當時是漢人那時最有影響力的官,清統治者需要他,想方設法招降他,知道他不怕死,但有個特點孝順,有個缺點愛美人,電視上有演,派孝莊去收服有真實這件事的,但獄中洪承疇提出了幾個要求,要清統治者答應,他才降。最後清統治者答應了他。提了三個條件,這三個條件其實是他請示母親後提的,道士和尚尼姑服飾不變,可以保留原來明朝服飾。百姓生時,死時可以保留原來服飾。嫁取時可以保留原來的服飾。所以至今福建閩南地區,嫁取時,穿傳統的紅衣服,出轎時撐一支紅傘,再早時是用笸基,下地時放塊瓦燒火跨過去,表面是說去邪,其實是暗示,頭不戴清朝的天,腳不踩清朝的地。死時下棺時還穿明朝服飾,叫七層白短衣服。所以福建閩南人很顧家孝順很有骨氣,一直保持著漢人傳統。如果要挖掘明朝漢人服飾,傳統文化,福建戲服,武術,還保留很多。


行者208605355



據流傳下來的清代道士畫像來看,清初有些地方的道士也曾剃過發,說明清朝入關之初剃髮易服的對象包括道士,而之後卻廢除對道士的這一政策。

那麼為何清朝時道士不用剃髮呢,接下來宋安之來具體說說。

道士為何不剃髮,史料上的記載也是模糊不清的。一般有兩種說法,一說是清初民間政策十從十不從中的“儒從而釋道不從”,規定道士可以保留髮式衣冠。二說是清初的張天師和道士王常月覲見順治帝以後懇求而來的。

1644年是沉重的一年,這年崇禎帝死了明朝亡了,李自成進京了大順如日中天,西南張獻忠的大西自成一派。出人意料的是關外清軍也趁機入關摘桃子,偏偏還真是短短時間之內破李自成滅張獻忠降服南明弘光。

清朝入關以後,在拉攏官紳地主的同時,為了使自己的統治好延續下去,下達了剃髮令,要求投誠官吏軍民皆著剃髮,衣冠悉遵本朝制度。(來自宋安之獨家原創)結果因反對的人太多而廢除:“予前因歸順之民無所分別,故令其剃髮以別順逆。今聞甚拂民願,反非予以文教定民心之本心矣。自茲以後,天下臣民照舊束髮,悉從其便”。次年,清軍南下順利攻破了南明弘光小朝廷以後,認為大局已定,因此開始強制實行剃髮易服令。

面對剃髮易服,當時的儒家聖地孔府,還有道教聖地龍虎山的張天師的做法皆是順從,毫無疑問這兩大聖地經過數次改朝換代,膝蓋已經很軟了。

當時明朝冊封的衍聖公孔胤植在清軍入關以後,上表清庭《初進表文》,文中稱讚順治帝為“聖帝山河與日月交輝,國祚同乾坤並永”。同時極盡巴結的說道“臣等闕里豎儒,章縫微末,曩承列代殊恩,今慶新朝盛治,瞻學之崇隆,趨蹌恐後”。在接到剃髮令以後第一時間擺香案宣讀聖諭,舉行了隆重的剃髮儀式。

而明朝冊封的天師張應京在順治三年南明還沒有滅亡之際,就急不可耐的請江西巡撫李翔鳳進貢清庭正一真人符四十幅。結果當時清庭實際統治者攝政王多爾袞並沒有將天師符瑞看在眼裡,下了一道手諭:“致福之道,在敬天勤民,安所事此,其置之”。意思說既然你已經送來了,我就勉為其難的收下了。


當然這兩大聖地皆是不甘心,孔府是偷偷的留下了不少漢族衣冠,清朝滅亡以後得以重見天日,現置於孔府展覽。

而道教的張天師和王常月也一直試圖說服最高統治者順治帝來避免道士也跟著剃髮易服。當時清庭統治者對中原的道教和佛教也很是反感,規定內外僧道均給度牒以防奸偽。同時內外寺廟庵觀凡有明朝舊勅盡令繳部,不許隱藏。甚至不允許北京寺廟道觀有閒雜人等居住。

後來隨著反清復明活動的日益激烈,加上各地諸如白蓮、無為、聞香教等起事層出不窮。清庭開始重視歷史底蘊深厚的道教。(來自宋安之獨家原創)順治六年,清庭封之前送符的天師張應京為正一嗣教大真人,賜敕印。順治十二年新任天師24歲的張洪任入朝覲見18歲的順治帝。同時南宗道士王常月成為北京全真教白雲觀的住持,以這個身份也覲見了順治帝,兩個道教大佬先後覲見順治帝以後,交流的還算可以,道教從此不必再剃髮易服。

還有一說就是十從十不從這個非官方法令。

傳說“十從十不從”是由明朝大臣金之俊降清以後,面對漢人激烈反抗提出的。“從”是指服從清朝統治,進行剃髮易服。“不從”是指要按照漢人傳統辦。

當然參考歷史記載來看,應該並非是金之俊提出的,只是個傳說罷了。

十從十不從其中一條就是儒從而釋道,意思是剃髮易服讀書人服從就好,道家的出家之人就不用服從了。

當然以上這兩個說法也是有很大漏洞的,道教雖然並沒有剃髮易服,但卻存在著因剃髮易服影響而產生的三清領和混元巾等,道袍還帶有些許滿族風格。

宋安之受限於現有資料記載模糊不清,也不敢妄下定論。個人認為最接近現實的說法應該是明亡清興之際,張天師並不想剃髮易服,因此改進了一下道士袍,在覲見順治帝以後懇求道士身為出家之人不必剃髮易服,當時年輕的順治帝一高興同意了,皇帝金口玉言,從此道士不必剃髮易服成為傳統。

當然這個說法還是有著一定可行性的,因為年少的順治帝當時正處於青春叛逆期,為了董鄂妃什麼都敢幹,後來甚至還想出家。面對同樣年輕的張天師的懇求,一時心血來潮答應了道教不必剃髮易服也不是不可能的。


宋安之


清朝統治者入關後施行“剃髮易服”令。前期為鼠尾辮,中期為蛇尾辮,後期為牛尾辮。這種明顯帶有統治色彩和清朝滿族樣式痕跡的髮式,一時間風頭無二。在全國範圍內推行,或者用更精確的言語來形容,強制性、殘酷化在全國普及。

但在如此高壓政策之下,卻有一部分人可以逃離開去、仍然保留漢族的傳統衣冠髮式,那便是道士。那究竟是為什麼,道士會成為如此特殊的群體呢?接下來請跟隨筆者一同探討。

首先得弄明白清朝統治者為何如此狂熱於推行“剃髮易服”令。這其中有幾點原因。第一,當然是為了政權的穩定與鞏固,在人口相對處於不利地位的條件下,清朝統治者試圖採用這樣的舉措來促使漢族人的屈服。當然這其中也帶有一定的摧毀漢族自尊心的目的。

第二,是為了不被漢族的文化所影響,這種表面的舉措看似不起眼,但實際上會潛移默化地增加認同感和歸屬感,在日復一日的與漢族人相處的過程中,若髮式、服飾都一樣,清朝的子民就會覺得自己本身就是漢族人,這樣不利於突出清朝的統治地位,也不利於保持滿族人自身的優勢感。

第三,清朝統治者希望後代始終明瞭自己的統治身份以及保有自身的民族特色。總結來說,無外乎想要統治地位的進一步鞏固,以期用這種有以小見大作用的方式達到穩固政權的目的。不得不說,實在用心良苦,也是歷史上頗為罕見的舉措。

而關於道士免於“剃髮易服”,有兩種說法。其真實性和準確性無法最終定奪。其一是清初清朝統治者因漢族對“剃髮易服”令產生極大的排斥而做出了一些妥協和調整,在民間奉行“十從十不從”政策,而與道士相關聯的則是其中的一條“儒從而釋道不從”。

因此,在政策的准許下,道士自然而然就擁有了這項特權。但這“十從十不從”政策並不是官方認可的,只是清朝統治者對民間勢力的一種小幅度退讓,沒有發展成為板上釘釘的法令,但這也並不意味著此政策就不具備法律效應。它的實效和那些已成為不刊之論的法令一樣,是統治者需要承認、奉行和堅持的。

其二是張天師和道士王常月向順治皇帝傾盡口舌而爭取來的。值得關注的一個細節是,當時清朝的統治者極度厭惡甚至反感道教和佛教。在如此不利的情況下,最終說服成功是不太可能的,這就牽扯到了當時的政治環境。清朝統治者的入主中原造成了極大的震動,漢族人民“反清復明”的活動此起彼伏,其間還伴隨著各地的起事。各種民間教幫也紛紛抗擊清軍。在多重力量的夾擊之下,清朝受到了不小的打擊。

為了緩和矛盾,也為了積蓄力量,最終清朝統治者答應了張天師和道士王常月的建議。自此,道教徒不必再“剃髮易服”。

從探尋清朝道士可以保留漢族的傳統衣冠髮式的緣由中我們可以發現,統治者在做出某項決策時,需要進行多方面的考量,也受到多方力量的影響。不得不說“識時務者為俊傑”這句話實在具有大智慧。

順應歷史潮流向前發展必然不會被時代所拋棄。而還有一點值得我們現今的人所注意,就是需要尊重各民族的民族特色,我們都是中華兒女,不分貴賤,是一個集體。作為少數民族自身來說,也要堅定不移地相信自己的民族,萬不可以產生諸如自卑之類的負面情緒。

北魏鮮卑民族在大規模的“漢化”過後最終自己獨特的民族特色消失殆盡,也自此整個民族湮沒無聞、消失在之後的中國歷史中。由此可見。為了國家的繁榮昌盛,各民族人民需要正視自身,要彼此尊重,也要自我尊重。這樣,才可以“百花齊放”,最終促進有利局面的形成與發展。


無筆


說到清朝大家也知道,那是滿族人的天下了,所以作為漢族人那就需要聽從,要不就是殺頭的危險了,但是有一件事情我們是知道的,那就是清朝人必須要留辮子,漢族人也不例外,不留髮辮就會被殺頭。但是這個裡面有一個例外,那就是道士們,道士們好像是被允許保留漢族的衣冠髮式的。要知道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都要求剃髮的穿著長袍馬卦。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清朝入關以後,在拉攏官紳地主的同時,為了使自己的統治好延續下去,下達了剃髮令,要求投誠官吏軍民皆著剃髮,衣冠悉遵本朝制度。結果因反對的人太多而廢除:“予前因歸順之民無所分別,故令其剃髮以別順逆。今聞甚拂民願,反非予以文教定民心之本心矣。自茲以後,天下臣民照舊束髮,悉從其便”。

次年,清軍南下順利攻破了南明弘光小朝廷以後,認為大局已定,因此開始強制實行剃髮易服令。

面對剃髮易服,當時的儒家聖地孔府,還有道教聖地龍虎山的張天師的做法皆是順從,毫無疑問這兩大聖地經過數次改朝換代,膝蓋已經很軟了。

而道教的張天師和王常月也一直試圖說服最高統治者順治帝來避免道士也跟著剃髮易服。後來隨著反清復明活動的日益激烈,加上各地諸如白蓮、無為、聞香教等起事層出不窮。清庭開始重視歷史底蘊深厚的道教。


在清朝入關以前,他們對中原本土宗教的重視程度遠不如入關以後,然而當清朝統治者建立政權之時,他們也已經意識到了宗教對於百姓的影響力。

  而且早在努爾哈赤統治時期,就已經深受佛教影響,滿清八旗正式入主中原以後,他們也已經開始插手佛、道二教的管理。當時清朝統治者為了拉攏這些在民間影響力巨大的宗教,他們並沒有採取強硬的被迫歸降手段,反而是對這些人禮遇有加,採取包容懷柔政策。

所以綜上所述,道教之所以沒有改變漢人衣冠,一是由於當時的民間習俗影響,二是由於統治者對於道教的管理更加寬泛。讓這些宗教保留他們原有的特色,其實就是清朝統治者,穩固自己統治地位的一種手段。


獨秀文苑


這是清初頒佈剃髮令時特別有趣的現象,即“十從十不從”之一的:

儒從而釋、道不從。

這句話的意思是:儒生們都要剃髮,而和尚、道士可以免於剃髮。

不過,所謂和尚不剃髮其實就是廢話一句,人家本來就是光頭。

明末清初之際,確實有一些人投身佛門、道門,以躲避清朝的剃髮令。

最好的例子就是著名書畫家傅山,他拜壽陽五峰山道士郭靜中為師,得道號為“真山”。傅山其人,在修行時頗愛身著紅衣,所以又自稱是“朱衣道人”。朱衣者,映射的乃是明朝,表明其對先朝的思念情緒。

值得一提的是,傅山這位明朝遺民曾寫過一首《龍門山徑中》,詩中有云:

貧道初方外,興亡著意拼

留侯自黃老,終始未忘韓

這是他投身道家的緣由自述:對清朝的抗拒,始終不忘卻明朝的復國夢。

類似傅山的人不在少數。

例如,鄧大臨也當過道士。鄧大臨是黃宗羲、錢謙益的好朋友,參與過抗清起義活動,在失敗後投身道門,史稱:

遍走江湖,欲得奇才劍客而友之……視其行,作道士裝,曰吾已竄身為黃冠。

與鄧大臨來往的朋友也基本都是道侶,這些人全部是抗拒清朝的明朝移民。

由此可見,道門是清初躲避朝廷剃髮令的避風港。

當然,明末清初之際,還有一些人非常乾脆的當了和尚。但正如前面所言,和尚沒有頭髮,剃髮不剃髮對他們沒有意義。

但是,有頭髮的道士無疑避開了剃髮令的約束,得以保留前明的生活方式。


HuiNanHistory


清軍在入關之時就發佈過剃髮令,無奈受到大多數漢人反對,此時天下未定清軍也不敢激起民憤只能收回此令。等到南方的南明政府被清軍擊敗後這時已經沒有能威脅到清軍的政權了,清軍的多爾袞在一次發佈了剃髮令,這一次的執行力度遠比上一次要高得多,按照漢人的傳統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這個傳統觀念傳承了數千年怎麼能輕易改變,而清軍發佈剃髮易服的命令就是為了滿化漢族加強自身統治,因為這個命令造成了許多流血慘案,儒家也沒能倖免而道佛兩家為什麼能保持自身的傳統和服飾呢?

十從十不從

清軍早期對剃髮易服的要求非常嚴格,並嚴令要求命令下達到各地後十日內必須剃髮,如果不從則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

這個命令對漢人來說簡直是一種侮辱,引發了很多漢人的不滿,清軍也非常強硬不從則殺。剃髮易服也成了清朝初期社會動盪的原因之一。剃髮易服要求主要針對男性,對女性的要求比較小,如盤發和纏足到了清末還能看得到。

因為各地情況不同所以清軍對剃髮易服的要求也大同小異,大體來說是差不多的,因為這樣的情況所以民間傳出十從十不從,十從十不從是一個謠傳,這個謠傳本身也有許多衝突的地方。十從十不從並沒有在任何史書中有記載,所以有一定的可信度但是不高。


在十不從中有一條儒從道不從意思是讀書人需要剃髮道家人不用,這一條應該是清朝中期才出現的,因為在一些清朝前期的道士畫像中可以清楚看到道士也是要剃髮的。

至於人們看到清朝晚期道士不用剃髮,應該是清朝中期統治者對剃髮要求降低也導致的從下面這張圖可以看出來辮子是越來越向前的。

清朝統治者為什麼要實行剃髮衣服的命令呢?原因是他們認為之前的少數民族王朝都是因為被漢化才導致統治時間不長,清朝統治者為了江山永固才拒絕漢化。拒絕漢化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將漢族滿化逼迫漢人留滿族人髮式穿滿族人衣服,甚至還想讓漢人學習滿語只可惜漢人人口過多沒有能推廣下去。

而清朝對道士繼續留髮的放任原因是道士屬於少數群體,影響力也不高本身也主張無為而治的思想 ,威脅不到清政府的統治,所以清政府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加上道教大都在深山老林裡修煉,上層都懶得管著群道士了,低層官吏更不想跑到那些地勢複雜深山裡去看道士有沒有剃髮了,這就造成了道士能留髮的原因。


小雨鳴鳴


清朝入關後,為了鞏固統治地位,制定了“剃髮留辮”的規定,以便更好地統治地位。

這道法令十分嚴苛,所有不遵從的人,都要被殺死。當時漢人為了反對剃髮甚至鬧出不小的動亂,最後在清廷的血腥鎮壓下才不得不屈服。然而面對“留髮不留頭”的規定,道士卻可以留髮,這是為什麼呢?

儒從而釋道不從

一種說法是因為漢人的激烈反抗,滿清政府害怕引發起義。畢竟漢人人數眾多,清廷入關不久,統治還未穩固。於是關於剃髮制定十從十不從的條令。其中規定,儒生需要剃髮留辮,而道士和佛門可以保留自己原本的髮式。這種猜測更偏向於民間謠傳。從未有史料記載有國類似的法令頒佈。

統治者意識到宗教的影響而做出妥協

其實最初道士也是被要求剃髮的。在後來道教張天師面見順治帝后,順治帝才宣佈道教可以不用剃髮。

在當時清廷要求漢人剃髮且大興“文字獄”,所以漢人與滿人的關係十分緊張。所以許多的民間宗教也應運而生,他們公開反抗朝廷,吸引了許多的教徒反抗,使得國家動盪不安。在此之前,滿人對於佛道等宗教都是鄙視排斥的。但在這些民間宗教出現後,清朝開始重視宗教帶來的影響。

道教人數眾多,而且一直以來都對中華民族影響深遠。如果對道教打壓太過,引起道教反抗,到時必定一發不可收拾。畢竟一些小的教派都能掀起這麼大的波瀾,何況是信徒眾多的道教。所以當天師拜見順治帝提出請求時,順治帝也為了安撫道教,也樂得賣個人情

雙方各讓一步

順治帝本人是信奉佛教的,甚至還要剃度出家。所以可見其對宗教還是比較認同的,當天師覲見時通過交流自然也會對道教產生一些好感。當時順治帝還較為年輕,應該較為容易說服。而且後來雖然道家不用剃髮,但他們修改了道袍的樣式,使其更傾向於滿族服飾。可見這是雙方各自妥協的結果。。


品史知興


闡釋君為您解答,為何清朝准許道士保留漢族衣冠法式?而普通人卻要留頭不留髮?

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漢服復興運動正在逐年受人關注,特別是抖音短視頻的興起,漢服更是被一大批,美麗漂亮的帥哥美女所喜愛,進而推廣了漢服,說是漢服並不是說侷限於漢人所穿的衣服,他是代表著曾經漢人統治王朝下社會的主要服飾。有人說華夏亡於崖山,而漢文化亡於煤山也就是明朝滅亡,宋以前代表著華夏文明的巔峰,而明朝也代表著漢文化的存在,但是滿清於1644年入關後開始實行“剃髮易服”這可以說是根本上消除漢文化,如果說在廢除漢文字,燒燬漢字撰寫的書籍,這對於一種文化是毀滅性的打擊。滿清滅亡後是社會已經處於近代,老思想和服飾已經不適合近代發展,西方思想的入侵,崇洋媚外思想嚴重,漢文化復興,漢服復興被遺忘。但慶幸的是滿清並沒有摧毀漢字級語言文化,而且我們從道士服飾和古籍,字畫上依然可以知道古代的漢服這也為現代漢服復興提供了幫助。滿清在全社會推進剃髮換服行動為何放過道士哪?原因並沒有文字記載但是民間傳說卻十分傳奇。

民間傳說滿清入關後頒佈剃髮易服,民間抵抗,統治者不得不做出讓步,流傳出十從十不從,也就是說十類人必須遵從剃髮易服,十類人可以不用遵從。

在“十從十不從”中,就有儒從道釋不從的傳說,那是否是後人用來硬套解釋哪,細看其他九類也是十分有道理。

十從十不從分別是

男從女不從;生從死不從;陽從陰不從;官從隸不從;老從少不從;儒從而釋道不從;娼從而優伶不從;仕宦從婚姻不從;國號從官號不從;役稅從文字語言不從

解釋下分別是男人需要遵從,女人可以不用,活人必須遵從死人可以不用,現世需要遵從,白事不用遵從,學者需要遵從,道士和尚不需要,妓女需要遵從,戲子不需要遵從,當官需要遵從結婚的服裝不需要,國號需要遵從,官員的名稱不需要,稅收制度需要遵從,文字語言不需要。

從中你會發現很多事情還是並不是道聽途說,也確實在滿清制定的制度中,對於死者,或者說戲子並沒有過多幹預,道士和尚也並沒有嚴格執行,和尚沒有頭髮?那時還有很多俗家弟子沒有剃頭的。

但是查閱清朝書籍官方對於這種說法並沒有承認,所以到達為何道士可以避免還是不得而知或許這是統治者的一種敬畏。而皇帝對於長生的需求中國數千年裡也唯有道家能夠給於系統的傳說。

這也側面反映出,清朝統治者並不是要毀滅漢文化,也不是要取代,而是希望延續自己的滿清文化,在滿清看來如果要長久統治就需要漢人認可自己作為滿清政府下的一份子,滿清入關最多幾十萬人,對於幾億人口的華夏來說等於墨水滴入水井沒有影響,會被同化,所以為了不被同化進而失去自己所以制定了剃髮易服,並且旗人單獨居住,在大城市都設有滿城,只有滿人才可進入。這都是一種手段。

但是我們看歷史可以知道最後滿清不論是統治到思想都已經被漢人同化,晚清政府即便不承認但也必須認可的是如果沒有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袁世凱等人存在,他們的統治會出現嚴重危機。

但滿清確實是統治華夏時間最久的少數民族政權,這點上來看和剃髮易服並不是一點關係沒有,時間一長百姓對於這種文化也就有了歸屬感,到了滿清滅亡,很多老人依然不願意剪掉鞭子。

正月裡不剃髮也是對於曾經漢文化的思念,屬於民間的自我意識,正月不剪頭,用以思舊,後來逐步演變成正月剪頭死舅


分享到:


相關文章: